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讲解,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知识点,声音与音乐,声音与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声音与音乐、建筑 双耳效应听不见的声音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声音与音乐、建筑 双耳效应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后,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使它为人类服务。
音乐家运用不同的响度和音调,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对音乐的研究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各种声音。
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后,人们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我国不少古建筑巧妙地利用声学知识,左图是我国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
很多大礼堂、音乐厅的墙壁都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什么呢?
人通过双耳效应能够判断声源的方位,如图(a)。用两个音箱不同方位和距离处播放音乐,能使人感觉有“立体志”效果,如图(b)。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是利用了声音的______原理产生了奇妙的声现象;现代建筑中的礼堂、音乐厅等通过采用不同的_____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______等,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丰满。
“回音壁”和“三音石”都是回声在建筑上的应用,都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音乐厅等一方面要吸收一些噪声,另一方面要使声音进行多次反射以增强声音的效果。
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我国古代宫廷中有一种叫“编钟”的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悦耳动听的音乐,一组“编钟”包括很多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钟,敲打时各自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 )A.只能是响度不同B.只能是音调不同C.只能是音色不同D.可以做到音调、响度都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 D.装饰美观
人耳只能对20Hz~20 000Hz的声音产生听觉,高于20 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捕食。
超声特点:传播距离远,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能量大且密集。
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查胎儿的情况。
思考:超声应用很广泛,那么次声有哪些特点和 应用呢?
次声波特点:频率低,能量损失小,能传的很远。次声波的来源: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等灾害;核爆炸、导弹发射等。
龙卷风发生前有次声波辐射
泥石流发生前有次声波辐射
次声波应用:监测核试验;监测海洋温度;预测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
〈四川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频率是物体1 s振动的次数,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因此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为3500次/10s=350次/s=350 Hz;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 000 Hz,350 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判断某种声音人类能不能听见,必须首先计算这种声音的频率,然后将其和可听声的频率相对比,如果在可听声的频率之外,人耳听不见。
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D.倒车雷达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
【中考·黄石】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交流”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
杂乱无章的声音就是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 规则振动。(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 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1. 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的鸣叫声,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火车、飞机等巨大响声。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等等。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声,人的说话、哭笑声等。
2. 乐音与噪声的波形图比较
思考:既然噪声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来控制和减弱噪声呢?分析:声音的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传播、耳膜振动,所以要控制和减弱噪声就要从这三个阶段入手。
减弱噪声的方法:1. 在声源处减弱;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在人耳处减弱。
乙 穿过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武汉〉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选项中,通过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所以可以 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B选项中,将窗户打开后,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会更大;C选项中,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声音的强弱,不能 减弱噪声;D选项中,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将影响听课。所以A选项可行。
【中考·江西】“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乐音是指动听的、令人愉悦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而噪声是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美妙的音乐声有时也是噪声。
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________声;海豚能发出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属于________声。对于这两种声音,人耳都 ________ 。
2011年3月11曰,日本东海岸发生强烈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此类大灾难中,人们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猜测可能是动物可以听到地震即将来临时产生的________声波而提前逃避,但人却听不到。
如图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当你坐在教室里专心学习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说话声。不用回头去看,你一样知道声音是哪个方向传来的,是哪个同学发出的,这里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A.双耳效应、音色 B.响度、音调C.音调、音色 D.心理感应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说法正确的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音的,立体声,吸声材料,反射板,真空不能传声,研究物质结构,环境保护,传播过程中,声源处,①车辆发动机声音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雷电传来暴风雨信息,听诊器传来病情信息,声音与信息,声音与建筑,声音与音乐,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婉转缠绵的个人演奏,STS双耳效应,双声道立体声,超声波焊接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音与音乐,声音与建筑,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的应用,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次声的应用,常见噪声源,控制噪声的措施,1消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