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21995/0-17223047676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会认“耻”“矣”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能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
4.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课文的大意。
2.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探讨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观看介绍孔子学院的小视频)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孔子学院的一员吗?请看招生标准。(出示:博览群书,熟读经典,自信大方。)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吗?大家可以推荐,也可以自荐。(了解学生)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的诗句,(出示:“少年不知勤学苦”“一日读书一日功”“书山有路勤为径”“旧书不厌百回读”)谁能对答出下半句,谁就能获得一张孔子学院的邀请函。(生发言)同学们都答出来了,都可以成为我们孔子学院的一员!(赠送邀请函)现在,孔子学院要上课了哟,大家准备好了吗?
一、起:引古人,初读文,感“读书之韵”
1.今天让我们走进第25课《古人谈读书》,看看古人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速读浏览,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古人在和我们谈读书。(介绍孔子、《论语》和《童蒙须知》)
是的,这一课有两则文言文,一则选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另一则选自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其中多次讲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论语》吧。
3.初读古文,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则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2)师指名读,逐句正音。
强调:“是知也”的“知”是一个通假字,同“智”,是智慧的意思,所以读zhì。(板书:知)“好学”“好古”的“好”,表示喜好,所以读hà。
(3)师范读,强调节奏、韵律。
学习古文光读正确、读通顺还不够,古文还得读出节奏和韵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师范读)你们也试着这样读一读吧。
(4)学生仿读,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读。
(5)全班配乐诵读。
二、承:抓字眼,解文意,知“读书之理”
1.回顾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前三句。
以前学习文言文,我们用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熟字组词、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今天我们也用这些方法理解这六句话。先学前三句。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自学前三句话,在小组内交流你对句子的理解。
2.全班交流,品读语句。
(1)品读第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①借助注释,理解句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借助注释能帮我们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板书:借助注释)
②结合生活,读中悟理。
完成作业时明明不会做却假装知道,这是智慧吗?上课时明明没听懂,却假装听懂了,这是智慧吗?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求真求实的态度。(板书:求真求实)
(2)品读第二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①理解句意,巩固学法。
天资聪敏而又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学了就用,把注释连词成句就能理解大意。
(指名读)
②结合资料,读中悟理。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播放短视频《孔子拜七岁项橐为师》)
孔老夫子居然拜七岁小孩为师,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谦虚、好学。)
(板书:谦虚好学)
看来结合资料能帮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意。(板书:结合资料)
同学们,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等级森严、礼教严苛。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却能倡导这样的思想,还教导学生这样做,真是有大智慧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个句子,感受古人的智慧吧。(生齐读)
(3)品读第三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①学法指导,理解句意。
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勤奋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厌倦。
你用什么办法理解“默”和“倦”的意思呢?(板书:熟字组词)
②联系生活,加深体会。
我们班有这样勤奋刻苦的学霸吗?谁来说一说?
联系生活让我们对句子的理解更深刻。(板书:联系生活)
③资料补充,读中悟理。
据史料记载,孔子学无常师,他曾向老聃学礼仪,向苌弘学乐理,向师襄学琴艺。他就是这样教学相长,诲人不倦的。(板书:勤奋刻苦)
3.对答积累,读书明“知”。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着古文,分享着智慧,前三句话的意思都明白了吧?那为师可要考考你们了。究竟何为“知”也?(指板书: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知也。
众弟子敏而好学,是知也!
难怪《论语·子罕》中孔子说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做有智慧的人啊。(标红“知”)
三、转:入情境,巧运用,悟“读书之法”
1.补充注释,迁移学法,学生自学互教。
古:古代的文化;及:追赶上;尝:曾经;益:好处。
2.学生自学后三句。
(1)小组合作互学,交流句子的意思。
(2)教师说句意,学生答对应的文言句子原文,检查学习效果。
3.创设情境,合作表演,迁移运用。
画外音:听,古代私学的钟声敲响了,四面八方的弟子都汇集到孔子学院,你们是其中一员,我也是其中一位学生。我们一起演一演他们学习的情境吧。
出示三句话:
第一句:吾乃聪明绝顶,无需勤学苦练,即可学有所成。
第二句:人生漫漫,逍遥自在,快哉快哉!
第三句:近日烦忧,虽废寝忘食,苦思冥想,然不得其解。
学习要求:同桌交流讨论
(1)读: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可以用今天学的哪一句话进行劝导。
(2)说:同桌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3)演:自选一种或多种情境,合作表演。
4.师生情境表演,互谈启发。
(1)情境一:
师:“吾乃聪明绝顶,无需勤学苦练,即可学有所成。”你会用哪句话劝我,为什么呢?
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师:汝之肺腑之言,令吾茅塞顿开,吾当拜你为师。
(2)情境二:
生:人生漫漫,逍遥自在,快哉快哉!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师:是啊,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3)情境三:
生:近日烦忧,虽废寝忘食,苦思冥想,然不得其解。
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这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板书:学思结合)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启发。
四、合:诵古文,勤积累,明“读书之魂”
1.反复朗读,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做到“知者不惑”。古人的读书之谈令我们受益终身。让我们再次诵读经典,牢牢地记住它们吧!(多种形式朗读并背诵)
2.推荐阅读,制作书签。
古人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写给孩子的论语课》《论语·儒者的诤言》《孔子的故事》这些书。还可以把今天学到的读书名言抄在书签上。老师也写了几个书签送给大家,最后一个书签最为珍贵—“知”,送给最智慧的你们!
今天,孔子学院的第一讲就结束了,下一讲我们继续走进儒家思想的传承人—朱熹的文字中,再次去感受古人读书的智慧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初读文言,读好《论语》之韵,再读文言,读懂《论语》之意,迁移运用,读懂朱熹读书之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