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X疾病是指由假设的、尚不为人所知的病原体导致的严重国际大流行的可能性疾病。英国两百名科学家共同制定了一份病毒清单并开始疫苗的研制,以预防可能的X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B. 免疫系统对某些X病的防御不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C. 研制出清单中病毒的疫苗后,X病就不会大流行了
D. 病原体的相关核酸导入宿主细胞中也能诱导免疫应答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如人体三道防线。②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③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免疫防御功能是免疫系统最基本功能,A正确;
B、 胞外寄生的细菌不侵入宿主细胞,因此不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B正确;
C、 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而X病的病原体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因此预防能力和范围都有限,C错误;
D、 核酸疫苗也可以诱导免疫预防, D正确。
故选C。
2. DA-6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的含量和光合速率等功能,可使烟叶、花生、大豆等增产15%-40%,并能增强抗逆性,促进早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A-6具有与细胞分裂素相似的生理功能
B. DA-6的使用时间、浓度及部位等会影响使用效果
C. DA-6可能影响植物有关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D. 探究DA-6最适使用浓度,可先设计梯度较小的预实验进行摸索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生长发育起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绿素合成,A正确;
B、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间、浓度及部位等会影响其使用效果,B正确;
C、激素影响有关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激素具有相同的生理效应,作用机制可能相同,C正确;
D、探究最适浓度,可先设计梯度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合理的浓度梯度解析实验,D错误。
故选D。
3. 中国是虎的发源地和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全球虎种群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的丧失,中国野生虎的数量和分布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面禁止捕猎是保护中国虎的根本措施
B. 实施保护后中国虎的种群数量会持续增长
C. 中国虎的猎物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 表中数据绘成曲线图模型能更精确反映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密度制约因素是指那些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增大;反之,当种群密度降低时,其作用强度也减小。 常见的密度制约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如捕食、竞争、寄生和共生关系等。例如,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同种个体之间对食物、空间和配偶等资源的竞争会加剧,导致种群增长率下降;捕食者也更容易发现和捕获猎物,从而对种群数量产生抑制作用。 密度制约因素对于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濒危生物保护的根本措施,A错误;
B、自然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数量不会持续增长,B错误;
C、猎物是影响虎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
D、曲线图模型的特点是能够更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4.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具有不同水平的特征和研究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描述的是( )
A. 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土壤化,土壤化有利于苔藓生长
B. 常绿阔叶林中的樟树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
C. 《诗经·小雅·小宛》写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D. 某种蝙蝠只在夜间吸食某些动物的血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之子”比喻义子。生命系统要研究的问题要涉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详解】A、地衣与土壤的相互影响,这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属于生态系统的问题,A符合题意;
B、常绿阔叶林中的樟树数量多、影响大,是说樟树是群落的优势种,属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B不符合题意;
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
D、 某种蝙蝠只在夜间吸食某些动物的血液,描述的是它的生态位,属于群落水平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关于日本鹿儿岛火山喷发后火山岩上的群落演替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过后的群落演替说法错误的是( )
A. 群落演替过程中既有优势取代,也有物种被淘汰
B. 两种群落的演替起点不同但都会恢复到原来的群落
C. 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比火山喷发后的演替速度更快
D. 火山喷发后的演替比森林火灾后的演替经历的阶段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A、演替过程中有优势取代,也有不适应变化而被淘汰的物种,A正确;
B、火山喷发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甚至有繁殖体,而初生演替都没有,所以起点不同;次生演替有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的趋势,而初生演替往往会趋向形成新的群落,B错误;
C、次生演替由于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比初生演替速度更快,C正确;
D、火山喷发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多,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少,D正确。
故选B。
6. 图示是某学习小组绘制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但不够完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补充太阳能及其指向生产者的箭头就可使图示完整
B. 乙主要是细菌、真菌,也可能包括部分动物
C. 遗体和粪便中的能量能被图中的乙和生产者利用
D. 图中仅有一条食物链,其中甲是第二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中,物质作为能量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详解】A、图中缺少太阳能到生产者、生产者到二氧化碳等物质、生产者到遗体粪便等的箭头,A错误;
B、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也包括部分腐生型动物,B正确;
C、遗体和粪便被乙分解,部分能量储存在乙体内,其余的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被生产者利用,C错误;
D、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不是一条食物链,图中的生产者可以是多种植物,因此会有多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B。
7.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结合下表分析,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新能源汽车比汽油车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可转化为土壤碳储量
C. 吃当地水果与吃进口水果产生的生态占用相同
