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生长B. 需要营养C. 能排出体内废物D. 能繁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菠菜焯水时,水会变成绿色,绿色成分来自细胞的( )
A. 液泡B. 叶绿体C. 线粒体D.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A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素呈现绿色。可见,菠菜焯水时,水会变成绿色,绿色成分来自细胞的叶绿体,B正确。
C.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C错误。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错误。
故选B。
3. 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B.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 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D.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详解】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C.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说明施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未体现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
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体现的是天气对谷子的影响,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4. 小强在月季园里发现一株月季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培育这株月季的技术是( )
A. 扦插B. 压条C. 嫁接D. 组织培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1.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2.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3.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4.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就可以用开出不同颜色的花的枝或芽作接穗,嫁接到一个植株上就可以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 动物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以下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节肢动物代表动物有:蚊、蝇、蝶、蜂、蜻蜓、蜘蛛、蜈蚣、虾、蟹等。
【详解】A.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没有外骨骼,A错误。
B.飞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也可借助鳍在水面上滑翔,B错误。
C.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使其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
D.蝙蝠胎生、哺乳,属于能飞行的哺乳动物,D错误。
故选C。
6. “花褪残红青杏小”,又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杏与银杏的主要区别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B. 有输导组织
C. 能产生种子D. 能形成果实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杏是被子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选项中“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和“能产生种子”是两者的相同点,而杏“能形成果实”,银杏没有果实,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 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其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0+X或20+YB. 41+XC. 41+YD. 20+XY
【答案】A
【解析】
【分析】大熊猫与人的性别决定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20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常染色体+XX,雄性大熊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常染色体+XY。
【详解】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故雄性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常染色体+XY。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因此,在精子中,染色体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所以,雄性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是20条常染色体+X或20条常染色体+Y,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小艾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发现水绵( )
A. 由单个细胞构成B. 有带状叶绿体C. 没有细胞核D. 叶片呈长条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藻类植物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详解】A.水绵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植物体由多个细胞构成,A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结合题图可知,水绵具有带状叶绿体,B正确。
C.水绵具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水绵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故选B。
9. 香椿是一种乔木,香椿芽有“树上佳蔬”的美誉。有关香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香椿芽是由叶芽发育成的B. 香椿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C. 制作家具的香椿木取材于茎中的韧皮部D. 香椿依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比较坚硬;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详解】A.芽可分为花芽、枝芽(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茎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可见,香椿芽主要食用其茎和叶,故香椿芽是由叶芽发育成的,A正确。
B.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可见,香椿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B正确。
C.木质部有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可见,制作家具的香椿木取材于茎中的木质部,不是韧皮部,C错误。
D.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香椿依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D正确。
故选C。
10. 烟台市滨海景区海鸥成群飞舞,鸣叫嬉戏,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关于海鸥适于飞行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胸肌发达B. 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C. 长骨中空D. 前肢变成翼
【答案】B
【解析】
【分析】鸟类适于飞行形态结构特点有: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长骨中空,身体流线型,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A.发达的胸肌,能有力的煽动两翼,为飞行提供动力,A错误。
B.鸟类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不是气囊,B正确。
C.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C错误。
D.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D错误。
故选B。
11. 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完成下图动作时( )
A. ①舒张,②收缩B. 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 需要肌肉和骨骼的协调配合D. 只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A.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属于屈肘动作。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
B.②肱三头肌的一端附着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桡骨上,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C。
12. 塑料制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含有的一些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吗?科研人员用小鼠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步骤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随机选择20只幼龄雌鼠
B. 实验的变量是饲料
C. 记录每只小鼠初次发情时间,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D. 若甲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乙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应该选取20只发育程度相似的同龄、幼年雌鼠,随机分为两组,A错误。
B.根据甲乙两组饲喂方式的不同,可知实验的变量是塑化剂,B错误。
C.本题实验的因变量为各组雌鼠的初次发情时间,即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C正确。
