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01
    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02
    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uSO4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2.(2023连云港节选)CuSO4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用其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CuSO4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1。
    步骤2:将铁钉浸入到CuSO4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有明显现象后,将盛有CuSO4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2。
    (1)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可说明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m1=m2,可证明参加反应的Fe和CuSO4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嘉兴)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__(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设问) 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 物质的元素组成的推断
    4.(2023宁波改编)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eq \(=====,\s\up7(催化剂)) H2+CO2
    B.该反应过程中分子会分裂成原子
    C.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不发生变化
    D.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5.(2023泰安改编)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尿素[CO(NH2)2] D.甲烷(CH4)
    6.(2022天津)将16 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 g
    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考向2 化学式、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7.(2023北京)载人航天器中处理 CO2的一种方法为 2Li2O2+2CO2=== 2X+O2,X的化学式为( )
    A.Li B.Li2O C.Li2CO3 D.LiOH
    8.(2023扬州)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X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5O2点燃 3CO2+4H2O。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3H6 C.C2H6O2 D.C3H8O3
    9.(2023绥化改编)制备硝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为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 2NaNO2+xH2O,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考向3 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数据分析
    10.(2023昆明)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11.(2023怀化)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1 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
    12.(2023常德改编)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下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1
    B.该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丁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13.(2023扬州)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
    14.(挑战题) (2022潍坊)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 g,丁的质量为3 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 g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考向4 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15.(2023德阳)已知:2Na2O2+2CO2=== 2Na2CO3+O2。 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 g CO2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为x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4.8,气体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15.9 g
    C.若x=7.6,Na2O2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11∶8
    考向5 有关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6.(2022贺州)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6 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 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 )
    A.2∶3 B.3∶10 C.8∶1 D.8∶7
    17.(挑战题) (2023随州)在反应X+2Y=== 2Q+R中,1.6 g 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a∶b等于( )
    A.23∶9 B.46∶9 C.32∶9 D.16∶9
    命题点3 微观反应示意图
    18.(2023恩施州改编)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1∶1∶2
    19.(2023青海改编)下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C.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
    D.反应生成的氢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20.(2023吉林)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Cl2=== 2HCl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21.(2023常州)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
    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
    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
    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22.(2023日照改编)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在上述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eq \(=====,\s\up7(催化剂),\s\d5(△)) CO2+N2
    23.(2023梧州)CO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如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
    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
    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
    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
    24.(2023黔东南州)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 g乙完全反应,生成4.4 g丙和2.7 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甲中含碳、氢、氧元素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25.(2023重庆B)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26.(2023北京)载人航天器中处理 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 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4∶1
    27.(2023安徽)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X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28.(2023江西)2023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
    29.(2023潍坊·多选)氢气和氧气在 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C.过程③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氧分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2eq \(=====,\s\up7(Pd基催化剂)) H2O2
    30.(2023云南)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从表示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 eq \(=====,\s\up7(通电))2HCOOH+O2
    31.(2023课标新增) 学习活动(2023广州)载人航天器中利用下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到舱外的物质是甲烷
    B.反应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个数比为1∶1
    C.反应器2中生成和的质量比为9∶8
    D.该系统在产生O2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
    32.(2023株洲改编)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有3种原子
    B.图示有6种分子
    C.该反应条件一定是高温