D. 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增加有利于碳中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A、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正确;
B、植物的残枝落叶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有机碳储量,即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可转化为土壤碳储量,B正确;
C、进口水果的运输消耗更多资源,产生更多废物,生态占用更大,C错误;
D、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增加意味着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差值增大,植物储存的碳增多,有利于碳中和,D正确。
故选C。
8. 根癌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某些植物,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是双子叶植物根癌的病原体。双子叶植物受伤组织会产生乙酰丁香酮和羧基乙酰丁香酮类的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吸引根癌农杆菌聚集而侵染。利用K84菌株(能够产生细菌素K84)可以选择性抑制致病性的根癌农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酰丁香酮和羧基乙酰丁香酮是信息素
B. 可利用细菌素K84对根癌病进行生物防治
C. 这些酚类物质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D. 根癌农杆菌和K84菌株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双子叶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土壤中的农杆菌具有使植物患“肿瘤”的特性。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能转移到植物细胞内,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表达。
【详解】A、生态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信息素,A正确;
B、利用细菌素K84防治根癌病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
C、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可以调节植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根癌农杆菌感染植物并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是寄生习性,属于消费者,K84菌株不能确定是分解者还是消费者,D错误。
故选D。
9. 下列有关探究与实践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各营养级所容纳有机物储存的能量可以绘出能量金字塔
B. 选择生态缸内的生物组分时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中没有微生物
D. 抽样检测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不需要逐个计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3、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能量金字塔。
4、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详解】A、能量金字塔是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因此调查的是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不是储存的能量,A错误;
B、选择生态缸内的生物组分时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合适的比例,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B正确;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没有灭菌,接近自然状态,有微生物,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C错误;
D、抽样检测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需要用到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小方格中的酵母菌需要逐个计数,D错误。
故选B。
10. 生物技术与工程中与“毒”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病毒
B. 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脱毒苗对病毒具有抗性
C.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灭活病毒不能使小鼠免疫
D. 加热消毒和酒精消毒的原理都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消毒是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A错误;
B、脱毒苗是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几乎不含病毒,而不是对病毒具有抗性,B错误;
C、灭活不破坏抗原结构,因此可以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C错误;
D、加热、加酸、加碱和加酒精使蛋白质变性而达到灭菌和消毒的目的,D正确。
故选D。
11. 新的生物技术和工程可以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发挥作用,下列哪些技术能加速濒危生物的繁殖( )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植物细胞培养④胚胎分割⑤动物细胞培养⑥动物细胞融合⑦胚胎移植⑧动物体细胞核移植⑨体外受精
A. ①④⑦⑧⑨B. ②④⑦⑧⑨
C. ①②④⑤⑧D. ①③⑤⑥⑨
【答案】A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1)植物繁殖:微型繁殖、作物脱毒。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1)畜牧生产: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2)医药卫生:克隆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
(3)保护物种:保护濒危物种,增加存活数量。
(4)治疗疾病: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3.胚胎分割技术可以促进优良动物品种的繁育,产生遗传性状相同的后代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宝贵材料,在胚胎移植前进行性别鉴定、遗传病筛查等,对于人工控制动物性别、动物繁育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①一些濒危植物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来提供苗木,①符合题意;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能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不能用于保护濒危植物,②不符合题意;
③植物细胞培养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再使其再分化,可以获得细胞的代谢产物,③不符合题意。
④胚胎分割可用于扩增可用的优良胚胎的数目和产生遗传性状相同的后代,可用于保护濒危动物,④不符合题意。
⑤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数目更多的细胞,不能得到完整动物体,不能保护濒危动物,⑤不符合题意;
⑥动物细胞融合只能得到杂种细胞,不能得到杂交动物体,不能保护濒危动物,⑥不符合题意。
⑦⑧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和体外受精都是动物繁殖技术,都可以用于保护濒危动物,⑦⑧⑨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人类抗体基因编码。将鼠源单克隆抗体基因通过DNA重组技术适当改造,可获得抗原性降低的人源化抗体。贝莫苏拜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阻止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受体结合,使T细胞恢复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克隆化培养一个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B. 同一种病原体刺激鼠和人产生的抗体氨基酸序列相同
C. 鼠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抗原性,降低了它的作用效果