D.若乙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甲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D错误。
故选C。
13. 维生素B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储存是有限的,需要每天由饮食补充。当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结合如图分析,维生素B2排出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B2由①进入③B. 维生素B2能过滤到④中
C. 维生素B2在⑤处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D. ⑥中的维生素B2会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答案】C
【解析】
【分析】1.题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集合管。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结合题图可知,维生素B2可由①入球小动脉进入③肾小球,A正确。
B.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结合题图可知,维生素B2能通过③肾小球过滤到④肾小囊中,B正确。
C.当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可见,维生素B2在⑤肾小管处不一定被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C错误。
D.人体尿液排出的过程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可见,⑥集合管中的维生素B2会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D正确。
故选C。
14. 春天去烟台长岛游玩,有时会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它们从渤海辽东湾游至长岛海域休养生息,然后继续向西北太平洋迁徙。下列对斑海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肺呼吸
B. 皮下脂肪厚,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
C. 胎生、哺乳
D. 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详解】A.斑海豹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斑海豹是哺乳动物,其皮下脂肪厚,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B不符合题意。
C.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斑海豹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斑海豹是哺乳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卷叶象甲(如图)是一类农业害虫,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雌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后,将整个叶片加工成卷筒状并切下,作为幼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关于卷叶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B. 卷叶象甲加工叶片属于先天性行为
C. 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D. 在蛹期喷洒农药防治最有效
【答案】B
【解析】
【分析】1.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A.卷叶象甲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而不是甲壳类。甲壳类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如虾、蟹等,A错误。
B.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卷叶象甲加工叶片是其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
C.卷叶象甲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雌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后,将整个叶片加工成卷筒状并切下,作为幼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可见,在蛹期喷洒农药并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为在蛹期,卷叶象甲隐藏在叶片卷筒中,而且不再取食,故对农药的抵抗力较强,D错误。
故选B。
16. 小华早上起床后,感到头疼、咽喉疼,浑身酸痛,且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以下几种做法最可取的是( )
A. 找到以前吃过的感冒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
B. 自行购买抗病毒类药物服用
C 喝一杯热水,吃好早餐,坚持去上学
D. 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时,最可取的做法是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这样可以确保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
【详解】A.不同类型的感冒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所以找到以前吃过的感冒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的做法有一定的风险,A错误。
B.如果小华的症状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不会有效,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B错误。
C.虽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恢复健康很重要,但是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坚持去上学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也可能传染给其他人,C错误。
D.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是最可取的做法。医生可以根据小华的病情和症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小华得到正确的治疗,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D正确。
故选D。
17. “民以食为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结合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B. 蛋白质在③内消化成氨基酸
C. ④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②D. 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肝脏,②是大肠,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小肠。
【详解】A.①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内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的脂肪颗粒,加速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
B.蛋白质在③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⑤小肠后,在小肠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错误。
C.④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液能通过胰管进入⑤小肠(十二指肠),胰液可以在小肠内起到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C错误。
D.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D。
18. 疟疾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幼儿发病率高于成年人。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都可能感染疟原虫而患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B. 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C. 消灭蚊虫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 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正确。
B.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控制传染源,B错误。
C.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按蚊是该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消灭蚊虫可以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D.幼儿是易感人群,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B。
19. 建立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有效策略。图示模型能表示( )
①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 ②淀粉的化学性消化 ③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①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不能用“a→b→c”来表示,①错误。
②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可表示为“a淀粉→b麦芽糖→c葡萄糖”,②正确。
③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③正确。
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不能用“a→b→c”来表示,④错误。
可见,②③正确,③④错误。
故选B。
20. 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
B. 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
C. 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
D. 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土壤里缺乏氧气,所以蚯蚓纷纷爬出地面,A错误。
