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一把抓起的沙子,约有一万粒,比我们在晴朗夜晚裸眼所见的星星更多。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
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我们和群星间隔着惊人的距离,所以不管你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星座看起来都一个样。从俄罗斯一直走到美国,夜空不会变化。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说,俄罗斯和美国是同一个地方。在地球上进行小小的位移,是看不出星座的立体结构的。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这是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而一光年差不多有十万亿千米。如此一来,星图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恒星会离开某个星座,有的则会进入某个星座。星空将呈现迥异的面貌。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星际旅行,在可见的将来恐怕也不行。不过计算机能够为邻近星系做出三维模型,让我们来一场短途旅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北斗七星走上一遭,星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视角改变,我们会看到星座完全扭曲成了另一个形状。所以外星居民所见的星座,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大相径庭。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待得够久,就会看到有时候恒星凑成星团,成群结队地移动;或是一颗孤零零的恒星抛下它的同伴独自远行;从长远来看,旧星座终将消失,新星座不断诞生。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发生爆炸,伴星不再受到它引力的束缚,会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一头冲入深空,犹如弹射出的弹丸。群星也会诞生、演化、死亡。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看到新的星星出现,老的星星消失,天空的图案逐渐扭曲变化。
甚至人类短短的百万年历史中,星座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电脑不但能使人在空间中旅行,也能带人穿越时间。反推恒星的运动,会发现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去往某个未知的年代,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观察群星来推断时间的。同理,计算机模拟也能推演未来。如图为狮子座今天的模样(左图),和它一百万年后在地球上看起来的样子(右图)。
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不回溯时间,就看不见空间。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太阳和银心相距3万光年。银河系和最近的旋涡星系Ml——它也在仙女座——隔了200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连第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从地球到最遥远的类星体,有80或100亿光年的距离。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是它们远在地球甚至银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
光速的局限不只体现在太空中,但只有天体间才离得够远,才足够体现光的速度。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3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她,而是一亿分之一秒“以前”的她,即0.01微秒。“现在”和0.01微秒“以前”的差距实在太小,难以察觉。但换个情况,当我们观察80亿光年外的类星体时,这个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
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正以光速的万分之一前进。如果以这个速度驶向比邻星,也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我们未来能否用更少的时间穿越浩瀚苍穹抵达比邻星?我们能接近光速吗?光速到底为何神奇?我们能否超越它?
如你所见,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太阳的寿命则是我们的一亿倍。与群星相比,我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在真正的蜉蝣眼里,人类恐怕也是迟钝缓慢,甚至不怎么动弹的物体。从恒星的角度来看,人类,这种数量多达几十亿,生命转瞬即逝的生物,都挤在一个异常寒冷、坚固,而且遥远的硅酸盐铁球体上。
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2500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时空之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在地球上看星辰,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来就越黯淡。
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人们看到的星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星空也会呈现迥异的面貌。
C.虽然当下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实现星际旅行,但是计算机可以带领人们跨越星际的空间,甚至穿越时间。
D.文章写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按照当下速度需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比邻星,是为了突出它的速度很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尚未出现人类,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
B.文章语言既生动又严谨,“一头冲入深空”等生动形象,“约有”“恐怕”等用词严谨。
C.文章通过海滩上的沙子及房间中的朋友等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使科学的呈现浅显易懂。
D.文中多次用到“我们”,传递出包括读者与作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一员的意味。
3.材料倒数第二段写蜉蝣眼中的人类及恒星角度下的人类,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蜉蝣眼中的人类就如人类眼中的宇宙,突出了宇宙的广阔辽远。
B.将群星视角下的人类比作朝生暮死的蜉蝣,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C.以蜉蝣眼中人类的“迟钝缓慢”甚至不动,类比人类视角下恒星寿命的漫长。
D.蜉蝣眼中不死的人类是会死去的,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群星也会死亡。
4.图示为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连线图,图①~④为北斗七星空间或时间改变后图形的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
B.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
C.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D.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
5.卡尔•萨根的《宇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科普名著,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河西 贾平凹
天很高,没有云,没有雾,连一丝浮尘也没有,晴晴朗朗的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呢。无遮无掩的太阳,笨重地,迟缓地,从东天滚向西天。几千年了,上万年了,沙砾漫延,似乎在这里验证着一个命题:一粒沙粒的生存,只能归宿于沙的丰富,沙的丰富却使其归以一统,单纯得完全荒漠了。于是,风是最百无聊賴,它日日夜夜地走过来,走过去,再走过来;这里到底是多大的幅员和面积,它丈量着;它不说,鸟儿不知道,人更不知道。
①一条无名河,在匆匆忙忙地流。它从雪山上下来,它将在沙漠上消失,走不到大海,就被渴死了。但它从这里流过,寻着它的出路,身后,一个大西北的走廊便形成了,祁连山,贺兰山,走廊的南北二壁,颜色竟是银灰,没有石头、树木,几乎连一根草也不长,白花花的,像横野的尸骨。越往深处,深处越是神秘,沙的颜色白得像烧过的灰,②山岭便变形变态,立梁,崖,岫,壑洼,沟岔,没有了完整的形象,像是消融中的雪堆,却是红的,又从上至下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楞角,犹如冲天的火焰,突然地一个力的凝固,永远保留在那里了。而子夜里升起了月亮,冷冷的上弦,一个残留半边的括号,计算过一种什么样的古老的算术?
