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0-17194425472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0-17194425472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0-17194425472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1-17194425545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1-17194425545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5/1-17194425546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苏科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本题2分)关于能量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它的动能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C.物体的质量大,它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答案】A
【详解】A. 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只知道速度的大小,无法判断动能的大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只知道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2.(本题2分)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起跳,脚离开地面后其机械能为E,若从起跳后、经过最高点,至落到沙地前,均忽略空气阻力,下列有关他的机械能(E)与其离地高度(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变化时,E保持不变
B.h变化时,E一直减小
C.E随h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D.E随h增大而减小,减小而增大
【答案】A
【详解】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从起跳后、经过最高点,至落到沙地前,机械能守恒,所以h变化时,E保持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本题2分)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D.物质吸热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可能不变,但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
B.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C错误;
D.物质吸热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可能不变,但内能一定增加;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4.(本题2分)游乐场上的翻滚过山车是一种惊险有趣的游戏,图为过山车轨道的简化示意图。过山车从高处的A点沿倾斜轨道加速滑下至B点,然后沿圆环轨道减速上升至圆环顶部C点,再沿圆环轨道加速运动至D点,最后沿水平轨道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D点开始做减速运动,是因为过山车具有惯性
【答案】B
【详解】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下降,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A错误;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上升,速度减小,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B正确;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下降,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过山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从D点开始做减速运动,是因为过山车受到阻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5.(本题2分)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密闭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塞迅速下压棉花燃烧,表明筒内气体温度升高了
B.活塞迅速下压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C.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D.实验中棉花的点燃方式与汽油机中汽油的点燃方式相同
【答案】A
【详解】活塞迅速下压,机械能转化为筒内气体的内能,内能提高,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这一过程与热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汽油的燃点低,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方式,而实验中棉花的点燃方式是压燃式。
故选A。
6.(本题2分)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比热容B.热值C.温度D.内能
【答案】C
【详解】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7.(本题2分)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D.物体的温度升高的越大,比热容越大
【答案】C
【详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本题2分)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都盛有水且液面一样高,K是一个开关,打开开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水将由A流向B.水将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D.无法确定
【答案】C
【详解】如图,当阀门打开时,A和B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由于容器中装同一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保持相平,液体不会流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本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详解】A.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沿海地区多水,内陆地区多砂石,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温度变化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冬天双手互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铅片与金片紧压在一起,长时间后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扩散现象形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本题2分)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中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均不变
B.抽出玻璃板,上方瓶中的空气逐渐变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此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空气的内能增加
【答案】C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都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酒精灯中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均不变,所以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抽出玻璃板,上方瓶中的空气逐渐变红,但是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所以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本题2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将分别盛有50g水和50g食用油的两个相同试管同时用红外加热器加热,温度传感器与电脑相连。电脑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油吸收的热量
B.油的比热容为
C.第2~3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
D.小乐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则
【答案】C
【详解】A.两个相同试管同时用红外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油吸收的热量,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B所吸收的热量更多,故B的比热容大,B为水。升高2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2min和3min,则其对应的吸热之比为
