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三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课件+讲义+练习)
展开1、揣摩例题。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2、精练习题。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一些源于课本的变式题,或体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题,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 3、加强审题的规范性。每每大考过后,总有同学抱怨没考好,纠其原因是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审题决定了成功与否,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高考的成败。那么怎么审题呢? 应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 。 4、重视错题。“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考点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过程问题
1.条件:物体只受 ,从 开始下落。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3)速度位移关系式: 。
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2.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 s内速度增加约9.8 m/s。( )5.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例1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B.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 m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例2 (2024·山东临沂市第三中学月考)某校物理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将一个鸡蛋从离地面20 m高的高楼面由静止释放,下落途中用Δt=0.2 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 m,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鸡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 20 m/s 15 m
(2)高楼面离窗的上边框的高度。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都适用。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例3 (多选)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Δv=gt-g(t-1 s)=10 m/s,即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故C正确,D错误。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个物体先后从同一高度下落,两物体加速度相同,故先下落物体相对后下落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距离随时间均匀增大。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 运动。2.运动性质: 直线运动。3.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
4.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所示)(1)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 ,同理tAB=tBA。(2)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
思考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上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中,把时间t代入后,若v为负值,负号表示什么意义?在上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中,把时间t代入后,若位移为负值,又表示什么意义?
答案 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向下;位移为负值,表示物体已经运动到抛出点下方。
例4 为测试一物体的耐摔性,在离地25 m高处,将其以2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
(2)抛出后离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所以Hmax=hmax+h0=45 m
(3)经过多长时间回到抛出点;
(4)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5)经过多长时间离抛出点15 m。
1.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2.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例5 打弹弓是一款传统游戏,射弹花样繁多,燕子钻天是游戏的一种,如图所示,一表演者将弹丸竖直向上射出后,弹丸上升过程中在最初1 s内上升的高度与最后1 s内上升的高度之比为9∶1,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弹丸在上升过程中最初1 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和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A.45 m/s 125 m B.45 m/s 75 mC.36 m/s 125 m D.36 m/s 75 m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过程问题
例6 (2024·湖北武汉市第二中学月考)无人机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国林业部门将无人机运用于森林防火工作中,如图所示,某架无人机执行火情察看任务,悬停在目标正上方且距目标高度为H1=205 m处,t=0时刻,它以加速度a1=6 m/s2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距离h1=75 m后,立即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重新悬停在距目标高度为H2=70 m的空中,然后进行拍照。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求:(1)无人机从t=0时刻到重新悬停在距目标高度为H2=70 m处的总时间t;
联立解得t=t1+t2=9 s
(2)若无人机在距目标高度为H2=70 m处悬停时动力系统发生故障,自由下落2 s后恢复动力,要使其不落地,恢复动力后的最小加速度大小。
无人机自由下落2 s末的速度为v0=gt′=20 m/s
匀变速直线运动多过程的解题策略
1.一般的解题步骤(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运动的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运动的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设出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及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
2.解题关键多运动过程的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对连接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1.(2023·广东卷·3)铯原子喷泉钟是定标“秒”的装置。在喷泉钟的真空系统中,可视为质点的铯原子团在激光的推动下,获得一定的初速度。随后激光关闭,铯原子团仅在重力的作用下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做一段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可能表示激光关闭后铯原子团速度v或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2.(2021·湖北卷·2)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 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 m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A.0.2 s B.0.4 s C.1.0 s D.1.4 s
则陈芋汐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t2=t-t1=0.4 s,故B正确。
3.(202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甲、乙两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2,所受重力之比为1∶2。某时刻两物体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B.所受重力较大的乙物体先落地C.在两物体均未落地前,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D.在两物体均未落地前,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由于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由于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同时下落,则在两物体均未落地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不变,故D错误。
4.(2023·黑龙江大庆市三模)一个物体从离地某一高度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该物体第1 s内的位移恰为最后1 s内位移的二分之一,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落地点的高度为A.15 m B.12.5 m m D.10 m
5.(2024·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开学考)物理研究小组正在测量桥面某处到水面的高度。如图所示,一同学将两个相同的铁球1、2用长L=3.8 m的细线连接。用手抓住球2使其与桥面等高,让球1悬挂在正下方,然后由静止释放,桥面处的接收器测得两球落到水面的时间差Δt=0.2 s,g=10 m/s2,则桥面该处到水面的高度为A.22 m B.20 m C.18 m D.16 m
6.如图所示,2022年3月5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上面有六颗02批卫星和一颗商业遥感卫星。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及其卫星总质量为240吨,总长为43 m,发射塔高100.0 m,点火后经5.0 s火箭离开发射塔。假设火箭离开发射塔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和运载火箭质量的变化,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火箭离开发射塔瞬间的速度大小;
(2)火箭起飞时推动力大小;
答案 4.32×106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得F=m(g+a)=4.32×106 N
(3)若火箭刚离开发射塔瞬间,某个发射用到的部件完成使命正好从火箭尾部自然脱落,求该部件脱落后经多长时间落地。
所以离地高度为H=h+d=180 m
所以脱落后到落地时间为10 s。
8.在离水平地面高H处,以大小均为v0 的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和向下抛出甲、乙两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相对乙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落地前甲、乙两球间距离均匀增大C.两球落地的速度差与v0、H有关D.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与v0、H有关
9.(多选)(2024·黑龙江佳木斯市开学考)如图所示的自由落锤式强夯机将8~30 t的重锤从6~30 m高处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某次重锤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已知重锤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1、从自由下落到运动至最低点经历的时间为t2,重锤从地面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次夯土作业
D.重锤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接触地面后的平均速度
10.(2023·山东烟台市一模)甲、乙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距抛出点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两小球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时,距离抛出点的高度为
11.(多选)(2024·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月考)小红用频闪照相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拍照频率为5 Hz,某次实验时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照相机在此过程中曝光了8次,由于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小球经过相同位置时都被曝光,所以在底片上记录到如图所示的4个位置,a、b两点间距离为l1,b、c两点间距离为l2,c、d两点间距离为l3,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4 m/sB.a点距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的距离为2.45 mC.l1∶l2∶l3=3∶2∶1D.l1∶l2∶l3=5∶3∶1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11∶13,若从最高点至a点分为7个相同的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1 s,满足l1∶l2∶l3=(13+11)∶(9+7)∶(5+3)=3∶2∶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2.如图所示,A、B为空心圆管的两端、C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长度为L=1 m,AB与C在同一竖直线上,AC之间距离为h=20 m。t=0时刻,空心圆管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地面以初速度v0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g=10 m/s2。(1)要使C在空心圆管落地前穿过空心圆管,v0应大于多少?
答案 10.5 m/s
C在圆管落地前穿过圆管的条件是,圆管落地的瞬间小球经过B端,此过程小球的速度为最小值。设圆管的落地时间为t,则h= ,解得t=2 s,此时C恰好经过B端,
解得vmin=10.5 m/s,即v0应大于10.5 m/s。
(2)若v0=20 m/s,求C从A端穿过空心圆管所用的时间。(不考虑圆管落地后的情形)
第一章 第三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一章 第三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文件包含第一章第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pptx、第一章第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docx、第一章第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考点讲义:第一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考点讲义:第一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落实,关键能力·精准突破,自由落体,v=v0-gt,答案C,答案125m,答案80m,答案A,答案B,答案8ms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