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六)
展开1.(2分)过氧化氢(H2O2)是常见的过氧化物,下列物质也属于过氧化物的是( )
A.MnO2B.CaO2C.NO2D.SiO2
2.(2分)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X代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T为显微镜,则Y、Z可代表物像变大和视野变暗
B.若X代表碘摄入不足,T为垂体,则Y、Z可代表呆小症和侏儒症
C.若X代表脂肪微粒,T代表脂肪酶,则Y、Z可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D.若X代表气温下降,T代表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则Y、Z可代表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
3.(2分)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相等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选项中物质,最终天平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A.相等质量的Fe、Cu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B.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10.0gCaCO3和10.6gNa2CO3两种固体完全溶解
D.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4.(2分)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车的零件应该用热胀冷缩较明显的材料制成
B.月球车可以使用风来驱动
C.月球车能使用超声波探测仪来探测前方的障碍物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5.(2分)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当歼﹣15舰载机加速飞离航母后,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
D.歼﹣15舰载机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6.(2分)网球比赛时,发球的运动员常常用手捏的方法选择弹性较好的球,这是凭感性经验,下列最科学的方法是(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同一块场地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两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7.(2分)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中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神奇的太空一课:首先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悬空打坐……王亚平做了水膜、水球等实验。以下初中科学实验:
①气体扩散实验;
②光的色散实验;
③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内加入水,盖紧振荡,瓶被压扁;
④用打针筒抽取药液;
⑤植物向光性……
如果把这些实验带到“天宫一号”的太空舱中去做,你认为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的是( )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8.(2分)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应能进行,且反应产物有水生成的是( )
A.①②④⑦B.③⑤⑦C.②④⑥D.①③⑤⑧
9.(2分)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m,是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是以软铝矿(主要成分是Al2O3•H2O)为原料制备…,最后一步反应是将Al(OH)3凝胶与[Al(OH)2(H2O)4]Cl按照一定配比恰好完全反应制得PAC,则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之比为( )
A.1:1B.C.D.
10.(2分)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含有H2和CO
C.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
D.该气体可能含有CH4
11.(2分)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12.(2分)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1,建筑材料的质量为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了h,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有用功为m2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B.有用功为m2gh,动滑轮重为2F﹣(m1+m2)g
C.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2F﹣m1g﹣m2g)h,绳子移动的距离为2h
13.(2分)针对如图三种现象,①甲图是一个无摩擦的、不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轨道,小球从A点经B、C能滑到D,将细绳绕轴转到A点,放手后;③丙图是一个单摆,从A点放手,若在0点放一小棒,抵住细绳( )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
14.(2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b)中①、②图线所示,在图(c)3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 )
A.
B.
C.
D.
15.(2分)由Na2CO3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中,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65%,则在以下六个量中:①Na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Na2CO3的质量分数,⑤CaCO3的质量分数,⑥Na2CO3和CaCO3和的质量比。能确定的是( )
A.只有③能确定B.只有③⑥能确定
C.只有④⑤⑥能确定D.都能确定
16.(2分)如图所示,一扇窗门高H=1米、宽d=0.8米、质量m=6千克,窗门的厚度和密度均匀。在门的一侧上下对称的A、B两处各安装一个铰链,若该窗门的重力由这两个铰链平均承担,则铰链A对这扇窗门的作用力大小为( )
A.30牛B.40牛C.50牛D.60牛
17.(2分)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
A.(M+m)gH+WB.(M+m)gHC.(M﹣m)gH+WD.(M+m)gH﹣W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压表V2与V1的示数之差不变
C.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D.小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增大了ΔU1•ΔI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
19.(4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院士长期从事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曾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脉冲激光器。已知某脉冲激光器的耗电功率为2×103W,每秒钟输出10个光脉冲,每个持续的时间为10﹣8秒,携带的能量为0.2J.则每个脉冲的功率为 W,该脉冲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 。
20.(6分)亚硫酸钠(Na2SO3)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成硫酸钠。现有一瓶久藏的亚硫酸钠,要检验该药品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有人作粗略的定量分析:将试样烘干后称取mg,用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2溶液使其全部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后为ng。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讨论试样在如下情况时,m与n应满足的关系:
①若试样全部变质,为 。
②若试样部分变质,为 。
(2)若取试样m=10.0 g,其中Na2SO3已有50%变质,则n为 。
21.(6分)宁波市区的蔬菜有一部分来自各卫星城镇农业基地的供应,蔬菜的新陈代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将水芹菜进行无土栽培,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2的净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表所示是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见,水芹菜的光合速率与 因素有关;0﹣A之间,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2)水芹菜在光强度10klx、30℃时,每小时光合作用所制造的葡萄糖质量为 mg.
