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乙、丙中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2.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几种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激素、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属于稳态范畴
C.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器官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
B.副交感神经兴奋,消化腺分泌活动减弱,抑制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
C.大脑、小脑共同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
D.神经胶质细胞数量远多于神经元,并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5.田径运动员听到啦啦队的“加油”声时会跑得更快,这一神经调节的过程是( )
A.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
B.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C.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D.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小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6.如图为神经元甲、乙形成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K+外流引起的
B.神经冲动由甲传向乙不需要消耗能量
C.刺激b点和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
7.语言功能,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语言活动中的听、说、读、写分别由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控制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概念就不容易遗忘
D.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W区出现问题
8.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B.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9.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如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AOID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
B.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C.细胞Y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
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10.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11.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未体现体液调节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12.水利尿指机体饮入大量清水后迅速排出稀释尿的现象。向饮入大量清水后的正常狗的颈动脉内持续灌注高渗盐水溶液,5分钟后可抑制水利尿,而切除垂体后这种抑制效果完全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利尿是由细胞外液渗透压迅速降低引起的
B.水利尿被抑制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能力增强
C.切除垂体后抑制效果消失是因为机体无法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D.灌注高渗盐水抑制水利尿现象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13.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14.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B. 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C.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 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15.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①只能特异性识别、吞噬特定的细菌
B.图中a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C.图中②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
D.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共穿过4层膜
16.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描述正确的是( )
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B.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过敏反应中没有淋巴细胞的参与
D.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17.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与②对照,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B.②与④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生长
C.②与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
D.③与⑥对照,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18.如图所示,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检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能在甲图中的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维持种子休眠
C.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D.植株生长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均有关
20.如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B.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后
C.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D.阻止蝗虫数量增长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后才进行
2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2.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分布
23.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动、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有关
2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二、多选题
25.“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根冠中存在一种平衡细胞,该细胞内含有能感受重力刺激的淀粉体。当根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根向地生长的信号有重力、Ca2+和生长素等
B.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生长素泵
C.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促进该侧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D.若Ca2+的释放过程受阻,则根的向地生长更明显
三、读图填空题
26.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____________(能源物质/信号分子),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有异常的抗体,该抗体能与图1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出现糖尿病。该病________(能/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病。
(3)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下图2所示。
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受体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引起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中的细胞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细胞结合并完成侵染和增殖。现有2种变异毒株Y1与Y2,它们的RBD发生了不同变异,且具有不同传染力。为做到更好防护和治疗,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正常机体后,相应的____________细胞分泌抗体能阻止其在内环境中的扩散。病毒侵入的靶细胞,被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裂解,最终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并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会使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变异毒株Y1与Y2的传染力不同的原因,研究人员对Y1和Y2进行了抗体中和实验:使用含有Y1和Y2的假病毒,比较两种假病毒逃避6种不同单克隆抗体的能力。结果如下图:结果说明2种变异毒株中____________的传染力更强,原因可能是该变异毒株的刺突蛋白(细胞受体结合域)有更高的突变数量,赋予了它更强大的抗体逃避能力。
(4)预防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8.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更好的保护马鹿,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
(1)森林采伐后,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___________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同时环境的破坏又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_________降低,群落发生____________演替。
(2)科研人员冬季调查得到不同类型的环境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记为M)和马鹿在不同环境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记为N),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___________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环境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9.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mg/L范围内。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____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
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淋巴(丙)中和血浆(乙)中都存在淋巴细胞,C正确。
2.答案:C
解析:组织水肿是指组织液增多的现象。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血浆蛋白含量减少,组织蛋白增多,淋巴循环受阻;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3.答案:B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仍属于稳态范畴,B错误。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声波刺激耳蜗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位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通过神经联系,运动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导到效应器,使运动员跑得更快,A正确。脊髓、下丘脑、小脑都没有听觉、运动等高级神经中枢,BCD错。
6.答案:D
解析: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Na+内流引起的,A错误;
