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1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2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3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4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5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6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7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分子和原子课件,共31页。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4山东济南市中期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 门基础学科B.种类繁多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D.现今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B解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等。2.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                   C解析 “ ”表示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2023辽宁锦州中考)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A解析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A正确;水结成冰,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仍在不断运 动,B错误;冰雪融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体积不变,C 错误;酒精挥发,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本身不变,D错 误。4.(新独家原创)“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 究方法。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盛有浓氨水,烧杯B、C中盛有滴有无 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液体变红,说明                ,烧杯C的作用是       。微粒在不断运动作对照(2)如图2所示,注射器内有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 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微粒之间有间隔解析 (1)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液体变红,是因为A中浓氨水 挥发出的氨气不断运动到B中,与水反应形成氨水,使酚酞试 液变成红色。知识点2 分子5.某海水淡化系统(图甲)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 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 水淡化。      (1)根据图甲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C(2)图乙表示海水中水分子在一定空间内的分布图,图丙中能 正确表示蒸发腔中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微粒分布的是            (填字母)。CD解析 (1)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不变,水分子间的间 隔变小,C错误。(2)蒸发腔中水汽化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 大,在一定空间内水分子数目减少,故能正确表示微粒分布的 是C、D。知识点3 原子6.(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4河北保定期末)下列有关分子、 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比原子大D.分子、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D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A错误;在化学反应 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错误;分子不一定比原子 大,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C错误。7.(模型法)(2024陕西榆林期末改编)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 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解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A错误;水是由水 分子构成的,C错误;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D错误。8.(2023青海中考,12,★☆☆)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 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B解析 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9.(模型法)(2023江苏苏州四市期中,18,★★☆)氢气和氧气在 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B.过程③中,氧分子的结构被破坏BC.该过程可以说明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D.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  H2O2解析 过程③中,氢分子的结构被破坏,B错误。1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湖南湘潭中考节选,29,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某 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操作与分析】  (1)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 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 降的原因是                       。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2)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 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                    。(3)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 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运动速率加快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塑料瓶瓶口朝下,氧气更容易逸出解析 (1)塑料瓶敞口放置,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部分氧分 子运动到瓶外,导致瓶内氧气体积分数下降。(2)用双手给塑 料瓶加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导致更多氧气逸 出。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4福建福州月考改编)建立宏观 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用于消毒杀菌的75%的医用酒精(含酒精和水)在物质分 类中属于       ,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2)酒精(C2H5OH)与葡萄糖(C6H12O6)含有相同的元素,二者化 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混合物 75%的医用酒精含有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子构成不同(3)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让碳和氨气反应, 生成甲烷(CH4)和氮气。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 子”)。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原子(4)按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注入A试管中,观察到A中棉花变红。若要证明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接下来的操作是         ,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            。 打开止水夹B中棉花变红解析 (1)75%的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 合物。(3)②碳和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和高温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氮气和甲烷。(4)打开止水夹,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通 过不停运动,进入B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