根据可知
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油的比热容为
故B错误;
C.水加热3分钟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第2~3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因此,在相同时间内,水和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故第2~3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故C正确;
D.小华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故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可知,质量与比热容成反比,即
故D错误。
故选C。
12.(本题2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在标准大气压下,若质量为的B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初始温度为的水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大于B燃料的热值
B.B的热值是
C.水吸收了热量后水的温度将升高
D.水吸收了热量后水的温度将升高
【答案】D
【详解】A.如图
取相同质量的燃料,由图可知,当燃料的质量为m0时,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可知,燃料A、B的热值, 即A燃料的热值小于B燃料的热值,故A错误;
B.B燃料的热值
故B错误;
CD.水吸收的热量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因此水的温度将升高
,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本题2分)2024年4月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入轨,火箭喷出向下燃气推动飞船向上飞行,飞船加速上升时,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增大 增大
【详解】[1][2]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当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当质量不变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飞船加速上升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14.(本题1分)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火车进站时靠惯性就能冲上缓坡,该过程将动能转为 能,充分地利用了能量。
【答案】重力势能
【解析】【小题1】进站时,提前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驶上站台,在这个过程中,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减小因刹车而消耗的能量;出站时,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供列车启动,从而减小了因启动而消耗的能量,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15.(本题2分)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CD段返回器的重力势能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不变 变小
【详解】[1] BC段没有受到空气的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
[2]CD段,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6.(本题4分)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 的总和叫做内能, 的冰块(选填“具有”或“没有”)内能。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温度 大,内能 大(后两空均选填“水蒸气”、“水”或“一样”)。
【答案】 势能 具有 一样 水蒸气
【详解】[1] 分子热运动具有分子动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凭借其相对位置而具有能叫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的冰块具有内能。
[3] 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温度都是100℃,温度一样大。
[4] 100℃水变成100℃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故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100℃水蒸气内能大。
17.(本题3分)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 (填选项字母)。
A.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B.持续增大 C.先增大后不变
【答案】 加热时间 蜡 B
【详解】[1]两试管在相同的烧杯中加热,在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
[2]由图可知,B图线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则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蜡。
[3]因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则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持续增大。
18.(本题4分)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热量是为了衡量 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水的比热容是焦,读作 。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冷热程度 热传递 焦每千克摄氏度 不变
【详解】[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为了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物理学中引入了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
[3]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大小不变。
19.(本题2分)甘肃武威美食“油饼子卷糕”享誉西北,每逢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炸油饼,然后把糯米、红枣、核桃仁、花生、冰糖放在一起煮熟、搅匀,然后用炸好的油饼卷起来,香甜可口。小明家过节要炸油饼,要用天然气将质量为10kg、初温为20℃的大豆油加热到160℃,大豆油吸收了 J的热量。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 。
【答案】 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详解】[1]大豆吸收的热量是
Q吸=c油m(t-t0)=2.5×103J/(kg·℃)×10kg×(160℃-20℃)=3.5×106J
[2]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这是香味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20.(本题2分)“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 现象。煮粽子时消耗了16g煤气,则这些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让 kg的水温度升高80℃。(,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 扩散 2
【详解】[1]粽叶飘香,是香味分子进入人的鼻子的扩散现象。
[2]消耗16g煤气放出的热量
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让温度升高80摄氏度的水的质量
21.(本题3分)柴油机的构造与汽油机类似,不同点在于柴油机有一个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其压缩冲程结束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为高温气体,温度超过柴油的燃点,此时由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入雾化的柴油,柴油迅速燃烧,从而推动活塞做功,则如图中图 是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柴油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 能。
【答案】 甲 化学 内
【详解】[1]图中甲图燃料燃烧,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活塞向下移动,所以图甲表示的是做功冲程。
[2][3]柴油燃烧时向外放热,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2.(本题2分)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行。此次亚运会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甲醇的热值约为2.3×107J/kg。完全燃烧0.2kg甲醇能放出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的21%被1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上升 ℃。
