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docx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第1页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第2页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第3页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第1页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第2页
    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6讲 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6讲光的直线传播原卷版docx、第16讲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光源和光线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①自然光源:如天上的恒星、闪电、夏夜在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深海中游戈的烛光鱼等。
    ②人造光源:如室内照明用的白炽灯、建筑物上的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等。
    (3)根据形态可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
    (4)不能发光的物体是靠反射其他物体照到其表面的光而被我们看到的。
    (2)光线: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光线是一种几何的抽象,在实际当中不可能得到一条光线;口语中光线亦可指光源辐射的光。
    2、光速和光年
    (1)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QUOTE QUOTE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光年: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9.46×1015m。
    3、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可以简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而不能为光沿直线传播。
    (4)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传播了。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
    (2)射击瞄准。
    (3)激光准直。
    (4)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等。
    (5)影子的形成。
    (6)日月食的形成。
    考点一 区别光源与非光源
    1.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B.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C.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D.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答案】D
    【详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不一定能发光,不一定是光源,故A错误;
    B.天空中的星星有的是光源,如恒星,有的不是光源,如行星、卫星,故B错误;
    C.发光的电灯发出光,是光源,故C错误;
    D.点燃的蜡烛发出光,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2.在①太阳、②月亮、③萤火虫、④霓虹灯、⑤宝石、⑥工作的LED灯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不属于光源的是 。(均填序号)
    【答案】 ①③ ②⑤
    【详解】[1][2]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萤火虫、霓虹灯、工作的LED灯都属于光源,且太阳和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霓虹灯和工作的LED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宝石自身不会发光,不属于光源。
    考点二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一定不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D
    【详解】A.光在均匀透明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光在质地均匀的玻璃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发生偏折。故D正确。
    故选D。
    4.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唯一的永久备战区,广西军训更是文明全国。在军训中,喊出“愿以吾家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的口号。口号声通过 传递到每一个学子的耳中,让人热血沸腾,教官传授瞄准射击要领时强调要“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原理。
    【答案】 空气 同种均匀介质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官的口号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学子的耳中的。
    [2]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应用了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是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考点三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确定观察范围
    5.“坐井观天”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如图甲所示一只青蛙在枯井底向外张望,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青蛙眼睛(O点)通过井口能看到最大范围的两条光线。
    【答案】
    【详解】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右两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6.画出O点所能看到的范围。
    【答案】
    【详解】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连接AO和BO并反向延长,光线AO和BO之间就是O点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如下图:
    考点四 影子的形成原理
    7.日晷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如图所示,阳光下呈现晷针的影子,影子形成的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A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晷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有经验的鸟类专家可以通过鸟鸣声分辨鸟的种类,那是因为不同种类的鸟鸣声的 不同。
    【答案】 直线传播 音色
    【详解】[1]水鸟的黑影属于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不同种类的鸟鸣声的音色不同,有经验的鸟类专家可以通过鸟鸣声分辨鸟的种类。
    考点五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9.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如图,在a、b、c、d位置此刻都看不到日食现象的是( )