当太阳把一个大圆停在天边,欲去却还未去,那整个沙原、寂山就被腐蚀了一层锈红。一切都是无言的,骆驼默默行走,沙鼠悄悄扒洞,苍蝇也丧失了翁嗡的功能,于无声处去舔血。沙蒿,红沙莱,金刚草,那裹在一片尖刺中的一颗一颗沙粒般的叶子。一群羊从远远的地方拥过来,散着一个扇形,牧羊人就在扇后。其实,最孤独的是牧羊人了,他已经坐在一个沙包上,沉寂得像一尊雕塑了。他的肤色赤黑得像发着油腻的石头,眼睛却老睁不大,深深地陷进去,正看着一只马蛇子翘着长长的尾巴,影子一般地在卵石和蓬草里窜行。
倏忽风就起身了,再就吹一片云来,才一出现,大颗大颗的冰雹夹杂在雨点里就下来了。流沙在瞬息中或聚或散,骆驼草却巩固了地盘,碗大的一个丘包,像是一个一个偌大的蘑菇,又像是一些分布均匀的铆钉,因为是有了它们,这荒漠的地表才没有被揭了去吗?生命的坚强,启示了电线杆的忠诚;它们说尽了人的话语,却没一句是它们的,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始终在列队站着。③再往西去,再往西去,蜃市偶尔就要出现楼,台,亭,阁,花坛,鱼塘,还有驼群马队,万千人物……眨眼却没有了。这里曾经是唐朝花雨丝绸之通道吗?这里曾经是刀光血影杀声吞云的古战场吗?眼前只是白沙,白沙,还是白沙。沙的形成真的是卵石成千上万年在风里碰撞的结果,这该是多么伟大的艺术,似乎宇宙的变迁,生命的进化,在这里是一幕放慢了的镜头,那一个世纪如果缩短为一个生命的单元,石头的碰撞为细沙,会是一首何等雄壮的七音俱发的音乐啊!
