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3291/0-17182421257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3291/0-17182421257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3291/0-17182421258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C三种结构,并绘制成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植物细胞,染色最深的区域是②
B.图B的④是细胞体,⑤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息
C.图C中⑥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D.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ABC属于同一层次
2.蚯蚓被中医学上称为地龙,有清热、平肝、止喘功效,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在蚯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含有大量的干细胞。下列有关蚯蚓及其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干细胞经过分裂后即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C.干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D.蚯蚓是环节动物,营腐生生活,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3.如图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相关实验,现分别向甲、乙、丙装置中加入适量BTB溶液,在不同条件下BTB溶液的颜色将发生相应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向瓶中吹气的目的是使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B.装置乙和丙的单一变量是绿色植物
C.黑暗处,装置甲中的BTB溶液变蓝色
D.本实验可以说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4.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了阿米巴原虫一种动物,而阿米巴原虫可使人患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可在牛肉汁培养基中繁殖
B.该病毒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阿米巴原虫细胞内的物质繁殖
C.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D.用该病毒治疗人感染阿米巴原虫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5.长时间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导致双侧肌肉力量不均衡形成高低肩,还会引起关节活动异常。下图为右肩胛提肌和肩关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常使用右肩背书包,可能会造成高低肩
B.使用右肩背书包,右侧肩胛提肌处于舒张状态
C.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及柔韧性训练,有可能改善高低肩情况
D.图2中正常肩关节的③可以减少骨与骨的摩擦,增强关节灵活性
6.胶囊内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请结合图分析智能胶囊被吞咽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①②③④
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⑤,探测该处胆汁分泌情况
C.显微胶囊到达结构④,可清晰的看到肠壁的情况
D.显微胶囊可用于诊断②③④处的病变
7.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为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应将各组的pH均设为2(酸性)
B.记录不同温度下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C.该实验中三支试管相互形成对照
D.某试剂遇到蛋白质会变为紫色,反应结束加入该试剂,三支试管均不会变紫色
8.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9.如图所示,甲为某人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丙为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的a点,膈肌处于图乙的①状态
B.图甲曲线的abc段,膈肌舒张,位置上升
C.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Ⅰ→Ⅱ→Ⅲ
D.受外伤时,若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止血
10.下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B.针刺手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⑧
C.若④处受损,不能产生痛觉D.若②处受损,仍有缩手反射
1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盘内有许多绒毛,且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便于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在人体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12.如图甲是菜豆种子,乙是菜豆幼苗,丙是把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黑色塑料袋中,一段时间后将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装置,丁为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质量变化曲线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由图甲中的a、b、c、d组成
B.图乙中不能继续发育的结构有种皮和B
C.图丙中使用黑色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D.图丁中曲线2表示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质量变化
13.番红花在我国引种栽培多年未产生种子。研究发现其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其花粉管的生长状况如下图所示。依据该研究,对番红花未产生种子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花粉管中无正常精子B.产生的花粉数量不足
C.受精卵未能正常发育D.花粉管未能到达胚珠
14.下列能支持“鲸是从古四足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猜想的最直接证据是( )
A.鲸的前肢骨排列与哺乳动物接近B.鲸胎生,且具有胎盘这一结构
C.发现了具有四肢的早期鲸类化石D.鲸的DNA分子与河马的最接近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并对其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若家蚕发育过程表示为图乙D→A→B→C,则A为蛹期
C.图丙所示的鸟卵结构中,2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D.图丁中的2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16.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地抵御蚊虫叮咬。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斑马产生的各种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生活的环境
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17.福建一位9岁男童一吃水果就出现呕吐,经遗传学医生诊断,确诊为遗传性果糖代谢病。其家族遗传图谱分析如下图所示(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遗传图谱可知,这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Ⅱ7产生的所有精子的染色体组成都是22条+Y
C.Ⅰ2基因组成是Dd,Ⅱ4基因组一定为DD
D.已知Ⅱ8基因组成是DD,Ⅱ7和Ⅱ8再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是1/2
18.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死亡
B.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接种
C.衣服上不小心沾染了绿色的菠菜叶汁,可以用酒精去除
D.将剩菜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19.下列生物学实验选用的材料或器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新冠病毒的形态结构
B.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C.用碘液检测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淀粉
