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Zn-65。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结构简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B. 乙醛:
C. 乙烷:D. 乙烯: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酸的结构简式中,含有一个羧基:CH3COOH,故A项正确;
B.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故B项错误;
C.乙烷结构简式为:CH3CH3,故C项正确;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CH2=CH2,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B。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越快现象越明显
B. 纯固体不用浓度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C. 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D. 由反应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大,不一定有明显的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A错误;
B.纯固体的浓度视为是常数,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
C.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正确;
D.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瞬间完成、食物腐败速率缓慢,D正确;
故答案选A。
3. 下图各装置中,溶液均为稀硫酸,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线相连后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据此可知选项A、B、C都能构成原电池。选项D中没有构成完整的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
答案选D。
4.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的是( )
A. 镁和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
C. 锌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D. 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镁和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锌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
D.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 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油脂的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 油脂的水解称皂化反应
C. 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D.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可知,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A正确;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才叫皂化反应,B错误;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使溴水褪色,C正确;
D.油脂虽然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正确;
故选B。
6. 下列有关能量的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节能就是减少能量的使用 B. 能量的变化必然伴随发生化学反应
C. 原电池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耗能降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节能,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A错误;
B.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三态的变化,B错误;
C.原电池反应都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C正确;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实验现象能说明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放热,A不符合题意;
B.气球慢慢胀大,实验现象能说明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放热,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读数升高,实验现象能说明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放热,C不符合题意;
D.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主要因为反应产生氢气推动所致,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互为同位素
B. 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系物
D.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和为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红磷和白磷为P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均为C2H6O,结构不同,所以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和都是乙酸乙酯,即为同种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相同的
B.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时间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详解】A.化学反应不同,限度不同,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C错误;
D.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未停止,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
B. 燃料电池提高了化学能的利用率
C. 铅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氢前金属a、b相连放入稀硫酸中可验证a、b的活动性强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A错误;
B.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能转换效率在45%~60%,而火力发电和核电的效率大约在30%~40%,燃料电池提高了化学能的利用率,B正确;
C.铅蓄电池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
D.氢前金属a、b相连放入稀硫酸中可验证a、b的活动性强弱,活泼的做负极被溶解,D正确;
故选A。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乙在镁的表面得电子,产生气泡
B. 图甲电子由铝片流向镁片,再经电解液流回铝片
C. 图甲镁是负极,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
D. 图乙负极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Mg+2H+=Mg2++H2↑,即铝片做正极、镁片做负极;图乙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即铝片做负极、镁片做正极。
【详解】A.图乙中铝片做负极、镁片做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 H2↑,故A正确;
B.图甲铝片做正极、镁片做负极,电子由镁片流向铝片,且电子不经电解液,故B错误;
C.图甲铝片做正极、镁片做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所以反应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故C正确;
D.图乙铝片做负极、镁片做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2. 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C. 通CO的一端为正极
D. 由多孔电极a向多孔电极b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燃料电池,负极上通入燃料CO,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正极上通入氧化剂空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子从负极经传感器流向正极,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还原反应,B错误;
C.通CO的一端为负极,C错误;
D.由多孔电极b向多孔电极a移动,D错误;
故选A。
