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76912/0-171878508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76912/0-17187850889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76912/0-17187850889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展开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躲藏( cáng)B.惊煌(huáng)
C.彻底(chè)D.间断( jiān)
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B.千捶万凿C.司空见惯D.成群结队
3.(2分)遇到“漪”字不知道读什么音,应该用( )
A.部首查字法B.拼音查字法C.笔画查字法
4.(2分)“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 )
A.知识B.知道C.智慧D.志气
5.(2分)1935年5月,英勇夺下泸定桥的是( )
A.红一团B.红四团C.八路军D.解放军
6.(2分)下列没有描写儿童的古诗是( )
A.《村居》B.《四时田园杂兴》
C.《夜书所见》D.《江上渔者》
7.(2分)下列人物中哪位不是书法家?( )
A.王羲之B.司马迁C.柳公权D.赵孟頫
8.(2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运用( ) 修辞手法。
A.比喻B.对偶C.比喻和对偶D.夸张
9.(2分)“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
A.外貌B.动作C.外貌和动作D.外貌和神态
10.(2分)谚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是( )
A.多问B.多思C.多练D.多读
二、阅读《快乐读书吧》书籍,选择填空。(4分)
11.(2分)鲁滨逊离开那个荒岛时,已在岛上待了( )
A.27年B.28年C.29年D.30年
12.(2分)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的反应是( )
A.开心B.伤心C.同情D.无所谓
三、积累和运用。(26分)
13.(5分)读拼音,写词语。
14.(4分)形近字组词。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5.(8分)(1)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积极地冬季长跑活动中。(修改病句)
(2)小明说:“晓东勤奋学习还乐于助人,我真佩服他!”(改为转述句)
(3)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4)你成绩再好。你不能骄傲自满呀。(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6.(9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就比 。
②中秋夜,望着明月当空。你会说:“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王维送别元二的劝酒名诗是: , 。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 的精神。
⑤同桌贪玩不学习,你会劝他:“少壮不努力, 。”
⑥看到春色美景,你会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⑦老师批评你时,你会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 。”
四、阅读理解,回答问题。(20分)
17.(11分)ㅤㅤ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形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一个奇怪的锥体。哈哈,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妈妈先把五花肉、红枣洗净、切碎,搅拌均匀做成馅料。然后用青绿的粽叶包爽着浸透的乳白的糯米和红色的馅料。用细细的毛线缠绕几下系紧,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煮熟后,剥开粽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颜色真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粽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又香又甜。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全家人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填空:短文写了粽子的 、颜色和 ,还写了关于粽子的动人传说。
(2)把文中画“ ”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你记住的爱国诗人还有谁?请写出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
(4)文中画“ ”的句子是 句,加点的的句子是 句。
A.拟人句
B.比喻句
C.中心句
D.过渡句
(5)下列的传统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A.吃月饼
B.贴春联
C.祭祖
D.看花灯
18.(9分)ㅤㅤ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玉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艰难——
湿热——
危险——
(3)上岛才48天,为什么妻子就会认不出王继才?结合短文想一想,把他当时的模样写下来。
(4)选择题。
①短文第2、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A.重复哆唆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强调环境艰苦
②32年的坚守,王继才和王仕花坚守的是
A.坚贞的爱情
B.海岛物产不被风吹走
C.保家卫国使命
③第四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心里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未尽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19.(30分)ㅤㅤ你会想到哪种美食?能选一种美食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吗?可以写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制作方法和有关的传说。注意介绍时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书写工整,题目自拟,500字左右。如果能让读者的口水流下来,你就是最棒的小作家哦!
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分)
1.【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间:读[jiān]时,是方位词,指中间。读[jiàn]时,指隔开;不连接。故在“间断”中应读“jiàn”。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千锤万凿:经过千万次锤打,通过了很多的磨练。故“千捶万凿”的“捶”错误,应改为“锤”。
故选: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分析】考查了查字典。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解答】当不认识“漪”时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氵”,再查11画。
故选:A。
【点评】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这个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第二步,按这个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第三步,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找到这个部首的栏目。
第四步,除去部首,数准确这个字剩余的笔画数。
第五步,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4.【分析】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在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做此题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句意: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知”通“智”,聪明、智慧。
故选: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5.【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英勇夺下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结合课文内容可知,1935年5月,英勇夺下泸定桥的是红四团。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6.【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解答】A、B、C都描写了儿童。
D.没有描写儿童,《江上渔者》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故选: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7.【分析】考查了文学及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C、D都是书法家。
B.不是书法家,司马迁是汉代史学家。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8.【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从“如”“似”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大漠”对“燕山”,“沙”对“月”,“雪”对“钩”可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分析】考查了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突出人物的形象。根据题干给出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解答】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外貌和神态的描写。
故选:D。
【点评】人物的细节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
10.【分析】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在某个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当然,这里的“三”应该作为虚数,泛指多人。指向很多人请教,即表示“多问”。
故选:A。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二、阅读《快乐读书吧》书籍,选择填空。(4分)