D.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20.2022年某科研团队对一种乳酸菌进行改造,使其能释放一种降解抗生素的酶。当口服这种改造后的“工程菌”时,它们会在肠道内短暂繁殖,并分泌β-内酰胺酶,从而分解到达肠道的抗生素,帮助人类肠道有益菌群免受抗生素的侵害。为验证该种“工程菌”的效果,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小鼠均注射等量青霉素,甲组喂工程菌,乙组不做处理。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乳酸菌进行改造,使其能释放一种降解抗生素的酶属于转基因技术
B.两组小鼠均注射等量青霉素,甲组喂工程菌,乙组不做处理属于设置对照实验
C.预测结果应是乙组的小白鼠肠道内菌群多样性水平更高
D.改造乳酸菌时可以使用噬菌体携带基因转入到乳酸菌体内
二、实验题
21.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研究小麦的结构和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运输到种子的[_____]_______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2)如图二是小麦花的结构示意图,其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在自然界中,无芒小麦易被鸟类捕食,导致无芒基因出现的比例降低,这说明______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有机物或_______的生成量来表示。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三所示,B点之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升高,导致这种情况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为了研究家兔的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多项实验。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的性别有雌性和雄性之分,雌性和雄性是一对______性状。
(2)现有两只黑色家兔交配产下5只小兔,其中4只黑色,1只白色。如果用A与a表示控制家兔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两只黑色家兔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两只黑色家兔在下一个繁殖期交配产下白色小兔的可能性是_______。
(3)家兔的性别和人一样,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雄性家兔心肌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
(4)雌兔体内的雌激素由______分泌。基因组成为Aa的雌兔产生的卵细胞可能是图中的____。
23.甲患者在大量食用含糖类食物后,血液中酒精浓度会显著升高,出现醉酒状态,这种疾病被称为“自动酿酒综合征”。与甲患者不同,一位糖尿病患者乙,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尿液中检测出大量酒精。请分析作答:
(1)研究发现,患者甲的胃肠道中存在一种真菌酿酒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相比这种菌在结构上显著的特点是有______,并能在无氧条件下把摄入的糖类分解为酒精。
(2)糖尿病患者乙,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______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______,随尿液排出。
(3)检查发现,患者乙尿液中有正常人没有的假丝酵母菌。取患者乙新鲜尿液进行分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一,37℃培养24小时后检测3组酒精浓度,结果如图二。
①第三组中加入“发酵抑制剂”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分析图二数据可知,第二组中产生大量酒精,是因为液体中_______的含量多,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③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酒精发酵的场所是膀胱。请你根据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说明膀胱成为发酵场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4.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如果身体出现失眠的原因是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是最好的选择。图一为人体足三里穴位图,图二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某人足三里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反射形成的条件是必须要有完整的______和足够强度的刺激。
(2)通常,图二中途径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这样的免疫也称为______。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除如图所示的途径外,人体一般还有哪些免疫方式?试具体列举一例说明:______。
25.塞罕坝林场位于我国北部,自1962年开始,林场三代建设者创造了由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生态奇迹,目前已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图一为林地中能量流动情况,虚线方框内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图二为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______(选填“单向”或“双向”)流动的。
(2)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鸟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及动植物遗体等被图二中的________分解后,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动物也能够通过图二所示的_______(填序号)过程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二中①~⑤表示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量,用图中序号列出表示“碳中和”的等式__________。
(5)塞罕坝林场有效地减少了周边的沙尘天气,除此之外,还帮助人们缓解了哪些环境问题?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可见,图A表示植物细胞,染色最深的区域是②,A正确。B、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和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结合题图可知,图B的④是细胞体,⑤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B正确。C.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结合题图可知,图C中,⑥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一气孔,C正确。D.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AB属于同一层次细胞,而C属于组织层次,D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A正确。B.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可见,干细胞经过分化(不是分裂)后,即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B错误。C.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干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蚯蚓是环节动物,营腐生生活,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D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A.人体内经过气体交换以后,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升高,而蓝色的BTB会与二氧化碳呈黄色反应,故人向瓶中吹气的目的是使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据颜色反应验证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变化,A正确。
B.观图可知,装置乙有盆绿色植物,装置丙不含绿色植物,其余条件相同,所以装置乙和丙的单一变量是绿色植物,B正确。
C.黑暗处,装置甲中的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进行呼吸作用,使得瓶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使蓝色的BTB变成黄色,故装置甲中的BTB溶液变黄色,C错误。
D.通过甲、乙实验可知,装置甲中的BTB溶液变黄色,说明二氧化碳增多,即黑暗条件下绿叶不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乙中的BTB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再变为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减少,D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该病毒不可在牛肉汁培养基中繁殖,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根据题干信息“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了阿米巴原虫一种动物”可知,该病毒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阿米巴原虫细胞内的物质繁殖,B正确。
