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1-17195313398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1-17195313398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1-17195313399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0-1719531336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0-17195313367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09447/0-17195313367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讲 中国的水资源-【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
展开1、帮助孩子系统梳理上学期所学知识。带领孩子构建完备、扎实牢固的知识体系;
2、帮助孩子预习新学期功课。提前掌握重难点、考点、易错点,领先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3、假期持续稳定的学习。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手机,养成坏习惯,影响新学期学习。
第11讲 水资源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考点一: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概念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1)空间分布不均
南丰北缺 (以长江北界为界);东多西少
原因: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南方地区降水多;
自然原因:北方降水少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时间分布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原因:受季风影响: 河流丰水期,水资源丰富;河流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
重点: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雨季还未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2)社会经济原因: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用水量大;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生产方式落后,单位产值的耗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考点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人均不足 (2)水污染严重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兴建水库
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如: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的三峡水利枢纽就起到了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把水资源较为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
如: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晋、引栾入津
南水北调工程
3、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一:考点一:时空分布不均
例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急需要水的时期。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比例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______(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
(2)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______(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______多______少的特点。因此,我国北方地区耕地以______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______为主。
【答案】(1)时间
(2) 空间 南 北 旱地 水田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比例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材料分析,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才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2)读图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占比为80%,北方仅为2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北方地区降水少,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多,耕地以水田为主。
考点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且时空分布不平衡,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中央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得以缓解。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示意图。
(1)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输水。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第一大支流——_________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____________、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流向天津和北京。
(3)与东线和中线相比,西线工程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水质最优。
(4)从气候角度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1) 跨流域调水 京杭运河
(2) 汉江 淮河
(3)线路最短
(4)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距海远降水少
【分析】西日以我国南水北调的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解决我国水资源的途径、输水路线、各自优势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即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的淡水调到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通道,与中线、西线工程相比,大大节省了工程量。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引水,沿京广铁路沿线,途经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最后引向天津和北京。
(3)西线工程从大渡河、雅砻江等河流引水,引到黄河的上游地区,突出的优势是直线距离最短。
(4)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时为东南季风,因而降水多,冬春时主要为西北季风,因而降水少;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为离海洋越远,暖湿气流越难以到达。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北方区B.南方区C.西北区D.西南区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B.西北区C.西南区D.南方区
【答案】1.B 2.A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GDP总量占比最大,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是南方区,故B正确;北方区人口数量和GDP都不如南方区,故A错误;西北区和西南区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都占比少,故C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总量占比都很大,但是水资源总量很少,匹配较差,故A正确;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但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总量占比也很小,故B错误;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大,人口耕地占比较小,匹配不是最差,故C错误;南方区水资源总量大,人口多,耕地占比比北方少,GDP占比大,水资源匹配较好,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西部地区民众,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2023年是该公益项目落实23周年。下图为“母亲水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母亲水窖”蓄积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母亲水窖”反映出该地区( )
A.全年降水丰沛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季节不均D.降水空间不均
【答案】3.B 4.C
【解析】3.“母亲水窖”是利用当地降雨时蓄水,旱季时取水,以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西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时降水最多,此季节蓄积的雨水最多,故选B。
4.“母亲水窖”是一项蓄积雨水集中供水工程,该地区工程的蓄水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反映该地区降水季节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故选C。
【点睛】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2022年12月20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8年来,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
B.东线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
C.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地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主力水源之一
D.中线方案由长江的最大支流湘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6.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京杭运河输水B.距离较短C.城市密集D.土质疏松