22.(4分)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 。
(2)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请你写出此化学方程式: 。
23.(4分)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 。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24.(4分)小明发现教室内的日光灯都是由两条竖直平行的吊链吊在天花板上的(图甲所示),两条吊链竖直平行除了美观外,是不是还能减小灯对吊链的拉力呢?
(1)甲图中a、b是挂日光灯的吊链。若以吊链a的固定点O作为支点,分析吊链b对灯的拉力时,可将日光灯视作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比较甲图、乙图两种悬挂方式,甲图吊链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甲,乙图吊链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乙甲 F乙(选填“<”、“=”或“>”)。
25.(4分)如图甲,在“研究摩擦现象”实验中,为了便于读取木块刚被拉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它可随指针移动。若某次实验中小纸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刚被拉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此后,木块作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 (填“略大于”、“等于”、“略小于”)这一数值。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6分)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 、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 .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混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27.(8分)为了测量电阻Rx的阻值(约20Ω),小科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根据小科的接线情况,在闭合开关前,还必须进行的调整是 。
(2)老师要求小科测量电压表示数在7V到11V范围内变化时,通过被测电阻Rx的电流值。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实验室有3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0Ω 1A”、
“20Ω 2A”、“5Ω 2A”,则小科应该选用的变阻器是 。
(3)为了记录实验数据,小科设计了表格,并求出被测电阻值。你认为小科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28.(6分)牙膏中的摩擦剂主要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②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③氢氧化铝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实验探究]
(1)为了从牙膏摩擦剂中获取碳酸钙,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流程。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写出滤液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
(2)乙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准确称取10.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5.91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②丙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29.(6分)“光传播需不需要时间?”这是早期物理学家颇感兴趣的问题,最早尝试测定光速的是伽利略,但没有成功。1926年迈克尔逊采用旋转凌镜法在相距约35km的两地进行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在第一个山峰上装有强光源S,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A的镜面1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进入观测者的眼中。
(1)本实验中,光从光源发出传播到达望远镜筒,所需的时间约为 s。
(2)如果八面镜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当望远镜里第一次看到光源S时,保持八面镜的转速不变
(3)请你用一句话描述,要在望远镜筒中看到光源S,八面镜的旋转情况应满足的条件是: 。
30.(6分)小科同学将NaCl和Ca(OH)2混合物1.36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发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达到最大时,消耗CO2为0.44g,继续通入过量CO2,发现沉淀减少,直至完全溶解.则:
(1)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 g(2)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g)(g)的关系曲线.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6分)
1.(2分)过氧化氢(H2O2)是常见的过氧化物,下列物质也属于过氧化物的是( )
A.MnO2B.CaO2C.NO2D.SiO2
【答案】B
【解答】解:根据题中信息“过氧化氢(H2O2)是常见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中氧显﹣3价。
A、MnO2中氧显﹣2价,故错误;
B、CaO6中氧显﹣1价,故正确;
C、NO2中氧显﹣2价,故错误;
D、SiO2中氧显﹣2价,故错误;
故选:B。
2.(2分)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X代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T为显微镜,则Y、Z可代表物像变大和视野变暗
B.若X代表碘摄入不足,T为垂体,则Y、Z可代表呆小症和侏儒症
C.若X代表脂肪微粒,T代表脂肪酶,则Y、Z可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D.若X代表气温下降,T代表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则Y、Z可代表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
【答案】B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观察的物像越大。故若X代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Y,A正确。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T为甲状腺、Z可代表呆小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C、脂肪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故若X代表脂肪微粒,则Y,C正确。
