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0-17194425288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0-1719442529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0-17194425290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1-17194425327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1-17194425327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3/1-17194425327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基础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苏科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如图,跳伞运动员正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已知运动员和降落伞总重100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下降过程中,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总的机械能减小
C.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运动员和降落伞受到阻力大小1000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C
【详解】A.下降过程中,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总的机械能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运动员和降落伞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受到阻力大小为1000N,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跳台滑雪运动员完成一次动作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由于惯性的作用加速下降
B.从A点到B点的过程,运动员所受重力不做功
C.运动员在A点和E点的机械能相等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详解】A.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所处的高度降低,重力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从A点到E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不守恒而减小,故A点和E点的机械能不相等,故C错误;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3.(本题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变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D.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答案】B
【详解】A.物体的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机械能是物体发生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错误;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变小,比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减小,故B正确;
C.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本题3分)如图是湖南常德的美食小吃油炸“麻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出锅的“麻果”很烫,因为“麻果”含有的热量很多
B.“麻果”刚入锅时油将温度传递给“麻果”
C.“麻果”从油锅里捞出装入盘子后,内能逐渐减小
D.油锅里的油在沸腾后温度不断升高
【答案】C
【详解】A.“麻果”很烫,因为“麻果”的温度很高,故A错误;
B.“麻果”刚入锅时油将热量传递给“麻果”,故B错误;
C.“麻果”从油锅里捞出装入盘子后,向外传递能量,温度逐渐降低,内能逐渐减小,故C正确;
D.油锅里的油在沸腾后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5.(本题3分)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烧杯口盖有带孔的硬纸板,主要作用是延长加热时间
B.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C.a、b两次实验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D.a、b两组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之比为3∶5
【答案】B
【详解】A.实验中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故A错误;
B.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故B正确;
C.a、b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故C错误;
D.由表图可得,a、b两组实验在6min时吸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可得,两组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6.(本题3分)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直至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胶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观察到瓶中的水再次沸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用酒精灯加热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D.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答案】D
【详解】A.“白气”的成分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来,故A错误;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用酒精灯加热水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C错误;
D.液体的沸点与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冷水浇在烧瓶底部时,烧瓶上方气压降低,烧瓶内的水沸点降低,再次沸腾,故D正确。
故选D。
7.(本题3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内能为零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沙子比水的比热容大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水蒸气凝华形成霜的过程中需要放热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C
【详解】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多低,故雪的温度虽然低,但它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凝华放热,故C正确;
D.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8.(本题3分)图为压缩活塞中的空气使它内能增加。选项热机中能量转化与甲相同的是( )
A.B.C.D.
【答案】B
【详解】压缩活塞中的空气使它内能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冲程的火花塞点火,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吸气阀开启,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排气阀开启,为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本题3分)如图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活塞式点火器,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下列词语中与其改变内能的方式相同的是( )
A.釜底抽薪B.抱团取暖C.搓手取暖D.卧冰求鲤
【答案】C
【详解】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BD.釜底抽薪、抱团取暖、卧冰求鲤都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D不符合题意;
C.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现象,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现象,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答案】A
【详解】AB.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必须控制燃料的种类相同,改变液体的种类,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从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故A正确,B错误;
CD.比较不同燃料热值大小要控制加热的液体种类、液体质量,改变燃料的种类,根据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从而判断热值大小,因此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故CD错误。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0分)
11.(本题1分)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火车进站时靠惯性就能冲上缓坡,该过程将动能转为 能,充分地利用了能量。
【答案】重力势能
【解析】【小题1】进站时,提前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驶上站台,在这个过程中,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减小因刹车而消耗的能量;出站时,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供列车启动,从而减小了因启动而消耗的能量,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12.(本题2分)如图为两个同学利用单摆探究能量守恒问题,情景简化如图1所示,单摆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E点,其在 点动能最大。图2为它在等高点B和D的能量柱状图,则小球在整个摆动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变大”、“守恒”或“变小”)