【答案】5.D 6.A
【解析】5.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东线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A、B正确;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地区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之一,优先东中线方案建设的理由是东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需水量大,C正确;中线方案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6.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故选A。
【点睛】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中线方案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023年5月14日至20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读北京、广州居民用水“阶梯水阶表”,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净化河流水质B.减少社会用水需求C.增加财政收入D.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8.广州的水价低于北京,主要原因是广州( )
A.可以大量进行海水淡化B.农业用水很少
C.经济欠发达,需水量少D.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答案】7.D 8.D
【解析】7.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全民节水意识,D正确;无法净化河流水质,社会用水需求不会因此减少,增加财政收入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C;故选D。
8.广州有珠江水系流经,水资源丰富,不需要海水淡化,排除A;广州工农业发达,农业需水量也比较大,排除B;广东省经济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就位于广东省,排除C;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有珠江水系流经,水资源充足,D正确;故选D。
【点睛】为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修建水库等。我们要开源节流,多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水浪费,培育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进行产业升级,提升高耗水企业用水效率,减少水的浪费;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坚持一水多用, 比如淘米水冲厕所等,主张海绵城市的建设,收集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等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喷洒道路等。
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9.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土地资源紧张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D.矿产资源枯竭
10.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A.①②B.②③C.①③D.以上都不对
【答案】9.C 10.B
【解析】9.据图可知,漫画中水域干涸、大地龟裂、鱼类的生存环境改变、濒临灭绝,所揭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故C正确;漫画中并没有反映土地资源紧张、生物种类减少、矿产资源枯竭,排除ABD,故选C。
10.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利用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利用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生产生活中浪费、污染水资源现象严重,因此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尤为重要,②③正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①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000亿米3,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100米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中国有世界上季风气候的典型分布区,上图中的两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
A.东部B.西部C.西南部D.西北部
1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降水( )
A.时间分配不均B.空间分布不均C.年际变化大D.分布均匀
13.从水资源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 )
A.空间分布不均B.时间分配不均C.年际变化大D.季节变化大
14.结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比图可以看出,中国北方( )
A.地多水少B.地多水多C.地少水少D.地少水多
【答案】11.A 12.A 13.A 14.A
【解析】11.图中的两种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A正确;我国西部、西北部主要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BD错误;我国西南部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C错误。故选A。
1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种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A正确;根据该图无法判断出我国降水空间上分布是否不均、年际变化,BCD错误。故选A。
13.从水资源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占比80%,北方水资源缺乏,占比20%,故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南北差异大,A正确;根据该图不能看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是否均匀,年际和季节变化状况,BCD错误。故选A。
14.结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比图可知,南方地区地少水多,水资源占比80%,而土地资源占比40%。而北方地区地多水少,水资源占比20%,土地资源占比6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2021年4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新乡段峪河退水闸等闸开始开闸放水。2021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展开。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
A.3~5月秦岭、大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D.华北地区3~5月春旱严重
16.2021年是南水北调七周年,“南水进京”超70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15.D 16.A
【解析】15.结合材料分析,秦岭、大巴山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区积雪量不大,3~ 5月积雪融水补给量小,故A项错误;3~ 5月为春季,汉江流域雨季为夏季,故B项错误;生态补水是保护,提高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水,虽然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 3~ 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但不是此次生态补水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的河流实施生态补水”,这些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3~5月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春旱严重,河流生态面临严峻考验,故D项正确;故选D。
16.“南水”进京属于跨流域调水,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A项正确;“南水”进京属于跨流域调水不影响地下水位,故B项错误;跨流域调水只能缓解北京缺水的问题,但是不能彻底解决缺水的问题,故C项错误;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终点抵达山东、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输水渠道是京杭运河。
【资源调配主题】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B.植被分布广C.沿途水库多D.地质条件复杂
1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7.D 18.D
【解析】17.由题干可知,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可见地质条件复杂是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D正确。ABC不是其主要原因。故选D。
18.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汉江水将被调引至关中渭河流域,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随着渭河流域水量的增加,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引汉济渭工程让汉江汛期多余的水成为有用的水资源,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①③④正确。引汉济渭工程不能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需要从生态保护、植树造林、绿色发展以及工程措施等多方面着手,②错误。故选D。
【点睛】“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南水北调骨干工程,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计加价收费。下表为沈阳和南京两座城市目前的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9.沈阳居民水价高于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B.居民收入高C.水资源紧缺D.水质优良
2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B.治理水污染C.提高水价D.跨流域调水
【答案】19.C 20.D
【解析】19.由图可以看出,沈阳居民水价高于南京的主要原因是沈阳水资源短缺,沈阳地处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南京位于湿润区、降水丰富,导致水价更高,故C正确。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水质无关,排除ABD,故选C。
