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60页。
山川美景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学习目标导 入 中国古代诗歌,美在辞藻,美在韵味,美在隽永深刻的内涵,美在感人肺腑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世界,去领略那动人心魄的文学之美!论世识体,积累知识【一】《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探寻背景《古诗十九首》被称为“千古五言之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保留了民歌质朴自然的风格,又有意识地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五言诗是对四言诗的发展,它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得节奏变化上可急促可缓慢,增加了美感。认识文体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我攀引枝条,摘下其中一朵,想把它赠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花香充满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达心上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请描述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并赏析这两句诗。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繁盛画面: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赏析: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表明这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赏析第三、四句中“攀”“遗”二字的妙处。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攀引给予,馈赠赏析: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最好看的一朵花,要把它赠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馨香盈怀袖”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充满赏析:“盈”字用得好。一个“盈”字暗示了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的。这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历时很久赏析: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思念,借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追忆往日的痛苦等。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1.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答案 ①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及人,书写情思。篇幅虽短,却千转百回,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婉含蓄,深切动人。②全诗八句中,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意思: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凋落,那正是女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2.分析本诗在写景抒情上的艺术特色。答案 ①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由花到香;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繁荣茂盛的意象,突出了思妇的孤单寂寞,抒写了心中的哀怨伤感。按要求默写句子。《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 。当堂检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婉含蓄,感人至深。 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课外古诗词诵读曹操《龟虽寿》学习目标导 入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王敦,每次喝完酒后,就咏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并以铁如意击打酒壶,以致于酒壶全部缺了口。他为何对这段文字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曹操的《龟虽寿》。知人论世,积累知识【一】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走近作者曹操曹操精兵法,善诗歌,其诗歌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探寻背景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能够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悦,也可以长寿。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此诗先写神龟、腾蛇,有什么用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终结,这里指死去用意:诗人引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说神龟纵然活了三千年,也难免死亡。诗人以“神龟”“腾蛇”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也表明,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诗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志在千里”中,“志”指的仅仅是年老的千里马的志向吗?请说明理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骏马,好马马槽有气节有壮志的人不是。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体衰老,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烈士暮年”,写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依然有志向,想干一番事业,奋斗的心不会消沉。“壮心不已”,说明人要永不停止地追求理想,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直抒胸臆,是全诗的核心,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雄心和决心。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长寿赏析:这四句诗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长;“缩”是亏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短。这就是说,人的寿命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都有,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1.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答案 人生哲理的感叹——壮怀激烈的高歌——哲理的思辨。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认为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当堂检测√A项“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误,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项“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误,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的结束语,无实际意义。《观沧海》这首诗应为“借景抒情”,“都直抒胸臆”错误。2.按要求默写句子。《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达了乐观积极、锐意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奋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课外古诗词诵读曹植《梁甫行》学习目标导 入 有人说曹植是一位生活优裕,有远大志向的翩翩贵公子。也有人说他是才高八斗,能七步成诗的太子候选者。还有人说他虽名为君王,实等同囚徒的流放落魄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曹植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知人论世,积累知识【一】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曾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走近作者曹丕上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生存艰难的不幸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诗人在《梁甫行》一诗中如实记录了海边人民贫困的生活图景:草屋破旧,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地。“剧哉”的感叹,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海边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探寻背景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赏析“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不同气候不同这两句是对偶句式,“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剧哉边海民”的衬托。各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最艰难困顿的要数“边海民”了。赏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艰难妻子儿女像山林险阻之地“寄身”三句,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躲藏,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赏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自在地行走房屋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 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下层人民生活极其艰苦。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狐、兔在屋中自由游走,抒发了诗人的惬意心情。 当堂检测√抒发了诗人对边海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2.按要求默写句子。《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句子是: ,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描写了海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楚,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
山川美景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学习目标导 入 中国古代诗歌,美在辞藻,美在韵味,美在隽永深刻的内涵,美在感人肺腑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世界,去领略那动人心魄的文学之美!论世识体,积累知识【一】《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探寻背景《古诗十九首》被称为“千古五言之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保留了民歌质朴自然的风格,又有意识地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五言诗是对四言诗的发展,它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得节奏变化上可急促可缓慢,增加了美感。认识文体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我攀引枝条,摘下其中一朵,想把它赠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花香充满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达心上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请描述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并赏析这两句诗。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繁盛画面: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赏析: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表明这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赏析第三、四句中“攀”“遗”二字的妙处。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攀引给予,馈赠赏析: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最好看的一朵花,要把它赠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馨香盈怀袖”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充满赏析:“盈”字用得好。一个“盈”字暗示了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的。这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历时很久赏析: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思念,借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追忆往日的痛苦等。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1.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答案 ①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及人,书写情思。篇幅虽短,却千转百回,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婉含蓄,深切动人。②全诗八句中,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意思: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凋落,那正是女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2.分析本诗在写景抒情上的艺术特色。答案 ①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由花到香;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繁荣茂盛的意象,突出了思妇的孤单寂寞,抒写了心中的哀怨伤感。按要求默写句子。《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 。当堂检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婉含蓄,感人至深。 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课外古诗词诵读曹操《龟虽寿》学习目标导 入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王敦,每次喝完酒后,就咏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并以铁如意击打酒壶,以致于酒壶全部缺了口。他为何对这段文字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曹操的《龟虽寿》。知人论世,积累知识【一】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走近作者曹操曹操精兵法,善诗歌,其诗歌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探寻背景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能够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悦,也可以长寿。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此诗先写神龟、腾蛇,有什么用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终结,这里指死去用意:诗人引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说神龟纵然活了三千年,也难免死亡。诗人以“神龟”“腾蛇”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也表明,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诗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志在千里”中,“志”指的仅仅是年老的千里马的志向吗?请说明理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骏马,好马马槽有气节有壮志的人不是。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体衰老,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烈士暮年”,写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依然有志向,想干一番事业,奋斗的心不会消沉。“壮心不已”,说明人要永不停止地追求理想,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直抒胸臆,是全诗的核心,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雄心和决心。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长寿赏析:这四句诗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长;“缩”是亏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短。这就是说,人的寿命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都有,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1.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答案 人生哲理的感叹——壮怀激烈的高歌——哲理的思辨。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认为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当堂检测√A项“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误,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项“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误,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的结束语,无实际意义。《观沧海》这首诗应为“借景抒情”,“都直抒胸臆”错误。2.按要求默写句子。《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达了乐观积极、锐意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奋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课外古诗词诵读曹植《梁甫行》学习目标导 入 有人说曹植是一位生活优裕,有远大志向的翩翩贵公子。也有人说他是才高八斗,能七步成诗的太子候选者。还有人说他虽名为君王,实等同囚徒的流放落魄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曹植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知人论世,积累知识【一】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曾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走近作者曹丕上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生存艰难的不幸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诗人在《梁甫行》一诗中如实记录了海边人民贫困的生活图景:草屋破旧,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地。“剧哉”的感叹,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海边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探寻背景借助注释,初读诗歌【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答案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翻译诗歌涵泳推敲,品读诗歌【三】赏析“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不同气候不同这两句是对偶句式,“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剧哉边海民”的衬托。各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最艰难困顿的要数“边海民”了。赏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艰难妻子儿女像山林险阻之地“寄身”三句,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躲藏,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赏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自在地行走房屋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探究写法,提升技法【四】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 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下层人民生活极其艰苦。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狐、兔在屋中自由游走,抒发了诗人的惬意心情。 当堂检测√抒发了诗人对边海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2.按要求默写句子。《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句子是: ,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描写了海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楚,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小 结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晚练。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