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开卷考试。
加试部分(一道大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人体许多废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形成尿液的“过滤工厂”——肾单位(如图二)。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过滤装置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一是小明组的作品。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小明准备代表本组向同学们介绍他们的过滤装置与肾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小明总结了肾单位的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血液流经①时,通过______作用形成了③中的液体;该液体流经④______时,全部的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______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人体将尿素、多余的______和______等废物排出体外。
(3)人体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排出废物,如:二氧化碳通过______系统排出体外。
【答案】(1) ①. 血细胞 ②. 肾小球 ③. 原尿
(2) ①. 滤过 ②. 肾小管 ③. 葡萄糖 ④. 重吸收 ⑤. 水 ⑥. 无机盐 (3)呼吸
【解析】
【分析】图一中,液体a模拟血液;图二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内壁,③肾小囊腔,④肾小管。(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小问1详解】
液体a模拟的是血液,葡萄糖溶液相当于血浆中的水及小分子物质,绿豆和小米则模拟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过滤装置中的双层滤纸有一定的通透性,不让绿豆和小米滤过,模拟了肾单位中的①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过滤后流入塑料杯的液体是葡萄糖溶液,没有绿豆和小米,模拟的是③肾小囊腔内的原尿。
【小问2详解】
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如图二所示,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通过滤过作用形成了③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小问3详解】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纸笔考试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研究推测,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类人猿B. 长臂猿C. 北京猿人D. 森林古猿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D。
3. 同学们目前正处于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春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B. 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C. 身高突增,性器官迅速发育D. 具有独立意识,不需要与家长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迅速增加,性器官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详解】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A不符合题意;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和卵巢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不符合题意;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期间性器官也迅速发育,C不符合题意;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所以青春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交流,D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是解题关键。
4.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和胚胎发育分别是在图示的( )
A. 2和3B. 2和2C. 4和3D. 1和2
【答案】A
【解析】
【分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如图所示:1为卵巢,2为输卵管,3为子宫,4为阴道。
【详解】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2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经过2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且埋入子宫内膜。胚胎继续在3子宫发育,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A. 花生仁B. 绿豆C. 核桃仁D. 玉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详解】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样质量的花生仁、绿豆、核桃仁和玉米四种食物中,只有核桃仁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同样体积的水升温最高,为5.6℃,所以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符合题意。
故选C。
6. 呼吸道不具有功能是( )
A. 温暖气体B. 湿润气体C. 清洁气体D. 交换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道的功能是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据此解答。
【详解】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7. “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做法,合理的是( )
A. 吃剩后异味不大的饭菜下顿直接食用
B. 为避免浪费,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C. 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D. 发霉的米面要洗干净后再食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吃剩的饭菜即使异味不大,也可能已经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迅速繁殖,导致食物变质。食用这样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肠胃不适,A不合理。
B.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生物碱,这是一种有毒物质。龙葵素在马铃薯的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含量最高。人如果吃了发芽的马铃薯,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和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心脏和呼吸器官的麻痹,使人死亡。因此,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B不合理。
C.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判断食品新鲜程度和是否过期的重要依据。如果食品已经过期,可能会存在微生物超标、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合理。
D.发霉的米面中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等。这些毒素对人体有很强的致癌作用,而且即使经过高温处理也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发霉的米面即使经过清洗也不能食用,D不合理。
故选C。
8. 下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①②③表示血管。请判断标号③所指的血管是( )
A. 小动脉B. 小静脉
C. 毛细血管D. 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②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是毛细血管,③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
故选B。
9. 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
B. 心室→心房→静脉
C. 心房→心室→静脉
D. 心房→心室→动脉
【答案】D
【解析】
【分析】心脏内有两种瓣膜,一种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叫房室瓣,一种是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叫动脉瓣,功能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详解】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到心室,而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血液的流向是从心房→心室→动脉,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 )
A. A型血B. B型血C. O型血D. AB型血
【答案】B
【解析】
【分析】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据此作答。
【详解】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B型血,O型血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少量、缓慢输入,若输入A型血、AB型血会发生凝集反应,不可取,B正确。
故选B。
11. 对于排泄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排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 ②排出食物残渣 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④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出汗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排泄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排出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维持组织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遗,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用手机观看视频,手机发出的蓝光可能会损伤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耳蜗、视网膜B. 鼓膜、视网膜C. 半规管、虹膜D. 耳蜗、脉络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耳朵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球是眼的主要的结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分三层: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详解】A.感觉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耳蜗,所以视网膜含有许多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长期用手机观看视频,手机发出的蓝光可能会损伤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视网膜,A符合题意。
B.鼓膜可以将声波转为震动,没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视网膜含有许多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B不符合题意。
C.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C不符合题意。
D.耳蜗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波信息并产生神经冲动,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B. 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 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D. 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眼不当,可能会引起近视,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和近视眼的矫正方面来切入。
【详解】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ABC.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眼的发生,ABC正确。
D.在床上躺着看书,容易导致近视,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4. 下表为五种食物(各100克)营养成分分析,请据表回答问题:
(1)青少年需要食用适量的_______(填营养成分)以满足人体肌肉、骨骼等生长发育,建议多食用表格中的_______(填字母)。
(2)食物D中含较多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可提供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_。
(3)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上的疾病是_______,建议多吃表格中的食物_______(填字母)。夜盲症患者可多吃表格中的食物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E
(2) ①. 糖类 ②. 能量
(3) ①. 坏血病 ②. B ③. A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可知,食物A含糖类、维生素A较丰富,B含维生素C较丰富,C含脂肪较丰富,D含糖类较丰富,E含蛋白质较丰富。