20.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治理水污染和提高水价不是有效措施,排除ABC,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022年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某校同学做了“北方地区某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图1)进行节水宣传。结合读图2(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我国完成下面小题。
21.华北地区位于( )
A.丰水带B.多水带C.平水带D.少水带
22.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地区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21.C 22.B
【解析】21.读图2可知,华北地区位于平水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读图1可知,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下雨时吸水、储水、净水、渗水,在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在北方地区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由于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有时会出现连续几年丰水或连续几年枯水的情况。
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读“我国径流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24.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B.我国水资源南丰北少,季节分配均匀
C.跨流域调水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答案】23.D 24.D
【解析】23.由图可知,①属于少水带,②属于平水带,③属于多水带,④属于缺水带,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位于④缺水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不均匀,A错误;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配不均匀,B错误;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错误;为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解决我国缺水的问题可以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措施,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5.漫画启示我们要( )
A.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B.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C.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该漫画启示我们的是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C正确。跟土地资源、人口政策、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无关,ABD错误。故选C。
26.我国人口占世界20%,可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世界6%,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而且总体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____,时间分配上是集中在夏秋季。
(2)右图反映了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3)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采取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___________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____________。
【答案】(1)南丰北缺(南多北少)
(2) 浪费水 污染水
(3) 华北和西北地区 跨流域调水
(4) 节水型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水资源占有量和水污染、浪费水现象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分布、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水资源因东部靠近沿海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西部深居内陆而形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时间分配上是集中在夏秋季。
(2)读图分析,右图反映了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浪费水和污染水的问题,不合理的利用使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3)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因为降水少,人口多,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所以导致华北地区缺水,西北地区是因为地区性水资源降水少,造成的水资源短缺。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采取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清洁、充足的水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满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图1)和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图2)。
(1)从自然资源能否再生的角度看,水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
(2)由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从地形角度看,甲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2四条河流中,径流量夏季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河,由图2推测我国水资源_____分配不均。
(4)塔里木河丰水期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1)可再生
(2) 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四周为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
(3) 塔里木 季节(时间)
(4)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
【分析】本题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和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自然资源分类、水资源分布及原因、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详解】(1)从自然资源能否再生的角度划分有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循环再生速度较快,属于可再生资源。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南沿海地区沿海受湿润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所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甲地所在是塔里木盆地,由于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所以气候极端干旱,水资源短缺。
(3)塔里木河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64%,是四条河流中占比最大的,我国河流普遍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较小,存在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4)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进入丰水期。
调水方案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起点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江苏省)
丹江口水库(湖北省)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青海)、雅砻江、大渡河
终点
山东、天津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影响
(1)利:缓解了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弊: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搬迁问题,调水量过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可能会使枯水期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的航运,引发长江流域的生态危机
第一阶梯水价
(元/立方米)
第二阶梯水价
(元/立方米)
第三阶梯水价
(元/立方米)
北京
5
7
9
广州
1.98
2.97
3.96
第一阶梯水价(元/米3)
第二阶梯水价(元/米3)
第三阶梯水价(元/米3)
沈阳
5
7
9
南京
3.03
3.74
5.87
第01讲 中国的疆域-【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01讲 中国的疆域-【暑假衔接】新七升八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1讲疆域原卷版docx、第01讲疆域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4讲 发展与合作-【暑假衔接】新六升七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4讲 发展与合作-【暑假衔接】新六升七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第14讲发展与合作原卷版新七年级地理暑假精品自学课docx、暑假衔接第14讲发展与合作解析版新七年级地理暑假精品自学课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讲 人口与人种-【暑假衔接】新六升七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1讲 人口与人种-【暑假衔接】新六升七地理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第11讲人口与人种原卷版新七年级地理暑假精品自学课docx、暑假衔接第11讲人口与人种解析版新七年级地理暑假精品自学课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