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一课一练
展开一、单选题
1.元朝在交通线上除了设置驿站之外,还设有负责传递令旨的急递铺,铺间相距一般十里,距离大的有十五或二十五里一程。每十铺设一邮长,每铺有铺兵五名,日夜守候,随时准备接转邮件。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交通系统B.加强中央集权C.提升行政效能D.改革邮传制度
2.孔子言:“父母在,不远游。”明朝中期以后,“旅游热”兴起,旅游类图书发展兴盛,图书所涉及地理较广,有江南、江北、两京直隶、西南、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海外日本、朝鲜、安南及西洋诸多国家。下列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的儒家思想丧失了主流的地位B.对外开放政策拓宽了海外旅游范围
C.农商皆本观念促成了旅游热的出现D.发达的交通推动了旅游活动的频繁
3.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运河( )
A.促进了阿姆斯特丹经济文化的繁荣
B.成为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贯通了亚、欧、北非之间的贸易通道
D.导致了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19世纪末,一位欧洲商人曾计算过,他从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一次航行,比以前他绕过好望角分别缩短了全航程的43%和56%,时间和燃料都大大地节省了。这主要归功于( )
A.英国工业革命完成B.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C.造船技术水平提高D.远洋轮船动力改进
5.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下城市中哪一个发展趋势与其他城市有差异的是( )
A.清江浦B.郑州C.纽约D.曼彻斯特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某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规划一座新‘港口城市’的产物,体现了历史与城市的完美结合。”关于该运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为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B.有利于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仍在通航的运河D.立足于荷兰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7.元代正式建立驿站制度,以上都、大都为中心,设置了帖里干、木怜、纳怜三条主要驿路,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推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国家管理助推交通建设B.商贸交流主导驿路建设
C.陆路运输成为主要方式D.朝贡体系范围逐步扩大
8.19世纪80年代,以天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络开始建设,与此同时,天津外向型经贸激增;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同年山东最大贸易中心地位在烟台和青岛间易手。这表明( )
A.交通的改进影响经济发展格局B.近代经济发展推动了铁路建设
C.华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最为发达D.铁路建设便利了西方经济侵略
9.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
A.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B.巩固了国家疆域统一
C.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D.保证了朝廷财政收入
10.1283-1293年,元朝先后开凿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漕粮船从杭州出发,经江南运河进入扬州运河,再北入黄河、泗水,通过会通河、济州河,再由卫河入通惠河,直达大都。这表明( )
A.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B.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开始确立
C.都城物资供应得到保障D.全国商业贸易网络最终形成
11.如表为1898—1937年石家庄人口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来说明( )
A.石家庄发展为全国铁路交通中心B.近代交通变革引发社会变迁
C.交通进步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观念D.中国铁路事业从石家庄起步
12.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评价某一水利工程时,指出:“(它)蜿蜒流淌360公里,各类船只通过运河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穿梭往来……堪称建筑技术史上的佳作。”该水利工程是( )
A.米迪运河B.伊利运河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13.某地区南部“多用土坯和芦苇建造住宅,宫殿和庙宇的布局一般是几个院落连接在一起,大门是一对上面有雉堞的方形碉楼夹着拱门。这种碉楼形式与埃及神庙的牌楼门有一定相似。”下列属于该地区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
①最早的轮车 ②最早的村落
③最早驯化家马 ④最早的太阳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势在必行。同时,从刘家港(今江苏省太仓市东北浏河镇)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口)的海上运输线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15.19世纪以来的亚洲,铁路、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同时兴起,以人力、兽力和风力为动力的中世纪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被以蒸汽机、机械化运输工具和铁路为核心的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所取代,这些变化( )
A.成为了“亚洲觉醒”的直接原因B.促进了近代亚洲社会转型
C.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D.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二、材料分析题
16.[中国古代水政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宋初中央无负责管理河道的专门机构,“凡城池土木工役,皆隶三司修造案”,全国的水利治理任务也由三司修造案全权负责,航运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三司请置河渠一司,专提举黄、汴等河堤功料事”,这是宋代中央设置的第一个河道管理的专门机构。熙宁变法期间,司农寺开始成为推行新法的机构之一,颁布“农田利害条约付诸路”后,“大川沟渎”的淤塞“濬导”,“陂塘堤堰”的“取水灌溉”工程等,都归司农寺负责主导兴修。
——摘编自王战扬《宋代中央水政机构及其权力演变研究》
材料二 顺治初年,清廷继承明代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的设置,但改为定职,与其他地方总督地位平等。康熙十七年,河务以及基层河务官就近改归黄河沿岸地区的道员管理。至康熙四十年,工部管河分司全部裁并。雍正七年,设东河总督、南河总督分别管理河南山东河工和江苏河工。乾隆帝曾指出,河务“若非谙练之人,即目睹情形,亦未能深悉”,甚至表示自己“素未谙习河务,亦不能有所指授”。清代河工体制在咸丰五年之前保持了大致稳定。
——摘编自江晓成《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不同时期水政部门及其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水政权管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7.广通渠是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一条重要水渠,开凿于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其后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四年,诏曰:……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阗,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泛舟之役,人亦劳止。
朕君临区宇,兴利除害,公私之弊,情实愍之。故东发潼关,西引渭水,因藉人力,开通漕渠,量事计功,易可成就。已令工匠巡历渠道,观地理之宜,审终久之义,一得开凿,万代无毁。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有暂劳,安能永逸?宣告人庶,知朕意焉。
——摘编自《隋书·食货志》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历史上关中地区出现过的其他水利工程建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隋文帝明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还要开凿广通渠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通渠得以顺利开凿的历史条件。
人口概况
资料来源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获鹿县官署对所属境内的在城及四关、四乡五路198村的男女老幼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人口调查统计。其中,石家庄村共93户,男女老幼共532人,较全县的‘村均人口数’要少138.17人”
《获鹿县志》
“1903年,京汉铁路振头(石家庄)车站建成时,只有十几名员工和路警。随着正太铁路的建成,到1907年,共有铁路员工约2500人”“到1937年事变前的调查,石家庄总人口为63156人”
《铁路与近代石家庄社会变迁》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A
6.C
7.A
8.A
9.A
10.C
11.B
12.A
13.A
14.C
15.B
16.(1)北宋初水政由三司修造案管理,重点在漕运;北宋中期三司设置河渠司,专门管理治河;王安石变法期间司农寺负责兴修水利。
(2)变化:设置固定的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水政管理的重点转向地方;水政体制长期稳定。原因:吸取前代经验;注重水政专业性;中央集权的强化。
17.(1)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郑国渠。
(2)开凿广通渠虽然会导致民众负担沉重,但是从王朝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利大于弊。关中平原虽号称沃野,但至隋代已是地狭人众,又经历年战乱与过度开发,所产不足以供给京师,要依靠各地赋税的补给,因此需要发展漕运;广通渠的开凿有利于提高漕运效率,保证京师长安的物资储备;有利于提升国家备荒抗灾能力;有利于节省漕运费用。
(3)隋朝初建,隋文帝励精图治,推动国力日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政局相对稳定;国家组织能力和中央集权能力得到加强。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优秀当堂检测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古代交通的代表性成就,长度的区别,马克思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扬州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元史·地理志》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