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卷A(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2.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的下面
B.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C.让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关闭煤气
3.实验证实,两个材料、尺寸、外形都相同的实心物体,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更快。
A.涂成黑色的B.涂成白色的C.用铝箔包住
4.下列的现象不能提供预测地震信息的是( )。
A.动物行为异常B.水位变化C.大地晃动D.蚂蚁搬家
5.面对洪水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A.穿越积水,乘坐救生筏
B.避让,疏导
C.停留原地,等候救援。
6.右图所示是太阳光传播的路线图。它所表示的是 传播光的路线。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
7.下面( )描述的是的黄土高原上沟整的地形地貌特点。
A.岩层在地壳运动下因受力而发生波状弯曲
B.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C.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风蚀逐渐形成的
8.火山是从地球内部( )喷出来的。
A.地幔的薄弱地带B.火山通道C.地壳的薄弱地带
9.( )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缓慢的。
A.海啸B.地震C.火山D.海浪的侵蚀
10.青藏铁路工程于( )开工,2006年7月全线贯通。
A.2001年6月 B.2003年6月 C.2005年6月
11.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坡度大、尢植物覆盖
12.将三个颜色、形状完全相同的塑料袋放置在阳光下的同一张桌子上,并与桌面其中升温升温最快的是( )。
A.B.C.
13.由于我国东部地区靠近沿海,因此地形上大多是( )。
A.盆地B.丘陵C.峡谷D.平原
14.如图所示,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来自( )。
A.域AB.区域BC.区域CD.区域A和C都有可能
15.我国平原主要集中在( )。
A.东部B.西部C.南部
16.地震不可能可能形成的地形是( )。
A.B.C.
17.看到河床上堆满了鹅卵石,可以判定此段是河流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
18.下列选项中,( )不是水土流失引起的。
A.阻塞河道B.破坏土壤肥力C.形成高山
19.220万年前,美国黄石公园的火山爆发,产生了25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 )中的岩浆冲破地壳而产生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
20.下面不属于变质岩的是( )。
A.大理岩B.板岩C.浮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 、 。
22.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 )。
23.杭州玉皇山海拔200多米,属于 地形;天目山清凉峰海拔1787米,属于 地形。
24.如图,黄土高原的切沟是由 的作用形成的。
25.除了流水之外, 、 、冰川和重力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 ,改变了地形地貌。
26.由于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
27.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 、 。
28.下雨时,随着雨量增大,地面就有了 。
29.火山地热是一种 能源。
30.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分)
31.有了地形图才能作沙盘,否则不行。( )
32.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0%。( )
四、连线题(每题1分,共10分)
33.连线题。
将下列岩石与所属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
玄武岩 大理岩 浮石 页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花岗岩 砾岩 板岩 砂岩
五、实验题(每空1分,36-39每题2分,共20分)
科学小组准备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盆,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把同样多的土壤分别铺在每个塑料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做成两种样本,再用喷水壶洒水。(如图所示)
34.实验既运用了 ,又运用了 的实验方法。
35.实验时要保证降雨的 和 都要相同,代表同样“雨景”的“降雨”。 (填“A”或“B”)组上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冲走。
36.上面的实验模拟的是生活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如果我们在山坡上( )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A.建造房屋B.植树种草C.饲养动物D.堆砌石头
37.实验中,小科观察到“降雨”时,原本平整的土地被“雨水”冲出一条条“小河”,一些泥土被河水带着往前冲,然后“堆积”起来,堆积泥沙最多的是“河流”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流转弯处
38.根据上面的观察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与有无植物覆盖有关
B.降雨之后在地面会形成河流
C.流水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
D.形成各种地形地貌的唯一原因就是地球外部的作用
39.下面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活动会导致土壤减少
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
C.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特别保护
D.人类应该多植树种草,保护土壤
40.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 。
41.为了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帮他填完成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酒精灯、 、 、水、小石块、护目镜
实验步骤:(1)用 夹住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
(2)把加热后的石块 放入冷水;
(3)重复步骤(1)(2)几次;。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温度的 变化能使岩石风化。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B
6.B
7.C
8.C
9.D
10.A
11.C
12.A
13.D
14.C
15.A
16.C
17.B
18.C
19.B
20.C
21. 有无植物覆盖 土地的坡度 降雨量的大小 降雨的高度
22.地震
23. 丘陵 山地
24.降雨或水
25. 风 波浪 流失
26.侵蚀
27.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8.水流
29.清洁
30.岩浆岩
31.×
32.×
33.
34. 对比实验 模拟实验 35. 高度 水量 A 36.B 37.C 38.D 39.C 40.土地上有植物覆盖时,不容易被侵蚀
41. 镊子 水槽 镊子 快速 小石块碎了 急剧
2024-2025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 这是一份2024-2025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讲义,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形及地形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讲义,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形及地形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