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89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1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1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17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4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1483/0-172161837952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教学课件ppt
展开3.锋与天气 由于锋是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 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类型。(1)冷锋①概念: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②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 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迫抬升,可能出现雨、雪、大风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和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③典型天气案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暴发的寒潮。
(2)暖锋①概念: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②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 爬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③典型天气案例:一场春雨一场暖。(3)准静止锋①概念: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徘徊,造成阴 雨连绵的天气。这种移动幅度很小的锋,称为准静止锋。②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过境前,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 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转晴。③典型天气案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天气。
知识点2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与高气压(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以 北半球为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 响,低气压的气流向右偏转成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旋 涡,所以低气压又叫作气旋。(2)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高 气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高气压的这种环流系统与气 旋正好相反,故称之为反气旋。
2.低气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1)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中心空气上升,多阴雨天气。典例是夏秋之际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天气。(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中心空气下沉,多晴朗天气。典例是长江流域夏季的伏旱天气;我国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我国北方冬季干冷的天气。3.锋面气旋:实际上,在陆地上空运行的气旋,受到地面起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的等压线 并不呈现为圆形。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也就是说,气旋常常与锋面 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知识点1 冷锋和暖锋的区分方法 1.根据箭头方向判断
3.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判断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降水主要降在锋面下方,在冷气团一侧,即锋后位 置;因冷锋坡陡,故雨区较窄。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降水主要降在锋面下方, 也在冷气团一侧,为锋前位置;因暖锋坡缓,故雨区较宽。4.根据符号判断 5.根据锋面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特征判断
典例 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某观测站位于锋面下方时, 测得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的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的主导风向及锋面类型为( )A.偏南风 冷锋 B.偏南风 暖锋C.偏北风 冷锋 D.偏北风 暖锋
信息提取 (1)锋面上下的风向有明显差异;(2)观测站位于锋面下方;(3)表中数据为观测站不 同高度处的风速和风向。
解析 因锋面上下风向有明显差异,故锋面位置即为风向发生明显转换的位置。读表格数据 可知,在2千米和2.5千米高度之间,风向由偏北风转变为偏南风,且风速明显加快,则此高度应 为锋面所处位置。锋面下方盛行偏北风,锋面上方盛行偏南风,锋面两侧空气运动方向相对, 由此可知该锋面应为冷锋。冷锋的主导风向应为冷空气的运动方向,为偏北风。
知识点2 锋面气旋示意图的判读 锋面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地区。锋面气旋由五部分 组成: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在判读锋面气旋示意图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锋面位置的判读 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简称为槽,槽中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槽线。因槽线处气压比两侧低,水平气流会在低压槽中辐合,使得冷暖气团在此相遇,从而形成锋面。因此锋面形成于低压槽处,锋线多与槽线重合。(2)锋面类型的判读 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气流运动方向相同。如上图中两锋面均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第二步,确定冷暖气团:一般来说,从高纬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来的气团是暖气团。如上图中A、D气团为冷气团,B、C气团为暖气团。
第三步,确定锋面类型: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锋面类型。如上图中左侧锋面是气团A主动向气团B移动形成的,应是冷锋;右侧锋面是气团C主动向气团D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第四步,确定雨区:冷锋降雨主要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如图中A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宽,如图中D处。
素养 台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情境探究 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解释台风:“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年均20.2个,登陆7.4个,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在学习完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后,某中学地理教师组织学生收集、归纳台风的相关知识,绘制台风气压剖面示意图和气压分布示意图。
问题1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地在哪里?提示 结合影响我国的台风的登陆地点以及移动路径,可以倒推其发源地。
问题2 归纳台风多发期,并分析原因。提示 结合收集的信息,归纳台风多发期。分析此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台风源地的典型特 征,可分析出此时期台风多发的原因。
问题3 台风过境前后,天气会发生哪些变化?提示 结合收集的天气预报相关信息,可以归纳台风过境前后天气的变化。
讲解分析1.理解台风的形成过程 台风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高温、地转偏向力、充足的水汽。(1)夏秋季节,热带或副热带海区水温升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中心。(2)外围空气向低气压中心补充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从而使中心可 继续保持低压状态。(3)洋面空气中水汽含量多,空气上升时,水汽凝结成水滴,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中心 气压继续降低,与外围气压差增大。外围空气会加速补充,使得风力不断加大,最终形成台风。
2.台风的结构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大;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旋涡风雨区;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3.台风的影响 台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是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但台风带来的暴风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暂时降温消暑。
例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和风速变化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风速与 风级的关系:5级为8~10.7m/s,10级为24.5~28.4m/s)。读图,完成下题。
该天气系统( )A.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风冻害B.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C.多形成在赤道地区的暖洋面上D.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8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ppt课件</a>,共24页。
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天气系统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天气系统作业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团空气,冷气团,暖气团,②暖锋,连续性,③准静止锋,阴雨连绵,气压分布,低气压,高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