    D.图示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33.(2023湘潭)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可用于去除甲醛(CH2O)的方法,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甲醛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4.(2023金华)“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3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35.(2023成都)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②原子个数减少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
    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36.(2023武汉改编)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体现了氢气的还原性
    C.两种生成物均由分子直接构成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37.(2023龙东)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甲烷的分子符号是________;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单质是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宏观任选一个角度简述,该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38.(挑战题) (2023攀枝花)高温下,用CH4和CO2在镍(Ni )钴(C)双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制得CO和H2。反应过程中,积碳会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下图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积碳、消除积碳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积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消除积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调整CO和H2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CO和H2为原料合成CH3OH(甲醇)时,CO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9.(2023广东节选)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涉及_______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2023兰州节选)科学家研制出的“TM­LiH”双催化剂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效率。其原理如图所示:
    (1)除催化剂外,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有__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2)你对催化剂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1.(202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下图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的微观模型图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
    (3)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B
    2. (1)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 (3)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3. 【实验步骤】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解析】【实验步骤】反应结束冷却后,应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规律。【交流反思】(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仍能得出上述结论,因为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仍保持平衡,反应前后总物质的质量不变。
    4. C
    5. C
    6. A 【解析】16 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纯净物R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即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eq \f(12,44)×100%)=12 g,氢元素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 g×(eq \f(2,18)×100%)=4 g,碳、氢元素的总质量为12 g+4 g=16 g,与纯净物R的质量相等,即R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A正确、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B错误;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eq \f(12 g,16 g)×100%=75%,D错误。
    7. C 8. A 9. A
    10. 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30 g-14 g=16 g,甲为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20 g-16 g=4 g,乙为反应物,B说法正确;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20 g-0=20 g,丁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则有a=30+20+5-14-16-20=5,A说法正确;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该反应的杂质,C说法正确;反应中甲、乙、丁的质量比为16 g∶4 g∶20 g=4∶1∶5,但由于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未知,因此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无法计算,D说法错误,故选D。
    11. 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有4.6+2.4=2.2+2.7+待测,解得待测值为2.1,即反应后X的质量为2.1 g,A说法正确;参加反应的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6 g×(eq \f(12×2,12×2+1×6+16×1)×100%)=2.4 g,氢元素的质量为4.6 g×(eq \f(1×6,12×2+1×6+16×1)×100%)=0.6 g,氧元素的质量为4.6 g-2.4 g-0.6 g=1.6 g,参加反应的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4 g,故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 g+2.4 g=4 g;反应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 g×(eq \f(12,44)×100%)=0.6 g,氧元素的质量为2.2 g-0.6 g=1.6 g,反应生成的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 g×(eq \f(2,18)×100%)=0.3 g,氧元素的质量为2.7 g-0.3 g=2.4 g,则CO2和H2O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 g+2.4 g=4 g。对比反应前后碳、氢、氧元素质量,可知X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 g-0.6 g=1.8 g,氢元素的质量为0.6 g-0.3 g=0.3 g,故X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8 g∶0.3 g=6∶1,D说法正确。
    12.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图示信息,可知20+20+20+20=13+16+20+x,x=31,A说法正确;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甲、乙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所以该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丁或甲+乙eq \(――→,\s\up7(丙))丁,B说法正确;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丁是该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为化合物,C说法不正确;反应中消耗甲、乙质量比为7 g∶4 g=7∶4,D说法正确。
    13. D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A说法正确;分析图示信息,可知a%=100%-14%-6%-63%=17%,假设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均为100 g,则该反应为14 g氮气与3 g氢气反应生成17 g氨气。参加反应的氮气、氢气质量比为14∶3,结合二者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3,B说法正确;反应前后M的质量不变,可知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该反应的杂质,C说法正确;反应后氢气和氨气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17%,二者质量分数之比为14∶17,D说法不正确。
    14. D 【解析】根据题意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
    根据分析,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减少16 g,乙物质的质量增加8 g,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丁物质的质量增加8 g。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A说法不正确;反应前后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此丙不一定是催化剂,B说法不正确;反应生成丁的质量为8 g,反应前丁的质量为3 g,因此反应后丁的质量为11 g,C说法不正确;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乙和丁质量都是8 g,因此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8 g∶8 g=1∶1,D说法正确。
    15. D 【解析】反应中二氧化碳、氧气质量比为88∶32,据此计算若13.2 g二氧化碳全部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4.8 g,若x=4.8,则气体M中只含有氧气,A说法错误;反应中二氧化碳、碳酸钠的质量比为88∶212,若13.2 g二氧化碳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31.8 g,B说法错误;若x=7.6,说明13.2 g二氧化碳未全部反应,过氧化钠一定已经消耗完,C说法错误;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a,则生成氧气质量为eq \f(4a,11),则(13.2-a)+eq \f(4a,11)=7.6,a=8.8,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 g,生成氧气质量为3.2 g,气体M中含有二氧化碳质量为13.2 g-8.8 g=4.4 g,含有氧气质量为3.2 g,二者质量比为4.4 g∶3.2 g=11∶8,D说法正确。
