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0-16 AL-27 S-32 Cl-35.5 Mn-55
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炼铜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2.化学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建立起科学的元素观,提出了氧化学说、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等等。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波义耳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门捷列夫
3.运用思维图学习,有助于提高归纳整理能力。如图为物质M的思维图,M可能为
A. B.HCl C.HClO D.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 B.氮化硅 C.光导纤维D.富勒烯
5.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是
A.B.C.D.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B.HCl的形成过程:
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D.的分子结构模型:
7.“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工艺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相同的是
A.化皮 B.除渣C.挂旗D.凝胶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B.Ag+、Mg2+、Cl- C.H+、Na+、 D.Ca2+、K+、
9.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
C.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D.将废旧塑料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化工原料
10.关于: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11.生命活动需要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谷”富含淀粉,淀粉是天然高分子
B.“五果”富含糖类,糖类中的葡萄糖、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D.“五莱”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需用石灰石作原料
B.波尔多液是用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制成的一种常见的农药
C.华为“麒麟980”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酸雨主要是氮、硫的氧化物大量排放引起的
13.关于1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的摩尔质量为342 B.该溶液中含数目为3
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D.取10mL该溶液,浓度为0.1
14.工业上利用反应生产,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COB.C.D.
1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木柴在空气中燃烧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CaO和的反应D.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
B.Cl2溶于水:
C.Cu与稀盐酸反应:
D.BaCl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17.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氨气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减慢反应速率D.添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
C.装置③终止反应并冷却后,向试管中慢慢倒入少量水,可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D.装置④中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白—灰绿—红褐”颜色变化
19.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类像纸一样轻薄柔软的电池,这类电池的实验模拟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过程中,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B.无新物质生成
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抽走隔离膜仍可正常工作
20.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铁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可被还原为a B.d在空气中可被还原为e
C.一定条件下a能与水蒸气反应
D.c溶于盐酸后所得溶液能使KSCN溶液变红
二、填空题
2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⑦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⑥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②和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② ⑥(填“<”或“>”)。
(3)①②③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4)元素④与⑦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写出元素⑤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解答题
22.《齐民要术》记述的酿酒方法与近代酿酒法相似,酿造得到的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空气氧化成醋酸。粮食酿醋的发酵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1)在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四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
①属于多糖的是 。②分子式为的是 。③水溶液的pH<7的是 。
(2)乙醇分子中含有-OH,该官能团的名称是 。
(3)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可用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为 (填“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四、实验题
23.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运输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某同学为验证干燥、纯净的氨气与氯气的反应,设计装置如图所示,C装置为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F中浓盐酸发生反应时体现的性质是 。若要得到标准状况下112mLCl2,需MnO2的质量为 。
(4)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D、E分别应盛放的试剂是 、 (填序号)。
①饱和NaCl溶液 ②浓NaOH溶液 ③浓硫酸 ④饱和NaHCO3溶液
(5)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经检验发现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工业流程题
2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一种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氧化和蒸馏环节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
吸收环节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吸收环节发生的主要反应中,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体,说明的沸点比的 (填“高”或“低”)。
(3)该工艺通过氧化、吹出、吸收、蒸馏等环节获得(溴元素经历了“”的转化),而不是在氧化环节后直接蒸馏得到,其原因是 (填字母)。
a.海水中浓度较低,需富集 b.海水中浓度很高,需稀释
(4)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将和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10min后测得的物质的量为0.16ml,则:
①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②其他条件不变,延长反应时间, (填“能”或“不能”)使完全转化为。
参考答案:
1.D
【详解】A.五水硫酸铜俗名胆矾,胆矾冶炼铜过程中有单质铜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
B.黑火药的成分有硝酸钾、硫磺和木炭,使用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B错误;
C.粮食酿醋过程中,淀粉转化为醋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
D.磁石具有磁性,可用于制造指南针,但制造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磁石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故选D。
3.C
【详解】A.为气体不具有酸碱性,A错误;
B.HCl不能作为漂白剂,且不易分解,B错误;
C.HClO具有酸性,可作为漂白剂,可溶于水,有氧化性,不稳定,易分解为HCl和氧气,C正确;
D.H2SO4不能作为漂白剂,且不易分解,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水泥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而氮化硅、光导纤维、富勒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A。
5.B
【详解】A.分液的方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液分离,A错误;
B.过滤的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分离,B正确;
C.移液适用于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C错误;
D.洗气适用于气体与气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A正确;
B.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B错误;
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C错误;
D.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半径,的分子结构模型为,D错误;
答案选A。
7.B
【详解】A.化皮指的是将皮煮化,过程与过滤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除渣指的是用过滤方法将不溶性物质除掉,故B符合题意;
C.挂旗指的是熬制过程中达到挂旗的状态,用勺子舀起来非常粘稠,与过滤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凝胶指的是阿胶冷却凝固的过程,与过滤原理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A
【详解】A.N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选;
B.Ag+和Cl-会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H+和会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Ca2+和会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9.D
【详解】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A不符合;
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不可行,因为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不符合;