13. 已知:分解是放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10mL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滴入2滴1的溶液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B. 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 该实验不能证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 完全分解时,理论上放出标准状况下体积44.8mL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FeCl3或MnO2均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加快其分解速率,A正确;
B.6~10min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9.9mL-22.4mL=7.5mL,则消耗H2O2物质的量为2×ml,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B正确;
C.0~2min、2~4min、4~6min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依次为5.9mL、11.3mL、5.2mL,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减小会使反应速率减慢,但2~4min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间段内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
D.,理论上放出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D正确;
故选C。
14. 关于丙烯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产物为
B.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一定是碳碳双键引起的
C. 能发生加聚反应,加聚产物有很强的吸水性
D. 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丙烯醇(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BrCH2OH,故A项正确;
B.丙烯醇中的碳碳双键和醇羟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一定是碳碳双键引起的,故B项正确;
C.丙烯醇(CH2=CHCH2OH) 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产物中含有羟基,为亲水基团,具有吸水性,故C项正确;
D.丙烯醇中只有C、H、O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还有一氧化碳产生,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D。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烯、乙炔、苯都属于不饱和烃 B. 乙烯和HCl加成可制得
C. 糯米中淀粉水解后就酿成了白酒 D. 蛋白质遇到硫酸铵会失去生理活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乙炔、苯都属于不饱和烃,A正确;
B.乙烯和HCl加成可制得,B错误;
C.糯米中的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错误;
D.蛋白质遇到硫酸铵会盐析,而不是变性、不会失去生理活性,D错误;
故选A。
1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
C. 某些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会呈黄色
D. 1ml光照条件下最多消耗2.5m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是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项正确;
B.乙烯与溴水反应,甲烷不能,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常用溴水洗气方法,故B项正确;
C.某些蛋白质(含苯环的)与浓硝酸作用会发生显色反应,呈黄色,故C项正确;
D.光照下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HCl,根据取代反应实质,有几个氢原子就会消耗几个氯气,甲烷中含4个H,因此1ml甲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4mlCl2发生取代反应,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D。
17. 某恒容密闭绝热容器中,有下述反应:。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A的质量④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详解】①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恒容密闭绝热容器中,根据PV=nRT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不变,绝热体系温度在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在改变,当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固体A的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④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⑤错误;
故答案选C。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鉴别乙酸和乙醇
B. 麦芽糖、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乙醇混合,静置后会分层
D 丙烯()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成丙烯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酸酸性强于碳酸,乙酸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醇不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鉴别乙酸和乙醇,故A正确;
B.麦芽糖、蔗糖均为二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即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乙醇能溶于四氯化碳,所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乙醇混合,静置后不会分层,故C错误;
D.丙烯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2=CHCHO,CH2=CHCHO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乙醇中加入金属钠,钠浮在乙醇表面剧烈反应
B. 某烷烃完全燃烧生成17.6g和9.0g,则该烃有2种同分异构体
C. 二氯二氟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D. 烷烃分子中可能有非极性键,一定有极性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密度大,向乙醇中加入金属钠,钠沉在乙醇底部,没有水剧烈反应,A错误;
B.17.6g的物质的量为,9.0g的物质的量为,故n(C)∶n(H)=0.4ml∶(0.5ml2)=2∶5,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故符合N(C)∶N(H)=2∶5的烷烃的分子式为C4H10,则该烃有2种同分异构体,B正确;
C.二氯二氟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正确;
D.烷烃分子中可能有非极性键(C-C键),一定有极性键(C-H键),D正确;
故选A。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 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 、、可用水鉴别
D. 环己烷和苯都属于不饱和烃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丙烯在加聚反应时,双键打开,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官能团数目不同,也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可与水互溶、与水分层且在下层、与水分层在上层,可用水鉴别,C正确;
D.环己烷是饱和烃,苯属于不饱和烃,D错误;
故选C。
21. 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的能量一定比单质低
B. lml分解生成2mlO时吸收能量498kJ
C. 由原子变成分子能量降低
D. 2ml和1ml生成2ml放热484kJ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合物的能量不一定比单质低,如放热反应产生单质时,单质的能量就比化合物的能量低,如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断键吸热,1mlO2分解生成2mlO时吸收能量249×2-0=498kJ,故B正确;
C.成键放热,因此由原子变成分子能量降低,故C正确;
D.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2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ml与足量的反应,一定能生成分子2个
B. 某反应,1L容器中1s内的反应速率为1,则1s内生成分子数目为个
C. 1ml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消耗分子个
