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月季是烟台市市花。繁育月季通常应用的方式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组织培养
2. 非洲象和鼩鼱体型差别很大,这是因为两种动物的( )差别较大。
A. 细胞大小 B. 细胞数量 C. 组织结构 D. 器官种类
3. 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时期(如图)。想要提高蚕丝产量,可适当延长的发育时期为( )
A. B.
C. D.
4. 球王梅西11岁时身高只有1.32米,依靠持续注射生长激素,才有了1.69米的身高。梅西少年时生长迟缓是因为( )功能低下造成的。
A. 垂体 B. 甲状腺 C. 胰岛 D. 肾上腺
5. 夏天在海边游泳的人偶尔会被水母蛰伤,水母的毒液是由( )产生的。
A. 消化腔 B. 内胚层 C. 刺细胞 D. 口
6. 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根尖生长依靠的部位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 李刚将采集的植物分类:玉米、樱桃、侧柏归为一类,地钱、卷柏、葫芦藓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 水生和陆生 B. 有无根 C. 有无种子 D. 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8. 如图曲线表示健康人肾单位结构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判断结构乙内的液体和结构丙的名称分别是( )
A. 血液肾小球
B. 原尿肾小囊
C. 原尿肾小管
D. 尿液肾小管
9.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需要掌握必要的急救方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先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在急救车到达前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有人受伤,血液从伤口喷涌而出时,要及时在伤口远心端按压止血
10. 我国在宋朝就有医者将轻症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此来预防天花。痘浆会使人体产生____,从而获得对天花的_____免疫。( )
A. 抗原非特异性 B. 抗体特异性 C. 抗原特异性 D. 抗体非特异性
11. 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B. 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12. 壁虎受到威胁时会断尾求生,之后会重新长出尾巴。与新尾巴生成相关的是( )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生长
③细胞分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3. 将两盆牵牛分别放在两个密闭装置中,A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B叶片所在装置中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两个装置都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小时,摘下A、B叶片进行如下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小烧杯中液体始终是无色的 B. 乙是用水给叶片降温
C. 丙中只有B叶片变蓝 D.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4. 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B. 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
C. 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 D. 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
15. 《诗经》中的五谷是指:黍、稷、稻、麦、菽。“稷”和“菽”就是现在的小米(栗)和大豆,对二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米为平行脉,大豆为网状脉
B. 小米和大豆的根系中都有固氮的根瘤菌
C. 小米与“稻”、“麦”的亲缘关系比大豆近
D. 小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贮存在子叶中
16.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的多样性 B. 环境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1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古文中动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蚯蚓身体没有脊柱 B. 蚯蚓依靠刚毛在土壤中翻耕
C. 螃蟹附肢分节,营寄生生活 D. 蛇和鳝都是爬行动物
18. 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推测滴上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
试管
①
②
③
④
1
加入2mL唾液
加入2mL清水
加入2mL唾液
2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
置于冰块中
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晓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发现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刹车。对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其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C. 传出神经是视神经 D. 属于非条件反射
20. 兴趣小组同学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针对此现象,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不适合实验探究的是( )
A. 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
B. 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
C. 为什么苹果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D.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
2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
B. 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
C. 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
22. 20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B.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C. 人类出现的标志是会使用工具
D. 研究古人类的基因组可以推测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
23. 紫花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F1),F1自交得到子二代(F2),结果如图。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表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F1可以判断出花色的显隐性
B. F1中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
C. F2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与亲代相同
D. 若F2中紫花自交,产生的后代全为紫花
2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 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25. 回顾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①经碘液染色才能看清
B. 草履虫碰到②时就会绕开,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菠菜叶片中靠近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
D. 小鱼尾鳍血管中④的血液流速比⑤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
26. 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生态保护社团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春天,樱花、海棠、美人梅、玉兰等争奇斗艳,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______ 中。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______ 。
(2)湿地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如图)。其中鲻鱼和白鹭的关系是 ______ 。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长食物链 ______ 。
(3)修复后的鱼鸟河水质清澈。河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菖蒲、菱草等水生植物,这些修复时种植的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同学们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菖蒲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进行探究:
①取甲、乙2个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两个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检测磷酸盐的含量。②将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连续培养 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从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
组别
第一周(去除率)
第二周(去除率)
第三周(去除率)
甲
0
0
0
乙
52.3%
80.6%
90.2%
