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历史图册专题训练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解析版)
展开1.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蜀 东晋 前秦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D.蜀 南晋 张楚
2.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人口迁徙B.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的南移
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如图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
4.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如图所示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5.如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圆周率的计算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D.千里船的制造
6.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如图图文材料说明( )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8.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B.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C.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D.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9.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 )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B.
C.D.
11.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
12.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如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
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
14.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因为北方自然灾害严重
B.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交融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15.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
A.经济的发展B.艺术的高超
C.民族的交融D.军力的强盛
2024年历史图册专题训练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蜀 东晋 前秦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D.蜀 南晋 张楚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宋、齐、梁、陈总称为南朝。
【解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故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蜀、东晋和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相关政权。
2.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人口迁徙B.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的南移
【分析】本题考查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故A符合题意;孝文帝改革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B;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朝,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图片说明人口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交融,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中①处应为人口迁徙。
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如图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
【分析】本题以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的表现。由题干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民族融合的有关内容。
4.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如图所示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石窟艺术。注意题干信息“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各民族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谐,民族融合。据“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北方民族融合;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石窟艺术的相关知识。
5.如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圆周率的计算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D.千里船的制造
【分析】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祖冲之与圆周率。
【解答】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6.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
【解答】阶段②为三国两晋南北进时期,它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
7.如图图文材料说明( )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南朝青瓷莲花尊”、“《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推动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没有涉及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排除B项;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B.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C.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D.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关键信息是“魏晋时期”“甘肃嘉峪关地区”。
【解答】观察图片并结合“魏晋时期”“甘肃嘉峪关地区”可知,棉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图中犁不是曲辕犁,我国的牛耕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ABC三项可排除。图片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和图片的分析与解读,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9.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 )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兰亭集序》的字体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项正确;隶书、楷书、草书与《兰亭集序》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兰亭集序》的字体的相关史实。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B.
C.D.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
【解答】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选:D。
【点评】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11.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
【解答】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朝代更迭特别频繁,最终由分裂走向了统一。故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解答】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因此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魏在北方,蜀在西南,吴在东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如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
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前秦与东晋。
【解答】如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十六国时期,其交战的一方是东晋,另一方是前秦,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与结果等史实。
14.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因为北方自然灾害严重
B.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交融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答】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
A.经济的发展B.艺术的高超
C.民族的交融D.军力的强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衣冠风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穿汉服等汉化措施,这促进了民族的交融,C项正确;这一衣冠风格不能佐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这一衣冠风格看不出艺术高超,排除B项;这一衣冠风格不能佐证军力强盛,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
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青瓷莲花尊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
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青瓷莲花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专题训练 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专题训练 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文件包含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专题训练教师版2023-2024初中历史复习docx、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专题训练学生版2023-2024初中历史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古代农学著作中强调,如图所示的人口变化有利于,史书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解析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古代农学著作中强调,如图所示的人口变化有利于,史书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