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卷(01)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卷(0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须用0,17,14,7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化学同场合卷,化学试题满分50分,全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题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本试题卷包括2道大题,14道小题,共6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古诗词中有明显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C.七夕:卧看牵牛织女星D.中秋节:月有阴晴圆缺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3.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 )
A.B.
C.D.
4.2024年1至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新能源车销量中占比62%。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钛合金弹簧B.聚丙烯保险杠C.挡风玻璃D.碳纤维零件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到白烟
C.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D.将铜丝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镁离子:Mg2+B.干冰:H2OC.3个氮原子:3N2D.熟石灰:Ca(OH)2
7.化肥的合理使用为水稻的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B.CO(NH2)2C.KNO3D.KCl
8.青少年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该微量元素是( )
A.锌B.铁C.碘D.钙
9.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品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
10.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B.丙烯酸中含有9个原子
C.丙烯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D.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10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自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如图为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自热粉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可以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自加热米饭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化学式)。
(2)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能变为热能。生石灰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
(3)下列有关生石灰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生石灰能制取然石灰
(4)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 (高”或“低”)
(5)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目的是 。
(7)结合图中曲线分析,自热粉加热的优点 (2分)。
A.自热粉维持热量更持久 B.自热粉一段时间后放热更多 C.自热粉比生石灰放热快
(8)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的原因,选一个角度进行说明 。
12.(10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收集方法利用了氧气的性质为: 。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
(5)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
(6)“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输氧,其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甲剂为白色固体(Na2CO3⋅3H2O2)作制氧剂:乙剂为MnO2,可作 剂。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第一步:2Na2CO3⋅3H2O加热<40∘C2Na2CO3+3H2O;第二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利用上述实验室仪器模拟组装该制氧机时,装置B相当于制氧机中的 (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
13.(10分)生活自来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健康。某化学学习小组对自来水进行了相关探究。
活动一:对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进行调查研究。
(1)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 ,投药消毒的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
活动二:对乳白色自来水的调查研究。
家中水龙头放出的自来水呈乳白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澄清,该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这是因为自来水在通过加压泵站加压输送时,由于压力过大使得空气溶于水中,经水龙头放出时产生大量体积极小的气泡,因此肉眼看起来自来水呈现乳白色。这种现象不影响自来水水质。
【交流讨论】(2)上述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有关,此外,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还有 。
活动三:对家用自来水易生成水垢的调查研究。
【查阅资料】当地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产生水垢,是硬水。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对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a2+、Mg2+进行了实验探究(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实验小结】(3)该地自来水中含有Ca2+、Mg2+。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联系实际】(4)小组同学走访了许多工厂和家庭,对硬水的危害有了更多的认识。请联系实际,写出硬水的一种危害: 。生活中,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 。
(5)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14.(10分)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锈蚀为项目展开研究。
一、在生活中认识铁的锈蚀
(1)从生活中观察可知,铁锈一般呈 色。
(2)你认为铁容易锈蚀的环境或场所是 (写一条即可)
(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铁制品生锈后要及时处理,否则内部的铁容易更快被腐蚀,因为铁锈具有 的结构。
二、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猜想1.铁生锈与氧气有关;猜想2.铁生锈与水有关;
(4)猜想3.铁生锈与 有关。
【设计与实验】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如图1),现象为:A中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C中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5)从实验现象可知,猜想3正确。小刚想到家中切完酸菜、咸菜的菜刀,如果不洗不擦干的话生锈得更快。图1基础上可以补做什么实验,能研究出加速铁锈蚀的条件? (填序号)(2分)
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晶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B.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
C.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醋酸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
三、利用现代技术深入研究铁锈蚀的过程
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炭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6)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填序号)
A.反应到t2时刻装置在散失热量,所以温度下降。
B.t1时刻铁生锈放出的热量逐渐减少,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7)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同学们分析t1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中,进而 ,导致压强变大。
【参考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
九年级 化学 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A 2.A 3.A 4.B 5.C 6.D 7.C 8.A 9.A 10.D
11.(1) CaO
(2) 化学; CaO+H2O=Ca(OH)2
(3) B
(4) 低
(5) CaH2+2H2O=Ca(OH)2+2H2↑
(6) 防止因放热、产生气体导致包装压强过大而爆炸
(7) AB
(8) 产生碱性物质(合理即可)
12.(1) 锥形瓶
(2) 略;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 略
(4)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节约药品
(5) B
(6) 催化; 2H2O2MnO22H2O+O2↑; 反应仓
13.(1) 明矾; 化学
【交流讨论】(2) 压强; 温度
【实验探究】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或Na2CO3等,合理即可)
【实验小结】(3) 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联系实际】(4) 洗衣服时浪费洗涤剂(合理即可); 煮沸
(5) BD
14.(1) 偏红或偏黄(合理即可)
(2) 潮湿多水的环境
(3) +3; 疏松多孔
(4) 氧气和水
(5) AB(2分)写对一个给1分
(6) B
(7) 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盐酸与剩余铁粉反应产生较多氢气发热剂
理论放热量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ΔT/∘C
吸热量/kJ
ΔT/∘C
吸热量/kJ
H2O+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自来水中含有Mg2+
②将步骤①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Ca2+
物理、化学同场合卷,化学试题满分50分,全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题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本试题卷包括2道大题,14道小题,共6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古诗词中有明显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C.七夕:卧看牵牛织女星D.中秋节:月有阴晴圆缺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3.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 )
A.B.