11.【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鲁滨逊漂流记》叙述了17世纪有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通过阅读可知,鲁滨逊离开那个荒岛时,已在岛上待了28年。
故选B。
【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12.【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骑鹅旅行记(节选)》节选的是《骑鹅旅行记》中第一章节的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尼尔斯刚被小狐仙施法后的遭遇,以及为了留下雄鹅,最后随着雄鹅飞向天空的经过。文中写了尼尔斯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喜欢捉弄小动物。文中写了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的反应是很开心。
故选A。
【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三、积累和运用。(26分)
13.【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熬粥 覆盖 恐怖 裸露 泰山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14.【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可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解答】例如“货”与“贷”,音不同,部首相同,义不同。货:货物;商品。可组词“百货”。贷:借入或借出。可组词“贷款”。
故答案为:
百货 喂鸡 商贩 温暖
贷款 依偎 出版 支援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5.【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修改病句、关联词、改写句子、扩句和缩句。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1)考查了修改病句。词序颠倒,将“积极地”移到“投入”前。
(2)考查了改写句子。将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引号,将“我”改为“他”,将“他”改为“晓乐”。
(3)考查了缩句。删去枝叶“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静静地”“广场周围的宏伟”,保留主干。
(4)考查了关联词。前后两个句子存在假设关系,可用“既使……也……”相连,中间句号改为逗号,删去第二个“你”。
故答案为:
(1)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2)小明说,晓东勤奋学习还乐于助人,他真佩服晓乐。
(3)灯照耀着建筑。
(4)即使你成绩再好,也不能骄傲自满呀。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体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16.【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和诗歌默写。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解答】①选自《为人民服务》。
②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③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④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⑤出自《长歌行》。
⑥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故答案为:
①泰山还重 鸿毛还轻;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竹石坚定顽强;
⑤老大徒伤悲;
⑥最是一年春好处;
⑦忠言逆耳利于行。
【点评】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理解,回答问题。(20分)
17.【分析】本文通过端午节妈妈总要包粽子,写出了粽子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关于粽子的动人传说,表达作者对粽子的喜爱和对屈原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的敬仰。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通过端午节妈妈总要包粽子,写出了粽子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关于粽子的动人传说,表达作者对粽子的喜爱和对屈原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的敬仰。
(2)考查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这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不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我国的爱国诗人有很多,如南宋时期的诗人陆游,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他的爱国著名诗句是《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口,家祭无忘告乃翁。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煮熟后,剥开粽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颜色真好看。”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红枣”比喻为“玛瑙”,写出了粽子的颜色的可爱。“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来承上启下的作用。
(5)考查了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春节的习俗是贴春联,吃饺子、守岁等;元宵节的风俗是看花灯,吃元宵等;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祭祖;中秋节的习俗是吃月饼。
故答案为:
(1)形状 味道;
(2)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不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
(3)我记住的爱国诗人有陆游,爱国诗句是“王师北定中原口,家祭无忘告乃翁。
(4)B D;
(5)B D C A。
【点评】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8.【分析】这篇短文写了王继才和王仕花不顾开山岛环境的恶劣,守岛的艰苦,坚守在开山岛长达32年。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力,震撼着无数国人。
【解答】(1)考查了给短文拟题目。结合内容理解,这篇短文写了王继才和王仕花不顾开山岛环境的恶劣,守岛的艰苦,坚守在开山岛长达32年。可用“孤岛32年”
(2)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艰难:指困难艰巨。故反义词为“容易”。湿热:潮湿炎热。故反义词为“阴冷”。危险:危急凶险。故反义词为“安全”。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联系上下文,并且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例如:他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黑瘦黑瘦的,身上的衣服乱七八糟的,似乎好多天都没有洗过。
(4)①②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短文第2、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突出守岛的艰难。故选B。②通过阅读可知,王继才和王仕花坚守的是保家卫国使命。故选C。③考查了省略号的作用。从“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可知,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A。
故答案为:
(1)孤岛32年;
(2)容易 阴冷 中断。
(3)他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黑瘦黑瘦的,身上的衣服乱七八糟的,似乎好多天都没有洗过。
(4)①B;
②C;
③A。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19.【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一种自己知道的美食。美食众多,写之前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最有特色的来写。写的时候,可以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解答】范文:
家乡的美食——牛肠酸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可是,我却对家乡的小吃——牛肠酸情有独钟。
车上铁皮模样的桶里是热气腾腾的汤水,白气缭绕,带着一丝甜酸,一丝辛辣沁入空气,缓缓弥散开来,撩拨着人的味蕾。这,便是牛肠酸。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食客。而那小小的两个炉子里,正烫着一串串牛杂,走上前去,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看到诱人的牛杂在金黄色的汤汁中翻滚,真令人垂涎三尺!
每每品尝,我都会用筷子夹几串出来,放在碗里,再把香浓的酱油淋在上面,像是给它们穿上一件金黄色的衣裳,别提多好看了。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块,酸酸的,嚼了嚼,那香、酸、辣的味道与牛肠酸所特有的香味就在瞬间发挥到了极致,酸辣可口。几串下肚,我早已是“红光满面”了。如此佳肴,真叫人回味无穷!
品味着这可口的牛肠酸,仿佛是在细品贺州这座小城市特有的韵致。它如初升的朝阳,在渐渐地散发着光和热,其中包含的甜酸苦辣,像极了牛肠酸的滋味。当这些滋味涌到舌尖,渗透开来,似乎就明白了一座城市的味道,悠远,如城;热情,如人。
【点评】作者对我情有独钟的牛肠酸进行了详细描写,那酸甜的香味、金黄的颜色、酸辣的味道,吸引着我们这些食客前往。从这美味的牛肠酸中,作者感受到了贺州古城那悠远的历史,感受到了贺州人的热情。这样文章的立意得到了提升á zhōu
fù gài
kǒng bù
luǒ lù
tài shān
货
喂
贩
暖
贷
偎
版
援
2024年梅州市大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梅州市大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广东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广东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广东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9年广东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