




安徽省界首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填空([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每空均1分,共45分。)
31.动物 植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病毒
新陈代谢 生长 繁殖 应激性 新陈代谢
32.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33.细胞 结构 功能 受精卵 分裂 分化
34.(1)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2)细胞壁 保护 支持
(3)细胞膜
(4)叶绿体 光合 有机物
(5)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35.
(1)①目镜 ③物镜
(2)⑧细准焦螺旋
(3)⑤遮光器 ⑥反光镜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分)
36.
(2)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D
(4)光照;对照
(5)求平均值
详解答案:
1.【解答】解: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质,生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细胞结构(除病毒));可新陈代谢;有应激性;能生长、发育、繁殖;可遗传、变异;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生物,但总有特例,病毒就是。我们把病毒归为生物的原因只是:它能增殖。A、B、C、D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流感病毒、植物、蘑菇、珊瑚虫、动物、猫和细菌,其余的都不是生物,综上所述: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B组。
故选:B。
2.【解答】解: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选:A。
3.【解答】解:表皮是由表皮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群,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种子、叶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故B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甜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明有营养组织;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故选:D。
6.【解答】解:有机物能够燃烧释放出能量,其中绝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种子中的水在种子燃烧的过程中,被气化成水蒸气,剩余的灰烬就是无机盐。因此将一粒花生种子放入火中点燃,燃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有机物、无机物。
故选:B。
7.【解答】解:给病人吸氧和点滴葡萄糖后,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物质交换进入人体细胞。人体细胞内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故选:B。
8.【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故选:D。
9.【解答】解: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A错误。
B、对一些不易见到的植物要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它们拔起带回学校去问老师,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采集资料,B错误。
C、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并做好记录,不能在调查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决定取舍;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C错误。
D、丁同学如实记录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环境特点;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故选:D。
11.【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2.【解答】解: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13.【解答】液泡。C
14.【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0.04、丙0.49、乙6.00、丁61.00.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
故选:C。
15.【解答】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
16.【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不是上下颠倒,不是左右颠倒,是上下左右皆颠倒,即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
故选:D。
17.【解答】答: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观察,由于高倍镜比低倍镜的视野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会变少。并且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所以,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细胞的数目就会变少,视野变暗。
故选:C。
18.【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C。
19.【解答】解: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故选:C。
20.【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故选: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解答】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对的“√”
故答案为:√
22.【解答】答:钟乳石只有长大现象,没有新陈代谢,繁殖,应激性等生物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故答案为:×
23.【解答】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题中选项中的门、纲、界、种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
24.【解答】解: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故答案为:√
25.【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解答】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7.【解答】解:植物体中有保护作用的属于保护组织;动物体中有保护作用的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也有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28.【解答】解: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故答案为:×
29.【解答】解: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0.【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故答案为:×
31.【答案】动物 植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病毒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繁殖 应激性 新陈代谢
【解析】
解: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微生物又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其中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生物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能够繁殖后代;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些都是生物比较基础,比较突出的特征。
故答案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病毒;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
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32.【答案】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水
【解析】
解:(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故答案为: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因素的含义.
33.【答案】细胞 结构 功能 受精卵 分裂 分化
【解析】
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其中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相融合而形成的;受精卵通过分裂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类似的新细胞。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因此细胞经过分裂产生出更多数量的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组织。
故答案为:细胞;结构;功能;受精卵;分裂;分化
34.【答案】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1 细胞壁 保护 支持 细胞膜 3 叶绿体 光合 有机物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5 液泡
【解析】
解:(1)如图植物细胞的结构有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
(2)植物细胞最外面是一层透明的细胞壁,它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也不会因吸水而破裂。
(3)细胞膜是一层紧贴细胞壁的薄膜,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清的,必须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4)植物体见光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里有叶绿素,使得植物体尤其是叶才呈现出绿色,它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5)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就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故答案为:(1)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2)1细胞壁;保护;支持;
(3)2细胞膜;
(4)[3]叶绿体;光合;有机物;
(5)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5.【解答】解:(1)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因为它们对物像有放大作用。
(2)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⑧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3)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⑥反光镜和⑤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当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则选用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若视野中光线过弱时,则选用凹面镜和较大光圈。
故答案为:(1)①;目镜;③;物镜
(2)⑧;细准焦螺旋
(3)⑤;遮光器;⑥;反光镜
36.【解答】解:(2)提出问题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在花盆、石块下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所以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10只。
(4)由于实验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在实验中的应有唯一变量变量:光照,明亮与阴暗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5)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2)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D
(4)光照;对照
(5)求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A
D
B
B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C
D
C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
×
×
×
×
×
×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江西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