C.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C不符合;
D.将废旧塑料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化工原料,实现废物利用,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故D符合;
故选D。
10.D
【详解】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即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
B.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所以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裂化、裂解等过程是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烃,过程中有乙烯生成,所以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故C正确;
D.乙烯与溴加成生成CH2BrCH2Br,所以③是加成反应,CH2BrCH2Br的名称为1,2-二溴乙烷,故D错误;
答案选D。
11.A
【详解】A.谷类包括玉米、小麦、水稻,主要成分为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葡萄糖不能水解,B错误;
C.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不同的,C错误;
D.纤维素不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人体没有消化纤维素对应的酶,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工业生产玻璃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生产水泥的原料为黏土和石灰石,A正确;
B.波尔多液是用胆矾和石灰乳混合而制成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农药,B正确;
C.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C错误;
D.氮、硫的氧化物大量排放可形成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D正确;
故答案选C。
13.C
【详解】A.的摩尔质量为342g/ml,故A错误;
B.无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硫酸根数目,故B错误;
C. 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故C正确;
D.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性质,因此取10mL该溶液,浓度仍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4.B
【详解】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选B。
15.B
【详解】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木柴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是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C.CaO和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氢气,同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详解】A.大理石是碳酸钙固体,不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错误;
B.氯气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是弱酸,不拆成离子形式,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错误;
C.Cu与稀盐酸不反应,C错误;
D.BaCl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HCl,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A.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
B.提高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B。
18.C
【详解】A.装置①为100mL容量瓶,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A正确;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备氨气,B正确;
C.装置③终止反应并冷却后,所得硫酸浓度依然很高,稀释时需要把混合溶液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错误;
D.装置④中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止水夹,利用生成的氢气使装置内压强增大,使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白—灰绿—红褐”颜色变化,D正确;
答案选C。
19.A
【详解】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A正确;
B.电池工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B错误;
C.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错误
D.抽走隔离膜破坏了内电路,不可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选A。
20.B
【分析】由题意可知,a为Fe,b为FeO,c为Fe2O3,d为,e为。
【详解】A.氧化亚铁可以被还原成铁,氧化亚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产铁和二氧化碳,A正确;
B.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B错误;
C.在高温条件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C正确;
D.Fe2O3溶于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可使KSCN溶液变红,D正确;
故选B。
21.(1)P
(2)<
(3)HF
(4)离子
(5)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位置,可推断出表中元素分别是①C、②N、③F、④Na、⑤Al、⑥P、⑦Cl,据此可分析解答。
(1)
⑥表示第三周期第VA族的P元素;
(2)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②⑥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②N<⑥P;
(3)
C、N、F三种元素都处于第二周期,原子半径C>N>F,其中半径最小的F的非金属性最强,氢化物最稳定,即最稳定的氢化物为HF;
(4)
④Na与⑦Cl反应易形成Na+与Cl-,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5)
⑤Al的氧化物Al2O3可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2.(1) 淀粉 葡萄糖 乙酸
(2)羟基
(3)
(4)加成反应
【详解】(1)①属于多糖的是淀粉;
②分子式为的是葡萄糖;
③乙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水溶液的pH<7的是乙酸;
(2)乙醇分子中含有-OH,该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3)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中碳碳双键断裂,与其他两个基团结合生成乙醇,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3.(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 球形干燥管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3) 还原性和酸性 0.435g
(4) ③ ①
(5) 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3Cl2+8NH3=6NH4Cl+N2
【分析】本实验探究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A、B装置用于产生干燥的氨气,F装置用于产生氯气,E装置内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装置内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C装置为氯气与氨气的发生装置。
【详解】(1)装置A用于制取氨气,NH4Cl和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根据仪器a的特征可知,仪器a为球形干燥管,盛装的固体物质是碱石灰,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氨气,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3)装置F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l2,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的化合价部分升高,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
n(MnO2)=n(Cl2)==0.005ml,消耗m(MnO2)=nM=0.005ml×87g/ml=0.435g,
故答案为:还原性和酸性;0.435g;
(4)浓盐酸能挥发,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的Cl2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则D、E分别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和饱和食盐水,
故答案为:③;①;
(5)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氯气密度大于空气,较长导管通入氨气、较短导管通入氯气,目的是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故答案为: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3Cl2+8NH3=6NH4Cl+N2。
24.(1)还原剂
(2)高
(3)a
(4) 0.016 不能
【分析】含溴离子的海水酸化后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的用热空气吹出,吹出的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然后在溶液种再通入氯气,蒸馏得到液溴。
【详解】(1)由上述反应可知吸收环节被氧化为,作还原剂;
(2)常温下呈液态,Cl2呈气态,可知的沸点高于Cl2;
(3)工艺通过氧化、吹出、吸收、蒸馏等环节获得(溴元素经历了“”的转化),而不是在氧化环节后直接蒸馏得到,其原因是海水中浓度较低,需富集,这样便于蒸馏操作节约成本;
(4)①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因此延长反应时间不能完全转化为。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卷04—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科模拟卷(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卷04—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科模拟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卷04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科模拟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卷04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科模拟卷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卷03—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卷(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卷03—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卷03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卷解析版广东专用docx、卷03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卷原卷版广东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