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
    • 解析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01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02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01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02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01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01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01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补写句子是高考语文中的高频题,它的答题思路是:
    第一步:审语境。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语段,明确语段的主题、内容、结构、逻辑关系等。理解语段的整体语境,这是补写句子的基础。
    第二步:析空缺。分析需要补写的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和作用。注意空缺处前后的句子,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句式特点、话题内容等,从而推断出需要补写句子的大致内容、句式和语气。
    第三步:找线索。在语段中寻找与空缺处相关的线索,如关键词、提示语、关联词等。这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补写句子的具体内容、方向和角度。
    第四步:拟草稿。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语段的整体语境和空缺处的具体要求,拟写出一个或多个补写句子的草稿。注意保持句子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第五步:比优劣。将拟写的草稿与语段进行整体对比,检查它们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逻辑是否严密、表达是否准确。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六步:定答案。经过反复比较和修改后,确定一个最符合语段语境和要求的补写句子作为最终答案。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确保没有语法错误、错别字等问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① 。往后看,能退至何处,是一极。退无可退之处,便是一个人的底线。既为底线,自然不容侵犯,事关原则。于是,底线便成了人的一个极点。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若仅仅止于底线,那随着底线的不断后退,人生的走向往往也是每况愈下。
    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 ② 。将目光放在远方的极限,也不能高枕无忧。倘若一个人眼里没有远方与理想,一味高歌猛进,容易流于肤浅,失之于功利。但是眼里只有前方的人,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筛去不利于远行的,或无益于前进的,哪怕其中缺乏情比金坚的可贵;留下了于己有用的,就算抹去初心,委屈求全,也照样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底线, ③ 。极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人有两极,前行不忘后顾,这便是善始善终了。
    1.(5分)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2.(4分)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答案】1.①人生有两极 ②这是人生另一个极点 ③代表一个人的过去
    2.因为眼里只有前方的人,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筛去不利于远行的,或无益于前进的,哪怕其中不乏情比金坚的可贵:留下了于己有用的,就算抹去初心,委曲求全,也照样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此处为总起句,根据后文“往后看,能退至何处,是一极……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人有两极”可知,人生有两个极点,故可填写“人生有两极”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处为照应句,根据上文,底线是人生的一个极点,此处介绍与底线相反的另一个极点“极限”,故可填写“这是人生另一个极点”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此处为照应句,照应“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且句意与之相对,故可填写“代表一个人的过去”之类的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此处介绍原因,“眼里只有前方的人”与“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是因果关系,“但是”改为“因为”。
    二是不合逻辑。“缺乏”改为“不乏”。
    三是“委屈求全”改为“委曲求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3~5题。
    钙,为人体必需的常量营养素,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建造高楼大厦的砖。身体里99%的钙都是在骨骼里,所以有人也把它叫作“骨骼的守护者”。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钙大约是800毫克左右,可是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钙的吸收率太低,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钙实际上是被当成废物排泄了。
    如果有维生素D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俩是“兄弟”,一起摄入,吸收率能翻倍。①______?有一些可能被成骨细胞“砌”到了骨头里;有一些可能变成了结石;还有一些逛游一圈,无所事事,最后又排泄了。怎么才能让它沉积到骨骼里呢?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维生素K,它能指引血液中的钙精准地沉积到骨骼上。②______,饮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另外,③______,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钙的利用度。
    3.(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3分)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B.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D.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5.(5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3.示例:《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钙大约是800毫克,可是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
    4.B
    5.①摄入的钙会去哪呢②要想不缺钙③还要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素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根据《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根据”;
    第二处,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重复,删掉“左右”。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本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表示声音的断续。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话题转变。D.表示语意转变。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由横线后面的“可能被……可能变成了结石”可知,应填表示“摄入钙的去处”的句子,再结合横线后面的问号,故可填“摄入的钙会去哪呢”。
    ②处,根据横线后面“饮食均衡是前提”可知,要填表示假设的句子。再根据“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可知,内容是关于“补钙”的,故可填“要想不缺钙”。
    ③处,根据横线后面的“增加吸收率”可知,应该填写的是促进钙吸收的变法,结合本段“如果有维生素D在”及“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维生素K”,可填“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素”。再根据横线前面的“另外”,补充连词“还要”。故可填“还要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素”。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苏辙《六国论》)
    6.(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7.(3分)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与“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安”的用法相同。
    B.“而弊山东之诸侯”与“故曰: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两句中的“弊”意思不同。
    C.“莫如韩、魏也”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论语》)两句中的“如”意思相同。
    D.“藉之以蔽其西”与“相与枕藉乎舟中”(苏轼《赤壁赋》)两句中的“藉”意思不相同。
    8.(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是对北宋统治者“以贿求和”的妥协政策予以讽谏。
    B.苏辙在文章开篇便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相继被秦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天下之势”。
    C.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D.两文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外部威胁的形势下借古讽今发表议论的,都表达了积极抗战的主张。
    9.(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10.(3分)请简要阐述苏辙主张六国对抗秦的办法。
    【答案】6.D 7.C 8.C
    9.(1)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2)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他们考虑祸患时太粗疏,谋求利益时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局势啊!