D.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极性键0.7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密闭容器中,2mlSO2与足量的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不完全转化,故A项错误;
B.某反应,1L容器中1s内O2的反应速率为1ml⋅L−1⋅s−1,则1s内可能生成或者消耗O2分子数目为NA,故B项错误;
C.1ml丙烯(CH3CH=CH2)中含有1ml碳碳双键,消耗1mlBr2,即消耗Br2分子NA个,故C项正确;
D.1mlCH3CH3中含有6ml极性键,标准状况下,2.24L(0.1ml)CH3CH3中含有极性键0.6NA个,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23. 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探究镁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速率,两组实验所用药品如表: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 若向实验2中加少量硫酸铜,曲线b可能变成曲线a
C. 理论上若时间足够长,最终反应生成的气体的量应该相同
D. 曲线斜率可表征反应速率相对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镁的质量为0.01g,物质的量为=ml,实验1中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0.002L×1ml/L=0.002ml,实验2中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0.002L×0.5ml/L=0.001ml,根据Mg+ 2HCl = MgCl2 + H2↑,两实验中盐酸均过量,镁完全反应。
【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只有酸浓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采用的是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故A正确;
B.加少量硫酸铜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生成的铜单质附着在镁条上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根据分析可知,盐酸过量,因此由于镁条的量被消耗,导致产生的气体的量减少,而曲线b中气体的量是增加,故B错误;
C.镁的质量为0.01g,物质的量为=ml,实验2中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0.002L×0.5ml/L=0.001ml,根据Mg+ 2HCl = MgCl2 + H2↑,两实验中盐酸均过量,镁完全反应,只要时间足够长,最终反应生成的气体的量应该相同,故C正确;
D.生成的气体越多,压强越大,因此曲线斜率越大,表示反应速率越快,可以用曲线斜率表征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4. 0.1ml的有机物A(只含C、H、O元素)和足量的钠、碳酸氢钠反应均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相同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有关该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式可能为B. 分子中可能含有两种官能团
C. 一定条件下一定能发生酯化反应 D.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一定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0.1m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钠、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均为2.24L分别为0.1ml H2、0.1mlCO2,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含有1个羟基;0.1m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即0.2mlCO2,说明一分子有机物含两个碳原子,则有机物可能为或HOCH2OCOOH,据此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化学式可能为,A正确;
B.根据分析,分子中可能含有两种官能团,B正确;
C.一定条件下一定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HOCH2OCOOH,D错误;
故选D。
25.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制的Cu(OH)2检验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需要使溶液呈碱性后再加新制的Cu(OH)2,否则无法确定淀粉是否发生水解,A错误;
B.将金属钠投入乙醇中,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被置换出来,B错误;
C.该实验中不会出现明显的气泡,相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溶液变浑浊越快,反应速率越大,C错误;
D.灼热黑色氧化铜粉末投入无水乙醇中变红色,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则乙醇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按要求填空
(1)甲烷的电子式_______;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异丁烷分子中碳原子_______(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共平面。
(2)乙醇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写出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1)①. ②. 羧基 ③. 一定不
(2)
(3)
【解析】(1)甲烷中C原子与H原子形成4根共价键,共用四对电子,因此甲烷的电子式;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异丁烷分子结构简式为,中心C原子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成四面体结构,所以4个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故答案为:;羧基;一定不。
(2)乙醇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食醋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的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
27.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空白。
已知:
(1)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由乙醇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D和F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B中含有的A
C. 用30gA与过量的乙醇发生反应③生成44gB
D. A与F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B
(4)写出另外三种属于酯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1)①. ②.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或
(3)ABD
(4)
【解析】CH3CH2OH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A是CH3COOH;CH3COOH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B是乙酸乙酯,结构简式是CH3COOC2H5;乙醇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为Cl-CH2-CH2OH或CH3CH(Cl)OH,C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D是CH2=CHCl,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产生E是聚氯乙烯,结构简式是:;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F是CH2=CH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H3COOH,B是CH3COOC2H5,C是Cl-CH2-CH2OH或CH3CH(Cl)OH,D是CH2=CHCl,E是,F是CH2=CH2;
(1)E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③是CH3COOH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由乙醇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3)A.D和F都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CH3COOH可以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CH3COOH,B正确;
C.用30gCH3COOH与过量的乙醇发生反应③生成小于44g CH3COOC2H5,原因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C错误;
D.A(CH3COOH)与F(CH2=C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CH3COOC2H5,D正确;
