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专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专项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 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2. 根据你对光现象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放在水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弯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D. 十五的月亮圆又亮,月亮是一个天然光源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B.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4. 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黑板反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透过玻璃球看到的花瓣比实际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摄影--光的反射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主要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镜中花 B.
林中影 C.
缸中鱼 D.
水中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用超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鉴别钞票真伪
8. 下列各种光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光的反射
B.
手影-光的折射
C.
池水变“浅”了-光的色散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光的反射形成彩色光带-光的直线传播
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 B.
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
日偏食 D.
放大镜把字放大
10. 2016年发生了2次日食3次月食,以下现象与形成日食月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游戏中的手影
B.
筷子在水中“折断”
C.
水中的倒影
D.
雨后的“彩虹”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任何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 D. 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示
12. 夜晚走在路灯下,就会形成影子,这说明( )
A.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B.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C. 光在空气中很难传播 D. 人能够透过比较少的光
13. 蜡烛火焰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个像的形状是( )
A. 与火焰形状相同,正立 B. 与火焰形状相同,倒立 C.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正立 D.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倒立
14. 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小孔所成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如图-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C.
如图-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D.
如图-像和物在平面镜两侧,且像是正立的虚像
1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鸽子在沙滩上的影子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1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墙上手影形成 B.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C.
树在水中有倒影 D.
花瓶在镜子中成像
17. 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B. 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C.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 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8. 下列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影院的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是利用了漫反射
B. 电影院的座位前后排错开,是为防止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后排人被前排人挡住
C. 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乙同学的眼睛,据光路可逆,乙也一定能看到甲
D. 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实像,水中树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9.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0. 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如图所示.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激光器可以固定在地面上 B. 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 激光器必须固定安装在盾构机上 D. 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21.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 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22. 下列各组连线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理量与单位
B. 装置与原理
C. 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
D. 物理知识与运用
23.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水中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放映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B. 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 C. 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5. 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
D. 图(d)中,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使河底看起来变浅
26.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C. 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和镜框上发生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池的池底看上去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相交于一点
D.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28. 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灯丝/灯泡)的像,这是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
29. 周末,小明约小刚逛公园,看见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
(3)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
30.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他俩从物理的光学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现象。
(2)利用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可以检验钞票的真伪,______的热效应最显著。
(3)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反射/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4)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
(5)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______像(虚/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上发生了______反射(漫/镜面)。
31. 夏季阜阳市双清公园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32.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______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3. 太阳、月亮中,______是光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
34.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是______.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m/s.
35. 小明在七星岩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从物理角度想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
36. 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______.
(2)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倒影如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3)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划龙舟”.全体划桨手叜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______.
37. 试指出下列生活实例(或现象)反映的科学原理或规律:
(1)阳光下脏雪比干净的雪熔化的快:______.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38.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______(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乙正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_____(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39. 舞剧《千手观音》是在广为流传的千手观音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演绎了一段极具寓言色彩的故事.图为由张继钢担任编剧、编导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的剧照.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40. 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A:冰棍“冒”出的“白气”向______(选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平时______(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
图C: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图D: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自己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停下.另一同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含答案、全国通用)
【答案】
1. A 2. A 3. B 4. C 5. D
6. B 7. D 8. A 9. C 10. A
11. C 12. B 13. B 14. D 15. C
16. A 17. B 18. ABC 19. BCD 20. AD
21. BD 22. AB 23. CD 24. BCD 25. BCD
26. BCD 27. AB
28. 灯丝;小孔;光的直线传播;大
29. 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小于
30. 色散;紫外线;红外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大于;漫
31. 直线传播;反射
32. 直线传播;折射;虚
33. 太阳;直线
34.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大;3×108
35. 直线传播;折射;反射
36. 触觉;直线传播;反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7. 深颜色的物体比较容易吸热;光的直线传播
38. 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39. 直线传播;音色;升华;液化;振动
40. 下落;液化;变小;空气;倒立;能
【解析】
1.
解:
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呈接不到。但虚像能被人眼观察到,故B错误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正立等大的虚像”可知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故C错误;
D、从水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了。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A。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正立等大的虚像;
(4)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平面镜成像特点、光折射规律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属基础内容的考查,熟记相关内容即可。
2.