这个时候,一辆列车从地平线上开来,着上去只能算是蠕蠕爬动。一天一趟的火车,带来了运动,也将生命的活力同时注射在他们的身上了吗?脸上都是笑笑的。列车走过了,轰轰的钢铁的震响慢慢消失,留下的又是那万發的一个静,又是那屋后一排七棵用食水浇灌起来的白杨。还有一柱直直的孤烟:他们该吃晚饭了。列车继续往前走,车上坐满了西行的旅客,他们兴致特别高,一边吃着从沿途车站买来的西瓜,一边谈论着戈壁沙漠这么缺水。他们谈论着远处奔跑的一只黄羊,它奔跑着,时不时就要将身子往空中一跃,作一个弓的形状,它是在为自己的自由而激动得发狂吗?他们有的在作起诗:“啊,到了这儿,才知道了祖国之大!”有的则油画写生了,感叹着这里该是产生东山魁夷风景画风格的妙地。但是,一个奇异的神秘的景象就出现了铁路的北边,一片几十亩地的乱坟墓,一个坟墓,一个卵石的堆积;几千个卵石堆积的坟墓,横横竖竖,竖竖横横。睡眠在这里的是些什么人呢?什么人又是什么时候睡眠在这里?他们没有看见一块墓碑,没有看见一丘砖砌起的坟台,更没有松柏,更没有花圈。他们猜想着,是当年长征路经这里的江西红军?是曾经进军新疆,沙漠剿匪的战士?或者是修筑这条铁路的民工?或者是那开发金川镍矿的工人?他们一起趴在车窗口,互相看着,一句话却也不能出唇;这里曾经经历过同别的地方一样的人为的浩劫,灾难,贫困,又比别的地方更多了一种大自然的凶恶和狠毒,生命在这里得到了价值的真正的体验。④坟墓是坟墓的纪念碑吗?活着的人是死去的人的墓志铭吗?列车在戈壁沙漠的深处一步一步推进,车上的人都在默默地说:
永远要记着那些为了征服戈壁沙漠而牺牲的和仍有可能牺牲的人!
(选自《散文》1984年第1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漫延无垠的沙砾,还是走来走去的风,都在验证着沙漠的广袤,引发作者“丰富归于统一”的辩证思考。
B.作者充满想象地去观察被骆驼草固定了的丘包,觉得它们像蘑菇,像铆钉,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坚强。
C.列车的声响给戈壁带来了生命活力,而过后的寂静与重复出现的白杨树,又难免会使人们涌起一阵厌倦之感。
D.看到成片的坟墓时,旅客不由自主地猜想墓主的身份与死去的原因,在这过程中,他们的心绪渐渐发生变化。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的河流是本文的暗线,与后文不断出现的沙漠生命有直接内在联系。
B.句子②中全用逗号,强调山岭形态的突兀和多变,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C.句子③用反复的方式拓展了空间,既展现河西的辽阔,又引发对历史的想象。
D.句子④连用两个问句,看似疑问,实则肯定,其中充满对死者的纪念与尊敬。
8.这篇散文的最后部分着意描写西行列车上旅客看到窗外景象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班级同学普遍认为这篇散文的景物展现了一种阔大之美。不同的是,甲组认为本文在景物描摹时,擅长以大写大;乙组则认为本文在景物描摹时,善于以小写大。你支持哪一小组的观点?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周太祖显德元年,军士有流言,郊赏薄於唐明宗时。帝召诸将至寝殿,让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恶衣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馀,汝辈岂不知之?今乃纵凶徒腾口,不顾人主之勤俭,察国之贫乏,又不思已有何功而受赏,惟知怨望,於汝辈安乎!”皆惶恐谢罪。退,索不逞之徒戮之,流言息。
(节选自《文献通考•兵考四》,有删改)
材料二:
前世屯田皆在边地,使戍兵佃之。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其后又募高赀户使输课佃之,户部别置官司总领,不隶州县,或丁多无役,或容庇奸盗,州县不能诘。梁太祖击淮南掠得牛以千万计给东南诸州农民使岁输租。自是历数十年,牛死而租不除,民甚苦之。帝素知其弊,会阖门使、知青州张凝上便宜,请罢营田务,李谷亦以为言。乙丑,敕:“悉罢户部营田务,以其民隶州县,其田、庐、牛、农器,并赐见佃者为永业,悉除租牛课。”是岁,户部增三万馀户。民既得为永业,始敢葺屋植木,获地利数倍。或言:“营田有肥饶者,不若鬻之,可得钱数十万缗以资国。”帝曰:“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
莱州刺史叶仁鲁,帝之故吏也,坐赃绢万五千匹,钱千缗。庚午,赐死。带逢中使赐以酒食曰:“汝自抵国法,吾无如之何。当存恤汝母。”仁鲁感泣。
帝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此无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当衣以纸衣,敛以瓦棺;速营葬,勿久留宫中;圹中无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烦民;葬毕,募近陵民三十户,蠲其杂徭,使之守视;勿修下宫,勿置守陵宫人,勿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于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或吾违,吾不福汝!”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梁太祖击【A】淮南【B】掠得【C】牛以【D】千万计【E】给东南【F】诸州农民【G】使岁输【H】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郊,指祭祀,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酒江郊”的“郊”词义不同。
B.让,责备,与《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中的“让”词义不同。
C.鲜,少,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中的“鲜”词义不同。
D.坐,犯……罪,与《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太祖召集诸位将领前来寝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仅凭几句话就平息了流言蜚语。
B.从唐朝末年开始,军队一改在边境地区驻扎的旧例,开始在中原驻军并设置营田来耕种空旷的土地。
C.周太祖宽仁为民,果断取消户部营田事务,并认为利民即为利国,拒绝采纳与民争利的举措。