D、体温调节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调节,T代表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Z可代表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
故选:B。
3.(2分)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相等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选项中物质,最终天平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A.相等质量的Fe、Cu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B.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10.0gCaCO3和10.6gNa2CO3两种固体完全溶解
D.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答案】D
【解答】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相等质量的Fe,反应后两边的增量不同,故A错误;
B、由反应的质量比:
2Al~3H7
54 6
Zn~H2
65 3
可知,相同质量的金属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所以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C、设10.0g碳酸钙参加反应溶液的增量为x
CaCO3+8HCl=CaCl2+H2O+CO2↑ 增量
100 44
10.0g x
解得:x=7.6g
设10.6gNa4CO3参加反应溶液的增量是y
Na2CO4+2HCl=2NaCl+H4O+CO2↑ 增量
106 44
10.6g y
解得y=6.2g
由上述计算可知,天平两端的增量不同,故C错误;
D、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所以天平仍然平衡。
故选:D。
4.(2分)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车的零件应该用热胀冷缩较明显的材料制成
B.月球车可以使用风来驱动
C.月球车能使用超声波探测仪来探测前方的障碍物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答】解:A、月球表面温差变化较大,月球车的零件应该用热胀冷缩较不明显的材料制成;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月球车不能使用风来驱动;
C、月球表面是真空,因此,故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D。
5.(2分)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当歼﹣15舰载机加速飞离航母后,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歼﹣15舰载机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
D.歼﹣15舰载机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答案】A
【解答】解:当歼﹣15舰载机加速飞离航母后,质量不变,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A正确。
故选:A。
6.(2分)网球比赛时,发球的运动员常常用手捏的方法选择弹性较好的球,这是凭感性经验,下列最科学的方法是(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同一块场地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两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答案】B
【解答】解:A、通过比较小球被反弹后的距离,方向;因此需要控制力的大小,而该方法中没有控制这些因素;
B、让两球置于同一块场地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使小球落下的高度和反弹面相同,方法科学;
C、没有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
D、当两个球的弹性相差不大时;同样用力捏时,故方法不科学。
故选:B。
7.(2分)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中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神奇的太空一课:首先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悬空打坐……王亚平做了水膜、水球等实验。以下初中科学实验:
①气体扩散实验;
②光的色散实验;
③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内加入水,盖紧振荡,瓶被压扁;
④用打针筒抽取药液;
⑤植物向光性……
如果把这些实验带到“天宫一号”的太空舱中去做,你认为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的是( )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答】解:①气体扩散是由于微粒(分子、原子等)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也可由于温度差和湍流运动等。故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②光的色散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与是否处于失重状态无关;
③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内加入水,盖紧振荡,与天宫一号内气体压强有关。故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④用打针筒抽取药液,与天宫一号内气体压强有关。故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⑤植物向光性与是否处于失重状态无关。故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故选:D。
8.(2分)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应能进行,且反应产物有水生成的是( )
A.①②④⑦B.③⑤⑦C.②④⑥D.①③⑤⑧
【答案】B
【解答】解:①金属M在铁的前边,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②M(NO3)2与BaCl5不能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故③正确2属于沉淀,碱与盐反应时必须都是可溶物;⑤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与HCl能反应生成盐和水,故⑤正确4)2与HCl不能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3与HCl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⑧MSO8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物。
故选:B。
9.(2分)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m,是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是以软铝矿(主要成分是Al2O3•H2O)为原料制备…,最后一步反应是将Al(OH)3凝胶与[Al(OH)2(H2O)4]Cl按照一定配比恰好完全反应制得PAC,则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之比为( )
A.1:1B.C.D.