CD.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了阿米巴原虫一种动物,可见,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用该病毒治疗人感染阿米巴原虫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方向,C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长期使用右肩背书包,右侧肩胛提肌用力,导致右侧肩胛提肌比左侧短,所以,右侧肩胛提肌会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肩部右高左低,出现双肩差,故B错误
6.答案:C
解析:ACD.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结合题图可知,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①胃、④小肠、③大肠,可清晰的看到④小肠肠壁的情况,可以诊断③④处的病变。但是,显微胶囊不经过②胰腺,不能用于诊断②胰腺处的病变,AD错误、C正确。B.显微胶囊不可进入结构⑤肝脏,因此不可探测该处胆汁分泌情况,B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A.胃蛋白酶适宜的pH为2,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其它无关变量应适宜且一致。可见,为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应将各组的pH均设为2(酸性),A正确。
B.根据表格信息可知,3个试管的实验结果一样,因此不能确定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记录不同温度下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B正确。
C.为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可见,该实验中,三支试管相互形成对照,C正确。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离子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该实验中,胃蛋白质把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多肽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可见,反应结束加入该试剂(双缩脲),三支试管均会变紫色,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故选:B。
9.答案:B
解析:A.图甲曲线的a点,肺内气压升高,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完成呼气,即膈肌处于图乙的①舒张状态,故A正确。B.图甲曲线的abc段,肺的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减小,膈肌收缩,位置下降,即膈肌处于图乙的①→②状态,完成吸气,故B错误。C.由图可知, Ⅰ是动脉, Ⅱ是毛细血管, Ⅲ是静脉,所以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Ⅰ→Ⅱ→Ⅲ,故C正确。D.受外伤时,若血管Ⅲ静脉血管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止血,故D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③脊髓内,A正确。B.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⑧大脑皮层内躯体感觉中枢,B正确。C.若④传入神经处受损,感受器接受的刺激不能上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既不能产生反射,也不能产生痛觉,C正确。D.完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若②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缩手反射;③脊髓白质内的上行神经纤维能把④传入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传导到⑧,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痛觉,D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A正确。
B.四肢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都能防止血液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B错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正确。
D.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增大了重吸收的面积,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结合题图可知,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由图甲中的a胚轴、b胚根、d胚芽和e子叶组成,A错误。B.种子的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可见,图乙中,不能继续发育的结构有种皮和B子叶,B正确。C.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可见,图丙中,使用黑色塑料袋(不透光)的目的是: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D.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因此其有机物的质量逐渐减少。而在长出茎叶之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幼苗含的有机物又大量增加。所以,图丁中的曲线2(adf)表示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质量变化,D正确。故选A。
13.答案:D
解析:种子的形成离不开传粉和受精。番红花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而由坐标曲线可知,番红花的花粉管最长可达4mm,远小于柱头和花柱总长,导致花粉管未能到达胚珠,致使精子无法与胚珠中卵细胞相遇完成受精,形成种子。
14.答案:C
解析:化石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发现了具有四肢的早期鲸类化石是鲸从古四足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最直接证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图甲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故A正确。B.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表示为图乙的D→A→B→C,则A表示为幼虫期,B为蛹期,故B错误。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2胚盘含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C正确。D.图丁中胎儿通过2胎盘、3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故D正确。故选B。
16.答案:C
解析:A、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A错误;B、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C正确;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
17.答案:D
解析:A.根据遗传图谱可知:2和1均正常,而5和7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5和7个体的性状表现,可以推断该遗传病为隐性基因遗传病,A错误。
B.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7表示男性,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错误。
C.因为5和7患病,所以基因型组成是dd,1和2都不患病,所以,基因型组成里都有D,所以,1和2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遗传图解如下: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Ⅱ4是正常的,因此其基因组成为DD或Dd,C错误。
D.Ⅱ8是纯合体,不患病,所以基因型是DD,Ⅱ7患病,所以基因型是dd,若Ⅱ7和Ⅱ8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的机会是100%,又知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50%,因此若Ⅱ7和Ⅱ8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00%×50%=50%,所以,再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不是25%,是50%,D正确。故选D。
18.答案:A
解析:A,酿酒时,酵母菌需要无氧环境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如果容器没有密封,空气进入会导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不是发酵,从而影响酒精的产生。此外,未密封还可能导致其他微生物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酵母菌死亡,A错误。B.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加入已经发酵过的面团(老面)是为了引入活性酵母菌,这相当于为新的面团接种了发酵所需的酵母菌,从而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B正确。C.菠菜叶汁中含有绿色素,这种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酒精就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因此,使用酒精可以帮助溶解并去除衣物上的菠菜叶汁污渍,C正确。D.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低温可以显著减缓它们的代谢活动和繁殖速度,从而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所以,将剩菜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A。