D.周太祖昔日率军西征的时候,看到唐朝十八陵都被发掘,他认为是因为里面埋藏的金银财宝太多了。
13.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联自即位以来,恶衣菲食,专以赡军为念。
(2)帝素知其弊,会阖门使、知青州张凝上便宜,请罢营田务,李谷亦以为言。
14.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周太祖“好俭约”?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
程公许
去国飘然一障①乘,都门祖帐集华簪。
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当风凉满襟。
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②深。
论思禁闼③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
【注】①一障:宋代指府、州、军长官。②五云:指皇帝所在地。③禁闼:宫廷门户,亦指宫廷、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描写了离别饯行的场景,诗人以诗谢别,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B.首句中“飘然”一词,写出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到外地任职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C.“黄梅未雨”,天气闷热,但诗人穿着轻便的“白葛”,面对着风,感受到凉意。
D.“江国”与“蓬山”都代指边远之地,与“去国”相照应,暗示诗人将远离朝廷。
16.《屈原列传》中写“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存君兴国”“三致志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一种行事准则,这也是对历史上改革家刚决不悔精神的概括。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自己在水上听到像钟鼓一样的噌吰声,探寻后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校园传统文化节”上,主持人要求大家说出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小凯答:“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进入夏天后的某一天,家里室内微量的凉意,突然遭到了外来气流的冲击。那些凉意快速被挤向一边,我猜它们顺着墙根和门缝溜了。取而代之的热意,开始在各个房间里蒸腾,像个没礼貌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不老老实实地,却各个房间蹿腾。
风扇是夏天的天敌。这么说有点夸张,夏天的能量庞大如大象,而风扇的能量小得像蚂蚁,但风扇像堂吉诃德一样,与夏天的热不停战斗。
①屋顶的吊扇,逗留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②但后来吊扇用不上了,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③取而代之的是华而不实的装饰灯。④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或吊扇组合在一起。⑤后来我在一家旅馆里,看到房顶就吊着这玩意儿,当时感到十分震惊,晚上这么吹着吊扇睡觉,太实用,太有情怀,太容易让人想起童年了,当下便决定,以后自己家装修房子,无论如何都要装吊扇灯。几年后,果然有了装修机会,去购物网站一搜,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还有一种是隐形扇叶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起来,用的时候按一下遥控器,它们就会像蝴蝶展翅那样,神奇地把翅膀从胳肢窝里掏出来了。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缺少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B.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C.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D.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19.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序号: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生动地表现了风扇的“战斗”精神,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① ,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作“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 ②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嘱吩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 ③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作者认为陶渊明和苏格拉底的生命史是一种艺术的杰作,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你还能想到谁呢?请仿照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例。(3分)
四、写作(60分)
