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还原性无关的是( )
A. NaH用于野外生氢剂B. 漂白粉用于游泳池消毒
C. 铁粉用作食品脱氧剂D. 氨气用于工业制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用于野外生氢剂,反应过程H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A错误;
B.漂白粉用于游泳池消毒,利用了漂白粉反应后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来杀灭病菌,与还原性无关,B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脱氧剂,利用了铁的还原性,C错误;
D.氨气用于工业制硝酸,首先把氨进行催化氧化,氨作还原剂,表现了还原性,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Ti-Fe储氢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 秸秆、芦苇可用于生产再生纤维
C. AlN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天然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秸秆、芦苇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于生产再生纤维,故B正确;
C.AlN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动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D。
3. 河南汝阳盛产中药杜仲,杜仲含有抗肿瘤功效的香豆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在有机化学中也可用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的结构,如可表示为
A. 香豆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香豆酸的分子式为
C. 香豆酸中仅含酯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D. 一定条件下香豆酸与乙醇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香豆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正确;
B.根据题中给出的结构可判断香豆酸的分子式为,B项正确;
C.香豆酸中含有酯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项错误;
D.香豆酸中的羧基与乙醇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项正确;
故选:C。
4. 某盐的化学式为X3YZ6,已知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周期,且均为金属元素;Z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混合,在暗处即可发生爆炸;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
B. X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C. Z元素的常见价态有-1和+7
D. 工业上电解Y的氯化物制备Y的单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Z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与H2混合,在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说明Z是氟元素;X、Y是同一周期的金属,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Y是Al元素;根据该盐的化学式可知是钠元素。
【详解】A.X、Y、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故简单离子半径,A错误;
B.X元素与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其中Na2O2存在共价键,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得电子能力最强,常见化合价为-1、0,不存在+7价,C错误;
D.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的制备,D错误;
故选B。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人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制陶瓷所用主要原料为黏土
B. 酿酒时葡萄糖通过水解转化为乙醇
C. 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食盐
D.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故A正确;
B.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糖糖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乙醇,故B错误;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一般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故C正确;
D.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盐酸易挥发,中混有,与溶液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确定酸性,无法证明非金属性,故A错误;
B.灼热的木炭温度比较高,浓硝酸受热分解也会产生红棕色的,故B错误;
C.酸性条件下,会将氧化为,从而无法确定原是否变质,故C错误;
D.溴蒸气与水反应可生成和,与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与水反应生成,与溶液不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0g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 5.6L(标准状况)氯仿()的分子数目为
C. 1L1ml/L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D. 和足量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1个碳正离子中含8个电子,故3.0g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氯仿()液体,无法计算,故B错误;
C.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因此的葡萄榶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大于,故C错误;
D.和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故D错误;
答案选A。
8.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能够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和的转化率达到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混合气体的颜色由造成,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反应达到平衡,A项正确;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及体积始终不变,因此密度始终不变,B项错误;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因此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C项错误;
D.若初始和物质的量相等,则和的转化率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相等,D项错误;
故选A。
9. 石油冶炼工业产生的硫化氢可通过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进行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极甲是电子流出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通过质子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乙
C. 工作时,电极甲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D. 工作时,电极乙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电极甲是负极,电极乙是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正确;
C.电极甲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有生成,故电极甲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C正确;
D.电极乙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错误;
故选D。
10. 某实验小组在培养皿中设计了如下微型实验:向亚硫酸钠固体上滴加几滴70%的浓硫酸,立即用表面皿盖住培养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处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具有漂白性
B. c处出现黄色浑浊,表明具有氧化性
C. d处发生反应:
D. e处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后又逐渐褪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向亚硫酸钠固体上滴加几滴70%的浓硫酸,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然后根据SO2的性质作答。
【详解】A.b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反应5SO2+2+2H2O=5+2Mn2++4H+,证明SO2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
B.c处溶液中产生黄色浑蚶,说明有硫单质生成,SO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S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B项正确;
C.d处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C项错误;
D.e处紫色石蕊溶液遇SO2只变红,不褪色,D项错误;
答案选B。
1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为34的的结构示意图:
B. CCl4的电子式
C. 异戊烷的球棍模型: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量数为34的,其核电荷数为16,A错误;
B.的电子式为,B错误;
C.异戊烷的主链为4个碳,还有一个甲基作支链,其球棍模型:,C正确;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
故选C。
12. 催化加氢可以制取乙烯:,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于a大于c,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反应物转变为过渡态时需要吸收能量
