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专项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物理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专项练习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专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专项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 一定不带电 B. 一定带负电 C. 一定带正电 D. 可能不带电
    2. A、B、C三个带电小球,若A吸引B,B排斥C,若C带正电,则A的带电情况(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不带电 D. 无法确定
    3. 用绝缘丝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C. 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D.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4. 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发现验电器的两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箔片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B. 金属箔片带负电,金属球带正电
    C. 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D. 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5. 下列关于电视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不消耗电能 B. 电视机的外壳是用导电材料做成的
    C. 电视机屏幕容易吸附灰尘是由电磁感应现象造成的 D. 打开电视机,听到的、看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和图象
    6. 分别用毛织物和琥珀摩擦、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发现,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通草球,玻璃棒吸引通草球,则( )
    A. 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带负电 B. 毛织物带负电,通草球带正电
    C. 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不带电 D. 琥珀不带电,通草球不带电
    7. 如图所示,一束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不计)流经小盒(小盒本身不带电)附近,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则盒中物体的带电情况为( )
    A. 一定带负电荷 B. 一定带正电荷 C. 一定不带电 D. 带负电荷或不带电
    8. 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三球都带电 B. 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C. 只有一个球带电 D. 有两个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9. 有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甲物体带正电,则丙物体一定带正电 B. 如果甲物体带正电,则丙物体一定带负电
    C. 如果甲物体带负电,则丙物体一定带正电 D. 如果甲物体带负电,则丙物体可能不带电
    10.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 )
    A. 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 B. 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
    C. 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 D. 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1. 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当A靠近B时,它们相互吸引,B球靠近C球时,它们相互排斥,由此可知B球带 ______ 电,C球带 ______ 电.
    12. 皮肤干燥的人,穿着化纤材料的衣服时,由于皮肤与衣服不断摩擦,使衣服带上电,由于带电体具有 ______ 的性质,所以容易粘上灰尘.
    13.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因带有 ______ 而具有了吸引 ______ 的性质.
    14.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 ______ 电,乙物体带 ______ 电.
    15.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
    (1)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______ 电的.
    (2)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是带 ______ 电的.
    (3)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______ 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 ______ (填“多”或“少”).
    16.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Λ”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 ______ 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力的单位是 ______ .
    17. 有四个带电小球甲、乙、丙、丁,已知小球丁带正电,小球甲吸引小球乙,小球乙吸引小球丙,小球丙与小球丁相互排斥,那么小球甲带 ______ 电,小球乙带 ______ 电,小球丙带 ______ 电,小球甲与小球丙接触时将互相 ______ .
    18.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 ______ 电,乙带 ______ 电,丁带 ______ 电.
    19.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 ______ 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______ 的转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
    (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______ ,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去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 ______ .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2)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含答案、全国通用)
    【答案】
    1. B 2. B 3. C 4. B 5. D
    6. C 7. A 8. D 9. D 10. D
    11. 负;负
    12. 吸引轻小物体
    13. 电荷;轻小物体
    14. 负;负
    15. 正;负;负;多
    16. 吸引;运动状态;牛顿
    17. 正;负;正;排斥
    18. 正;负;负
    19. 负;电子
    20. 排斥;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只有两种
    【解析】
    1.
    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
    故选B.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物体一定是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掌握电荷间的作用.
    2.
    解:三个小球都带电;
    因为C带正电,B排斥C,故B与C带同种电荷,即B带正电;
    又因为A吸引B,故A与B带异种电荷,即A带负电;
    故选B.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是基础题,要求知道自然界中只有哪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
    3.
    解:已知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根据带电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可知:三个通草球,肯定有一个物体不带电荷,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故选C.
    带电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理解电荷的间的作用规律,并知道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
    解:(1)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夺得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2)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由于玻璃棒带正电,会使两片金属箔片电子吸引到金属球上,使金属球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两片金属箔片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所以两金属箔片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由此可知:金属箔片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故选A.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关键是注意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生的时感应带电.
    5.
    解:A、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虽然不工作,但指示灯亮,仍消耗电能,故A错;
    B、电视机的外壳是用塑料做成的,属于绝缘材料,故B错;
    C、电视机屏幕上附有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灰尘)附着在表面上,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
    D、电视机工作时我们看到的图象、听到的声音是由电磁波从电视台传来的,故D正确.
    故选D.