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由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__ 。
(4)同学们从鱼鸟河采集了动植物及河水等材料制作了生态瓶。下列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做法是 ______ (多选)。
A.选择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态瓶装置
B.对加入的河水、河泥进行消毒
C.加入适量的水生动植物
D.所选动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链
E.生态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5)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你去湿地游玩时应该怎么做? ______ 。
27. 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宜的水分,放在阳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______ ,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 发育成的。
(2)20多天后植株长高了。晓艾思考:植物晚上会与卧室里的人争夺氧气吗?她用黑色塑料袋套在番茄植株上,6小时后,用玻璃瓶收集塑料袋内的气体,然后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3)播种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 ______ 。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图)的花粉落在[ ______ ] ______ 上。株高约40厘米时,她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______ 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4)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
28. 马拉松是一种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今年5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一起参加了海阳国际马拉松比赛,感受运动的激情和活力。
(1)马拉松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他们的早餐极为丰富,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成 ______ 后被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运送到全身的骨骼肌细胞,主要在 ______ 中被分解释放出能量。
(2)马拉松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心跳加快,其调节的中枢位于 ______ 。深吸气时, ______ 收缩加强,胸廓增大,吸入的氧气增多,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流入心脏的[ ______ ] ______ ,再经体循环运送到全身的骨骼肌细胞。
(3)运动员比赛中会大量出汗,汗液是由皮肤(图二)的[ ______ ] ______ 产生并排出的。排汗不仅能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温。
(4)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心、肺等器官的功能,还能使关节结构(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和韧带更加牢固,从而增强关节的抗损伤能力。
29. 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1)患近视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眼球结构的[ ______ ] ______ 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 ______ ] ______ 的前方造成的。你认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是 ______ (至少答两项)。
(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无油团
2.78秒
2.67秒
2.56秒
2.67秒
有油团
21.46秒
22.58秒
23.86秒
22.63秒
推测 ______ 。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参加锻炼、 ______ 和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好习惯。
(3)预防传染病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流行时,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______ 。李明奶奶患甲流后,买来阿莫西林准备服用,你给奶奶的建议是 ______ 。
(4)校园内每天开展的“阳光体育”和各种社团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______ 的良好状态。
30.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远早于人类的诞生。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甚早,却“相识”甚晚。
(1)2200年前的《吕氏春秋》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此“菌”就是古老食材香菇(图1)。香菇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和有机物,供给地上部分的[ ______ ] ______ ,菌褶内能产生大量的 ______ 来繁殖后代。
(2)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种美味的发酵食品,很多发酵工艺保留至今。小雅同学在家里尝试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加入白萝卜、陈泡菜水和食盐水。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小雅每天测出不同盐浓度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依据数据绘制曲线(图2)。分析:
①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细菌培养的 ______ 步骤。
②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多少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 。
(3)其实早期人们在享受发酵食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直至十七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才开启了微生物的“相识”之旅。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的来源,其实验过程如图3。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 ______ ,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靠分裂进行生殖。
(4)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这个实验证明 ______ 。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 ______ 组成。此后,人们对微生物的“相识”才日臻完善。
31. 今年是中国传统的兔年。春晚吉祥物“免圆圆”的形象取自“安徽模鼠兔”化石的生态复原图。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饲养家兔。晓军饲养了一对喜马拉雅兔进行了系列的观察和研究。
(1)晓军观察喜马拉雅兔取食时,发现兔依靠图1的[ ______ ] ______ 切断草茎。与家猫的牙齿比较,免缺少[ ______ ] ______ ,这是与其植食性相适应的。
(2)雌性喜马拉雅兔交配后4个周,就能生出小兔了。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的相同,其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雄兔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______ ,小免的性别是在 ______ 时决定的。刚生下的小兔就会寻找奶头吃奶,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 ______ 行为。兔的繁殖特征是 ______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夏天为纯白色,到了冬天尾、足、耳、鼻等却变成黑色。这是什么原因呢?晓军查阅资料得知,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受温度的影响,成年兔的体温为38.5℃~39.5℃,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其身体末端低于33℃的部位就会长出黑毛。那么身体其他部位在低温下也会长出黑毛吗?为此他进行了实验(如图2),由此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又将兔子背部的黑毛剃除,不再绑冰袋,一段时间后背部长出的毛色是 ______ 。
(4)我国的古生物学家李传夔教授1977年发现的“安徽模鼠兔”化石,为我国兔的进化历程提供了近乎完整的化石证据。依据进化历程图(图3),推测现存的鼠(啮齿目)和兔(兔形目)与“安徽模鼠兔”的关系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扦插是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 枝条上部切平口,下部切斜口 ),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繁育月季通常应用的方式是扦插。
故选:A。
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熟记植物的扦插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非洲象和鼩鼱细胞大小无明显的差异,不符合题意;
B、细胞数量多,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就会变大,这样体型也会变大,符合题意;
CD、组织的结构、器官的种类与体型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理解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幼虫期不断地取食桑叶,能够在体内积累有机物,幼虫末期吐丝作茧。幼虫时期越长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越多,产丝也就越多。所以想要提高蚕丝产量,可适当延长的发育时期为幼虫期。题干中的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B正确。