B、神经冲动的传导由甲到乙的过程是利用神经递质的传递,甲释放神经递质是采用胞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兴奋的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电刺激c点,指针偏转一次,C错误;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D项,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H区出现问题,故D项表述不正确。A项,人类语言活动中的听、说、读、写分别由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S区、V区、W区控制。故A项表述正确。B项,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因此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故B项表述正确。C项,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不断的重现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概念就不容易遗忘,故C项表述正确。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下丘脑和脑干都参与这个过程的神经调节,A错误;
B、这些过程有“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等动作,故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B正确;
C、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完成各项动作,C正确:
D、该过程中涉及奔跑、抢断等动作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A正确;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组织液扩散至突触后膜发挥作用,B错误;细胞Y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形成更多突触,而蛋白M是递质受体,C错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兴奋,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
10.答案:B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B正确。
11.答案:B
解析:A、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图中所示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下丘脑为神经中枢,松果体为效应器,未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 B、由图可知,暗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褪黑素”该过程是神经调节,而褪黑素抑制下丘脑是体液调节,B错误; C、由图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时,其抑制下丘脑向松果体传递兴奋,即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 D、由图可知,暗信号可促使褪黑素增多,则光信号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机体饮入大量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迅速降低,引起水利尿,A正确;B、水利尿被抑制过程中,尿液减少,是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能力增强,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由垂体释放的,故切除垂体后抑制效果消失是因为机体无法释放抗利尿激素,C错误;D、抑制水利尿的过程既有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故灌注高渗盐水抑制水利尿现象是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实现的,D正确。
13.答案:B
解析: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
14.答案:B
解析:A、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A错误; B、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而体液调节仅有化学信号(H+、激素等),B正确; C、激素也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错误; D、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分泌到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题图中细胞①是巨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能力,A错误;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能力,B错误;MHC-Ⅱ属于大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共穿过0层膜,D错误。
16.答案:A
解析: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A正确;
B、艾滋病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由于后天感染HIV病毒所获得的免疫缺陷综合征,B错误;
C、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过强,有淋巴细胞的参与,C错误;
D、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①与②对照,说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A错误;④直立生长,B错误;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C错误;③与⑥对照,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D正确。
18.答案:D
解析:观察题图可知,甲图中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乙图中A端为形态学下端,B端为形态学上端。根据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处理甲图中的A端,能在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A项错误;处理甲图中的B端,不能在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B项错误;处理乙图中的A端,不能在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C项错误;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D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共同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A正确;
B、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可以维持种子休眠,B正确;
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均有关,D正确。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C.到达e点后,种群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故增长速率为0, C正确。
21.答案:C
解析: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换位置取样会比原位置的样方中个体数目多,导致结果偏大;标记物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标记的数量减少,导致结果偏大;猫头鹰会大量捕食田鼠,导致结果偏小;对于压线个体,只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全统计将导致结果偏大。
22.答案:C
解析:树林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食物,由于不同的动物种群对栖息场所和食物的需求不同,动物也出现了分层现象,如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选C。
23.答案:B
解析:群落的演替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的次生演替需要适宜的气候等条件才有可能发展到森林阶段;群落的初生演替是从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速度比从保留有原有土壤条件,甚至保留有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后开始的次生演替的速度要慢得多;动、植物的生活和光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动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有关。
24.答案:C
解析: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由于鱼是大量的,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此时,鱼由于食物缺乏,其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排除B、D选项后,只要比较A、C选项的前面半句话即可。A选项的表述“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肯定是错误的,因为鱼类是专食浮游动物的。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
25.答案:A
解析:A、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说明重力、Ca2+和生长素是影响根向地生长的信号,A正确;B、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激活钙调蛋白后,再激活生长素泵,B错误;C、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高浓度抑制根的生长,C错误;D、若Ca2+的释放过程受阻,钙调蛋白的激活受限,生长素运输受阻,则根的向地生长减弱,D错误。
26.答案:(1)协助扩散;信号分子;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能;自身免疫
(3)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
解析:(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信号分子,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因此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抗原,因此人体感染某病毒后,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I型糖尿病,所以该种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3)分析示意图2,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囊泡的形成直接与高尔基体有关,通过囊泡的活动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能力。进入细胞的葡萄糖主要的去向是氧化分解供能,另外还可以在肝脏或肌肉细胞中合成糖原或在细胞内转化形成非糖物质。故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
27.答案:(1)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2)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使抗体生成量减少
(3)Y2
(4)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迅速清除
28.答案:(1)环境容纳量或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次生
(2)农田;皆伐迹地;N与M的差值最大
解析:(1)森林采伐后,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环境容纳量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同时环境的破坏又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发生次生演替。
(2)分析柱形图可知:在农田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皆伐迹地,判断依据是N与M的差值最大。
29.答案:(1)对照
(2)50至80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逐渐增加
(4)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又逐渐减少;黑暗条件;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
组别/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配制溶液
蒸馏水
30mg/L2,4—D溶液
50mg/L2,4—D溶液
80mg/L2,4—D溶液
110mg/L2,4—D溶液
140mg/L2,4—D溶液
选择插条
选取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六等分,并编号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扦插及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
实验结果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共5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