B.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蚯蚓靠体壁肌肉和刚毛协助运动,B错误。
C.蚯蚓和沙蚕符合环节动物的特征,都属于环节动物;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C错误。
D.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D正确。
故选D。
21. 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B. 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 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D. 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2.蒸腾作用意义有:促进了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及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降低了植物体尤其是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高温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详解】A.根据曲线图可知:在上午6时至下午约5时,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下午5时两者相等;在下午5时至午夜0时,水分的运输速率小于吸收速率,A错误。
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可见,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有关,B错误。
C.根据曲线图可知,两条曲线的最高点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并不相同,C错误。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为植物的水分运输和吸收是相互协调的过程,以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D正确。
故选D。
22. 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 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 “‘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 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详解】A.恐龙蛋是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物,故A错误。
B.恐龙蛋化石是研究恐龙的直接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故B错误。
C.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这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假说,故C正确。
D.恐龙是爬行类动物,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爬行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爬行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故D错误。
故选C
23. 鮟鱇鱼(如图)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能借助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诱捕食物。从进化与适应角度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鮟鱇鱼的“小灯笼”与深海环境相适应
B. 了诱捕食物,鮟鱇鱼产生了“小灯笼”
C. 鮟鱇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鮟鱇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3.鮟鱇鱼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它们能够利用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来诱捕食物。这个“小灯笼”实际上是一个发光器官,可以吸引猎物靠近,从而提高捕食的成功率。鮟鱇鱼的“小灯笼”是与深海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诱捕食物而产生的。
【详解】A.在深海环境中,光线非常有限,因此发光器官可以帮助鮟鱇鱼在黑暗中吸引猎物。可见,鮟鱇鱼的“小灯笼”有利于鮟鱇鱼的生存,与深海环境相适应,A正确。
B.生物的特征不是有目的性地产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鮟鱇鱼的“小灯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诱捕食物而产生的,B错误。
C.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发光器官的鮟鱇鱼更容易吸引猎物,因此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更高,这种特征就被保留下来。可见,鮟鱇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鮟鱇鱼是鱼类,牙齿没有分化,而虎鲸是哺乳动物,虎鲸的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可见,鮟鱇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24.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面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做法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 禁止个人将活的动物、新鲜的果蔬等由国外携带入境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 收集和宣传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之一,两者不能等同,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我国禁止个人将活的动物、新鲜的果蔬等由国外携带入境,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收集和宣传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高自己以及他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认识,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 研究发现,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力。下图表示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纳米疫苗就是癌细胞B. 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C. 该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D. 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有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详解】A.由图可知,纳米疫苗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灭活的癌细胞,A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接种纳米疫苗可激活淋巴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以此参与免疫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接种疫苗后,向小鼠注射癌细胞,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产生了效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6.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烟台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稳定在440万亩、170万吨以上,为全市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某校同学调查了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绘制了食物网(如图)。
(1)农田生态系统中,除图中组成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网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其中脊椎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脊椎动物可以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分为两类。
(3)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蛇的数量增加,则鼠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
(4)疏于管理的麦田很快长满杂草,小麦会大量减产。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弱,很容易演变成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①. 消费者 ②. 食虫鸟、蛇、鼠 ③. 体温是否恒定(或是否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3) ①. 农作物→鼠→蛇 ②. 先减少,后增加
(4) ①. 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②. 生态平衡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农田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分解者。
【小问2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食物网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图中蝗虫、蚜虫和瓢虫的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而食虫鸟、蛇、鼠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中,鸟和蛇是变温动物,鼠是恒温动物;鸟和蛇是卵生,而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所以,这些脊椎动物可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或是否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再分为两类。