故选:B。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答案】A
【解析】解: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梅西在11岁时被诊断为侏儒症,原因是梅西幼年时体内缺乏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见梅西少年时生长迟缓是因为垂体功能低下造成的。
故选: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掌握垂体的位置和功能,知道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5.【答案】C
【解析】解: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最多。水母的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母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所以,水母的毒液是由刺细胞产生的。
故选:C。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海蜇、海葵、珊瑚虫。
熟记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③分生区细胞很小,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缘故。
故选:B。
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图中,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掌握根尖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玉米、樱桃、侧柏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而地钱、卷柏、葫芦藓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因此他分类的依据是种子的有无。
故选:C。
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8.【答案】C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肾单位包括肾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及应急措施,A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防治发生爆炸,B正确。
C、如果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在急救车到达前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进行心肺复苏,C正确。
D、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并且动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动脉。因此,有人受伤血液从伤口喷涌而出时,判断是动脉出血,要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D错误。
故选:D。
(1)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煤气中毒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2)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掌握人体遇到意外时的急救方法是解题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故选:B。
(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1.【答案】C
【解析】解:A、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A正确。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B正确。
C、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
D、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C。
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
掌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尾巴是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因此一段时间后壁虎尾巴断掉后还能重新长出来,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
故选:D。
(1)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组织。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
13.【答案】D
【解析】解:A、图甲中正在进行酒精脱色,小烧杯是装的是酒精,能够溶解色素,故甲的小烧杯中液体会变成绿色,A错误。
B、乙是用水给脱色后叶片进行漂洗,B错误。
CD、B叶片所在装置中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经水浴加热、酒精脱色后,滴上碘液后不变蓝。A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经水浴加热、酒精脱色后,滴上碘液后变蓝,故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D正确。
故选:D。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和目的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4.【答案】D
【解析】解:ABC、“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均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D、“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选:D。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15.【答案】B
【解析】解:A、小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平行脉;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网状脉,正确;
B、大豆根系中有固氮的根廇菌,小米的根系中没有,错误;
C、小米与“稻”、“麦”同属于单子叶植物,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亲缘关系比大豆近,正确;
D、小米种子有胚乳,大豆种子无胚乳,小米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贮存在子叶中,正确。
故选:B。
小米种子胚里有一片子叶,是单子叶植物;大豆种子胚里有一片子叶,是双子叶植物。
掌握种子的结构功能及双子叶植物和单子植物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物种的多样性。A正确。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7.【答案】A
【解析】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正确。
B、蚯蚓依靠肌肉运动,刚毛辅助运动。B错误。
C、螃蟹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捕食猎物,不营寄生生活。C错误。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属于爬行动物,鳝属于鱼类。D错误。
故选:A。
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彼此相似的许多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4、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外具有坚硬的卵壳。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实验中①号试管虽然加入了唾液,但装置在冰块中,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A错误;
B、②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正确;
C、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实验中③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C错误;
D、④号试管虽然加入了唾液,但没有搅拌,唾液和淀粉混合不充分,因此该试管中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还有一些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D错误。
故选:B。
(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正确识记并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A正确。
BD、晓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发现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刹车,该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BD错误;
C、该反射的效应器为腿部肌肉,传出神经不可能是视神经,C错误;
故选:A。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反射的类型。
20.【答案】C
【解析】解:A、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70℃的热水中,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提出问题: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可以通过对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分别涂抹凡士林,叶片蒸腾水分多少进行探究,A正确。
B、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可以收集排出气体进行验证,是二氧化碳还是氧气等,所以提出问题: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可以进行探究,B正确。
C、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这是由叶片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叶的下表皮气孔多?不适合实验探究。C错误。