23.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全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越近,……越闪亮”“……越远,……越暗淡”的关系不成立,原文第一段说的是“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B项,“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表述不准确,原文第二段指出“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强调离开地球表面的距离足够远,看到的星图才会发生巨大变化,星空才会呈现迥异的面貌。D项,其目的是表明天体间离得非常远,宇宙非常辽阔。故选C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旨在说明“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故选A项。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用的分析。A项,蜉蝣眼中的人类就如人类眼中的宇宙,突出了恒星寿命的漫长,而不是宇宙的广阔辽远。故选A项。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图应与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图呈现左右对称的关系,即图②。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在垂直方向上的跨度较小,因此,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图在垂直方向上应较为集中,即图①。原文第五段指出“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相较而言,图③比图④更像长矛,因此图③为100万前的北斗七星,图④为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故选D项。
5.【答案】①文章分析了星座会随空间、时间而发生变化及光速快、宇宙极其辽阔的科学现实,并且以相关图形、具体数字作为佐证,语言表述准确,科学性强。②“我们”对宇宙的探索贯穿其中,宇宙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时时显现,当下的选择及对宇宙未来深切的关注,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性。(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文本外的观点分析文本特点的能力。科普著作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利用科学性、准确严谨的语言,向公众作科学知识的普及,使读者从作者的科学性描述与介绍中了解到科学方面的一些现象、知识、观点或其他。科普著作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其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根本处境。
6.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厌倦之感”分析错误。“静”之后,作者看到的是“直直的孤烟”,想到的是该吃晚饭了,可见这种“静”是平静静谧,是安详祥和。故选C项。
7.A 【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句子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河流是本文的暗线”分析错误。“暗线”顾名思义,是隐藏的,不显露的,未直接描写的。文中“河流”已经直接点出,不能说是“暗线”。故选A
8.【答案】①从看到河西独特风景时的惊叹兴奋,到看到大片乱坟墓时的震撼、沉默,②借旅客的眼睛展现了河西的风光和历史,赞扬这片土地的保卫者、建设者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使读者对河西这片地有更深的认识。(第1点2分,第2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关键内容的能力。“描写西行列车上旅客看到窗外景象的反应”,回归原文,抓关键词:“兴致特别高”“感叹”“猜想着”“一句话却也不能出唇”,不难发现,“但是”前后,产生了反应上的转变,由兴奋感叹到沉“默默地说”默震撼。用意何在?“窗外景物”不仅有戈壁沙漠,还有乱坟墓,进而联想到历史及生命作者借旅客的反应,写出了尊敬与赞扬:永远要记着那些为了征服戈壁沙漠而牺牲的和仍有可能牺牲的人!
9.【答案】
甲组答案示例:
①作者用天、太阳、沙等群组意象,在空间上铺陈出了一种阔大之感。②作者善用联想,由今及古,古今交错,形成时间上的一种阔大之感。③在写景时注入理性的思考,增加了文章思想的厚度,形成了意蕴的阔大之美。
乙组答案示例:
①文章善于以小衬大,通过生命无言的存在,在空间上突出河西荒漠之大。②文章以微小的沙的形成,来表现宇宙的进化、生命的进化,展现出时间上的阔大感。③文章在描写沙砾时,既写一粒粒,又说其丰富;在写坟墓时,既说其一片,又看到一个,小大互衬,形成了张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核心在于准确理解景物描摹时的“以大写大”“以小写大这两个术语。“大”即“大景”,“以大写大”,画面元素多样、视野宽广有纵深感,结合文本,画面元素有天、风、太阳沙砾、坟墓等,同时又生发联想,事件、空间上又有了纵深感。“以小写大”,“小”即“小景小物”,结合文本,“小景”有沙砾、卵石、坟墓等,而沙砾、卵石代表着“宇宙的变迁,生命的进化”,坟墓则是生命价值的体验。
10.BEG(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原句为:梁太祖击淮南,掠得牛以千万计,给东南诸州农民,使岁输租。意思是:后梁太祖进击淮南,抢掠到的牛数以千万计,提供给东南各州农民,让他们每年交租。
11.B 【解析】两者词义相同。
12.A 【解析】“仅凭几句话就平息了流言蜚语”错。由原文“索不逞之徒戮之,流言息”可见,除了寝殿上的一番言语,还遍搜军中不逞之徒立即将其斩杀,流言蜚语才得以平息。