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正确.
B、放在水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弯折了,这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偏折,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
①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
③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④.我们把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
3.
解:A、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A错误;
B、影子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故B正确;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紫外线能验钞;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自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4)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水、玻璃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紫外线的作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传播速度的知识,是一道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4.
解: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黑板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透过玻璃球看到的花瓣比实际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还能平行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面的平而光滑的;漫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不能平行反射,而是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放大镜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几种光现象,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5.
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正确;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
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
6.
解: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缸中鱼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
D、看见水中的桥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7.
解:A、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所以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不能利用超声测距,故A错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也就是太阳的像,故C错误;
D、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利用紫外线的这个特点可鉴别真伪,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检验钞票真伪的,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
(4)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利用紫外线的这个特点可鉴别真伪.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紫外线、光的直线传播以及音色的应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解决此类题应该没有问题.
8.
解:A、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不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不是光的色散,故C错误;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9.
解: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考查了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抓住三种光学现象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10.
解: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1.
解:A、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即光在真空中每秒钟通过的距离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他介质的速度可能会改变,故C正确;
D、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传播速度及特点.使学生明确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12.
解: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故选:B.
要掌握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13.
解:蜡烛火焰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光屏上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会形成光源的像,光斑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一样即与火焰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是倒立的.
故选:B.
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小孔成像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题.
14.
解:
A、小孔成像时,物与孔的距离大于屏与孔的距离则成缩小的像,物与孔的距离小于屏与孔的距离则成放大的像,故A错误.
B、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水中铅笔反射出的光线经水面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主,是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入射角的定义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像与物体在镜子两侧,且是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认识这几幅图,先明确它们所反映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然后判断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
关于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要体会生活中的现象,掌握其中的原理.
15.
解: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该选项是错误的;
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树在水中所成的像,故是利用光的反射,即该选项错误;
C、鸽子在沙滩上的影子是因为不透明的鸽子身体挡住了太阳的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16.
解:A、墙上的手影,这是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平面镜成像问题,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花瓶在镜子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问题,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17.
解: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
B、阳光下形成的树荫,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树枝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B符合题意.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
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的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1)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2)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18.
解:A、电影院的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表面粗糙的白幕布,表面因为粗糙,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位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A正确;
B、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电影院的座位前后排错开是为防止光沿直线传播后排人被前排人挡住,故B正确;
C、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乙同学的眼睛,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乙也一定能看到甲,故C正确;
D、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水中树的倒影是光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C.
(1)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路是可逆的.
(4)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本题综合考查了漫反射的特点、光沿直线传播、光路的可逆性以及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的应用,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内容.
19.
解:
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
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CD.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紫外线能验钞;
(3)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4)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20.
解: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利用的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在工作时,应将激光器可以固定在地面上,不能安装在盾构机上,因为盾构机是运动的.
综上所述,AD正确.
故选AD.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知识.
21.
解: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此时物距为1m,则像距也为1m,即人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故B正确;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该现象称为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BD.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
(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分析.
理解光传播的特点和光的折射的条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2.
解:
A、物理量与单位:功的单位是J、功率的单位是W、速度的单位是m/s,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装置与原理: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天平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茶壶的原理是连通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摄影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理知识及应用:跳远助跑是利用了惯性、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工作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找出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择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利用好排除法是关键,要求平时学习基础知识要记好、多联系生活.
23.
解:A、手影游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中出现桥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日食、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影是利用了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水面成像,平面镜成像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水池变浅、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图象考查相关的光学知识,综合性较强,属于光学综合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4.
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
B、太阳光、白光是复色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三棱镜将其分解为七种颜色的色光,故B正确;
C、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BCD.
(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根据光的色散判断;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判断;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本题综合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注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5.
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错误.
B、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正确.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正确.
D、河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河底变浅了;故正确.
故选:BCD.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
(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3)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
(4)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观察物体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
此题考查了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近视眼的娇正及光的色散,是光学知识的综合考查,对照图片根据所学内容作出解答.
26.
解:A、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故A错误;
B、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因此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和镜框上发生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D、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此时物距为1m,则像距也为1m,故D正确.
故选:BCD.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该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3)在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
此题考查学生关于光学的众多知识,熟知光的传播不要介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很容易解答.
