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0水循环
展开课时20 水循环
1.水循环
(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____________、降水、______、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和______________。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
(3)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____________。
⑤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思考 一个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量平衡原理
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
1.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eq \(――――――――――→,\s\up7(风带信风带、西风带),\s\d5(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3.水平衡
(1)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②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出,则水量减少。
③公式:
(2)原理应用
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消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
水平衡原理常用于解释湖泊面积大小的变化、湖水盐度的变化、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等。如“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
即:水的收入是①②,水的支出是③④,①+②<③+④,即收入<支出,死海面积缩小。
(2020·全国文综Ⅰ)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______ 2.______
考向1 通过“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人地协调观”
(2023·广西南宁模拟)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 B.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 D.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2.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
①遮阳降温 ②减小风速 ③吸尘固沙 ④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2 通过“沼泽的形成”考查“区域认知”
下图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河流( )
A.总体流向自北向南
B.春季河水水位出现明显的上涨
C.水能开发潜力较大
D.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
5.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是( )
①冰川分布广泛,大量补充水源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③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排水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5.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本概念]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水盐度、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洋流;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厄尔尼诺、拉尼娜。
[基本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及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水平衡原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原理。
[体系架构]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______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改变地表径流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
区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
收入
大气降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支出
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
人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地表物质较疏松,透水性较强,利于地表水______。
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______,蓄水量______。
图中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____________
补充,雨水充分且______,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一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______,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2讲课时14锋与天气: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2讲课时14锋与天气,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锋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性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性质,共7页。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2海水的运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2海水的运动,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