D、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可以提出问题: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可以通过对一株植株的叶片涂抹凡士林将气孔全部封住,另一个不做处理,分别将植株套用塑料袋,一段时间后看塑料袋内壁是否有水珠进行探究。D正确。
故选:C。
1、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掌握叶片的结构及气孔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A合理。
B、蛎鹬很少取食60mm以上的双壳类。所以体型大的双壳类不能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B不合理。
C、喙较长的蛎鹬容易获取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所以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合理。
D、蛎鹬不善于捕食60mm以上的双壳类,所以“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D合理。
故选:B。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2.【答案】C
【解析】解:A、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正确。
C、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C错误。
D、斯万特•帕博通过揭示区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人类基因差异,为更科学地探索人类的进化历程奠定了基础。可见,该科学家对古人类基因研究的意义是了解人类演化的历史。研究古人类的基因组可以推测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D正确。
故选:C。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3)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4)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B
【解析】解:A、从F2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白花,由此,可以判断出紫色的显隐性,白花是隐性性状,错误;
BCD、紫花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F1),F1自交得到子二代(F2)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以看出:F1中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F2中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若F2中Bb紫花自交,产生的后代75%是紫花,F2中BB紫花自交后代全是紫花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又都是相关联,彼此影响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
25.【答案】D
【解析】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①是细胞核,①细胞核中有染色体,经碘液染色后颜色最深,便于观察,A正确。
B、②是棉花纤维,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当草履虫身体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它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可见,草履虫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所以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②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绕开,这一现象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
C、图中数字③所靠近的是叶片的上表皮,靠近上表皮的叶肉是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⑤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④无法判断血液流向,可能是动脉和静脉,这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动脉>静脉>⑤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D错误。
故选:D。
(1)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化成关键字口诀来记忆:擦、滴、撕、展、盖、染。
(2)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3)叶片的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靠近上表皮的叶肉是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靠近叶片下表皮的叶肉是海绵组织,细胞的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下面的颜色较浅。
(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熟练掌握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叶片的基本结构、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和蛙蹼或小鱼尾鳍内各种血管内血液流动现象是解题关键。
26.【答案】液泡 温度 捕食和竞争 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菖蒲 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 生物能影响环境 CDE 不乱扔垃圾(或看见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或进行湿地保护宣传等)。
【解析】解:(1)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深秋,温度降低,因此,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2)鲻鱼以白鹭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鲻鱼和白鹭都以脊尾白虾为食,二者是竞争关系。此生态系统中包含中华绒螯蟹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白鹭,其中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长食物链是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3)甲乙两组除了有无菖蒲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菖蒲是实验变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由此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4)A、选择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态瓶装置,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
B、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将材料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会杀死里面的微生物,不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
C、加入适量的水生动植物增加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
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
E、生态系统中,阳光是能源物质的最终来源,所以要把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
故选:CDE。
(5)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去湿地游玩时我们要不乱扔垃圾、看见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进行湿地保护宣传等。
故答案为:(1)液泡;温度;
(2)捕食和竞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3)菖蒲;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生物能影响环境;
(4)CDE;
(5)不乱扔垃圾(或看见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或进行湿地保护宣传等)。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胚 蜡烛熄灭 植物体在黑暗处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塑料袋内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雄蕊和雌蕊(花蕊) 1 柱头 筛管 3 胚珠
【解析】解:(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所以幼苗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发育成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由于植物体在黑暗处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塑料袋内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所以,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收集塑料袋的瓶中,蜡烛会熄灭。
(3)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所以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具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的花粉落在1柱头上,提高受精率。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因此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
(4)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3胚珠发育来的。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胚
(2)蜡烛熄灭;植物体在黑暗处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塑料袋内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3)雄蕊和雌蕊(花蕊);1柱头;筛管
