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说课课件ppt
展开1.初步形成基于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建立认识物 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 离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3.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4.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 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5.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原子、分子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 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1.了解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的不同改变
2.对分子的认识(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各不相同的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拓展培优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①“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如氧气、液氧都能供给呼吸。(再如固态碘、液态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②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大量该物质的分子聚集后所表现出的性质,如水、冰、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它们的密度不同,水分子无法体现。
深思乐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
[解析] 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
[解析] 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
(3)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
(4)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
[解析] 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等其他微观粒子构成。
典例1 在战争时代,地下工作者常用米汤写字再晾干来送情报,得到情报后再喷上碘水,即可获取信息,其实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实验表明,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解析] 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均含有碘分子,都能使淀粉变蓝,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也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
1.原子的概念(1)通过氧化汞分解过程分析原子和分子的关系
由以上过程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认识原子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观粒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指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微观粒子。
典例2 氧化汞受热分解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分解为汞和氧气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
[解析] 由氧化汞受热分解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C错误。
2.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3)原子之间有间隔。
教材深挖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典例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一定不变,而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可能变化,而分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解析] 某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汞,A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离开化学变化的前提,原子可以再分,B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一定不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C正确、D错误。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1808年,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1904年,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1913年,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比玻尔模型又有很大的改进。
3.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的关系
4.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结构科学家们为了形象、直观、简便地表示原子的内部结构,设计了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仅限前三层)
(3)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可见,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典例5 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3)离子符号的意义①离子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离子;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②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7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微观粒子间的关系
典例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解析]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A错误;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分,B错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质子,C正确;原子并不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D错误。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534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等奖课件ppt</a>,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拓展培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深思乐学,原子的概念,认识原子,原子的基本性质,教材深挖,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粤版(2024)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2024)<a href="/hx/tb_c40534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备课课件ppt</a>,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的结构,离子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534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示范课ppt课件</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这该怎么办呢,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失去1个电子,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Na+,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