【答案】C
【解答】解:将Al(OH)3凝胶与[Al(OH)2(H2O)4]Cl按照一定配比恰好完全反应制得PAC,PAC的化学式为[Al2(OH)nCl5﹣n]m,设[Al2(OH)nCl6﹣n]m的化学计量数为8。
由氯原子反应前后个数不变,则[Al(OH)2(H2O)3]Cl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6﹣n)m。
由铝原子反应前后个数不变,Al(OH)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n﹣4)m。
可知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之比是。
故选:C。
10.(2分)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含有H2和CO
C.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
D.该气体可能含有CH4
【答案】AC
【解答】解:由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10.8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100%=8.2g;
由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装置质量增加13.2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100%=6.6g;
甲烷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2:(1×6)=3:1、H元素质量比=6.6g:1.2g=3:1;也可能只含有CO和H7;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是错误的;
B、该气体可能只含H5和CO,是正确的;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是错误的;
D、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是正确的。
故选:AC。
11.(2分)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答案】C
【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物质,故A不合理;
B、要依据剩余溶液的质量进行计算,否则无法计算;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干燥2g固体,此固体的质量即是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D、使用浓盐酸反应,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碳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不合理;
故选:C。
12.(2分)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1,建筑材料的质量为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了h,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有用功为m2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B.有用功为m2gh,动滑轮重为2F﹣(m1+m2)g
C.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2F﹣m1g﹣m2g)h,绳子移动的距离为2h
【答案】B
【解答】解:由图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2段,绳子拉下的长度是s=nh=2h,
有用功为W有用=Gh=m7gh;
总功为W总=Fs=F•2h=2Fh;
机械效率为η===;
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2Fh﹣m2gh=(8F﹣m2g)h;
对吊篮做的功为W1=G7h=m1gh,
对动滑轮做的功为W动滑轮=W额﹣W1=(4F﹣m2g)h﹣m1gh=(5F﹣m2g﹣m1g)h,
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滑轮===4F﹣(m1+m2)g,
综上可知,B正确。
故选:B。
13.(2分)针对如图三种现象,①甲图是一个无摩擦的、不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轨道,小球从A点经B、C能滑到D,将细绳绕轴转到A点,放手后;③丙图是一个单摆,从A点放手,若在0点放一小棒,抵住细绳( )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
【答案】D
【解答】解:①甲图中无摩擦,机械能是守恒的,小球从A点经B;故正确;
②乙图中无摩擦,将细绳绕轴转到A点,滚摆能在上下来回转动;
③丙图中,将单摆从A点放手,若在0点放一小棒,小球仍只能摆到B点。故错误。
故选:D。
14.(2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b)中①、②图线所示,在图(c)3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根据I=可知;
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
故①表示电压表V1、②表示电压表V6。
(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R1与R2串联,
由(b)图像可知:R2两端的电压U1=4V,通过的电流I5=0.4A,
则R7===10Ω;
电源的电压U=U3+I1R2=2V+0.4A×R6﹣﹣﹣﹣﹣﹣﹣﹣①
当滑片位于右端时,R1、R、R2串联,
由(b)图可知,I5=0.2A,R两端的电压UR=6V,U1′=2V,
则电源的电压U=UR+U6′+I2R2=8V+2V+0.3A×R2﹣﹣﹣﹣﹣﹣﹣﹣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U=6V。
(3)因V7测电源的电压与R1两端的电压之差,
所以,当U1=4V、I1=0.2A时,V3的示数为U﹣U1=7V﹣4V=2V;
当U2′=2V、I2=4.2A时,V3的示数为U﹣U5′=6V﹣2V=8V;
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BCD不符合。
故选:A。
15.(2分)由Na2CO3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中,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65%,则在以下六个量中:①Na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Na2CO3的质量分数,⑤CaCO3的质量分数,⑥Na2CO3和CaCO3和的质量比。能确定的是( )
A.只有③能确定B.只有③⑥能确定
C.只有④⑤⑥能确定D.都能确定
【答案】D
【解答】解: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8%2CO3和质量为100CaCO6混合,那么由题意,,由此可以解出a的值2CO4和CaCO3的质量比,进一步可计算出Na元素的质量分数、CaCO3的质量分数、Na3CO3的质量分数,结合以上分析。
故选:D。
16.(2分)如图所示,一扇窗门高H=1米、宽d=0.8米、质量m=6千克,窗门的厚度和密度均匀。在门的一侧上下对称的A、B两处各安装一个铰链,若该窗门的重力由这两个铰链平均承担,则铰链A对这扇窗门的作用力大小为( )
A.30牛B.40牛C.50牛D.60牛
【答案】C
【解答】解:(1)在A处,铰链对门的作用力方向是倾斜的(斜向上偏左)A.