C. 断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新键吸收的能量
D. 加压能使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
B.过渡态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由反应物转化为过渡态需要吸收能量,B正确;
C.放热反应,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C错误;
D.加压会使方程式中左侧和右侧气体的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提高,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过程( )
A. 、、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
B. 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均属于化学变化
C. 医疗上常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D. 有“OTC”标识的药品需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酸雨,A错误;
B.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均有新物质生成,B正确;
C.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C错误;
D.有“OTC”标识的药品属于非处方药,患者可以自行购买,D错误;
故选B。
14. 把下列四种溶液分别加入四只均盛有20mL3ml/L稀硫酸的烧杯中(稀硫酸的初始温度相同),然后均加入蒸馏水稀释到60mL,溶液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A. 20℃,10mL,5ml/L的溶液
B. 20℃,20mL,3ml/L的溶液
C. 30℃,10mL,4ml/L的溶液
D. 30℃,30mL,2ml/L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四组实验,混合后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均相等,D项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最高,混合后的浓度最大,因此反应速率最快,最先出现浑浊;
综上A、B、C错误,答案选D。
15. 下列装置可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
B.倒置漏斗的边缘刚好浸没在水中即可,本图装置已失去防倒吸的功能,B错误;
C.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并及时搅拌冷却,C正确;
D.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不会在空气中出现白烟,无法验证二者能够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乳酸亚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铁强化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在反应1中,除了使用乙醇作反应物,还需要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乳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1ml乳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反应,___________。
(4)在反应2中,乳酸和充分反应可制得乳酸亚铁。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乳酸亚铁是一种浅绿色粉末,长时间存放后逐渐变为黄褐色,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请对乳酸亚铁的保存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
(6)工业上通过生物发酵法也可制得乳酸: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获得葡萄糖,葡萄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要的检验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答案】(1)①. 丙酸 ②. 取代反应
(2)①. 浓硫酸、加热 ②.
(3)1:2(或或0.5)
(4)或 或
(5)①. 乳酸亚铁中的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②. 密封保存
(6)碘水(或碘酒)
【解析】A与氯气在红磷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先发生氯原子水解,再经酸化生成乳酸;乳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乳酸乙酯粗品,然后蒸馏得到纯乳酸乙酯,乳酸乙酯发生碱性水解再酸化得到乳酸,乳酸与铁单质反应生成乳酸亚铁,据此分析解答。
(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丙酸,A与氯气在红磷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
(2)乳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乳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3)1ml乳酸中含1ml羟基和1ml羧基,可与2mlNa反应;其中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能消耗1ml,;
(4)乳酸和充分反应生成乳酸亚铁和二氧化碳,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或 或;
(5)乳酸亚铁中的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因此长时间存放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乳酸亚铁应密封保存,以防止乳酸亚铁被氧化;
(6)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17. “碳中和”是国家战略目标,其目的是实现的排放量和利用量达到相等,将资源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碳中和”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植树造林,发展绿色经济B. 通过裂化将重油转化为汽油
C. 在燃煤中添加或D. 大力开采和使用可燃冰
(2)和H2在催化下发生反应可合成清洁能源甲醇:,该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
①第一步:
第二步: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断开(或形成)1ml化学键的能量变化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下表中的数据可知,该反应每生成1ml甲醇,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的热量。
(3)在恒温(始终保持反应温度为350℃)、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H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b”或“c”)。0~2min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
②若初始体系的压强为,则平衡时甲醇的分压为___________(气体分压=总压x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③反应至2min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测改变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
④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答案】(1)A
(2)①. ②. 放出 ③. 46
(3)①. b ②. 0.15 ③. 0.15p ④.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使用了催化剂) ⑤. 90
【解析】(1)A.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更多CO2,有利于碳中和,A正确;
B.通过裂化将重油转化为汽油,提高汽油产量,与碳中和没有关系,B错误;
C.在燃煤中添加或目的是固硫,防止煤燃烧时产生SO2污染空气,与碳中和没有关系,C错误;
D.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使用会排放更多CO2,不利于碳中和,D错误;
故选A。
(2)①根据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与原子守恒定律,可推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每生成1ml甲醇,需要断开2mlC=O、3mlH-H,生成3mlC-H、1mlC-O、3mlO-H,断开化学键共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共放出能量:,故每生成1ml甲醇,共放出46kJ热量。
(3)①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物质的质的CO2与H2反应,同一时间消耗H2的量是CO2的3倍,因此H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b。0~2min,H2浓度减小量为,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②CO2和H2的起始浓度均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浓度为、H2浓度为,CH3OH(g)、H2O(g)浓度均为,因此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为:,甲醇的分压为:。
③反应至2min时,条件改变,但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随后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均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了,故改变的条件应是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使用了催化剂)。
④平衡时,H2浓度共减小了,因此H2的平衡转化率为。
18. 四川盆地的卤水中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的平均含量在1000mg/L以上,采用树脂吸附法可提取其中的溴元素,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液溴时所使用的试剂瓶应配备___________材质的塞子,并且在盛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入一些___________形成液封。
(2)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除去川卤水中的悬浮物质,若该絮凝剂是固态无机物,则可能是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3)第一次“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树脂吸附”的过程可表示为:,写出“洗脱”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洗脱”时,理论上也可选用___________替代(填标号)。