    电视机工作时我们看到的图象、听到的声音是由电磁波从电视台传来的;处于待机状态,指示灯消耗电能;电视机的外壳是用塑料做的;电视机屏幕上附有静电,据此分析判断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现象的能力,天天看电视,有关电视的问题学生有兴趣,好题.
    6.
    解:①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②毛织物吸引丝绸,说明毛织物带正电;
    ③毛织物带正电,说明琥珀带负电;
    ④琥珀和玻璃棒都吸引通草球,说明通草球不带电.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③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知道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时,寻找突破口,然后逐步求解.
    7.
    解:根据图示可知,带负电的粒子离小盒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它们间的作用为排斥,故盒内物体也带负电.
    故选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属于基础题.
    8.
    解:A、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至少有两个是带同种电荷,当它们两个靠近,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B、当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其他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它们不会吸引,与题意不符;
    D、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不带电,当带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而带电小球分别与不带电小球靠近时,也能吸引不带电的小球,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2)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该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属于基础题.
    9.
    解:AB、如果甲物体带正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说明乙也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说明丙带负电或不带电,故AB错误;
    CD、如果甲物体带负电,则甲物体排斥乙物体,说明乙也带负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说明丙带正电或不带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注意两个物体想到吸引时,两个物体可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10.
    解: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对照选项可知,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
    从丙的带电情况入手,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性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11.
    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A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故A带正电;
    当A靠近B时,它们相互吸引,故B带负电或者不带电;
    同时B球靠近C球时,它们相互排斥,因此说明B、C都带负电.
    故答案为:负;负.
    实验室中取得正电荷的方法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实验室中取得负电荷的方法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且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据以上规律分析即可.
    知道实验室中如何取得正电荷和负电荷,并能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去分析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
    解:化纤衣服与人体摩擦,摩擦起电,使衣服带有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带电的衣服会将细小的物体灰尘吸附在它上面,造成了衣服比较容易脏.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
    通过衣服容易脏,可以确定衣服吸引了轻小物体,由此联想到化纤衣服与人体会发生摩擦而起电.
    该题考查了摩擦起电以及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13.
    解: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故本题答案为:电荷;轻小物体.
    根据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回答.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4.
    解: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
    故答案为:负;负.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
    从丙的带电情况入手,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15.
    解:带正电的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金属箔带同种电荷排斥而张开.
    (1)当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使两片金属箔带更多的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角更大.
    (2)当带少量负电的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部分正电荷和物体的负电荷发生中和现象,使两片金属箔带的正电荷减少,张角减小.
    (3)当很多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带电体上的部分负电荷和验电器的正电荷发生中和现象,使两片金属箔带的正电荷减少为0,带负电荷的物体的负电荷又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张角又增大.
    故答案为:正;负;负;多.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正负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使物体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叫正负电荷的中和.
    (1)掌握自然界的两种电荷,掌握电荷间的作用.
    (2)掌握正负电荷的中和.
    16.
    解:(1)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说明铝箔条受到了带电塑料棒的吸力的作用,这表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铝箔条在引力的作用下旋转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是牛顿.
    故答案为:吸引;运动状态;牛顿.
    (1)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物体的基本性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是牛顿.
    此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把握惯性概念、力的作用效果,运用到题目中,深入分析即可解答.
    17.
    解:甲、乙、丙、丁是带电小球,
    已知丁带正电,小球丙与小球丁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丙带正电;
    小球乙吸引小球丙,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乙带负电;
    小球甲吸引小球乙,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甲带正电;
    小球甲与小球丙接触时,因为小球甲与小球丙都带正电,将互相排斥.
    故答案为:正;负;正;排斥.
    解答本题应掌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
    解:已知丙带正电,甲排斥丙,则甲带正电;甲吸引乙,则乙带负电;丙吸引丁,则丁带负电.
    故答案为:正;负;负.
    解答本题应掌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9.
    解: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故答案为:负;电子.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同时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从丙的带电情况入手,逐个分析判断即可.同时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0.
    解:(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原因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都是同种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不同的,所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知: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
    (1)排斥;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只有两种.
    (1)根据实验现象即可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
    本题考查电荷规律的探究过程,关键是会根据“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判断出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的,一定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65-热点33 参照物的选择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精练)59: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65-热点33 参照物的选择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精练)5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103-热点52 特殊方法测物体的密度(精练)97: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103-热点52 特殊方法测物体的密度(精练)97,共25页。

    202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常识、概念及物理方法(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常识、概念及物理方法(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