    A.a、b两位置B.b、c两位置C.a、c两位置D.a、d两位置
    【答案】D
    【详解】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图可知,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亮挡住,b、c两点会看不到太阳,而a、d两点会看到太阳,不能形成日食,故看不到日食现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所示,月全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发生月全食时,这个时候月球进入图中的 (选填“A”“B”或“C”)区。
    【答案】 直线传播 B
    【详解】[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月全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月全食时,此时月球全部处于地球的影子中,即B区。
    考点六 小孔成像
    11.如图所示是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从物体出发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照在小孔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C.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D.小孔成像时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物体远离小孔,光屏上像变大
    【答案】A
    【详解】A.小孔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B错误;
    C.小孔成的像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C错误;
    D.当小孔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物体离小孔得越远,光屏上像就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12.公元前400年的战国时代,墨翟在《墨经》里记载了小孔成像。“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指照射在人上部的光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则成像于上部,即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则指当光屏和小孔一定时,物距越远,像越 (选填“大”或“小”)。
    【答案】 倒立 小
    【详解】[1]小孔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
    [2]小孔成像时,当光屏和小孔一定时,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小。
    13.如图所示,小亮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实像”或“虚像”);
    (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 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答案】 倒立 实像 C
    【详解】(1) [1][2]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实像。
    (2)[3]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形状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能否成像只与孔的大小有关,所以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小孔太大。
    考点七 光速和光年
    14.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关于铃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B.铃声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C.铃声唤醒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
    【答案】C
    【详解】A.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闹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闹钟和人之间有空气,闹钟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朵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铃声唤醒你从睡梦中唤醒,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声速是340m/s,光速是3×108 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在空气中传播时,光速比声速大
    C.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生打雷
    D.闪电和打雷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答案】B
    【详解】打雷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3×108m/s)远远的大于声的传播速度(340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速度 ;晓彤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是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闪电传播时间不计)
    【答案】 慢 850
    【详解】[1]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速度慢,传播距离相同时,光用时较短。
    [2]闪电传播时间不计,晓彤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由得,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是
    s=vt=340m/s×2.5s=850m
    一、单选题
    1.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很多地区可以观察到罕见的“金环日食”奇观,如图是X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日环食照片。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 )
    A.圆环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
    【答案】A
    【详解】
    大树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通过树叶缝隙相当于小孔所成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是一致的,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C.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答案】A
    【详解】发生雷电时,闪电和雷声在空中是同时产生的,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有下列实例:①排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②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③小孔成像;④用激光引导掘进机开凿大山隧道。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排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②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③小孔成像,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④用激光引导掘进机开凿大山隧道,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则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①②③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保持木板和墙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C.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的
    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B
    【详解】A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D错误;
    B.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不一定是圆形的,故C错误。
    故选B。
    5.当一个人逐渐走近一盏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的长度变是( )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
    【答案】B
    【详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故选B。
    6.关于光和声的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C.最快的声速可能与光速相等D.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B
    【详解】ABD.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D错误,B正确;
    C.最快的声速约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06倍,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C错误。
    故选B。
    7.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点燃的蜡烛
    【答案】D
    【详解】ABC.太阳灶、月亮、平面镜都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ABC不符合题意;
    D.点燃的蜡烛能自行发光,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工程师常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工作,这是应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答案】 3×108 直线
    【详解】[1]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为3×108 m/s。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因此工程师常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工作。
    9.在炎热的夏天,茂密的树下常常会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实
    【详解】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地面上的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0.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由此可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 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16.4光年,“光年”是 单位。
    【答案】 1.44×1011 长度
    【详解】[1]t=8min=480s,真空中光速为v=3×108m/s,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为
    [2]光年是长度单位,天文学上常用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11.明月当空,小婷在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s后她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声速取340m/s)
    (1)明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 ;
    (2)估算烟花绽放处到小婷的距离 。
    【答案】 烟花 680m
    【详解】(1)[1]烟花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明月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2]烟花和爆炸声在空中同时产生,光的传播速度很大,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可知,放烟花的地方与小婷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1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点燃的蜡烛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若减小蜡烛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大小 (填“改变”、“不变”);若将易拉罐底部圆形的小孔改成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像的形状将 (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 直线传播 实像 改变 不变
    【详解】[1][2] 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 若减小蜡烛与小孔之间距离,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屏上像将变大。
    [4] 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若将易拉罐底部圆形的小孔改成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不变。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请画出形成影子AB和CD的光路图并确认灯泡S的位置。
    【答案】
    【详解】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分别作过头顶和B、D点的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即为灯泡S的位置,如图所示
    14.如图,点光源S发出的光能透过窗口照射到右侧,请画出被照亮的区域,保留光路图作图痕迹。

    【答案】
    【详解】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可画出光能透过窗户照射到后侧的区域,具体如图所示:

    15.如图甲所示为青蛙“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A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答案】
    【详解】在井水没有水时,光沿直线传播,其视野范围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16.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1)眼睛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的 (选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 形成的;
    (2)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3)为了让塑料薄膜上的像变大一些,可采用的做法是 ;
    A.只将烛焰远离小孔
    B.只将塑料薄膜远离小孔
    C.只将小孔变大一些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跟上述现象原理相同,即 通过树叶的小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像,仔细观察这些光斑的大小并不相同,这是因为树叶到地面的 造成的。
    【答案】 实 光的直线传播 下 B 不变 太阳 距离不同
    【详解】(1)[1]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3]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下方移动。
    (3)[4]小孔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u和小孔到光屏上像的距离v有关,与小孔的大小无关。只将烛焰远离小孔,物距u变大,像距v不变,像变小;只将塑料薄膜远离小孔,像距v变大,物距u不变,像变大;像的大小与小孔的大小无关,只将小孔变大一些,不改变像的大小;由此可知,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4)[5]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像的形状不变。
    (5)[6][7]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太阳的实像,由于树叶形成的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光斑)的大小并不相同。
    五、计算题
    17.《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人公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5.4×104km),1s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请你做裁判。(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1)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假如某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多长时间后才能发现?
    【答案】(1)光更快,原因见解析;(2)500s
    【详解】解:(1)孙悟空速度为
    所以光更快。
    (2)太阳光传到地球的时间为
    答:(1)孙悟空的速度与光相比,光更快;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假如某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需要500s后才能发现。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7大考点)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出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材习题02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解题方法
    ①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画出边缘的两条光线,即青蛙看到的范围……
    【答案】过井沿的边缘和青蛙的眼球画出进入青蛙眼睛最边缘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可见“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教材习题03
    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题方法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典型的实例有射击瞄准、站纵队、小孔成像等……
    【答案】答: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1.针孔照相机。
    2、射击瞄准。
    3、木工判断木板是否刨平。
    教材习题04
    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样长的距离?
    解题方法
    ①已知光速与光的传播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光的路程,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②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时间……
    【答案】解:(1)由得:s=ct=3×108m/s×480s=1.44×1011m;
    (2)由得:;
    答:(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44×1011m。
    (2)它要经过2.88×105h才能跑完全程。

    相关试卷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2讲 预习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2讲 预习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2讲预习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22讲预习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0讲 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0讲 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0讲光的色散原卷版docx、第20讲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9讲 光的折射(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9讲 光的折射(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9讲光的折射原卷版docx、第19讲光的折射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