【答案】 4.6×106 23
【详解】[1] 完全燃烧0.2kg甲醇能放出热量为
[2] 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温度上升
三、综合题(本题共8小题,共51分。解答第23、24、25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3.(本题6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然气将一壶质量为3kg的水烧开,消耗了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加热效率为35%,水的比热容,天然气的热值。求:
(1)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水的初始温度。
【答案】(1);(2);(3)20℃
【详解】解:(1)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水吸收热量温度变化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则水的初温
答:(1)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水吸收的热量为;
(3)水的初始温度为20℃。
24.(本题6分)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有效利用新型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尝试采用地热能取暖,一地区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00t/h(表示每小时流出水的质量为100吨)。(,天然气的热值为)
(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40℃,所放出的热量;
(2)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7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
【答案】(1)2.1×1010J;(2)750m3
【详解】解:(1)水放出的热量
Q放=c水m水Δt=4.2×103J/(kg•℃)×1×105kg×(90℃-40℃)=2.1×1010J
(2)由得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
由Q放=Vq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答:(1)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40℃所放出的热量为2.1×1010J;
(2)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750m3的天然气。
25.(本题6分)一辆四轮家庭轿车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从曹县汽车站驾驶该车到曹州牡丹园,用时1小时12分钟,行程54公里。g取10N/kg。
(1)求这辆轿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求从曹县汽车站到曹州牡丹园的平均速度;
(3)通过仪表盘显示的数据可知,从曹县汽车站到曹州牡丹园的过程中,汽车消耗3L汽油,求这一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2×105Pa;(2)45km/h;(3)6.25×103W
【详解】解:(1)这辆车停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这辆车停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从曹县汽车站到曹州牡丹园,通过的路程为s=54km,所用的时间为
t=1时12分=1.2h
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3)汽油机效率为
则牵引力做的功为
这一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答:(1)这辆轿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从曹县汽车站到曹州牡丹园的平均速度为45km/h;
(3)这一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6.25×103W。
26.(本题5分)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让小车A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水平面上将物体B推出一段距离。
(1)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无法测量,我们通过 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
(2)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它的 转化为动能,碰上物体B后,小车的部分动能转移给了物体B,这个能量的转化转移过程机械能总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车在水平面上推动物体B前进时受到4个力:①重力、②摩擦力、③物体B对小车的压力、④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其中 是一对平衡力(填序号)。拿走物体B,如果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它受的力全部消失,小车将 。
【答案】 物体B运动的距离 重力势能 变小 ①④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通过观察物体B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说明小车对物体B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小车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2]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降低,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碰上物体B后,B由静止到运动,小车的部分动能转移给了物体B,小车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受摩擦力作用,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另外碰撞过程中也会有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总量减小。
(3)[4]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小车所受的重力与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可知①重力、④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果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它受的力全部消失,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7.(本题7分)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①与扇形纸片的半径有关;②与纸锥的锥角有关。于是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时,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图乙中纸锥下落前的两种初始位置摆放方式,正确的是 (A/B);
(2)比较 两个纸锥,发现纸锥下落的快慢与扇形纸片的半径 (有关/无关);
(3)如果同学们按照既定的方案继续用如图丙的4、5号纸锥进行实验,4号纸锥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根据以上实验可知 号纸锥下落得快,纸锥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变大/变小/不变);
(4)小明想继续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应选用锥角 (较大/较小)的纸锥从相对 (较高/较低)的高度下落更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
【答案】 A 1、3 无关 5 变小 较大 较高
【详解】(1)[1]为了控制变量,要保持纸锥下落高度相同,即纸锥下端高度相同,所以正确的是图A的摆放方式。
(2)[2][3]由表中信息可知,1、3两组实验纸锥下落高度和纸锥锥角相同,扇形纸片半径不同,纸锥下落时间相同,说明纸锥下落的快慢与扇形纸片的半径无关。
(3)[4]由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纸锥锥角越大,下落速度越慢,5号纸锥锥角较小,所以下落速度快。
[5]纸锥下落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
(4)[6][7]由前面的探究可知,纸锥锥角越大,下落速度越慢,从更高的位置下落,下落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择纸锥锥角较大的纸锥、从较高的高度下落。
