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耳和听觉讲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822/0-17216269427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耳和听觉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耳和听觉导学案,共3页。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耳的保健知识。
知识点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耳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外耳包括 耳廓 和 外耳道 ,中耳包括 鼓膜 、 鼓室 (内含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 半规管 、 前庭 和 耳蜗 。
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 耳廓 (收集声波)→外耳道( 传导声波的通道 )→鼓膜( 接收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振动放大)→耳蜗(感受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 (把神经冲动传给大脑)→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产生听觉。听觉的损伤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3.耳有 保持身体平衡 的作用,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受到 过长或过强的刺激 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4.为保护耳朵,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
类型一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B.耳廓
C.鼓膜 D.听觉中枢
2.下列关于耳的各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而引起振动
B.耳廓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入脑部
第二课时 声音的特性和噪声污染
1、了解音色、响度、音调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几个途径。
知识点一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
2.音调:声音的 高低 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的 振动频率 ,频率越大,音调越 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 低 。
(1)频率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 的物理量,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 大 。频率的单位是 赫兹 ,简称赫。
(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 20~20 000 赫,把 高于20 000赫 的声音叫做超声。 低于20赫 的声音叫做次声。超声可以用于粉碎人体内结石、B超检查、超声波金属探伤仪等。
3.响度:声音的 强弱 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的 振动幅度 、 距离声源的远近 和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觉有关。声音的强弱常用 分贝 作为单位来计量。分贝的符号为 dB 。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大于100 dB的声音会对耳的听力造成损伤。
4.音色:声音的 品质与特色 叫做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认人和物。
知识点二 噪声污染
1.使人感觉轻松愉快的声音是 乐音 ;使人感觉烦躁不安的声音是 噪音 。
2.噪音的危害: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
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 在声源处减弱 ,如城市禁止鸣笛。(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如在马路和居民楼之间设立屏障。(3) 在人耳处减弱 ,如个人带上耳塞、耳罩之类的防护用具。
4.我国颁布的噪声污染标准: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能超过 85~90 dB;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 50 dB,夜间不能超过 40 dB。
类型一 声音的特性
1.有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B.音色
C.响度D.声速
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需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B.音调
C.音色D.振幅
3.超声波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
类型二 噪声污染
1.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 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节 压强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学案,文件包含21-23原子分子离子原卷版docx、21-23原子分子离子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