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选择一个最符合随意的选项)
1. 科学家经研究认为,人类和长臂猿、猩猩、大猩猩的共同祖先是( )
A. 北京猿人B. 元谋猿人
C. 黑猩猩D. 森林古猿
【答案】D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是近亲,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和长臂猿、猩猩、大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睾丸——产生卵细胞分泌雄性激素
B. 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C.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D. 胎盘——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答案】A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详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B正确。
C.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C正确。
D.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正确。
故选A。
3. 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殖器官开始形成B. 身高出现突增现象
C.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D. 身体开始逐渐发胖
【答案】B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生殖器官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因此生殖器官开始形成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A错误。
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B正确。
C.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加强,而不是开始发育,C错误。
D.身体开始逐渐发胖不是青春期的表现,D错误。
故选B。
4. 从古人类“露西”的化石中可以发现其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这有利于( )
A. 直立行走B. 使用工具
C. 使用语言D. 大脑发育
【答案】A
【分析】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火的使用 、使用工具 、语言产生都不能发生。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较细短,下肢骨较粗长,且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较宽阔,脊柱呈“S”形,可推测出“露西”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 糖类B. 蛋白质
C. 脂肪D. 维生素
【答案】D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适合贫血症患者多补充的食物是( )
A. 含碘较高的食物B. 含铁较高的食物
C. 含钙较高的食物D. 含锌较高的食物
【答案】B
【分析】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若血液中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少,就会出现贫血。
【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补充碘,故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而不适合贫血患者,A错误。
B.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因此,贫血症患者多补充含铁较高的食物,B正确
C.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C错误。
D.缺乏含锌的无机盐,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D错误。
故选B。
7.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值得“点赞”的是( )
A. 辣条太美味,经常买来吃
B. 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C. 低价购买过期的食品食用
D. 长期食用微量元素补充剂
【答案】B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辣条虽然爽口美味,但是添加剂过多,多吃会危害健康,不能多吃,A错误。
B.甜饮料虽然好喝,但大多含有磷酸盐成分,大量摄入体内后会妨碍钙的吸收并加快钙流失,其次饮料含糖高,要少喝;多喝白开水能促进排便,加速脂肪燃烧,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能力,B正确。
C.过期的食品食用不能食用,食物发生变质,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危害,C错误。
D.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但人体需要量不大,不可长期多吃,D错误。
故选B。
8. “随地吐痰”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因为痰中含有多种病菌。痰在人体形成的部位( )
A. 鼻B. 咽C. 气管D. 喉
【答案】C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
【详解】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鼻腔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喉的位置较浅,颈前部正中的皮下,喉既是气体通道,又是发音器官,但鼻、咽、喉都不是痰形成的部位,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
A. 牛奶B. 水果C. 肥肉D. 米饭
【答案】A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
不同食物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选项中,牛奶能为人体补充优质的蛋白质,水果能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肥肉能提供脂肪,米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 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 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
【答案】D
【分析】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毛细血管: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图中:①是毛细血管、②是小动脉、③是小静脉。
【详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
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B正确。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①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C正确。
D.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流方向和血管特点: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结合题图可知:①是小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小静脉。因此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③②,D错误。
故选D。
11. 血管是血流的管道。如图为三种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B. 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
C. ③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
D. ①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答案】C
【分析】图为三种血管的结构示意图:①是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②是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是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①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A错误。
B.②是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B错误。
C.③是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C正确
D.①是动脉,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错误。
故选C。
12. 一场交通事故致一位B型血的人受伤,急需输血。现有四位自愿献血者,其中最合适献血者是( )
A. 孙某,32岁,A型血B. 周某,35岁,B型血
C. 林某,14岁,AB型血D. 肖某,66岁,O型血
【答案】B
【分析】人类血型系统最常见的是ABO血型,根据红细胞携带的凝集原不同,可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大量输血情况下必须输同型血,如果缺少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题干中伤者为B型血,可以接受B型血和少量O型血;我国无偿献血制度规定献血是每个18~60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详解】A.A型血可以输给A型血的人和AB型血的人,但不可以输给B型血的人,所以孙某不是合适的献血者,A错误。
B.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受血者为B型血,最合适的献血者当然为B型血,周某血型和年龄都合适,B正确。
CD.O型血为万能献血者,在缺少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献血者林某年龄未达到18周岁,献血者肖某年龄已超过60周岁,所以林某和肖某都不是最合适的献血者,CD错误。
故选B。
13. 为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钙外,还应补充(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D. 维生素D
【答案】D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为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钙外,还应补充维生素D,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血液循环中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 )
A. 肺部毛细血管B. 心脏
C. 全身毛细血管D. 动脉
【答案】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部位是全身各处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血液循环中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网。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操作和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干燥的花生种子并充分燃烧
B. 实验中温度计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C 实验测得能量高于花生实际能量
D. 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答案】C
【分析】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
【详解】A.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因此要选用干燥的花生种子进行充分燃烧,故A正确。
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故B正确。
C.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故C错误。
D.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故D正确。
故选C。
16. 春季是流感高发期,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经鼻咽以后,进入肺泡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喉、支气管、气官B. 气管、喉、支气管
C. 支气管、喉、气管D. 喉、气管、支气管
【答案】D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流感病毒经鼻咽以后,进入肺泡之前,还会依次经过的结构是喉、气管、支气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7. 鼻的结构中与对空气的处理无关的是( )
A. 前部生有鼻毛B. 黏膜分泌黏液
C. 毛细血管丰富D. 有鼻骨和鼻软骨
【答案】D
【分析】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详解】由分析可知,鼻腔能够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鼻骨和鼻软骨起支撑作用,不直接参与处理空气,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当救护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此时( )
A. 肺内气压增大,吸气B. 肺内气压增大,呼气
C. 肺内气压减小,吸气D. 肺内气压减小,呼气
【答案】B
【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B。
19. 吸入式疫苗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进入循环系统,最终激发免疫。在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 )
A. 左心房B. 右心房C. 左心室D. 右心室
【答案】A
【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详解】吸入式疫苗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通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网,从而进入循环系统,最终激发免疫。在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的路线是: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因此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左心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是左心室,其壁最厚