27.
A、水池的池底看上去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正确.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树荫下的光斑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此选项正确.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发散面变小,也叫会聚,但通过凸透镜的光不一定相交于一点.此选项不正确.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B.
①水池的池底看上去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树荫下的光斑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③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但不一定相交于一点;
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直线传播及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8.
解:白炽灯泡发出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白纸上得到一个白炽灯泡灯丝的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向上移动小孔时,小孔到灯泡之间的距离减小,小孔到白纸之间的距离变大,则像的大小变大.
故答案为:灯丝;小孔;光的直线传播;大.
在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了像,这是小孔成像,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来回答.
此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所成的像的性质,大小取决于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该知识点在平时的复习中比较容易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29.
解:(1)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向地面的太阳光被身体挡住,就在地面上形成了光线照不到的阴暗区,即影子;
太阳光照在红色的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2)看到的水中的金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3)蜻蜓的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蜻蜓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离,蜻蜓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1m,因为“倒影”紧贴河底,说明“倒影”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河水的深度,由于光的折射河底实际深度小于看到的河水的深度,所以河底实际深度小于1m。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3)虚;小于。
(1)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
(2)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我们看到湖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使得看到的虚像位置升高了。
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30.
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
(3)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
(4)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5)蜻蜓的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蜻蜓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离,看到的河底是变浅了的虚像,看到蜻蜓紧贴河底,则河底的实际深度大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1)色散;(2)紫外线;红外线;(3)直线传播;反射;(4)折射;(5)虚;大于;漫。
(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
(2)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3)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4)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发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5)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此题考查的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1.
解: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
②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物体的阻挡时,形成该物体的影子;
②水面类似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倒影,为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即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现象,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32.
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虚.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关于光的传播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考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掌握.
33.
解:对于太阳和月亮,太阳能够自主发光,所以是光源;但月亮不能自主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太阳;直线。
①光源是指能自主发光的物体;
②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此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和光的传播特点,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容易解答。
34.
解:(1)“皮影戏”也就是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雷电发生时,闪电与雷声是同时产生的,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
故答案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大;3×108.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以及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大的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声速,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35.
解: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明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折射;反射.
(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发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36.
解:(1)盲道上有条状的凸起,减小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可知,脚受到的压强增大,盲人可据此识别出盲道,因此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触觉.
(2)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柳树叶子是不透明的,无法使太阳光穿过,在其下形成阴凉;
倒影如镜,说的是水面如同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往后划桨,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1)触觉;(2)直线传播;反射;(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平静的水面就像平面镜,楼房、桥、树木可以在水面上成像即倒影.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此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一道力学和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37.
解:(1)脏雪颜色较深,吸热能力比干净的雪吸热能力强,故脏雪熔化的快;
(2)排纵队时,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如果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故答案为:(1)深颜色的物体比较容易吸热;(2)光的直线传播.
(1)深颜色的物体比较容易吸热,白色会反射阳光的照射,吸热能力较差;
(2)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需要吸热.排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前面所有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
本题考查熔化的特点及物体吸热的快慢特点;以及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很多的问题,排队、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等等,是一道基础题.
38.
解:(1)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保持井口一致,即:
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
(2)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深,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
由图分析可知,甲正确,乙不正确.
(3)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控制了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
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正确地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乙图没有控制: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没能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
不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甲正确,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控制: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
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本题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同时也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此题有一定难度,要仔细审题,认真分析.
39.
解:(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乐器它们发出的音色也不同.
(3)舞台上烟雾缭绕是使用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形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雾.
(4)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因此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振动,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音色;(3)升华;液化;(4)振动.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3)舞台上烟雾缭绕,是因为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而生成的小水珠.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此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的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的特性和物态变化,要注意辨别其应用.
40.
解:(1)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2)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响度越来越小,这说明平时空气传播了声音;
(3)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景物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4)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故答案为:(1)下落;液化;(2)变小;空气;(3)倒立;(4)能.
(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
(4)硬币本身不发光,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硬币,是因为它漫反射其它光源的光;以及光的折射规律.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物态变化、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的科学探究,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难)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项复习,文件包含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难-原卷版docx、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难-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易)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项复习,文件包含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易-原卷版docx、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易-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专项练习实验1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