D. 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受体结合增强了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制备过程单克隆抗体中需要将抗原首先注入生物体内,是其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再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能大量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经过体外或体内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体外培养条件下,一个B细胞不可能无限增殖,A错误;
B、 同一种病原体刺激鼠和人产生的抗体氨基酸序列并不相同,B错误;
C、 鼠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异源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抗原被人体免疫,降低了它的作用效果,C正确;
D、 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受体结合降低了T细胞的活性,D错误。
故选C。
13. 四倍体补偿技术通过将四倍体胚胎与二倍体的胚胎干细胞聚合成一个新的胚胎,其中四倍体细胞只参与胚外组织(如胎盘等)的形成而不参与胚体(发育成子代个体)的形成,而胚体则完全来源于二倍体胚胎干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利用四倍体补偿技术获得个体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
B. 聚合胚胎发育到囊胚时,滋养层是四倍体,内细胞团是二倍体
C. 可以在胚胎发育到2个细胞的阶段时利用电融合获得四倍体胚胎
D. 该技术和克隆动物一样使亲本的遗传性状都能稳定遗传给新个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嵌合体-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
【详解】A、体外获得的高等动物胚胎只有移植到雌性动物的子宫中才能发育成个体,A正确;
B、囊胚时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细胞团发育成个体,B正确;
C、动物细胞是二倍体,可以诱导2个细胞融合获得四倍体胚胎,C正确;
D、该技术获得的子代全部遗传物质来自于亲代,而克隆动物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核供体亲本,质遗传物质来自于卵母细胞供体,D错误。
故选D。
14. 如图是基因工程培养转基因抗某真菌植物的简易流程,其中多个环节都需要检测与鉴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可以用PCR获取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
B. 标记基因可用来筛选②中的重组质粒
C. ④分子水平上的检测都可以用PCR技术
D. ④还需要在个体水平上进行该真菌接种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这三种检测都是分子水平上的检测。除了分子水平的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详解】A、PCR可以获取目的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用来鉴定构象、大小和带电荷不同的DNA,A正确;
B、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来筛选含重组质粒,B正确;
C、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不能用PCR检测,C错误;
D、是否成功培育了抗某真菌植物,需要在个体水平上接种真菌进行抗性鉴定,D正确。
故选C。
15. 有了生物技术的应用,人们就有了对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担忧与争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定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有利于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B.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以生产新个体为目的
C. 设计试管婴儿比试管婴儿可能涉及更多伦理问题
D. 阻断转基因花粉的传播是防止基因污染的措施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目的是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与此相对的是研究性克隆或医学性克隆,指的是产生研究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产生可独立生存的个体。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涉及伦理问题,我国政府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也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详解】A、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采取的措施有颁布相关法规、制定相关的技术规程等,A正确;
B、 生殖性克隆以生产个体为目的,治疗性克隆生产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于修复病变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有本质的区别,B错误;
C、 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给自己的孩子治病,会涉及伦理问题,C正确;
D、 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或种子将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可通过阻断转基因花粉的传播防止基因污染,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在地震、爆炸等紧急情况下,人体会出现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应激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由惊恐引起心跳、呼吸和血管相应变化时,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
(2)“3-1-4”呼吸法(即3秒吸气,1秒屏息,4秒吐气)可以快速平复灾难中复杂强烈的情绪波动。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它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3-1-4”呼吸法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存在_______机制,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3)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GC)都是机体应激反应重要的调节激素。其中GC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图示是其分泌调节的示意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注:ACTH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发育和机能的作用。
临床上不建议长期使用GC,原因是_______。GC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肾上腺素的分泌不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原因是_______。
(4)可见,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_______的稳态才得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1) ①. 反射 ②. 交感
(2) ①. 脑干 ②. 分级调节
(3) ①. 内环境中GC过多会反馈性抑制CRH和ACTH的分泌,ACTH减少会使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减退 ②.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③. 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不是来自肾上腺皮质
(4)内环境
【解析】
【分析】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这种调节叫激素调节它属于体液调节。
【小问1详解】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心跳加快和血管扩张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
【小问2详解】
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它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人可主动的调整呼吸频率,说明大脑高级中枢可以对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即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机制,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小问3详解】
