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

    [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第1页
    [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第2页
    [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安徽省长丰县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2分)(共12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面包发霉 B . 铜锅生锈 C . 火药爆炸 D . 冰川融化
    2.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 .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D .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
    3. 如图为Li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a=3,b=7 B . Li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变成阳离子 C . Cl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 Cl和Li可形成化合物ClLi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 .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滴加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6. 下列图标适合张贴在学校公共水龙头旁边的是( )
    A . B . C . D .
    7. 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2H6O B . C2H4S C . C4H6O D . C2H6S
    8. 下列相关说法中用粒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0. 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1. 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电解水 B .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 高锰酸钾制氧气
    12.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科学家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燃料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B . 化学变化中碳、氢、氧原子都不可再分 C . 甲和乙均具有可燃性 D . 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二、课内填空(共5分)(共1题)
    13. 水电解实验
    电源是直流电源。
    (1) 为增强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2) 现象:正负电极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气体和正极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水下降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极、水下降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极)。
    (3) 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 火焰呈____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父亲蒸羊,一样亲儿)
    (4)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论: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元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实验误差分析: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氧气更易和电极反应;装置气密性不好等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依据: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改变。变化前的元素组成判断变化后的元素组成。
    三、实验题(共6分)(共1题)
    1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G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用C装置代替B装置,收集所需的气体量后,对C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②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_________g。
    ③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共11分)(共2题)
    15. 同学们做了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形管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通过对比两支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2) B为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C为探究单质碳性质的实验装置.证明有铜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实验一: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通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前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
    ①【宏观辨识】
    通过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观察到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②【微观探析】
    如图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Ⅰ表示分子分裂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符号表征】
    氢化镁()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贮氢材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①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有导电性
    D.金刚石、石墨和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②和均属于碳的氧化物,二者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请推测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共6分)(共1题)
    17.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安全返回,飞船精准返回主要靠制动,制动推进剂的质量要精确计算。携带未使用的推进剂,须在落地前完全排放掉。飞船携带的推进剂是联氨(N2H4)和四氧化二氮(N2O4),制动时的反应原理是。
    (1) 联氨有毒,但仍选联氨作推进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飞船返回时携带65kg联氨和92kg四氧化二氮,则落地前至少要排放多余推进剂的质量是多少?
    第Ⅱ卷
    第Ⅱ卷的注释 题号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说法
    解释
    A
    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液氧
    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B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D
    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汞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汞分子和氧分子
    实验方案
    ​​
    ​​
    ​​
    ​​
    目的
    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推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探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氧化物
    合金
    Y
    分解反应
    化合物
    化合物
    青铜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85,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85,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gD, 某款锂电池中含有碳酸乙烯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9,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9,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gD,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