A. B. 盐酸
C. D.
(6)利用“蒸出”步骤实现Br2与水溶液的分离,该步骤体现了___________的性质。
(7)我国科学家利用高分子膜,研发出一种富集溴元素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低浓度透过高分子膜与吸收液发生反应生成和富集液,再经酸化可重新得到。形成和,富集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 玻璃 ②. 蒸镏水
(2)铝盐(填“铁盐”也可)
(3)将转化为,便于树脂吸附
(4)
(5)AC
(6)易挥发
(7)
【解析】卤水中加絮凝剂除去悬浮杂质,过滤后滤液中加稀硫酸酸化,再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然后用树脂吸附溴单质,吸附后用亚硫酸洗脱,将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得到高溴液,高溴液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重新氧化为溴单质,最后将溴单质蒸出得到溴单质。
(1)溴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因此不能用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应选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由因溴易挥发,保存时在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液封;
(2)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除去川卤水中的悬浮物质,一般利用胶体净水,可用铝盐或铁盐溶于水制取胶体作絮凝剂;
(3)第一次氧化的目的:将转化为,便于树脂吸附;
(4)“洗脱”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洗脱”时,需选用还原性试剂将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结合选项可知和均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溴单质,故选:AC;
(6)利用“蒸出”步骤实现Br2与水溶液的分离,该步骤体现了的挥发性;
(7)与吸收液发生反应生成和富集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19.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氨化剂,有关该物质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合成少量的氨基甲酸铵。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稀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B和C中试剂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从三颈烧瓶中分离出产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5)装置E的作用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若观察到E中出现大量气泡(浓硫酸足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检验制得的产品中是否混有?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①.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 浓硫酸
(3)
(4)过滤
(5)①. 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与氨基甲酸铵反应 ②. 通入氨气的流速过慢(或通入二氧化碳的流速过快或装置A中滴入盐酸的速度过快)
(6)取适量的产品溶于水,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混有;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不混有
【解析】本实验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经除杂干燥后,通入三颈烧瓶内与氨气发生反应,结合目标产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即可;
(1)结合仪器结构特点可知,该仪器为分液漏斗;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挥发的HCl和水蒸气,所以需先经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再经过浓硫酸干燥;
(3)实验室通过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氨气,反应方程式:;
(4)生成的产物不溶于,通过过滤的方法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5)为避免多余的氨气逸出,需进行尾气除了,所以E装置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利用浓硫酸吸水的特性,可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与氨基甲酸铵反应;E装置中产生大量气泡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流速过快,或A装置滴加稀盐酸速率过快等原因导致;
(6)取适量的产品溶于水,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混有;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不混有。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非金属性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
证明木炭与浓硝酸能发生反应
将灼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观察是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C
检验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溶于稀硫酸。然后滴加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
区别溴蒸气和
将气体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出现淡黄色沉淀
A
B
C
D
将海带灼烧成灰
收HCl并防倒吸
浓硫酸与乙醇混合
验证浓氨水与浓硫酸能反应
化学键
H-H
C-O
C=O
O-H
C-H
436
326
803
464
414
制备原理
放热反应
主要性质
①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变为
②温度较高时容易分解生成、
③不溶于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1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2 kJ的热量,3kJ的热量,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