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展开(一)
一、单选题
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
2.“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B.1.5mC.3mD.4.5m
3.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4.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5.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二、多选题
6.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
A. 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 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 cm
C. 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 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8.在校园科技节中,小明操纵他制作的汽车模型进行验车,小车运动时的时间与路程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2~3秒时,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秒的速度比3~4秒的速度慢
D.小车平均速度是15m/s
9.小丽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她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B为中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有关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这样有利于准确测量时间
B.实验中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AC=3s
D.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三、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列高铁列车相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___的,行驶的列车不提供动力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目前我国正在打造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若“超级高铁”以4000km/h的速度沿地球赤道绕一圈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___h。(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00km)
1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
12.甲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______,当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
14.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
(1)物体在处于__状态;
(2)物体在第的速度是__;
(3)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是__。
15.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_____vB(填“>”、“<”或“=” ),在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____(填“东”或“西” )运动.
四、实验题
16.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要求:
(1)你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________ ;
(2)实验步骤:________;
(3)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_________ 。
17.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便于减小_________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如图,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4)如图,小组的成员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像,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___
18.光电门是物理实验中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常用设备,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K是光接收器,当有不透明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物体会遮住光源,接收器K接收不到光信号,计时器便开始计时,当物体通过后,接收器K重新接收光信号,计时结束,即可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光电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小车上安装有遮光板,A、B是安装在斜面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电门。
(1)若小车上的遮光板宽度为d,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
(2)若已知遮光板宽度d=1c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两光电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A=0.01s,tB=0.005s,则小车通过A、B两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A=______m/s,vB=______m/s;
(3)由实验可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 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19.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甲图所示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到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橦击金属片的时间t1,停表记录的时间如乙图所示,由以上测量即可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1。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 s1=______ cm,t1=______s, 1=______m/s (保留三位小数);
(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量并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2,则1______2(选填“>”“<”或“=”)。
20.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使斜面的坡度缓些,简述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
(2)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vAC与实际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____;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 - tAB,sBC=sAC - sAB,再计算得到vBC。
2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由图可知,小车从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3)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
22.为了减少车祸的发生率,道路加强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一辆轿车在经过如图甲所示标志牌后,通过相应“区间测速起点”和“区间测速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75km/h和7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1)如果采用“定点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超速?
(2)该路段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判断)
23.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信息,请计算:
(1)前1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2)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4.广深港高铁全程141km,其中内地段120km,香港段21km,家家在五一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列车时刻表如下:
列车全长200m,中途经过一个隧道,当她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她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s列车完全出隧道,求:
(1)列车由广州南到深圳北的平均速度;
(2)设想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则该隧道的长度。
2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刹车前以90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了35m。
(1)汽车减速过程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司机若饮酒后驾车,反应时间会变长,此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了70m(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饮酒后反应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ACD
7.AD
8.CD
9.AD
10. 运动 列车具有惯性 10
11. 甲 2.05cm
12.40
13. > 20 200
14. 静止 0.5 2
15. > 东
16. 刻度尺、细棉线、秒表、蚊香、火柴 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为s;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为t;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v=
17. v= 小 时间 40.0 0.2 B
18. 1 2 加速
19. 变速 80.0 4.5 0.178 >
20. 减慢小车下滑速度,方便计时 偏大 C
21. 变大 0.15 见详解
22.(1)不会被判超速;(2)会被判超速
23.(1);(2)
24.(1);(2)1000m
25.(1)20m;(2)2s。
(二)
一、单选题
1.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4.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回声
5.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二、多选题
9.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
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信息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不同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音调相同B.甲和乙的音调相同
C.乙的响度最大D.甲和丙的响度相同
三、填空题
11.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____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12.“抖音”App 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 APP软件以 3 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 3 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已知人的声音频率范围 60—2500Hz)。
13.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社区工作人员用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时,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工作人员调节喇叭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四、实验题
16.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一部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另一部手机拨打瓶内的手机,他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瓶内手机的铃声;
(2)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瓶内的手机,他听到瓶内手机铃声的情况是:______(选填“铃声变弱”或“铃声变强”);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7.表中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答两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 ___________。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___________。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 ___________,同时听到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___________。
(5)如图丙所示是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____。(均填写丙图中的序号)
五、计算题
18.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2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19.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的声速为v0问:
(1)A与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经过短暂的Δt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次的时间差为t2,则小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路程
01
广州南
-
7∶55
-
02
虎门
8∶12
8∶14
2分钟
03
深圳北
8∶31
8∶36
5分钟
120km
04
香港西九龙
8∶55
-
-
141km
蚊香长度(cm)
燃烧时间(s)
燃烧速度(cm/s)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
5200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B
故选B。
6.C
7.C
8.A
9.AD
10.ACD
11. 振动 空气 频率
12. 高 不变 有部分声音变为超声波
13. 振动 响度
14. 音色 高 不变
15. 声源 响度 空气
16. 能 铃声变弱 见解析
17. 温度 介质种类 3062m 发声体在振动 大 响度 能量 ①② ②③
18.1500m
19.(1)v0t1;(2)
(三)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
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
C.分度值是 1℃
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3.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
4.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6.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冬天口中哈出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9.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二、多选题
10.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2.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
B.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13.对下面各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放热
B.图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三、填空题
14.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
15.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象,______表示的是蜡烛的熔化曲线,甲在第2min时是______态,甲熔化过程用时______min。
16.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_____现象 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_____现象.