【答案】 C 变小
【详解】[1]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C点重力势能最小,所以动能最大。
[2]由图2可知,B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大于D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说明从B点到D点,机械能在变小,所以小球在整个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13.(本题3分)农历三月三,常德人习惯用荠菜煮蛋吃,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如图,揭开锅盖时,锅盖上有水滴流下来,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个现象的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剥开煮好的鸡蛋会散发出荠菜的清香,这是 现象。
【答案】 液化 放热 扩散
【详解】[1][2]锅盖上流下来的水滴是由水蒸汽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对外放热。
[3]闻到剥开煮好的鸡蛋会散发出荠菜的清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本题4分)如图所示,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管口的橡皮塞被水蒸气“推”出并能看到“白气”,此时试管内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了橡皮塞的 能。随后,橡皮塞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 力对橡皮塞做功,橡皮塞的动能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内 机械 重 变大
【详解】[1][2]水沸腾后,水蒸气把橡皮塞冲出的过程中,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4]橡皮塞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它做功,橡皮塞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15.(本题3分)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某学校开展“我为家人做美味”的活动,其中不少学生发现煮好的鸡蛋用凉水冷却一下就好去壳了,用凉水冷却鸡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鸡蛋的内能。如果水的质量为0.4kg,初温为15℃,一段时间后,取出鸡蛋,此时水温为20℃,冷却鸡蛋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
【答案】 热传递 8.4×103
【详解】[1]用凉水冷却鸡蛋时,鸡蛋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鸡蛋的内能。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0.4kg×(20℃−15℃)=8.4×103J
16.(本题4分)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浓浓的白雾是火箭下方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火箭常用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气的 (选填“比热容”、“热值”)较大;火箭向下喷气,从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这说明: ;在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它所受的力是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
【答案】 液化 热值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非平衡力
【详解】[1]浓浓的白雾是火箭下方水池中的水先汽化,之后遇冷,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2]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3]火箭向下喷气,同时受到气体对其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在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向上的推动力大于重力,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17.(本题3分)能量密度是指某种能源的能量与质量的比值,由此可知,能量密度相当于物理量 (选填“密度”“比热容”或“热值”)。已知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4×106J/kg、无烟煤的能量密度约为3.4×107J/kg,由此可知,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无烟煤。
【答案】 热值 小于
【详解】[1] 由题意知,电池的能量密度是能量与质量的比值,其单位为J/kg,而热值的单位也是J/kg,所以,“能量密度”相当燃料的热值。
[2] 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4×106J/kg、无烟煤的能量密度约为3.4×107J/kg,所以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小于无烟煤。
18.(本题6分)小杰同学在探究冰熔化特点时,用酒精灯加热的冰,每2分钟完全燃烧的酒精质量均为,保持加热效率不变时,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4分钟吸收热量为 J,该实验中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BC过程中被加热物质的内能将增加 J。[c水=4.2×103J/(kg·℃),q酒精=3×107J/kg]
【答案】 1050 17.5 1050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用了4min,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会上升,也就是图中的8min~12min,此时段,水温从0℃上升到5℃,水温升高了5℃,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则
冰全部熔化成水后4分钟吸收热量为
[2]酒精灯加热4分钟全燃烧的酒精放出的热量
该实验中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3]因加热效率不变,则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和水加热4min吸收的热量相等,BC段物质吸收的热量转化成了物质的内能,所以和CD段吸收热量相同为1050J,所以内能增加了1050J。
19.(本题4分)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图甲表示的是 冲程;若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 次;某型号汽车发动机能量流向如图乙所示,该发动机的效率为 。
【答案】 压缩 10 30%
【详解】[1]图甲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表示的是压缩冲程。
[2]汽油机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对外做功一次,飞轮转速1200r/min=20 r/s,汽油机每秒完成10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0次。
[3]如图乙的图表,该内燃机的效率为
三、实验题(共18分)
20.(本题5分)小闽通过如图的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的问题:
(1)实验1:将小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图甲),观察到木块被撞出了一段距离;
(2)实验2:将小球从斜面中间自由滚下(图乙),观察到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比实验1的距离 (选填“短”“长”或“相等”),由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3)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和 ;
(4)若将小球从一光滑斜槽轨道(OAB)O点自由滚下(图丙),依次经过 A、B两点到达C点(忽略空气阻力),设 A、B两点的机械能分别为EA和EB,则EA EB(选填“>”“=”或“<”),当小球从B点做斜抛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假设小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选填以下选项)。
A.沿a轨迹运动
B.沿b轨迹运动
C.沿c轨迹运动
D.保持静止
【答案】 短 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控制变量法 = A
【详解】(2)[1][2]小球滚下的高度越高,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观察到木块在实验2被撞出的距离比实验1的距离短,从实验结果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3]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4)[4]将小球从一光滑斜槽轨道(OAB)O点自由滚下(图丙),依次经过A、B两点到达C点(忽略空气阻力),设A、B两点的机械能分别为EA和EB,因实验过程不存在能的损耗,故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保持不变,则EA=EB。
[5]当小球从B点做斜抛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0,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假设小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则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本题5分)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提优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提优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提优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综合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