19.答案:A
解析:A,新冠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的结构,A错误。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B正确。C.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故可以用碘液检测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淀粉,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D正确。故选A。
20.答案:C
解析:A.结合题文和分析可知,将能释放一种降解抗生素的酶的相关基因转移到乳酸菌中,使乳酸菌能释放这种降解抗生素的酶,这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对照实验是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由题文可知,该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工程菌的存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两组小鼠均注射等量青霉素,甲组喂工程菌,乙组不做处理属于设置对照实验,B正确。
C.由题文可知,工程菌分泌β-内酰胺酶,分解到达肠道的抗生素,帮助人类肠道有益菌群免受抗生素的侵害,因此喂工程菌的甲组小白鼠肠道内菌群多样性水平更高,C错误。
D.乳酸菌噬菌体是专门寄生于乳酸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因此以噬菌体为媒介,将能释放一种降解抗生素的酶的相关基因转移入乳酸菌,使乳酸菌释放这种降解抗生素的酶,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筛管;⑥;胚乳
(2)④、⑤;环境
(3)二氧化碳;光照、温度
解析:(1)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结合题图可知,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到种子的[⑥]胚乳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2) 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等结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可见,图二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④雌蕊、⑤雄蕊。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可见,在自然界中,无芒小麦易被鸟类捕食,导致无芒基因出现的比例降低,这说明环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有机物或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来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矿质元素等。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三所示,B点之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升高,导致这种情况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光照、温度。(写1条,合理即可)
22.答案:(1)相对
(2)Aa、Aa;25%
(3)XY
(4)卵巢;④⑤
解析:(1)家兔雌性和雄性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只黑色家兔交配产下5只小兔,其中4只黑色,1只白色。说明家兔的黑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如果用A与a表示控制家兔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白色家兔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这一对基因由亲代双方各提供一个,即亲代黑色家兔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中,除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外,还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即两只黑色家兔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即上述两只黑色家兔在下一个繁殖期交配产下白色小兔的几率是25%。
(3)家兔的性别和人一样,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则雄性家兔心肌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Y。
(4)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雌兔体内的雌激素由卵巢分泌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组成为Aa的雌兔产生的卵细胞含有的其因可能为④或⑤。
23.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过滤##滤过;重吸收
(3)抑制酵母菌发酵;假丝酵母菌;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地方,为酒精发酵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解析:(1)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则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
(3)①假丝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发酵抑制剂可以抑制假丝酵母菌发酵。
②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析数据可知,第二组中产生大量酒精,是因为液体中假丝酵母菌的含量高,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③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则膀胱能提供给假丝酵母菌进行于发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
24.答案:(1)条件;反射弧
(2)乙;计划免疫;抗原
(3)如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1)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图一中某人足三里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条件反射。反射形成的条件是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
(2)通常图中乙途径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这样的免疫也称为计划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因此除如图所示的途径外,人体一般还有非特异性免疫如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25.答案:(1)单向
(2)A→C→D
(3)①乙分解者;②④⑤
(4)①=②+③+④+⑤
(5)缓解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解析:(1)图一中能量由太阳能开始,首先流向A,再由A流向BCD,因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故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是:A→C→D。
(3)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因此鸟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及动植物遗体等被图二中的乙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动物也能够通过图二所示的②④⑤呼吸作用过程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故图二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碳中和”的等式。
(5)还能帮助人们缓解了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试管
水浴温度
底物和试剂
1小时后蛋白块体积
1
35℃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2
37℃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3
39℃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姓名:***
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
证件号:44***************
献血量:300mL
献血编码:02010190*****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m黑色签字笔答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m黑色签字笔答卷!,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