【小问1详解】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E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处于青少年多吃一些表格中的E类食物。
【小问2详解】
食物D中糖类含量较多,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可提供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小问3详解】
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表格中,B类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所以应多吃表格中的B类食物。夜盲症患者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A类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所以可建议多吃表格中的A类食物。
15. 如图为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由______和消化腺组成。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图中能够分泌胆汁的是_____(填序号),胆汁中没有______,但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3)小肠内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进入小肠绒毛腔内的_____中,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4)营养物质在被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体外,其中产生的尿素、水分无机盐除了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也能通过______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
【答案】(1) ①. 消化道 ②. 小肠
(2) ①. ③ ②. 消化酶
(3)毛细血管 (4)皮肤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中①唾液腺,②胃,③肝脏,④胰腺,⑤小肠,⑥大肠。
【小问1详解】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小肠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所以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问2详解】
图中的③是肝脏,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成微粒以利于消化,其中不含有消化酶(脂肪酶)。
【小问3详解】
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内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进入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小问4详解】
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其中包括排汗过程、排尿过程和呼气过程。其中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水和无机盐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
16. 张明同学因喉咙痛、咳嗽去医院检查。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单,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医生诊断张明同学患有扁桃体发炎,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______数量高于参考值。
(2)张明的______数目过少和______含量过低,经常头晕、疲乏,可能患有贫血,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含______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仔细观察化验单,发现______的数据严重偏低,据此推测他不慎出血后很难止血。
(4)张明生活在平原地区,如果去高原旅游,初期他血液中的______数目会增加,原因是高原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此细胞数目增加能加强对_____的运输,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答案】(1)白细胞 (2) ①. 红细胞 ②. 血红蛋白 ③. 铁
(3)PLT(血小板)
(4) ①. 红细胞 ②. 氧
【解析】
【分析】白细胞有防御保护的功能,当白细胞数量过多时,可能体内有炎症;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当红细胞数量偏低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说明患有贫血;血小板有止血的作用,当血小板数量过少时,出血后会很难止血。
【小问1详解】
患有扁桃体发炎时,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超过参考值。
【小问2详解】
从化验单分析可以看出,张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在饮食上应该多吃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小问3详解】
张明的血小板数据严重偏低,血小板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功能,因此可以推测他不慎出血后很难止血。
【小问4详解】
张明生活在平原地区,他如果去高原旅游,初期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增加,原因是高原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此时细胞数目增加能加强对氧的运输,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17. 识图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技能和方法。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当不慎有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用图二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图三是模拟膈肌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吞咽时,_____会盖住图一中的_____(填数字)的入口处,避免食物进入喉和气管,阻塞呼吸道。
(2)图三中的______(填序号)代表肺,______(填序号)代表膈。实施救助时,图二中被救者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与图三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状态相符。
(3)图二中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A. 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 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答案】(1) ①. 会厌软骨 ②. 2
(2) ①. ③ ②. ④ ③. 乙 (3)A
【解析】
【分析】图一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3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2喉、3咽、4气管、5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6肺。图三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胸廓,③模拟肺,④模拟膈肌,甲模拟吸气,乙模拟呼气。
【小问1详解】
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2喉的入口处,避免食物进入喉和气管,阻塞呼吸道。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③代表肺,④代表膈。人体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同时收缩的状态,肋骨向上向外运动改变的是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膈的顶部下降改变的是胸廓的上下径,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内,便是吸气。而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处于舒张的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缩小,肺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由肺出来,就是呼气的过程。图二中被救者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与图三中的乙状态相符。
【小问3详解】
由(2)可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③-⑥表示心脏各腔,②、⑦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表示肺泡,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体循环开始于______(填序号),结束于_______(填序号)。
(2)血液从④到⑤的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时由_______血转化为______血。
(3)若某人换急性阑尾炎,如果从上臂静脉处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⑥ ②. ③
(2) ①. 静脉 ②. 动脉
(3)③
【解析】
【分析】(1)①肺泡;②肺动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左心房;⑥左心室;⑦主动脉。
(2)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小问1详解】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体循环开始于⑥左心室,结束于③右心房。
【小问2详解】
血液从④到⑤的循环途径是肺循环过程,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小问3详解】
某人患急性阑尾炎,从上臂静脉处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部毛细血管。因此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③右心房。
19. 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提示:
①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②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二)实验过程: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②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一定量的唾液备用。
③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
④将准备好的物品分别放入试管中,然后做一定处理,具体操作见下表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
(2)②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③号试管内物质局部变成蓝色,说明______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会影响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4)设置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形成______,便于得出实验结果。
【答案】(1) ①. 不变蓝 ②. 麦芽糖
(2)变蓝 (3)牙齿
(4)对照(实验)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3)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小问1详解】
①号试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不变蓝。
【小问2详解】
②号试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不能消化淀粉,因此变蓝。
【小问3详解】
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没有与馒头块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由此可见:牙齿的咀嚼作用会影响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小问4详解】
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过滤装置
肾单位
液体a
模拟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血液中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
双层滤纸
模拟①______和②肾小囊内壁
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
模拟③中的液体,即______
食物名称
花生仁
绿豆
核桃仁
玉米
质量(g)
20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4.7
3.1
5.6
2.1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A
48.2
7
18
40
12
B
18
2
6
3
220
C
0.4
90
6
4
7
D
72
0.1
2.5
0
1
E
8.8
9.5
65
7
10
XX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N0.20230106178
姓名:张明 性别:男 年龄:13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
25×1012L
28×109L
90g/L
10×109
男:(4.0~5.5)×1012L
男:(4~10)×109L
男:120~160g/L
男:(100~300)×109L
试管标号
①
②
③
放入物品
A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B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
C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
处理方法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 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