17.小娟利用实验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_______玻璃板上的水变干的更快,于是她得到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你认为小娟通过实验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
1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4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值为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
(4)根据你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则图丁中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0.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
(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
(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2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____;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______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__有关。
五、综合题
22.2016年5月15日,南通终于进入了动车时代。如图是南通火车站站台上的动车,动车的速度可达200km/h以上,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列车从南通驶往其他城市的时间。除了在速度方面的优势以外,动车更加安全舒适,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如窗玻璃采用双层玻璃,乘坐时感觉到噪音很小。车厢之间的门可以自动开关,卫生间水龙头自动放水、热风干手机自动吹风。如表是某次乘坐动车的时刻表:
(1)动车组安装的热风干手机,手靠近时能自动启动,利用了红外线传感器。在使用时感觉到,起先手特别凉,好像只吹冷风,等手上的水快干时,才能感觉到吹的是热风。其实干手机一直吹的都是热风,产生上述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明坐动车从南通到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3)一列长360m的动车沿直线匀速驶向正前方的隧道,动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是1min,在隧道内运行的平均速度是64.8km/h,则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___m。动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洞口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到回声。已知司机第一次鸣笛后4s听到回声,第二次鸣笛后2s听到回声,两次鸣笛的时间相隔为9.5s,则第一次鸣笛时动车距离山洞___________m;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2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___________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23.请阅读《制冷与生活》。
制冷与生活
制冷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技术使空间内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古代,人们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制冷。如在家里放置冰块,可以达到降暑的目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如图所示。夏季,鉴击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鉴缶之间装热水,还可起到保温作用。当代制冷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制冷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液氮制冷,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制冷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了液氮无毒、低温、呈化学惰性等特性,直接接触发生热交换达到制冷效果。液氮的温度能低到-196℃左右,所以制冷非常快,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就算立即冰冻也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液氮制冷可应用于食品速冻、病变冷冻医疗、低温实验研究等。二氧化碳制冷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制冰上。在国家速滑馆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内,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的二氧化碳再经过压缩、冷凝、膨胀等过程,又回到液态状态循环到冰面下。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以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便越平整。生活中的冰箱制冷、空调制冷,也应用了类似的原理。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来实现制冷的新技术。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表现出吸热、放热的特性,磁制冷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制冷的。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低温及超低温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制冷技术将出现日新月异的变革,最终推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冬奥会利用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凝固
(2)结合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利用液氮速冻食品时,液氮需要放热
B.往饮料中加冰块和冰鉴制冷的原理不同
C.液氮温度非常低,可以直接接触迅速制冷
D.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吸、放热的特性而实现的
(3)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二氧化碳变回液态时又会放出热量。如果你是冬奥场馆制冷系统的设计人员,请简单写出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
车次
出站﹣到站
类型
开车时间
到站时间
里程
D5454
南通﹣南京
动车组
06:24
08:46
284km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故选C.
5.D
6.C
7.A
8.B
9.B
10.BC
11.BC
12.AC
13.AC
14. 2.35 36
15. 乙 固 4
16. 液化 汽化
17. B 不能 应在A、B两玻璃板上滴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滴
18. 升华 熔化 凝华 放
19. 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液化成小水珠 96 98 低于 见解析所示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减少水的质量 (b) (a)
20. 液化 98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等于 不会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1. B 98 不变 < 吸热 气压
22. 发生了汽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它要吸收热量 120 1440 760 14.17
23. A CD 见详解
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坤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坤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R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六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六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路图符合电路组成的是,2A∼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