【小问3详解】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少;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多。 图中的食物链有:农作物→蝗虫→食虫鸟→蛇,农作物→蚜虫→食虫鸟→蛇,农作物→蚜虫→瓢虫→食虫鸟→蛇,农作物→鼠→蛇。可见,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最短的:农作物→鼠→蛇。根据食物链“农作物→鼠→蛇”可知:若蛇数量快速增加,则鼠的数量会因为天敌的增加而慢慢减少。当鼠大量减少以后,蛇的数量会因为食物的匮乏,而慢慢减少。最终,鼠与蛇的数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鼠的数量是先减少后增加。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可见,疏于管理的麦田很快长满杂草,小麦会大量减产。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自动调节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弱,很容易演变成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7. 人体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并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是________________,下层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________________。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____而来。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组织形成器官。动脉和静脉(图2)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心脏也是器官,心肌能够________________,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3)器官构成系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共同构成循环系统,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____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药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经舌下的__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依次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_______(用图3中代表结构的数字作答)。
【答案】(1) ①. 白细胞和血小板 ②. 血红蛋白 ③. 分化
(2) ①. 上皮组织 ②.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薄,弹性小 ③. 收缩和舒张
(3) ①. 营养物质和氧气 ②. 毛细血管 ③. 1、3、2、4
【解析】
【分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小问1详解】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是白色,成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细胞是红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血红蛋白。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小问2详解】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脉和静脉都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心脏也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能够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小问3详解】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共同构成循环系统,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冠心病患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上腔静脉,1右心房,3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2左心房,4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28. 每年的9月1日是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合理营养,均衡饮食。每日按时进餐,早、中、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例为________。青少年要多吃肉、蛋、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是因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和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都离不开它。
(2)禁止吸烟和酗酒。吸烟有害健康,实践活动小组制作了吸烟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烟雾持续进入草履虫培养液。香烟燃尽后,用显微镜观察收集器底部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发现其纤毛被烟雾中的焦油黏结,运动速度变慢。该实验中,烟雾进入烟雾收集器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写“吸气”或“呼气”)过程;用草履虫纤毛的摆动模拟人气管纤毛的摆动,你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拒绝迷恋网络、通宵上网。长时间用眼会使下图中眼球的[ ]____________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造成近视。研究发现夜间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当光刺激眼球后,[ ]____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兴奋,通过神经调节最终使棕色脂肪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下降,导致血糖含量____________。
(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拥有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你如何保持心情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4:3 ②. 人体的生长发育
(2) ①. 吸气 ②.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纤毛的正常摆动
(3) ①. 2晶状体 ②. 5视网膜 ③. 上升(或增加)
(4)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社交活动,进行适量的运动等
【解析】
【分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2.题图中: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玻璃体,4是巩膜,5是视网膜。
【小问1详解】
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要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可见,早、中、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例为3:4: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一些肉、蛋、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小问2详解】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可见,该实验中,烟雾进入烟雾收集器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吸气过程。吸烟对身体的多个器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证据表明,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与四大慢性病即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间有很大关系。该实验中,用草履虫纤毛的摆动模拟人气管纤毛的摆动,因此推测实验结果是: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草履虫纤毛的正常摆动。
【小问3详解】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结合题图可知,长时间用眼会使图中的2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造成近视。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当光刺激眼球后,5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兴奋,通过神经调节最终使棕色脂肪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下降,导致血糖含量上升(或增加),增加人患糖尿病的风险。
【小问4详解】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整体健康。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而兴趣爱好则是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29. 你种过花生吗?5月上旬,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学校的种植园里种了几畦花生.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实践。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1中[ ]____________发育成茎和叶,幼苗形成后,[ ]____________逐渐萎缩直至消失。
(2)花生幼苗期管理很重要。若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缺苗要补苗,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幼苗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3)花生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社团同学将一株生长旺盛的花生用不透光的塑料袋遮光一昼夜,选取长势相同的叶片A和B,用黑纸片将叶片A上下两面遮盖,叶片B不作处理,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进行图2所示的处理。甲步骤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步骤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由图3可知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基部伸长把子房推入土中,发育成____________,这就是“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答案】(1) ①. 3胚芽 ②. 2子叶
