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大理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三位一体”,拥有众多旅游景区。暑假期间,小明同学来到大理旅游,乘坐洗马潭索道游览苍山。下图为大理局部地区旅游景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苍山洗马潭索道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50米B.1 250米
    C.1 650米D.1 850米
    2.小明乘坐洗马潭索道游览苍山,当到达中转站时,小明可能看到( )
    A.沧桑的大理古城B.白雪皑皑的山峰
    C.高耸挺拔的三塔D.地平线上的夕阳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铁路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河谷分布
    B.沿山脊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沿纬线分布
    4.图中东段铁路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
    A.裁弯取直,提高车速
    B.减小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
    D.经过河流少,减少投资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第5~6题。
    5.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
    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行进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6.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
    A.乙处B.丙处
    C.丁处D.戊处
    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 )
    A.①处流向②处 西南流向东北
    B.①处流向②处 西北流向东南
    C.②处流向①处 西南流向东北
    D.②处流向①处 东北流向西南
    8.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 )
    9.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
    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
    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致估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计算大青山山顶与李村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答案:
    1~2.1.C 2.A 第1题,读图可知,洗马潭索道起点海拔为2 200—2 400米,终点海拔为3 800—4 000米,故相对高度为1 400—1 800米。第2题,中转站位于一处山谷,海拔高于大理古城,且两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视线,小明可能看到沧桑的大理古城。图中最高峰海拔低于4 200米,夏季很少有积雪;中转站所在地海拔约为2 800米,从中转站看三塔景区,视线所经山脊高处的海拔为2 800—3 000米,高于中转站海拔,受山脊阻挡,无法看到高耸挺拔的三塔;中转站在山体东侧,无法看到西侧地平线上的夕阳。
    3~4.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铁路线大致与河流平行,且位于地势较低的河谷,故图示铁路大致沿河谷分布;图中铁路穿过了较多的等高线,并未沿某一等高线修建,而且图中铁路也没有与纬线平行。第4题,读图可知,南、北两条方案的线路都比较平直;南线穿过了较多的居民区,调整后的北线则在最大程度上避开了居民区,减少了对居民的噪声等干扰;根据图示等高线等信息判断,该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河床落差大,不利于发展水运,故无法实现水陆联运;南线与北线同样穿过了两条河流,更改为北线后,无法保证能减少投资。
    5~6.5.B 6.D 第5题,乙地位于山脊,不可能有瀑布;丙地一侧是山,一侧是陡崖,可欣赏到峡谷风光;丁处与学校间有山脊阻挡,不可通视;根据指向标,行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第6题,戊处位于峡谷,为河流出山口处,且上游有盆地,利于集水,因而戊处建水库大坝最佳;乙处位于山脊,没有河流;丙处位于峡谷,但没有河流,也缺少集水区;丁处位于山坡处,不利于建坝。
    7~9.7.B 8.A 9.B 第7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第8题,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在上游来水稳定的前提下,河流水位上涨速度与河道形态相关。)图示河流位于高山峡谷中,河道形态为“V”形;相同来水量,前期因河道下部窄而水位上升快,后期因上部较宽而水位上升较慢。第9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
    10.答案 (1)约1 500米。250—350米。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
    (3)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低。地势低、地形平坦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解析 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坡度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第(3)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小。

    相关试卷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4水循环原理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4水循环原理的应用(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5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5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