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前演练物理试卷(一)(含答案)
展开1.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雷达利用了X射线探测飞机
B. 图乙中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加热
C. 图丙中漏电保护开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D. 图丁中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利用了红外线进行探测的
2.如图所示,某物理学习小组成员把线圈、电容器、电源和单刀双掷开关连成LC振荡电路,L是直流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感线圈。先把开关置于电源一侧,为电容器充电;稍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侧,并开始计时,已知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为T,则在T2∼3T4时间内( )
A. 电容器在充电B. 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C. 电流在不断增大D. 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的负电荷增加
3.如图为两分子靠近过程中的示意图,r0为分子间平衡距离,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 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C. 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
D. 分子间距离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4.如图所示是教材插图,介绍火花塞点火原理,一同学课本存在污渍,看不清完整原理图。他根据所学知识,利用一直流电源、变压器、开关及导线若干设计点火电路,则以下原理图可行的是( )
A. B.
C. D.
5.如图甲所示为一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每个周期内,前二分之一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二分之一周期电压恒定。若将此交流电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阻R阻值为50 Ω,则
A. 理想电压表读数为45 VB. 理想电流表读数为0.8 A
C.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45 WD. 电阻R在50秒内产生的热量为2020 J
6.如图是小京设计的汽车油箱内油量不足时触发报警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中的一个是定值电阻,另一个是压敏电阻。压敏电阻装在油箱内底部,其阻值随油箱中油量的减少而增大,当电压表示数大于某一值U时,就会触发报警。电压表示数为U时,油箱中的油量为警戒油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2为压敏电阻
B. 若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警戒油量将变小
C. 若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警戒油量将变小
D. 随着油箱的油量减少,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大
7.如图所示为时下流行的“自热米饭”,底层有一发热包,加入水后,将饭菜层盖上,在底层会密封一部分气体,发热包中的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饭菜即被加热。底层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加热过程中饭盒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后底层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 加热后底层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均增大
C. 加热后底层气体对饭菜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发生变化
D. 加热后底层气体的压强不变
8.宇航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毛细现象时,稳定后三根管中液面(忽略液面形状)的高度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9.以下为教材中的四幅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当摇动手柄使得蹄形磁铁转动,铝框会同向转动,且和磁铁转得一样快
B. 乙图是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像,图中温度T1高于温度T2
C. 丙图是每隔30s记录了小炭粒在水中的位置,小炭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组成小炭粒的固体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D. 丁图是真空冶炼炉,当炉外线圈通入高频交流电时,炉内金属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冶炼金属
10.如图甲,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阴极K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阴极K与阳极A之间电压U的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单色光束①、②照射光电管,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光的光子能量关系ε②>ε①B. 两种光的波长关系λ①>λ②
C. 两种光的动量关系p②>p①D.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关系Ek①>Ek②
11.如图甲所示,正方形线圈abcd内有垂直于线圈的匀强磁场,已知线圈匝数n=10,边长ab=1m,线圈总电阻r=1Ω,线圈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图示的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有关线圈的电动势e、感应电流i、焦耳热Q以及ab边的安培力F(取向下为正方向)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某实验小组完成“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实验中要让油酸在水面尽可能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并将油膜分子看成球形且紧密排列。本实验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为_________(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化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2)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B.有助于油酸的颜色更透明便于识别
C.有助于测量一滴油酸的体积
D.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
(3)该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操作,请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4)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每104mL溶液中含有2mL油酸,又用滴管测得每50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1mL,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该油酸分子的大小d=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在该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填字母)。
A.油酸酒精溶液配制的时间较长,酒精挥发较多
B.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C.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少记了10滴
D.油酸未完全散开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3.氘核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过程为6个氘核(12H)聚变成2个氦核(24He),同时放出2个质子(11H)和2个中子(01n) .已知氘核质量为m1,氦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3,中子质量为m4,光速为c.求: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一次核反应释放的总核能;
(3)若氘核的结合能为E0,求氦核的结合能E.