长期使用GC,内环境中GC过多会反馈性抑制CRH和ACTH的分泌,ACTH减少会使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减退。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髓质不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
【小问4详解】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稳态才得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17. IMTA模式(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是利用养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级生物的一种海洋养殖模式。下面是一种典型的IMTA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贝、海参、沙蚕等)
(1)图中藻类被称作无机提取单元是因为_______,该养殖系统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这些能量主要包括_______。
(2)IMTA模式使_______等废弃物资源化;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其实践意义是_______。
(3)IMTA模式中,不同栖息水层配制的水产动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这种配制的意义是_______。
(4)投放饵料要考虑养殖水域容纳量,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当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过量的有机污染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答案】(1) ①. 藻类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②. 太阳能和化学能
(2) ①. 颗粒物、粪便和假粪 ②. 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 ①. 垂直 ②. 提高了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能力
(4)自我调节
【解析】
【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例如碳循环,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然后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又回到无机环境。物质在循环过程中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能量流动则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各个营养级之间传递。
【小问1详解】
无机提取是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态系统的运转和维持都需不断地得到来自系统外的太阳能和化学能补充。
【小问2详解】
IMTA模式使颗粒物、粪便和假粪资源化,充分挖掘了资源的生产潜力;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它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小问3详解】
不同栖息水层要配制不同的水产动物利用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能力。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饵料过多而不能被净化时,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被破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18. 瘤胃中恒定温度和厌氧的环境为瘤胃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瘤胃细菌主要有纤维素分解菌、果胶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等,图示是从瘤胃中分离果胶分解菌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滚管培养法:用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菌液注入盛有50℃左右液体状态的培养基的试管中,振荡均匀,而后将其平放于盛有冰块的盘中迅速滚动,这样带菌培养基在试管内壁立即凝固成一薄层,经培养可在培养基内或表面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
(1)滚管培养法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计数细菌,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则需要知道哪些数据_______。
(2)滚管培养获得的_______是果胶分解菌的纯培养物,能根据菌落特征鉴定菌种的原因是_______。
(3)所用选择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点是_______,与醋酸菌相比,培养过程还须提供_______条件,选择培养还需设置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若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则说明达到选择目的。整个实验还需要另设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
【答案】(1) ①. 能 ②. 菌落数、注射器吸取的菌液体积和稀释度
(2) ①. 单菌落 ②. 不同微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形成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
(3) ①.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 ②. 无氧 ③. 把菌液接种到普通(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其他条件相同 ④. 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少于普通培养基 ⑤. 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
【解析】
【分析】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和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小问1详解】
滚管培养法把一定体积的菌液注入液体状态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冷却形成固态培养基,稀释度足够时,每一个活菌都能在固态培养基上形成一个单菌落,可以计数活菌数,计算公式是(菌落数÷注射器吸取的菌液体积)×稀释度。
【小问2详解】
单菌落是果胶分解菌的纯培养物。不同微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形成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因此能根据菌落特征鉴定菌种。
【小问3详解】
筛选果胶分解菌,选择培养基要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瘤胃微生物是厌氧菌,所以要在无氧条件下培养。选择培养是否起到选择作用,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基有无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对照实验把菌液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上,若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少于普通培养基,则说明达到选择目的。整个实验还要避免杂菌污染,用空白培养基作对照。
19. 2024年4月30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发表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患者的病例。他们将血液单核细胞重编程为自体iPS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种子细胞”即内胚层干细胞,最终实现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动物体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_______,后者的特点是_______。
(2)体细胞诱导iPS细胞和iPS诱导胰岛组织细胞的过程实质都是_______,关键基因a的表达使血液单核细胞转化为iPS细胞,该转化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_过程。胰岛组织的移植可以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其分泌产物一方面能够促进_______,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用iPS诱导分化的胰岛组织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