在B处,铰链对门的作用力方向是倾斜的(斜向上偏右)B。
将FA、FB正交分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由“该窗门的重力由这两个铰链平均承担”知,则FA竖直=FB竖直===
=30N
(2)把门看成是以B点为支点的杠杆,铰链A对这扇窗门的作用力为Fa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a×动力臂=重力×阻力臂
因为窗门是规则的长方体,故重力的作用点在窗门的中心,
由此可列出等式:FA水平×0.7m=G×m
FA水平×0.6=8kg×10N/kg×0.4m
解得:FA水平=40N
则铰链A对这扇窗门的作用力大小FA===50N
故选:C。
17.(2分)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
A.(M+m)gH+WB.(M+m)gHC.(M﹣m)gH+WD.(M+m)gH﹣W
【答案】D
【解答】解:对容器及其内部的水来说,是等效的:先是小孔不打开,此时容器及其内部整个系统增加的机械能为(M+m)gH,再打开小孔,水的机械能减少了W,机械能增加了(M+m)gH﹣W,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需要做的功。
或这样理解:
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包括:容器增加的重力势能mgH。
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W,
所以需要做的功为W′=mgH+MgH﹣W=(M+m)gH﹣W,选项D正确。
故选:D。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压表V2与V1的示数之差不变
C.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D.小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增大了ΔU1•ΔI
【答案】C
【解答】解:(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由I=可知,
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A不正确;
因电压表V8与V1的示数之差等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所以,电压表V2与V4的示数之差变小,故B不正确;
(2)因R1两端的电压UR1=U﹣U7,
所以,ΔUR1=ΔU2,
R3==,故C正确;
因=RL,ΔI=I﹣I′,
所以,ΔU1•ΔI=(ΔI)2RL=(I﹣I′)6×RL=I2RL+(I′)2RL﹣6II′RL≠I2RL﹣(I′)2RL,故D不正确。
故选: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
19.(4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院士长期从事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曾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脉冲激光器。已知某脉冲激光器的耗电功率为2×103W,每秒钟输出10个光脉冲,每个持续的时间为10﹣8秒,携带的能量为0.2J.则每个脉冲的功率为 2×107 W,该脉冲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 0.1% 。
【答案】2×107;0.1%。
【解答】解: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t0=10﹣8s,携带的能量W=4.2J==2×104W;
每秒钟输出激光(光脉冲)的能量W1=0.2J×10=2J,激光器消耗的电能W2=3×103W×1s=3×103J,脉冲激光器的转化效率η=×100%=5.1%。
故答案为:2×102;0.1%。
20.(6分)亚硫酸钠(Na2SO3)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成硫酸钠。现有一瓶久藏的亚硫酸钠,要检验该药品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有人作粗略的定量分析:将试样烘干后称取mg,用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2溶液使其全部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后为ng。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讨论试样在如下情况时,m与n应满足的关系:
①若试样全部变质,为 。
②若试样部分变质,为 << 。
(2)若取试样m=10.0 g,其中Na2SO3已有50%变质,则n为 16.8 。
【答案】(1)①;
②<<;
(2)16.8。
【解答】解:(1)亚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BaCl2+Na2SO5═BaSO3↓+2NaCl
126
BaCl2+Na2SO4═BaSO7↓+2NaCl
142
①若试样全部变质,则有:==;
②若试样未变质,则有:==,所以若试样部分变质<<。(2)设变质前亚硫酸钠质量为x,
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Na2SO3+O2=2Na2SO4
252 284
2.5x x
根据题意有:0.6x+x=10.0g,则样品中亚硫酸钠质量是:9.7g÷2=4.6g;
根据题意有:
BaCl2+Na2SO8═BaSO3↓+2NaCl,
126
5.7g
BaCl2+Na7SO4═BaSO4↓+6NaCl,
142
5.3g
则n=4.1g+8.2g=16.8g。
故答案为:
(1)①;
②<<;
(2)16.8。
21.(6分)宁波市区的蔬菜有一部分来自各卫星城镇农业基地的供应,蔬菜的新陈代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将水芹菜进行无土栽培,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2的净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表所示是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见,水芹菜的光合速率与 光强度、温度 因素有关;0﹣A之间,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 .