14.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如果每秒有N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现有一个光源以P的功率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射波长为λ的绿光,假设瞳孔在暗处的直径为d,不计空气对光的吸收,普朗克常量为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1)能引起视觉的最低能量;
(2)眼睛最远在多大距离能够看到这个光源?
15.如图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绝热容器,在容器上竖直插入一根两端开口、横截面积为S=2cm2且足够长的玻璃管,玻璃管下端与容器内部连接且不漏气。玻璃管内有一个轻质绝热活塞底端恰好位于容器口处。初始时,容器内气体温度T0=300K,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1.00×105Pa。现采用两种方式加热气体至T1=400K,方式一:活塞用插销固定住,电阻丝加热,气体吸收400J的热量后停止加热;方式二:拔掉插销,电阻丝缓慢加热气体,完成加热时活塞上升了ℎ=10cm。容器和玻璃管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计摩擦。求:
(1)哪种加热方式气体吸收的热量更多,多吸收的热量ΔQ;
(2)用“方式一”完成加热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p1;
(3)容器的体积V0。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y竖直向下,Ox水平。在第一象限(空间足够大)存在垂直平面向外的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沿y轴正方向不变,沿x轴正方向按照B=kx(k>0且为已知常数)规律变化。一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总电阻为R,初始时一边与x轴重合,一边与y轴重合。将导线框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抛出,整个运动过程中导线框的两邻边分别平行于两个坐标轴。从导线框开始运动到速度恰好竖直向下的过程中,导线框始终在xOy平面内且下落高度为ℎ,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此过程中,求:
(1)导线框刚开始运动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导线框沿x方向运动的最大位移;
(3)导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A
6.C
7.C
8.B
9.D
10.D
11.C
12.(1)B
(2)D
(3)CAEDB
(4) 6.6×10−10
(5)A
13.解:(1)核反应方程为:612H→224He+211H+201n
(2)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m=6m1−2m2−2m3−2m4 ①
ΔE=Δm⋅c2 ②
① ②联立得一次核反应释放的总核能为:△E=(6m1−2m2−2m3−2m4)c2 ③
(3)释放核能△E=2E−6E0 ④
③ ④联立得E=ΔE+6E02=(3m1−m2−m3−m4)c2+3E0。
14.(1) Nℎcλ ;(2) d4 PλNℎc
15.(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ΔU1=Q1
ΔU2=Q2+W
两种加热方式下,气体内能变化量相同即 ΔU1=ΔU2 ,方式二中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因此吸收的热量更多,其中W=−p0Sℎ=−2J
结合以上三式得ΔQ=Q2−Q1=−W=2J
所以方式二气体需多吸收 2J 的热量。
(2)方式一加热过程中,气体发生了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p0T0=p1T1
解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1≈1.33×105Pa
(3)方式二中,气体发生了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0T0=V2T1
由上式代入数据解得用方式二完成加热后气体的总体积为V2=43V0
其中V2=V0+Sℎ
由以上两式解得容器的体积V0=60mL。
16.(1)导线框刚开始运动时,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左边框所在处磁感应强度为0,右边框所在处磁感应强度为
B=kL
所以感应电动势
E=BLv0
框内感应电流
I=ER
顺时针方向,导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F=BIL
即
F=k2L4v0R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沿x轴负方向。
(2)设导线框在任意时刻t的水平分速度大小为v,水平位移为x,则在此时刻导线框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e=B右Lv−B左Lv=kx+LLv−kxLv=kL2v
导线框内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i=eR=kL2vR
所以导线框受到安培力的大小
F=B右iL−B左iL=kL⋅iL=k2L4vR
又由题意可知,当导线框沿x方向发生最大位移 xm 时,速度为0,设经历时间为 t′ ,由水平方向动量定理
−Ft′=0−mv0
可得
k2L4vRt′=k2L4xmR=mv0
解得
xm=mRv0k2L4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mgℎ+12mv02=Q+12mvy2
又因线框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2gℎ=vy2
所以导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Q=12mv02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月考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月考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共4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