28.(本题6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铝块、和()。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铁钉插入泡沫的相同深度,分别将三个铝块由空中静止释放撞击铁钉、铁钉进入泡沫深度如图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铝块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块重力势能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2)比较 两次实验的情况,说明铝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比较a、b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3)铝块落在铁钉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铝块具有 。
【答案】 重力势 铁钉进入泡沫深度 转换法 a、c 质量相同时,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惯性
【详解】(1)[1]在这个实验中,铝块在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因此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3]本实验利用转换法,用铁钉进入泡沫深度来比较铝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4]由题意可知,a、c两次,高度相同,m3>m1, c图中铁钉进入泡沫深度较深,所以可得出铝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5] a、b两次,m2=m1,b图中高度较高,铁钉进入泡沫深度较深,所以可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6]铝块落在铁钉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铝块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9.(本题10分)初三3班的小庄同学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完成“探究水沸腾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庄同学和他的组员遇到了几个实验问题,请你帮小庄同学解决:
(1)小庄在实验前提醒组员必须关注温度计的正确放置,请你在图A中选出正确的温度计放置的图片代码( );
(2)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庄同学变开始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并每隔1min记录下水的温度,实验过程中,细心地小庄发现组员们正在第2min是温度没有记下,他马上拿出手机拍下了当时的实验装置和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请你在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补全对应的温度数据;( )
(3)请你在图C坐标图中画出时间-温度的图像 ,从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为 。如果只考虑气压因素,可以推断出该地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标准大气压;
(4)小庄同学在观察水沸腾时,烧杯口的盖子会跳动,杯口的位置有少量水滴黏在玻璃上,这是因为水蒸气的 变成了杯盖的机械能,该过程与图D中的热机的 冲程(填代码)相似。损失能量的水蒸气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变成液态的水;
(5)实验的最后小庄还想测算酒精灯的热效率,于是他想出了以下的步骤,请你帮小庄完成空白的步骤冰补充适当的物理量字母;
①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前酒精灯的质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②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前水的温度,记作;
③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作t;
④ ,计算消耗的酒精质量;
小庄查的实验用酒精的热值为q,水的比热容为c,以上出现的物理量均可看做已知数值,请你利用上述的物理量字母,写出酒精灯热效率的表达式 。
【答案】 B 94 98 小于 内能 甲 液化 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后酒精灯的质量为
【详解】(1)[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部和容器壁,故正确的温度计放置为图B。
(2)[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一大格为10摄氏度,一小格为1℃,即其分度值为1℃,读数为94℃。
(3)[3][4][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画出时间-温度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水升温到98℃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故可以推断出该地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6][7][8]水沸腾时,烧杯口的盖子会跳动,杯口的位置有少量水滴黏在玻璃上,这是水蒸气对杯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杯盖的机械能,该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做功冲程两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移动,由图D可知,图甲符合题意,故该过程与图D中的热机的甲的冲程相似;损失能量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5)[9][10]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前酒精灯的质量、烧杯中水的质量;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前水的温度,记作;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作t;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后酒精灯的质量,记作,计算出消耗的酒精质量
酒精灯热效率
30.(本题5分)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保、节能、安全是汽车研发和使用时 必须关注的问题。如图甲所示,小明家新购一辆汽车,其质量为1.2×103kg,静止在水平路面时,车轮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0cm2。问:(g取10 N/kg)
(1)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汽车的重力。通过技术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
(2)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3)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若该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 kg/(kW·h)[0.2kg/(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0.2kg汽油],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4)小明爸爸在给他讲车的性能时,总是说“排量”,却很少说“功率”,为此他从网上查到了排量的定义: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图乙所示。若该汽车四缸发动机的单缸排量为0.5L, 单缸飞轮转速为40r/s时,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5×105Pa,此时汽车发动机单缸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答案】 小于 不能 6×105Pa 39.1% 5×103W
【详解】(1)[1][2]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通过技术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也不能到达100%,因为额外功不能避免。
(2)[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故压力为
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4]汽车消耗0.2kg汽油时,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汽车获得能量
发动机的效率最高为
(4)[5]由,,得,发动机单缸做功一次输出的功为
单缸飞轮转速为40r/s,则单缸1s内做功20次,做功1次所用时间为0.05s, 则发动机单缸的输出功率为
轿车(包括人员及物品)总质量/kg
2000
停放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m2
250
汽油的热值/J·L-1
3.6×107
汽油机效率
25%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81.9
2.20
2
1.9
10
71.1
1.84
3
1.9
5
81.9
2.2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综合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提优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提优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提优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