    10.齐、楚、燕、赵四国全力支持韩、魏,让韩、魏没有后顾之忧,在前方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暗中援助。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利”为“贪”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
    “秦兵”为“出”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安。句意: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B.正确。掩护;弊端。句意: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C.错误。比得上;或者。句意: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D.正确。介词,依靠;动词,枕着垫着。句意:却必须依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我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错误,原文说的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苏辙认为另外四国应该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并不是“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洎”,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死;“终”,动词,坚持到底;
    (2)“咎”,责怪,怪罪;“疏”,粗疏;“势”,局势。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可知“齐、楚、燕、赵四国全力支持韩、魏,让韩、魏没有后顾之忧,在前方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暗中援助”。
    参考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他们考虑祸患时太粗疏,谋求利益时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局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之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依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小邾射①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荏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
    (节选自《刘子》,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
    【注】①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
    11.(3分)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齐A邾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
    12.(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侯为侯爵,周天子将土地和子民通过分封的方式赐予诸侯,诸侯再以不同的爵位进行细分。主要的爵位包括公、侯、伯、子和男。
    B.千乘之国,“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千乘之国即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大的诸侯国。
    C.贞观,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D.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旧时作为皇帝左右侍从之臣的通称。
    13.(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无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没有诚信也就无以立身,诚信对于行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桨一样重要。
    B.小邾射逃奔到鲁国,希望和子路约定,却不相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
    C.太宗认为君臣关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样,如果君主做出诈伪的行为,就如同水的源头浑浊,可见,太宗对自身要求很高。
    D.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作为论述的中心,材料一论述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14.(8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
    (2)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15.(3分)下面材料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论据?请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答案】11.CEG 12.B 13.B
    14.(1)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成全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2)从前,楚霸王项羽已经攻入咸阳,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够努力推行仁政,那么谁能和他争夺天下呢?
    15.材料一的论点是“信”,所给材料讲的是商鞅不讲“信”的后果,可以作为反面论据。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齐国、小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
    “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中,“千乘之盟”做“不信”的宾语,故C处断;
    “而重二子之言”中,“二子之言”做“重”的宾语,故E处断;
    “信之为德”语意完整,“德”做“为”的宾语,故G处断。
    故选CEG。
    1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春秋时指大的诸侯国”错误,千乘之国,在春秋时为中等国家,可参考“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错,文中子路的话“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是对季康子说的,而非对小邾的射的拒绝之语。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彼”,他;“济”,成全;“是”,这。
    (2)“昔”,从前;“既”,已经;“向”,如果。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材料一中的“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可知,材料一的论点是“信”,论述了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
    所给材料的意思为: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迎战抗敌。商鞅(派人)对公子昂说:“当初我与您交好,现在(我们)都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忍心攻打(您),希望(与您)喝一杯酒(订立盟约)来让双方军队休战。”公子昂答应了,就与商鞅会盟。商鞅埋伏了甲士俘虏了公子昂,打败了魏军。到秦惠王继位后,怀疑商鞅做谋反之事,就(把他)车裂示众了。商鞅,是秦国的重臣,在四海之内享有重名,(却)贪求(用)欺诈(手段获得)的区区战功,丧失了诚实守信的正道大义,一次行不守信(的事),终身招致怨恨,最终导致身死灭亡,被天下耻笑。
    可见,此材料讲的是商鞅不讲“信”的后果,即“卒至屠灭,为天下笑”,可以作为反例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有成就,品行(中)没有守信(就)不能树立德行。所以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渡河要等待舟船;守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行舟要等待船桨。想要过大河,没有舟船怎能渡过?想要划起舟船,没有船桨怎能行驶?现在的人虽然想要行善却不明白要树立品行,就像没有舟船却要渡过大河;虽然想要树立品行却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行驶舟船。从前齐国攻打鲁国,索取鲁国的岑鼎,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请求订立盟约。齐侯不相信,说:“如果柳季说(鼎)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鲁侯派柳季去(说),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宝贝,守信也是我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鲁侯)才献出岑鼎。小邾国的射(想要)用(献上句绎)邑(作为条件)逃亡到鲁国,(对鲁国)说:“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我(就)不用订立盟约了。”(鲁国)就派子路去。子路拒绝了。季康子对他说:“(鲁国作为)千乘之国,(射)不相信它的盟誓,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没之处呢?”子路说:“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成全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柳季、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在民间诚实守信,名声却流传遍布天下。因此齐国、小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所以说到一定做到,是守信的表现。君子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一定诚信地行事;君王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用诚信的原则给予救助就能见效,用诚信的态度处理事情就能公正,用诚信的方式赏赐惩罚就能清明。因此说:守信作为行事的准则,这样的美德很伟大啊!
    材料二: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唐太宗)清除邪佞的臣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是贤臣,你知道哪个是邪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荒野民间,不能确知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大臣们(反应),如果谁能不怕(陛下的)雷霆之怒,(仍)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情绪迎合旨意,那就是邪佞的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在于它的源头。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子百姓就好比流水,君主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就好像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于是,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想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引导风俗,你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孔子说:‘百姓不信任国家,便不能立国。’从前,楚霸王项羽已经攻入咸阳,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够努力推行仁政,那么谁能和他争夺天下呢?”房玄龄回答说:“仁、义、礼、智、信,是所谓的五常,废弃任何一项都不行,如果能够认真推行这五常,对国家是大有益处的。殷纣王违反五常,被周武王灭掉,项羽因为无信,被汉高祖夺了天下。陛下之言极是。”
    相关试卷

    专题作业02-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作业02-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作业02-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专题作业02-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作业01-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作业01-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作业01-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专题作业01-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专题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