(3)除了培育iPS细胞,还可以把患者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核移植_______细胞,再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组织细胞。对卵母细胞去“核”,实质上去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成体干细胞 ②. 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和细胞,不能发育为完整的个体
(2) 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 脱分化 ③.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 ④. 避免免疫排斥
(3) ①. 胚胎干 ②. 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③. 减数分裂Ⅱ中期没有真正细胞核,核膜消失,核仁已解体
【解析】
【分析】1、干细胞在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干细胞按分化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形成除自身组织细胞外的其他组织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和专能干细胞(维持某一特定组织细胞的自我更新,如肠上皮干细胞)三种类型。
2、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可以通过基因转染等细胞重编程技术人工诱导获得的,具有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分化潜力的干细胞。
【小问1详解】
动物体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它们的特点是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和细胞,不能发育为完整的个体。
【小问2详解】
细胞转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单核细胞转变为iPS细胞,即从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成分化程度低的细胞,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体细胞变为干细胞分化程度变小,干细胞分化为体细胞分化程度增大。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它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用患者自身细胞诱导的iPS细胞再分化形成的胰岛组织移植理论上不会发生免疫排斥。
【小问3详解】
把患者的体细胞注入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核移植胚胎干细胞,也可以诱导自体组织器官,用于移植,同样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减数分裂Ⅱ中期核膜消失,核仁已解体,已经不存在真正的细胞核,因而对卵母细胞去“核”,实质上去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20. 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普通大豆DNA中,从而使大豆增加耐受除草剂的特性,节约了防除杂草的人工和成本。下图是一种培育抗除草剂大豆的技术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质粒时,首先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再用_______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然后用DNA连接酶拼接。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
(2)转化是指_______。转化后发现有少数含抗除草剂基因大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部分没有除草剂抗性的植株,结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给出一项解释:_______。
(3)经筛选2后的细胞通过_______才能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若发现抗除草剂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构经修饰后可以明显提高抗除草剂性能,则还需通过_______工程实现。
(4)图示“导入”前常用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之处于能_______的状态。
【答案】(1) ①. 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②. DNA连接酶把DNA片段拼接起来,DNA聚合酶把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
(2) ①.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②. 抗除草剂基因插入一条染色体上,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有1/4个体没有除草剂抗性;两个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有1/16的个体没有抗性
(3) ①. 植物组织培养 ②. 蛋白质
(4) ①. Ca2+##钙离子 ②. 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小问1详解】
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片段和质粒黏性末端的碱基才能通过互补配对结合,然后用DNA连接酶使DNA片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拼接起来。DNA聚合酶作用是把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
【小问2详解】
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当抗除草剂基因(用A表示)插入一条染色体上,而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时,故其基因型是AO(O表示缺少相应的基因),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有1/4个体没有除草剂抗性(OO);当两个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表示为AOAO),而它们的同源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时,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有1/16的个体没有抗性(OOOO)。
【小问3详解】
转基因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成为转基因植株。改造蛋白质,最终需要通过修饰基因实现,这项工程是蛋白质工程。
【小问4详解】
用Ca2+处理农杆菌,使细胞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提高转化效率。时间
野生虎数量
主要分布范围
备注
1950年代初
约4000只
全国范围
虎为害畜,遭到大规模捕杀
1980年代初
约200只
东北、西南、华南地区
因为栖息地丧失和猎杀导致数量急剧下降
1990年代初
约50只
东北地区
地方政府和保护机构开始重视保护
2000年代初
约20只
东北地区
野生虎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2010年代初
约30只
东北地区
实施保护措施,保护区建设,数量逐渐增加
2020年代初
约50只
东北地区
保护工作取得成效,但仍面临各种挑战
产品
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
汽车
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公里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公斤。
人体
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克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
植物
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
电脑
年均10.5公斤。
进口水果
用飞机运输1吨芒果或梨,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3.2吨。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徽省县中联盟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徽省县中联盟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拉布拉多犬深受人们的喜爱,怀乡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