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89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0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0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1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16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20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27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21/0-172066332930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
展开(1)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物质的比热容大表示其吸热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温度变化就要更小一些.(2)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通过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如图甲,加热时间越长,物质的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如图乙,升高的温度越高,物质的吸热能力越弱,物质的比热容越小.
1.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 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 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解题有策略 分析、计算类图像分析此类涉及计算、比较类图像分析对策如下:(1)识图:明确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2)析图:明确图像中的特殊点(拐点或斜率等)——图像的两个拐点时间表示冰熔化的时间;(3)用图: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顺藤摸瓜,结合图像寻找相关的解题信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A选项,由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可知,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B选项,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C选项,1~3 min属于冰熔化过程可知,此过程冰需要吸热;D选项,结合生活实际可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 (2020成都B卷3题2分)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 kg,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B. 0~1 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C. 1~3 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D. 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3. (2022成都B卷3题2分)小叶看见面点师傅将面拉成长条,放入滚烫的油中就炸出了香脆可口的油条,于是很想了解油的吸热能力.在老师指导下,他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 50 g、初温为 20 ℃的油和水,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3×104 JB. 他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21%C. 油的末温比水的高,所以吸热能力更强D. 油的吸热能力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有关
4.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的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 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5.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 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ρ油=0.8×103 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 J/(kg·℃)B.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C. 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D. 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6. (2021成都B卷3题2分)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a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 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b),乙从20 ℃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 g酒精(q酒精=3×107 J/kg).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 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乙=2.4×103 J/(kg·℃)B. 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C. 0~8 min乙吸收的热量为3.36×104 JD. 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
7. (2023成都B卷3题2分)小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两烧杯各装100 g水,用酒精灯加热甲烧杯,煤油灯加热乙烧杯,直至杯内水沸腾1分钟即熄灭该灯,测得消耗酒精4 g、煤油2.5 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若水沸腾前后质量不改变,同一杯水沸腾前后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q酒精=3.0×107 J/kg,q煤油=4.6×107 J/kg,c水=4.2×103 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更多B. 前3分钟,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4 JC. 消耗的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5×108 JD. 酒精灯加热的效率为28%
8. 小李家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将30 kg的水从20 ℃加热到45 ℃,消耗了0.15 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 J/m3.则下列与该过程有关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正确的是( )A.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成正比B. 水吸收的热量是3.15×105 JC.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2.5%D.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无关
2024成都中考物理考点研究 第16讲 杠杆 滑轮 (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物理考点研究 第16讲 杠杆 滑轮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杠杆滑轮,支撑点,动力F1,阻力F2,F1l1=F2l2,杠杆的分类,F1=G,s=h,s=2h,力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模块三 热学 命题点3 物态变化实验(10年2考) 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模块三 热学 命题点3 物态变化实验(10年2考) 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器材分析,自下而上,试管底或试管壁,试管中所装物质的高度,浸没在水中,烧杯底或烧杯壁,交流与反思,比热容,例1题图,温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十五讲 电学实验 能力点4 观点、结论分析说理 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十五讲 电学实验 能力点4 观点、结论分析说理 PPT课件,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正确,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