C.D.
4.2024年1至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新能源车销量中占比62%。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钛合金弹簧B.聚丙烯保险杠C.挡风玻璃D.碳纤维零件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到白烟
C.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D.将铜丝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镁离子:Mg2+B.干冰:H2OC.3个氮原子:3N2D.熟石灰:Ca(OH)2
7.化肥的合理使用为水稻的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B.CO(NH2)2C.KNO3D.KCl
8.青少年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该微量元素是( )
A.锌B.铁C.碘D.钙
9.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品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
10.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B.丙烯酸中含有9个原子
C.丙烯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D.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10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自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如图为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自热粉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可以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自加热米饭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化学式)。
(2)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能变为热能。生石灰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
(3)下列有关生石灰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生石灰能制取然石灰
(4)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 (高”或“低”)
(5)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目的是 。
(7)结合图中曲线分析,自热粉加热的优点 (2分)。
A.自热粉维持热量更持久 B.自热粉一段时间后放热更多 C.自热粉比生石灰放热快
(8)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的原因,选一个角度进行说明 。
12.(10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收集方法利用了氧气的性质为: 。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
(5)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
(6)“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输氧,其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甲剂为白色固体(Na2CO3⋅3H2O2)作制氧剂:乙剂为MnO2,可作 剂。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第一步:2Na2CO3⋅3H2O加热<40∘C2Na2CO3+3H2O;第二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利用上述实验室仪器模拟组装该制氧机时,装置B相当于制氧机中的 (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
13.(10分)生活自来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健康。某化学学习小组对自来水进行了相关探究。
活动一:对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进行调查研究。
(1)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 ,投药消毒的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
活动二:对乳白色自来水的调查研究。
家中水龙头放出的自来水呈乳白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澄清,该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这是因为自来水在通过加压泵站加压输送时,由于压力过大使得空气溶于水中,经水龙头放出时产生大量体积极小的气泡,因此肉眼看起来自来水呈现乳白色。这种现象不影响自来水水质。
【交流讨论】(2)上述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有关,此外,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还有 。
活动三:对家用自来水易生成水垢的调查研究。
【查阅资料】当地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产生水垢,是硬水。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对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a2+、Mg2+进行了实验探究(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实验小结】(3)该地自来水中含有Ca2+、Mg2+。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联系实际】(4)小组同学走访了许多工厂和家庭,对硬水的危害有了更多的认识。请联系实际,写出硬水的一种危害: 。生活中,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 。
(5)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14.(10分)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锈蚀为项目展开研究。
一、在生活中认识铁的锈蚀
(1)从生活中观察可知,铁锈一般呈 色。
(2)你认为铁容易锈蚀的环境或场所是 (写一条即可)
(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铁制品生锈后要及时处理,否则内部的铁容易更快被腐蚀,因为铁锈具有 的结构。
二、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猜想1.铁生锈与氧气有关;猜想2.铁生锈与水有关;
(4)猜想3.铁生锈与 有关。
【设计与实验】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如图1),现象为:A中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C中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5)从实验现象可知,猜想3正确。小刚想到家中切完酸菜、咸菜的菜刀,如果不洗不擦干的话生锈得更快。图1基础上可以补做什么实验,能研究出加速铁锈蚀的条件? (填序号)(2分)
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晶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B.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
C.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醋酸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
三、利用现代技术深入研究铁锈蚀的过程
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炭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6)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填序号)
A.反应到t2时刻装置在散失热量,所以温度下降。
B.t1时刻铁生锈放出的热量逐渐减少,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7)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同学们分析t1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中,进而 ,导致压强变大。
【参考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
九年级 化学 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A 2.A 3.A 4.B 5.C 6.D 7.C 8.A 9.A 10.D
11.(1) CaO
(2) 化学; CaO+H2O=Ca(OH)2
(3) B
(4) 低
(5) CaH2+2H2O=Ca(OH)2+2H2↑
(6) 防止因放热、产生气体导致包装压强过大而爆炸
(7) AB
(8) 产生碱性物质(合理即可)
12.(1) 锥形瓶
(2) 略;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 略
(4)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节约药品
(5) B
(6) 催化; 2H2O2MnO22H2O+O2↑; 反应仓
13.(1) 明矾; 化学
【交流讨论】(2) 压强; 温度
【实验探究】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或Na2CO3等,合理即可)
【实验小结】(3) 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联系实际】(4) 洗衣服时浪费洗涤剂(合理即可); 煮沸
(5) BD
14.(1) 偏红或偏黄(合理即可)
(2) 潮湿多水的环境
(3) +3; 疏松多孔
(4) 氧气和水
(5) AB(2分)写对一个给1分
(6) B
(7) 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盐酸与剩余铁粉反应产生较多氢气发热剂
理论放热量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ΔT/∘C
吸热量/kJ
ΔT/∘C
吸热量/kJ
H2O+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自来水中含有Mg2+
②将步骤①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