    16. D 【解析】设混合气体中CH4的质量为x,由反应中碳元素守恒,可列关系式:
    CH4 ~ CO2 ~ CaCO3
    16 100
    x 20 g
    eq \f(16,100)=eq \f(x,20 g)
    x=3.2 g
    则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6 g-3.2 g=2.8 g,故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3.2 g∶2.8 g=8∶7,故选D。
    17. D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X+2Y=== 2Q +R
    36 44
    b 4.4 g
    eq \f(36,44)=eq \f(b,4.4 g)
    b=3.6 g,1.6 g X与足量Y反应生成3.6 g Q和4.4 g R,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3.6 g+4.4 g-1.6 g=6.4 g,则a∶b=6.4∶3.6=16∶9,故选D。
    18. D 19. B 20. C 21. D 22. C
    23. D 【解析】乙为单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乙为氢气。物质丙为甲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A说法正确;“”为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B说法正确;物质乙为氢气,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微粒图示为“”,C说法正确;该反应为CO2+3H2eq \(=====,\s\up7(一定条件)) CH3OH+H2O,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说法错误。
    24. B 【解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乙是氧气、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4 g+2.7 g-4.8 g=2.3 g。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等于甲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为4.4 g×eq \f(12×1,12×1+16×2)=1.2 g,反应生成的水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等于甲中所含氢元素质量,为2.7 g×eq \f(1×2,1×2+16×1)=0.3 g,又因为1.2 g+0.3 g=1.5 g<2.3 g,故甲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氧元素质量为2.3 g-1.5 g=0.8 g。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C说法错误;氧气中氧元素显0价,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均显-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说法错误。
    25. C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eq \(=====,\s\up7(催化剂),\s\d5(△)) 4NO+6H2O,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A说法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B说法错误;甲是NO,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C说法正确;乙是水,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变,D说法错误。
    26. D 【解析】分析微观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和丁的化学式分别为H2、CO2、H2O和CH4,二氧化碳和水的元素组成不同,A说法错误;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B说法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eq \(=====,\s\up7(一定条件)) 2H2O+CH4。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C说法错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D说法正确。
    27. B 【解析】该合成反应通过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物质X,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A说法正确;由物质X的微观图示可知,一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因此X的化学式为C2H4O2,B说法错误;CO2合成C2H4O2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说法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C2H4O2中含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D说法正确。
    28. 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H2Oeq \(=====,\s\up7(一定条件)) CH3COOH+O2。该变化是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A说法错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氧化物,因此反应前后只有CO和H2O两种氧化物,B说法错误;丙物质由乙酸分子构成,每个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8个原子构成,C说法错误;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说法正确。
    29. BD 【解析】图示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O2eq \(=====,\s\up7(Pd基催化剂)) H2O2,D说法正确;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说法错误;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因此反应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B说法正确;过程③中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氢分子,C说法错误。
    30. C 【解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eq \(=====,\s\up7(通电)) 2HCOOH+O2,反应物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因此该反应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D说法均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说法正确;反应前氧元素都显-2价,反应后生成的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说法错误。
    31. C 【解析】由转化图示可知,为水分子,则为氢原子,为氧原子,为二氧化碳分子,为碳原子,为甲烷分子,即排出舱外的物质是甲烷,A说法正确;反应器2中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4H2eq \(=====,\s\up7(一定条件)) CH4+2H2O,消耗二氧化碳和生成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说法正确;反应器2生成水和甲烷的质量比为36∶16=9∶4,C说法不正确;该系统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在产生氧气的同时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D说法正确。
    32. A 33. C 34. A 35. A 36. A
    37. (1)Al CH4 Fe2+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或H++OH- === H2O)
    (2)①2F2+2H2O === 4HF+O2 ②元素种类(或原子种类或原子数目或氢元素化合价,合理即可)
    38. (1)CH4eq \(=====,\s\up7(镍钴双催化剂)) C+2H2 (2)CO2+Ceq \(=====,\s\up7(镍钴双催化剂)) 2CO (3)1∶2
    【解析】(1)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产生积碳的反应为甲烷在镍钴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碳,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消除积碳的反应为碳和二氧化碳在镍钴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根据甲醇化学式分析,仅用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时,一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38. (1)2H2O eq \(=====,\s\up7(通电)) 2H2↑+O2↑ (2)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或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39. (1)2(或两) 不变
    (2)CH4+O2+H2eq \(=====,\s\up7(催化剂)) CH3OH+H2O
    40. (1)N、H
    (2)催化剂参与反应(合理即可)
    41. (1)甲烷分子(或CH4) (2)①Ⅲ ②1∶2
    (3)检验气体的纯度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纯净物
    C2H5OH
    O2
    CO2
    H2O
    X
    反应前质量/g
    4.6
    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项目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物质




    反应前(g)
    16
    2
    5
    3
    反应后(g)
    0
    10
    5
    11
    发生变化的量(g)
    16
    8
    0
    8
    相关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课时5---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课时5---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知识梳理,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基础演练,难点突破,实验突破,实验装置设计,浅绿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3.3.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3.3.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