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牧歌》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牧歌》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音乐文化,无伴奏合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请 同 学 们 说 说 ,你 对 蒙 古 族 的 了 解 ?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又被人们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性格豪爽、热情大方,身材高大。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房屋以蒙古包最为著名。民族乐器有马头琴,音乐特点有长调和短调之分。
蒙 古 族 的 风 俗 习 惯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他们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赋创造了宝贵的音乐财富。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历,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蒙古族的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布斯及其打击乐器。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历史的演变成为今天多种多样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学唱《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旋律。
1、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有关描绘颜色的字词及景物。
蓝天、白云、绿草、雪白的羊群
2、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
1、2小节与5、6小节节奏相同,最后四小节是5—8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长 调 与 短 调 的 特 点
长调民歌篇幅较长,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特点为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音域相对狭窄,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
1、听了以后你们认为与刚才唱过的《牧歌》在演唱方式及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认为什么是无伴奏合唱?
2、无伴奏合唱《牧歌》出现了几个声部?
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感受
1、作品营造了什么样的场景?
营造了“天苍苍,野茫茫”一种大草原的辽阔景象。
2、这部作品揭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揭示了草原人民愉快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
女高 天空的云
女低 广阔的天空
男高 洁白的羊群
男低 无边无际的草原
内蒙古草原:辽阔、宽广。
内蒙古人民:勇敢、豪爽热情、粗犷。
蒙古族音乐特点:曲调悠长、连绵起伏;
充满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
2、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歌曲名是:( ) A、《金杯》 B、《牧歌》 C、《嘎达梅林》D、《辽阔的草原》
3、它是哪一个民族的歌曲( ),他的主要乐器有( )? A、藏族 B、哈萨克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E、手风琴 F、葫芦丝 G、马头琴 H、芦笙
1、我们国家有( )个民族,有( )个少数民族? A、37 B、56 C、23 D、55
4、根据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分类歌曲《牧歌》属于( )。 A、劳动号子 B、山歌 C、长调 D、短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牧歌》背景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草原文化,草原乐器,草原音乐,吉祥三宝,放歌草原,拓展想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牧歌》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牧歌》,音乐小知识,短调长调,比较大,比较小,自舒由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唱歌 牧歌背景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听到了什么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