故选ABD;
(4)另外三种属于酯的B的同分异构体,说明必须含有酯基,且含有4个C原子,结构简式: 。
28.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可完成乙酸乙酯的制备。
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试管甲中首先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
(2)某化学小组通过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内容及记录】
请回答: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表中_______。
②利用实验1中数据进行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资料发现,n(Mn2+)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试分析图乙中曲线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答案】(1)① ②. 乙醇
(2)①. ②. ③. ④. 反应生成的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解析】(1)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利用饱和碳酸钠除杂;
(2)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改变的条件是H2C2O4溶液的浓度,根据H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解答。
(1)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试管甲中首先加入的试剂为:乙醇;
(2)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探究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要求控制变量,只改变浓度,其他条件不改变,故表中;
②利用实验1中数据进行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③由图乙可以知道反应开始后锰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加的比较快,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9. 已知:与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1)在200℃时,将aml和bml充入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刚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下同)最大,而_______最小(为零)。当反应进行到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
(2)在610K时,将0.10ml与0.40ml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
(3)反应进行的时间t(单位s)和反应混合气中COS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单位L)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甲和曲线乙相比,曲线甲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恒温条件下,时刻向恒容容器中充入He气体,反应速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①. ②. ③.
(2)2.5
(3)①. 使用催化剂或加压 ②. 不变
【解析】(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而逆反应速率最小(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到v正与v逆相等时,此可逆反应就到了平衡,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仍然为,故答案为:;;
(2)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所以平衡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10ml+0.40ml=0.50ml,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则n(H2O)=0.50ml×0.02=0.01ml,根据方程式可知Δn(H2S)=0.01ml,所以H2S的平衡转化率α1=×100%=2.5%,故答案为:2.5。
(3)曲线甲的速率更快,但达到平衡时,COS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等,可知曲线甲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加压,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加压不影响平衡移动,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恒温条件下,时刻向恒容容器中充入He气体,不影响各组分的浓度,因此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使用催化剂或加压;不变。
30. 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和铜丝缠绕在一起放入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有气体冒出,此时负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
(2)如图所示,某种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B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从该极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用如图装置探究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图中注射器用来收集气体并读取气体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设计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②与实验①相比产生的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温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2)①. 还原 ②. 流入 ③.
(3)①. ②. 实验②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③. 实验①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实验②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解析】(1)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所以铜做负极,铁做正极,负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2)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失电子是氧化反应,则B极发生还原;电子从该极流入;电极反应式为:
(3)根据活泼性分析,Zn为负极,C为正极,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实验设计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实验②与实验①相比产生的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实验②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温度不同的原因是:实验①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实验②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A.石灰水变浑浊
B.气球慢慢胀大
C. 温度计读数升高
D.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t/min
0
2
4
6
8
10
0.0
5.9
17.2
22.4
26.5
29.9
物质(g)
O
H
能量/()
249
218
0
0
-242
序号
镁条的质量/g
盐酸
物质的量浓度/
体积/mL
1
0.01
1.0
2
2
0.01
0.5
2
实验
结论
Ⅰ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和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未水解
Ⅱ
将金属钠投入乙醇中,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被氧化
Ⅲ
相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浓度越大,冒出气泡速率越快,反应速率越大
Ⅳ
灼热黑色氧化铜粉末投入无水乙醇中变红色
乙醇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稀硫酸
1
3.0
2.0
2.0
3.0
1.5
2
2.0
3.0
2.0
2.7
3
1.0
2.0
3.0
3.9
时间/min
实验①
实验②
气体体积/mL
溶液温度/℃
气体体积/mL
溶液温度/℃
0
0
22.0
0
22.0
8.5
30
24.8
50
23.8
10.5
30
26.0
—
—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能量的转化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