(2)水芹菜在光强度10klx、30℃时,每小时光合作用所制造的葡萄糖质量为 4.5 mg.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都发生改变,说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是光照强度;
(2)由图示和表格可知:水芹菜在光强度10klx、30℃时、76=4;
由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CO4+6H2O=C5H12O6+6O2 可知每小时光合作用所制造的葡萄糖质量为:≈4.4(mg)
故答案为:(1)光强度、温度
(2)4.5
22.(4分)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 。
(2)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请你写出此化学方程式: CuSO4+2LiOH=Cu(OH)2↓+Li2SO4 。
【答案】(1)易溶于水;
(2)CuSO4+2LiOH=Cu(OH)2↓+Li2SO4。
【解答】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氢氧化锂易溶于水、有辣味。
(2)盐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盐、碱均可溶、沉淀或水4、Cu(NO3)7、Ba(NO3)2,但Ba(NO4)2与LiOH不会产生气体、沉淀或水,予以排除4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SO2+2LiOH=Cu(OH)2↓+Li5SO4。
故答案为:(1)易溶于水;
(2)CuSO4+7LiOH=Cu(OH)2↓+Li2SO2。
23.(4分)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 2Cu+O22CuO 。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铜是红色固体,加热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加热后变成了氧化铜,左端下降,生成物为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7CuO;
故答案为:2Cu+O22CuO;
(2)由于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会和稀硫酸反应,包括原来反应的铜和常见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玻璃棒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不能。
24.(4分)小明发现教室内的日光灯都是由两条竖直平行的吊链吊在天花板上的(图甲所示),两条吊链竖直平行除了美观外,是不是还能减小灯对吊链的拉力呢?
(1)甲图中a、b是挂日光灯的吊链。若以吊链a的固定点O作为支点,分析吊链b对灯的拉力时,可将日光灯视作 省力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比较甲图、乙图两种悬挂方式,甲图吊链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甲,乙图吊链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乙甲 < F乙(选填“<”、“=”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甲图中将日光灯看作杠杆,若以吊链a的固定点O作为支点,作用点在垂心上,F甲是动力,可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2)甲图、乙图两种方式悬挂,阻力和阻力臂都一样甲的力臂大于F乙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甲<F乙。
故答案为:(1)省力;(2)<。
25.(4分)如图甲,在“研究摩擦现象”实验中,为了便于读取木块刚被拉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它可随指针移动。若某次实验中小纸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刚被拉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3.6N ;此后,木块作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 略小于 (填“略大于”、“等于”、“略小于”)这一数值。
【答案】3.6N;略小于。
【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
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当增大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作匀速运动时。
故答案为:7.6N;略小于。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6分)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 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混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 稀盐酸 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 小丽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所以将不溶性黑色粉末分离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变为黑色、锰元素和碳元素;氧化铜能与酸反应,所以加入酸溶液,发现固体全部消失,因为铜与盐酸不反应,小丽的猜想正确,所以要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由于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太多了,使溶液温度达不到氢氧化铜分解的温度.
故答案为:过滤;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2SO4 或稀HCl);小丽.