(4)3胚珠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1柱头、2子房、3胚珠。
3、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4、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体的呼吸作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葡萄糖 线粒体 脑干 肋间肌和膈肌 9 肺静脉 3 左心房 4 汗腺 2 关节囊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才被吸收进入血液,葡萄糖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释放出能量。
(2)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心跳加快,调节心跳,呼吸频率的中枢在脑干中。深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加强,胸廓增大。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9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图二中4汗腺能够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因此皮肤能够排出废物;此外汗液的蒸发能够降低体温。
(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故答案为:
(1)葡萄糖;线粒体
(2)脑干;肋间肌和膈肌;9肺静脉;3左心房
(3)4汗腺
(4)2关节囊
图一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上腔静脉,6下腔静脉,7主动脉,8肺动脉,9肺静脉。
图二中1皮脂腺,2毛囊,3毛细血管,4汗腺。
图三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29.【答案】2 晶状体 4 视网膜 一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右;二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一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二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三不要躺卧看书;四不要走路看书。 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 注意均衡饮食 控制传染源 停止服用阿莫西林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
【解析】解:(1)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2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4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一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右;二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一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二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三不要躺卧看书;四不要走路看书。
(2)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推测动脉粥样硬化能减少血流量、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因此要保持心血管健康,要积极参加锻炼,注意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患者属于传染源,甲流流行,患病学生隔离休息,属于控制传染源。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但不能杀死病毒,因此服用不能治疗甲流,建议停止服用阿莫西林。
(4)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故答案为:
(1)2晶状体;4视网膜;一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右;二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一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二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三不要躺卧看书;四不要走路看书。
(2)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注意均衡饮食。
(3)停止服用阿莫西林。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
(1)观图可知:1是角膜、2是晶状体、3玻璃体、4是视网膜、5是巩膜。
(2)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动脉、管壁堆积的脂肪。
(3)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0.【答案】3 子实体 孢子 接种 白萝卜在腌制5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因为白萝卜在腌制5天后就不含亚硝酸盐了 杀死杂菌 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小的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 内部的遗传物质
【解析】解:(1)香菇有地上部分的子实体和地下部分的菌丝构成,靠孢子繁殖后代。香菇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和有机物,供给地上部分的3子实体,菌褶内能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2)①细菌的培养步骤包括:容器、工具的消毒、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管理四步。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细菌培养的接种步骤。
②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5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因为白萝卜在腌制5天后就不含亚硝酸盐了。
(3)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杀死杂菌,以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分析从 A到C的实验现象是:肉汤放在鹅颈瓶中一年都没有变质,鹅颈被打断一天肉汤就变质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这个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小的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故答案为:(1)3子实体;孢子
(2)接种;5天。因为白萝卜在腌制5天后就不含亚硝酸盐了
(3)杀死杂菌;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4)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小的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内部的遗传物质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和病毒与细菌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31.【答案】1 门齿 4 犬齿 21条常染色体+X或21条常染色体+Y 受精 先天性 胎生、哺乳 基因和环境条件 白毛 “安徽模鼠兔”是现存的鼠(啮齿目)和兔(兔形目)的祖先
【解析】解:(1)兔为食草动物,依靠图1的1门齿切断草茎。与家猫的牙齿比较,犬齿作用是撕裂食物,食肉性动物需要锋利的犬齿,免缺少4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2)家兔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性染色体有关,在受精时就决定了。家兔的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家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雄性家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1对常染色体+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雄性家兔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1条常染色体+X或21条常染色体+Y。刚生下的小兔就会寻找奶头吃奶,这一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3)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因此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但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放置一块冰后,长出黑毛,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上事例说明是性状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他又将兔子背部的黑毛剃除,不再绑冰袋,一段时间后背部长出的毛色是白毛,这是因为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放置一块冰后虽然长出了黑毛,但是兔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4)依据进化历程图(图3)可知,“安徽模鼠兔”是现存的鼠(啮齿目)和兔(兔形目)的祖先。
故答案为:
(1)1门齿;4犬齿
(2)21条常染色体+X或21条常染色体+Y;受精;先天性;胎生、哺乳
(3)基因和环境条件;白毛
(4)“安徽模鼠兔”是现存的鼠(啮齿目)和兔(兔形目)的祖先
(1)哺乳动物牙齿分化,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门齿作用是切断,臼齿作用是磨碎食物,犬齿作用是撕裂食物,食肉性动物需要锋利的犬齿。
(2)兔为陆生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草食类动物。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4)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不同。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