13.【答案】(1)我从即位以来,穿粗布,吃低劣的饭食,特意把保证军队的供给放在心上。(评分参考:“恶”,不好;“菲”,微薄;“赡”,供给。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2)周太祖一向知道其中弊端,正好阖门使、知青州张凝上奏请便宜行事,请求停止营田事务,李谷也这样认为。(评分参考:“素”,一向;“会”,恰好;“罢”,停止。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周太祖说自己“恶衣菲食”,说将士“不顾人主之勤俭”。②多次告诫晋王,自己死后简葬。(评分参考:1点2分,两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太祖显德元年,军中将士有人传言说皇帝郊祀的赏赐比不过后唐明宗时。周太祖听说以后,召集诸位将领前来寝殿,责备他们道:“我从即位以来,穿粗布,吃低劣的饭食,特意把保证军队的供给放在心上。国库的积蓄,四方的贡献,除去军队的供给粮饷,很少再有什么制余,这你们难道不知道吗!现在却纵容凶恶之徒信口雌黄,完全不顾念君主的勤勉俭朴,体察国家的贫穷匮乏,也不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功劳而应当接受贪赐,唯有抱怨和奢望。你们这样做于心何忍呢?”众将于是都惶恐不安地谢罪。众将退下后,遍搜军中不逞之徒立即将其斩杀。流言蜚语便得以平息。
材料二:
前代屯田都在边疆地带,让卫戍的士兵耕种。唐朝末年,中原驻扎军队,所在之处都设置营田来耕种空旷的土地。以后又招募钱多的富户耕种。让他们交纳租税,户部另外设置机构总管,不隶属于州、县。有的壮丁多而无摇役,有的收容庇护奸人盗贼,州、县没法追完。后梁太祖进击淮南,抢掠到的牛数以千万计,提供给东南各州农民,让他们每年交租。自此经过几十年后,牛死而租不免除,农民深受其苦,后周太祖素知其中弊端,正好阖门使、知青州张凝上奏请便宜行事,请求撤销营田事务,李谷也这样认为。乙丑(十四日),颁救令:“全部取消户部营田事务,将耕种营田的农民隶属于州、县。他们的田地、庐舍、耕牛、农具,同时赐给现在耕种者作为永久产业,全部免除牛租的征收。”这一年,户部增加三万多户人口。农民既已得到这些成为永久产业,方才敢修葺房屋、种植树木,获取地利数倍于以前。有人说:“营田中有肥沃富饶的,不如卖掉它,可以得钱数十万缗来充实国库。”后周太祖说:“利益在农民那里,如同在国家一样,朕用这些钱干什么!”
莱州刺史叶仁鲁,是后周太祖的老官吏,因贪污一万五千匹绢、一千緡钱而犯罪。庚午,赐他死罪。后周太祖派遣中使赐给他酒食说:“你自己触犯国法。我不知道怎么办。会抚慰你的母亲的。”仁鲁感动得哭泣。
后周太祖多次告诫晋王说:“先前我率军西征的时候,看见唐朝十八座皇陵没有不被发掘的,其中肯定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里面埋藏的金银财宝太多了。我死了以后,一定要给我穿上纸做的衣裳,将我装殓在用土烧的棺材里;迅速埋掉,千万不要在宫中久留;修筑墓穴不要用石头,要用砖头替代;工匠役徒统统由官府出钱雇用,不能烦扰老百姓:丧葬完毕,征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户,免除他们的各种赋税摇役,让他们看守陵墓:千万不要修建地下宫室,不要布置守陵宫人,不要制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等,只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在上面写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假如你有些微违背我的意思,我就不会降福给你。”
15.B 【解析】“轻松愉快的心情”错,“飘然”写出诗人即将远离祖国的漂泊之感,并非轻松愉快。
16.【答案】①诗人想象在遥远的“江国”“蓬山”,仍千里寄情,思念朝廷和君王;②诗人希望在自己离开京城后友人能为国献计献策、尽忠尽责;③诗人恳请友人将来能多多告知朝廷讯息,以解自己对国家的忧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存君兴国”意思是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三致志焉”意思是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①“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深”,“江国”“蓬山”指的是诗人要去的地方,“五云”指皇帝所在地。而“千里寄”“遥想”则是说纵然到了千里之外,也会把感情寄托在“遥想”之中,惦念君王和国家。诗人想象在遥远的“江国”“蓬山”,仍千里寄情,思念朝廷和君王;②“论思禁闼须公等”中“论思”指议论或思考,在这里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之间讨论学问的行为。“禁闼”指的是宫廷、朝廷;而“须公等”指的是在座的各位,即为他饯行的好友。此句意思是“我走了之后,能够在朝廷上与皇帝谈论政事、出谋划策的,还得仰仗各位”,诗人希望在自己离开京城后友人能为国献计献策,尽忠尽责;③“肯念交盟数寄音”是对饯行的好友说的,意思是希望各位念在我们好友一场,多多给我寄些书信,告知朝廷的近况。诗人恳请友人将来能多多告知朝廷讯息,以解自己对国家的忧思。
17.【答案】(1)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微波入焉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评分参考:每空1分,多字、少字、有错别字均不得分。)
1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五花八门”是对后文的概括,但“应有尽有”不是其概括的内容,所以五花八门后不能用冒号,排除CD;两个“什么……的…的”是并列句子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是句子内部停顿,“中式的”“欧式的”也是句子内部停顿,应用顿号,排除AC。故选B。
19.【答案】①屋顶的吊扇,留存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②但后来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用不上吊扇了。④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和吊扇组合在一起。(①④各1分,②2分,序号正确修改错误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逗留”与“记忆”搭配不当,可把“逗留”改为“留存”(或屋顶的吊扇许多人童年记忆里都有)②语序不当,先说“但后来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再说“用不上吊扇了”(或吊扇用不上了)。④“或”不合逻辑,应改为“和”,即: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和吊扇组合在一起。