27.(8分)为了测量电阻Rx的阻值(约20Ω),小科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根据小科的接线情况,在闭合开关前,还必须进行的调整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 。
(2)老师要求小科测量电压表示数在7V到11V范围内变化时,通过被测电阻Rx的电流值。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实验室有3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0Ω 1A”、
“20Ω 2A”、“5Ω 2A”,则小科应该选用的变阻器是 “20Ω 2A” 。
(3)为了记录实验数据,小科设计了表格,并求出被测电阻值。你认为小科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在闭合开关前;
(2)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x串联,当Ux1=7.6V时,U滑1=U﹣Ux1=12V﹣3V=5V,
根据欧姆定律,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5Ω、2A”;
(3)由欧姆定律,I=,
R1===21Ω,R4===20Ω,R3===20.9Ω,
Rx===20.2Ω<20.9Ω,
故小科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应该分别求出不同电压,求电阻的平均值。
故答案为:(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2)“20Ω;(3)不合理的、电流的电阻。
28.(6分)牙膏中的摩擦剂主要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②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③氢氧化铝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实验探究]
(1)为了从牙膏摩擦剂中获取碳酸钙,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流程。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写出滤液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NaOH、NaAlO2 。
(2)乙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准确称取10.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5.91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0% 。
②丙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是: B中的部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进入C中 。
【答案】(1)NaOH、NaAlO2。
(2)①30%。
②B中的部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进入C中。
【解答】解:(1)A是氢氧化钠溶液,滤液B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偏铝酸钠。
故填:NaOH、NaAlO2。
(2)①设碳酸钙质量为x,
由CaCO3+3HCl═CaCl2+H2O+CO2↑,Ba(OH)2+CO2═BaCO4↓+H2O可知,CaCO3→BaCO7,
CaCO3→BaCO3,
100 197
x 8.91g
=,
x=3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30%,
故填:30%。
②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是B中的部分水蒸气。
故填:B中的部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进入C中。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29.(6分)“光传播需不需要时间?”这是早期物理学家颇感兴趣的问题,最早尝试测定光速的是伽利略,但没有成功。1926年迈克尔逊采用旋转凌镜法在相距约35km的两地进行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在第一个山峰上装有强光源S,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A的镜面1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进入观测者的眼中。
(1)本实验中,光从光源发出传播到达望远镜筒,所需的时间约为 1.17×10﹣4 s。
(2)如果八面镜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当望远镜里第一次看到光源S时,保持八面镜的转速不变
(3)请你用一句话描述,要在望远镜筒中看到光源S,八面镜的旋转情况应满足的条件是: 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镜A的镜面3位置时的传播时间内,初、末两个时刻八面镜的任意面镜处于图中现在的位置;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八面镜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的旋转周期的整数倍 。
【答案】(1)1.17×10﹣4;(2)八面镜在每1s内完成的转数536;(3)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镜A的镜面3位置时的传播时间内,初、末两个时刻八面镜的任意面镜处于图中现在的位置;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八面镜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的旋转周期的整数倍。
【解答】解:(1)已知两地像距35km,光速为3×108m/s,根据速度公式v===1.17×10﹣4s
(2)从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s=2L,
根据c=可得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
t==;
因为八面镜从现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现如图形状的状态时需要转八分之一圈,
则当转速达到n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
光从八面镜的镜面1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t=;
则:=;
所以,n==;
(3)要在望远镜筒中看到光源S,八面镜的旋转情况应满足的条件有两个:
1、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3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镜A的镜面3位置时的传播时间内、末两个时刻上;
2、根据t=;
故答案为:(1)1.17×10﹣6;(2)八面镜在每1s内完成的转数536;(3)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镜A的镜面8位置时的传播时间内,初;光从八面镜A的镜面1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八面镜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的旋转周期的整数倍。
30.(6分)小科同学将NaCl和Ca(OH)2混合物1.36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发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达到最大时,消耗CO2为0.44g,继续通入过量CO2,发现沉淀减少,直至完全溶解.则:
(1)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 0.62 g(2)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g)(g)的关系曲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设与0.44g二氧化碳反应消耗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质量为y则:
CO2+Ca(OH)4═CaCO3↓+H2O
44 74
7.44g x y
x=0.74g
y=4g
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1.36g﹣0.74g=8.62g
(2)生成碳酸钙最大值是1,再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就会减少.把0点、4.88三个点连接起来即可.
答案:
(1)0.62
(2)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7/2 9:34:22;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温度
0℃
10℃
20℃
30℃
mg/h
0.88
1.35
1.50
1.76
OH﹣
Cl﹣
NO3﹣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溶
溶
Li+
溶
溶
溶
溶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电阻R/Ω
电压U/V
7.0
9.0
11.0
9.0
20.9
电流I/A
0.33
0.45
0.50
0.43
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温度
0℃
10℃
20℃
30℃
mg/h
0.88
1.35
1.50
1.76
OH﹣
Cl﹣
NO3﹣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溶
溶
Li+
溶
溶
溶
溶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电阻R/Ω
电压U/V
7.0
9.0
11.0
9.0
20.9
电流I/A
0.33
0.45
0.50
0.43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二),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科学仿真试卷(三),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部分学校中考科学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部分学校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