B. ①是右心房,与②不相通
C. ②和③之间有相通的房室瓣
D. 心脏壁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答案】A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详解】A.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④是左心室,运送血液路线长,其壁最厚,A正确。
B.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①右心房与②右心室相通,B错误。
C.②右心室和①右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②右心室和③左心房之间不相通,没有瓣膜,C错误。
D.心脏的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 如图为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的结构中,与呼吸道共同的通道 _____。
(2)如图所示,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场所是①_____,在③_______中,其最终被分解为 ________,之后被吸收,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3)医生建议肝炎患者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影响了②_______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 _______的消化。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人体 _______(填名称)内有许多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征,因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1)咽 (2)①. 胃 ②. 小肠 ③. 氨基酸
(3)①. 肝脏 ②. 脂肪
(4)小肠
【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胃腺、肠腺、胰腺。观图可知:①胃、②肝脏、③小肠。
【小问1详解】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由此可知,消化道的结构中,与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是咽。
【小问2详解】
蛋白质在①胃中开始初步消化,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在③小肠内被肠液、胰液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再经过吸收过程进入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小问3详解】
②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医生建议肝炎患者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影响了②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小问4详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成人小肠长5-6米,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大大增加,适于消化和吸收。
22.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为心脏的结构,ABCD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肺循环的途径是:④→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D____→②,在左心房中,流淌的是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该血液呈____色。在ABCD四条血管中,同样流动脉血的是____。
(2)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填名称),与其相连的血管是____(填名称)。通过该循环途径,血液将变成含氧较少的____血。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将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____可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
(4)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进行的。
【答案】(1)①. 肺静脉 ②. 鲜红 ③. AD
(2)①. 左心室 ②. 主动脉 ③. 静脉
(3)营养物质 (4)同时
【分析】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A主动脉,B上下腔静脉,C肺动脉,D肺静脉。
【小问1详解】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因此,正常情况下,肺循环的途径是: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②左心房,在左心房中,流淌的是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该血液呈鲜红色。在A主动脉,B上下腔静脉,C肺动脉,D肺静脉四条血管中,同样流动脉血的是A主动脉,D肺静脉。
【小问2详解】
通过(1)分析可知,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与其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通过该循环途径,血液将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小问3详解】
通过(1)分析可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将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小问4详解】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2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①所示的结构是呼吸道,该结构由 _________做支架,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_______。图一中的②是 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_________,两者的壁都由 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在图二中,A所代表的气体是 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③端流到④端后,血液中 _______含量显著增加,该气体会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最后在组织细胞中的 ________被利用。
【答案】(1)①. 骨或软骨 ②. 清洁 ③. 肺
(2)①. 毛细血管 ②. 一
(3)①. 二氧化碳 ②. 氧气 ③. 线粒体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题图中:②是肺,①是呼吸道,③肺动脉分支,④肺静脉分支,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小问1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图一中,①是呼吸道,呼吸道由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畅通,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图一中的②是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小问2详解】
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小问3详解】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图二中的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③端流到④端后,血液中氧气含量显著增加,氧气会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最后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利用。
24. 如图为人体血液的组成成分示意图及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的血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一中的①表示的是 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________和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图一中表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是 _____(填序号)。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________。
(3)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图二中的 _____(填序号)决定。该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原因是其富含 _________。如果人体有炎症,图二中的⑤________数量会增多。
(4)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的作用有运输、_______和保护作用。
【答案】(1)①. 血浆 ②. 血细胞
(2)①. ② ②. 血小板
(3)①. ④ ②. 血红蛋白 ③. 白细胞
(4)防御
【分析】分析图: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④红细胞,⑤白细胞,⑥血小板。
【小问1详解】
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容器中,轻轻摇动,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分层现象。图一中的①血浆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小问2详解】
在图一中,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就是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小问3详解】
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图二中的④红细胞决定的,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具有输送氧的功能,原因是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⑤是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图二中的⑤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小问4详解】
血液中的血浆和红细胞有运输功能,白细胞和 血小板有防御和保护功能,由此可见,血液的作用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25. 某生特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3号试管放在37℃的水浴中,其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 _______中的温度。
(2)将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如果实验成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 ________(填“不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 ________。
(3)将1号试管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3号试管中A处需要加入 __________,该组实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 _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4)如将1号试管和4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馒头中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与 _______有关?2号试管和4号试管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口腔 (2)①. 唾液 ②. 不变蓝 ③. 麦芽糖
(3)①. 2mL唾液 ②. 舌的搅拌
(4)①. 温度 ②. 有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与2号、1号与3号、1号与4号,变量分别是唾液、舌的搅拌、温度。
(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小问1详解】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而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保证酶的最大活性。因此实验过程中,1号、2号、3号试管置于37℃水中保温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保证酶的最大活性,从而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小问2详解】
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对照实验应该保证单一变量,除了有无唾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由于1号试管中是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小问3详解】
该小组设计3号试管与1号进行对照。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除了是否搅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3号试管中需要加2mL唾液,变量是舌的搅拌,该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对消化的作用。
【小问4详解】
1号试管和4号试管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因而可以提出的问题是:馒头中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与温度有关?
2号试管和4号试管有唾液和温度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因而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6,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6,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 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