(2) ①. 追施氮肥 ②. 降低蒸腾作用
(3) ①. 溶解叶绿素 ②. A不变蓝,B变蓝 ③. 花生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4) ①. 雌蕊和雄蕊 ②. 果实
【解析】
【分析】(1)图1中1种皮,2子叶,3胚芽,4胚轴,5胚根。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E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C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F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小问1详解】
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3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花生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两片肥厚的2子叶中,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幼苗形成后,2子叶逐渐萎缩直至消失。
【小问2详解】
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因此,幼苗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追施氮肥。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小问3详解】
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果不进行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在甲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以达到脱色的目的。黑纸片将叶片A上下两面遮盖,叶片B不作处理,则A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淀粉。叶片B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淀粉具有遇淀变蓝的特性,故A不变蓝,B变蓝。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花生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小问4详解】
雌蕊和雄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因此,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30.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斑马鱼进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开展“太空养鱼”项目,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87%,且具有体型小巧、发育周期短、易于饲养、早期胚胎透明等特点,便于直接观测胚胎发育进程,是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模式生物。
(1)斑马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发育成的斑马鱼特定器官会被荧光标记(如图),该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基因是包含____________的DNA片段,控制荧光性状的基因随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使子代斑马鱼出现荧光性状,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异。
(3)研究人员通过上述生物技术获得的荧光斑马鱼有两种类型(如图),染色体上的G表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要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让荧光斑马鱼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杂交,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荧光斑马鱼为类型1;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为类型2,即为能稳定遗传的荧光斑马鱼。
(4)在观察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时,发现发育初期有鳃裂和尾,人的胚胎发育初期也有鳃裂和尾,由此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鳃 ②. 尾部和躯干部
(2) ①. 转基因技术 ②. 遗传信息 ③. 可遗传
(3) ①. 荧光斑马鱼和野生型斑马鱼 ②. 荧光斑马鱼
(4)斑马鱼和人有共同的祖先
【解析】
【分析】(1)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斑马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小问2详解】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该过程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这种荧光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
【小问3详解】
野生型斑马鱼不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当荧光斑马鱼为类型1时,成对的染色体中一条含有G,一条不含有G。子代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则后代斑马鱼既有可能不含G基因,表现为野生型斑马鱼,也有可能含有G基因,表现为荧光斑马鱼。当荧光斑马鱼为类型2时,成对的染色体中每条染色体均含有G基因,则后代染色体一定含有G基因,均表现为荧光斑马鱼。
【小问4详解】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初期有鳃裂和尾,而人的胚胎发育初期也有鳃裂和尾,这说明斑马鱼和人有共同的祖先。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水中,人是由有尾动物进化而来。
31. 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自巴斯德发现乳酸菌后,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从未停止。
(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机制作了酸奶,步骤如下:
①将1000ml纯牛奶倒入奶锅,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_,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置于酸奶机8—10小时取出,放凉或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请勿食用”的提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____________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抑菌效果,直径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还发现,与抗生素相比,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因此,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答案】(1) ①. 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 ②. 接种 ③. 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 ④. 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防止其他微生物进入玻璃瓶
(2)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
(3) ①. 24小时内,两种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先随时间不断增强,然后达到稳定期 ②. 与乳酸菌素BCN4相比,BSN4抑菌效果较好
【解析】
【分析】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需要一定的基本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无氧的环境、水分和充足的有机物。分析图中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24小时内,两种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先随时间不断增强,然后达到稳定期,与乳酸菌素BCN4相比,BSN4抑菌效果较好。
【小问1详解】
制作酸奶时,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将1000ml纯牛奶倒锅里加热至沸腾,该步骤的目的是高温灭菌,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酸奶中有乳酸菌,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鲜奶相当于培养基;如果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鲜奶煮沸后没有冷却就接种,乳酸菌在高温下就会失去活性,所以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或高温使乳酸菌失去活性;乳酸发酵需要无氧环境,所以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的原因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小问2详解】
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酵母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所以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24小时内,两种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先随时间不断增强,然后达到稳定期;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乳酸菌素BSN4抑菌圈直径大于BCN4,BSN4在16h抑菌活性开始达到稳定状态,而BCN4在18h抑菌活性开始达到稳定状态;与乳酸菌素BCN4相比,BSN4抑菌效果较好。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甲组
10只
普通饲料
乙组
10只
普通饲料+塑化剂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真题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真题解析),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