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动物中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蜥蜴B.黄河鲤鱼C.大雁D.金丝猴
2.人类主要生殖器官的功能是( )
A.提供胎儿发育的场所
B.分裂产生新细胞
C.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D.分泌性激素和消化液
3.坏血病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该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4.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支试管应放到适宜温度下持续相同时间
B.两支试管加入的液体、馒头碎屑应等量
C.滴加碘液后摇匀,①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成蓝色
D.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中含有分解淀粉的酶
5.我国提倡居民食用加碘食盐,这样可以通过饮食预防( )
A.地方性甲状腺肿B.侏儒症
C.贫血D.佝偻病
6.如图表示膈肌的运动,“→”表示膈肌位置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B.图甲表示吸气,胸廓扩大
C.图乙表示呼气,膈顶下降
D.图乙表示吸气,胸廓缩小
7.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A.B.
C.D.
8.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 )
A.右心房→右心室B.左心室→左心房
C.左心房→右心房D.左心房→右心室
9.下列结构中仅由毛细血管组成的是( )
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D.肾小体
10.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B.②C.③D.④
11.当今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或手机获取信息,通常电视屏较大,手机屏较小,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电视、手机上的内容,这主要是由眼的哪个结构调节晶状体完成的( )
A.角膜B.睫状体C.虹膜D.巩膜
12.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近视眼需配戴下列哪种眼镜进行矫正( )
A.平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墨镜
13.春节我们放爆竹时,站在一旁观看的小朋友会不自觉地捂住耳朵、闭上嘴。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保护鼓膜,防止鼓膜损伤
14.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由突起构成
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15.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B.②是传入神经C.④是神经中枢D.⑤是感受器
16.下列反射活动与“望梅止渴”的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眨眼反射B.膝跳反射C.缩手反射D.猴子骑车
17.下列疾病都可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糖尿病和呆小症
B.侏儒症和乙型肝炎
C.佝偻病和脚气病
D.坏血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18.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近视,其原因是用眼时间过长,使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无法恢复。该结构是图中的( )
A.①角膜B.②晶状体C.③玻璃体D.④视网膜
19.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有( )
①不躺卧看书
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③做眼保健操
④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我国正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②鼓励公共交通出行
③秸秆全部焚烧就地还田
④积极开发新型能源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实验题
21.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生物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组实验现象——巨型蝌蚪。该生物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饮食中可能长期缺乏碘,若得不到补充,则婴幼儿易患___________。
(2)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中丙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生物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乙、丙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2.图甲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A、B表示气体交换的过程,a、b表示气体;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气体穿过___________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随血液运往全身。
(2)图甲中,A过程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过程表示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图乙中心脏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及名称)为血液循环提供主要动力。
23.耳聋是指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增加约3万人;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780万。2024年3月3日,中国爱耳日的活动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有些同学用尖锐器具掏外耳屎时,容易不小心戳破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从而使声音不能转化成振动,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丧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耳朵。
(2)中耳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③、鼓室和___________(填名称)。
(3)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内。形成听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其主要由神经元构成,神经元由___________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4)课堂上,听到老师的提问,你站起来回答问题。与其他动物相比,你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是因为大脑中具有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_中枢。
24.下图是人体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射后在图中[⑥]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
(2)同学们从有阳光的室外走进教室时,结构[③]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放风筝时,当我们的眼睛看着风筝逐渐飞向远方时,结构[④]___________曲度会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5.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发生火灾时,人体会做出一系列反应,如迅速逃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惊恐紧张等。与此相适应,人体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速度加快,同时心跳加快,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速度加快,四肢肌肉细胞得到充足的氧,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资料二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
(1)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都位于人体的___________。火灾发生时人体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依赖神经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
(2)迅速逃跑时通过___________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___________。
(3)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
(4)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填序号及名称)中。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蜥蜴为爬行动物,黄河鲤鱼属于鱼类,大雁是鸟类,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金丝猴是哺乳动物,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黑猩猩与金丝猴亲缘关系最近,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人类主要生殖器官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缺乏维生素会患有夜盲症、干眼球,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B1会患有脚气病、神经炎,不符合题意; C、缺乏维生素C会患有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符合题意; D、缺乏维生素D会患有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A.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两支试管应放到适宜温度下持续相同时间,故A正确。
B.两支试管的变量是唾液,除此之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因此两支试管中的馒头碎屑和液体的量要相同,故B正确。
C.滴加碘液后摇匀,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故C错误。