20.【答案】①把夏天的能量比喻成大象,再把吊扇的能量比喻成蚂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者能量的大小。②两相对比,突出夏天能量之大,风扇的能量之小。③以荒唐可笑的堂吉诃德作比,用戏剧的口吻赞扬了风扇敢于与强大的夏天作战的无畏精神和英雄行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由“如”“像”可知,运用比喻,将能量具象化,生动有趣。“庞大”和“小”,“大象”和“蚂蚁”形成对比,生动突出了夏日的热和风扇起到的作用之间的差别。由堂吉诃德可联想到其具有的典型意义,同时他也代表执着、勇敢、不怕困难的人,文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戏谑的口吻,形象的写出了风扇驱热时的场景。
21.【答案】①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②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③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句主语承接上句末尾的“作品”,内容上与“也可以不是艺术的”相对,句式上也与之对应,可填: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②前面说“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横线前面举例“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句式上此处应用“都”与前面衔接,内容上应扣住“表现人格”,如果否定句式表达,可填: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正面表达就是:都要表现全人格。③此句内容应与“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对应,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就不是苏格拉底,可填: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22.【答案】示例:①不肯为仕途摧眉事达官显贵,是李白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②不肯为性命苟且于司马家族,是嵇康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1点1分,2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选取的人物应该与陶渊明、苏格拉底一样具有“人格”魅力,为后人称赞;其次,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为,“不肯……是……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不肯”后面应该概述体现人物人格魅力的具体事件。按照以上分析选择人物进行仿写即可。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图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从上到下展现“灯”“阴影”“人”的关系,其中的“灯”分为“外在灯”和“心灯”,“外在灯”越多,形成的“阴影”就越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灯多影叠”、“自玄迷失”,而当亮起一盏“心灯”时,则会豁达通透,阴影全无。漫画启发我们当正确处理个体与外在的关系,“外在灯”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不同意见、声音、价值观等,当我们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在面对纷繁复杂外界时就难以辨明是非,做出取舍,迷失本心,正如“没有目标的帆船,所有风都是逆风”。“心灯”可以理解为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的追求、价值、坚守所在,不在外界的干扰中迷失自我。比如无论命运将苏子抛到那个地方,他都能点亮“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灯,洒脱生活;再比如邓清明二十多年的航天之梦,外界有再多的声音,也不能干扰他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写:“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写作时,当扣住外界之“灯”、“阴影”、“心灯”三者的关系展开,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展开写作,从正面论述点亮心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如,点亮一盏心灯,自当从容淡定,得一片曙光;点一盏心灯,能明确方向,照亮前程等。再从反面进行论述,受外界之灯影响,人容易迷失自我,如被世俗的想法左右,被外物牵着鼻子走。最后强调,点亮心灯,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浑浊,依然保持内心澄明安宁。
【参考立意】
1.心中一盏灯(坚定的信念、理想),照亮人生;
2.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眼光、见解),不做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3.兼听未必明,心中贵有知;
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名校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名校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名校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docx、2024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豫东名校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豫东名校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