D.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唾液中含有分解淀粉的酶,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世界公认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是缺碘,这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如果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就会造成体内缺碘,以致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形成甲状腺肿,这种病多发生在某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具有地方性,故称地方性甲状腺肿;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生植物,对防治这种病有很好的效果。
6.答案:B
解析:AB.甲图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故A错误,B正确。
CD.图乙中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故C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但是起点不为零,只是原来的静脉血氧含量较低而已。故选B。
8.答案:A
解析: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从心房流向心室,即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A.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因此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组成的,A符合题意。
B.肾小管是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一条长为30~50mm的细长上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泄功能,肾小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B不符合题意。
C.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上皮囊,包绕在肾小球外,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C不符合题意。
D.肾小体是由肾小囊和肾小球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①为肾小球,②为肾小囊,③为肾小管,④为集合管。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④集合管中尿素浓度最高,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虹膜俗称黑眼球,巩膜俗称白眼球,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如果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A正确。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B正确。
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故C错误。
D.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故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确定方法是根据:图中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眨眼反射、B膝跳反射、C缩手反射都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D猴子骑车是猴子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所以,与“望梅止渴”相同的反射是“猴子骑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A
解析:A.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故A符合题意。
B.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故B不符合题意。
C.佝偻病却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脚气病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碘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B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②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②晶状体,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①不躺卧看书、③做眼保健操、④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能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造成近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答案:B
解析:①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费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②符合题意。
③秸秆全部就地焚烧会污染环境,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灰尘等,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积极开发新型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21.答案:(1)呆小症
(2)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对照;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3)不能;乙与丙组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解析:(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该地区饮食中可能长期缺乏碘,若得不到补充,则婴幼儿易患呆小症。
(2)分析实验可知,甲、丙构成一组以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中丙组的作用是作对照。该生物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的乙、丙组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乙与丙组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2.答案:(1)肺泡壁;血红蛋白
(2)血液与组织细胞(或组织细胞与血液)
(3)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很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
(4)d左心室
解析:(1)图甲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氧气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运往全身。
(2)图甲中,A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4)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四个腔的壁是不一样厚的,这与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不同有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图乙中心脏的d左心室为血液循环提供主要动力。
23.答案:(1)③鼓膜
(2)听小骨
(3)⑥耳蜗;⑧大脑皮层;细胞体
(4)语言
解析:(1)鼓膜的作用是接受声波产生振动,若鼓膜损伤,声音就不能转化成振动,会造成听力下降或丧失。生活中,有些同学用尖锐器具掏外耳屎时,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不小心戳破③鼓膜,从而使声音不能转化成振动,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丧失,这样不利于保护耳。
(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③鼓膜、鼓室和④听小骨。
(3)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感受器位于⑥耳蜗内;形成听觉的部位是⑧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大脑皮层是大脑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构成。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4)“听到老师的提问,你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一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因此与其他动物相比,你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是因为大脑中具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
24.答案:(1)巩膜;视网膜
(2)瞳孔;变大
(3)晶状体;变小
解析:(1)⑤巩膜是白色坚韧的,对眼球有保护作用,被称为“白眼球”。外界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同学们从有阳光的室外走进教室时,③瞳孔会变大,增大光线的进入。
(3)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视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凸度变小。放风筝时,当我们的眼睛看着风筝逐渐飞向远方时,结构④晶状体曲度会发生变化,曲度会变小;该结构曲度的大小由睫状体进行调节。
25.答案:(1)大脑皮层;激素
(2)呼吸作用;右心房
(3)反射弧
(4)简单;③脊髓
解析:(1)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发生火灾时,人体会作出一系列反应,如迅速逃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惊恐紧张等,这一系列反应依赖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迅速逃跑时通过呼吸作用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完成的。与此相适应,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的速度加快,同时心跳加快,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速度加快,四肢肌肉细胞得到充足的氧,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3)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是反射,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膝跳反射属于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脊髓中。
组别
甲
乙
丙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切除甲状腺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1000mL自来水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等量食物
等量食物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预期现象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发育成巨型蝌蚪
发育成正常青蛙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