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只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B. 洗澡时感觉最舒适的热水温度是60℃
    C. 一名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是1500W
    D. 一标准大气压下你的拇指指甲盖受到大气压力约为10N
    2.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成年人的体积大约是0.6m3B.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
    C.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500mgD. 一间教室空气的质量大约为800多克
    3.下列比赛情景中,没有应用到弹力的是( )
    A. AB. BC. CD. D
    4.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B. 密度C. 形状D. 体积
    5.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小
    D. 给气不足的轮胎打气,胎内气体的密度增大
    6.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若加上最小的砝码指针会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 向右移动游码B. 取下最小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D.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7.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B. 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B. 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 自行车在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D. 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9.排球是某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排球离开手后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手击打的力
    B. 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排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 排球离开手后,在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10.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滚动轴承
    B. 给木箱加装轮子
    C. 自行车车轮有凹槽
    D. 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
    11.小明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 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受到惯性力就紧套在锤柄上
    C. 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力越大,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 在丁图中,用力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就伸长或縮短,说明力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2.如图所示,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N的力F作用,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 一定没有摩擦力D. 以上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13.“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航天员把笔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重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船绕地球运行过程中,______(选填“受”、“不受”)力的作用.
    14.如图,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kg。小明倒入碗中加热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爷爷想让小明帮他把一袋面粉从一楼运到3楼,如图所示,已知爷爷体重800N,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小明体重500N,面粉重600N(绳重及摩擦力不计).则甲图中,爷爷受到______个力的作用,他受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乙图中,爷爷行走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丙图中小明在上升过程______做匀速运动(填“是”或“不是”).请你用一句话解释小明不能拉起面粉的原因:______.
    16.起重机吊着一重物静止,此时拉力是104N,当吊着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______104N,当吊着重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拉力______104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各地举办龙舟比赛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湖面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参赛选手奋力向后划桨,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______也给桨一个向前的力。
    18.一个弹簧测力计左右两边各受到5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在拔河比赛中,甲队胜,乙队败,那么甲队施加的力______乙队施加的力,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______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填大于、小于、等于).
    19.一只质量为5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74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37.3g的金属块,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08g,则此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20.随着人民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步走进千家万,如图所,某家小车静水平地面上,请图中作出后轮的示意图.
    21.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从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饮料,
    (1)用手捏瓶壁,瓶子变扁,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2)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图所示,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大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瓶的重力。
    (3)拧瓶盖时,发现瓶盖侧面刻有一条条竖纹,用物理知识分析瓶盖上刻纹的作用主要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22.如图所示,小球悬挂在细线下来回摆动。 请作出小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并在图上用点O标出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
    23.在图中画出静止的缆车轿厢(以方框表示)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4.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大小为10N,与水平地面成45°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画出物体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5.小红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1)表格内缺少的数据应是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当所加拉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______;
    (3)测量结束后,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是否成正比?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有______(填字母)。
    A.作出F-ΔL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B.计算拉力F和ΔL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C.每当拉力F增加3N时,弹簧的伸长量ΔL相应增加1.5cm,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n倍时,伸长量Δ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4)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Δ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可写成ΔL=kF,则此处k=______cm/N。
    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与小红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让研究对象处于______状态.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是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两个力的大小.
    (2)小明的实验方案与小红的相比,好在______.
    (3)图甲所示实验中,小卡片的质量要尽可能______(填“大”或“小”).在小卡片静止时,小明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______,(选填“旋转”或“翻转”).此现象说明______.
    (4)若要利用图甲的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你的操作是______.
    2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__。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
    28.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_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_____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
    29.小德学习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弹簧测力计如A图所示,所选若干个木块均相同(足够多),每个重力为1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 运动,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 无关。
    (3)同组小强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强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在甲实验基础上,叠放的木块又分别增加至两个、三个,根据收集到的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绘制图像如C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及相关信息分析证据可得出结论: 。
    ②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 块。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30.如图甲,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力的作用效果如图(a)所示;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如图(b)所示,如图乙,小李用轻质弹簧将质量相同的物体A、B连接起来,并在A的右侧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水平向右拉动,使物体A、B一起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fB大小为______N,方向为水平向______。
    (2)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 ______fB(填“>”、“<”或“=”)。
    (3)物体______(填“A”或“B”)的下表面更粗糙。
    (4)如果把物体A、B调换位置,使物体A、B仍一起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拉力F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一只口罩的质量约为5g,故A错误;
    B、洗澡时感觉最舒适的热水温度是40℃,故B错误;
    C、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是100W,故C错误;
    D、一标准大气压下你的拇指指甲盖受到大气压力约为:F=pS=1.0×105Pa×(0.01m×0.01m)=10N,故D正确。
    故选:D。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
    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mρ=60kg1.0×103kg/m3=0.06m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在500cm3左右,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ρV=1.3kg/m3×9m×8m×3.5m=327.6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答案】C
    【解析】解:A、撑竿跳高运动员向撑竿施加的压力,使撑竿的形状发生变化,要靠撑竿的弹力来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射箭运动员将箭射出,要靠弓的弹力来完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没有应用到弹力,故C符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跃起是靠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就说明弹力产生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相互接触,二是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说相互挤压)。
    此题考查了什么是弹力,是一道基础知识题。
    4.【答案】A
    【解析】解:A、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球被踩瘪时,虽然球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当球被踩瘪时,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球被踩瘪时,球和球内气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球被踩瘪时,球的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体积也减小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球被踩瘪,我们首先可以判断出乒乓球的体积减小了,即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了;然后根据没有破裂和质量的定义判断出球内气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最后根据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判断出球内气体密度变化情况。
    解答本题时,可以先从比较容易判断的选项去分析,当我们分析出这个选项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去进一步分析其它选项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做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我们可从最简单的、最有把握的选项去分析。
    5.【答案】D
    【解析】解:A、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但冰的体积大,根据ρ=mV可知,冰的密度小。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如煤油和酒精。故B错误;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是因为橡胶常温下有良好的弹性。故C错误;
    D、给气不足的轮胎打气,气体的体积几乎不变,但胎内气体的质量增大,由ρ=mV可知气体的密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相同质量的水和冰,体积不同、密度不同;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
    (4)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答案】B
    【解析】解: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一点,说明右边砝码重,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注意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B。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调节天平平衡:一是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过程中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需调节平衡螺母;而称量过程中调节天平平衡需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7.【答案】A
    【解析】解:A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木块两次都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而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两次的摩擦力相同、拉力也相同,故A正确、C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的质量不变,所以第二次木块具有的动能多,故B错误;
    D、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2)根据图象比较速度的大小,从而确定动能的大小.
    (3)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要结合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动能的影响因素等,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来解决此题.
    8.【答案】A
    【解析】解: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A正确;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错误;
    C、自行车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此时受到是非平衡力,故C错误;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A。
    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排球离开手后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空气阻力,但不再受手击打的力,故A错误;
    B、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排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手击打排球的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始终相等,故C错误;
    D、排球离开手后,在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空气阻力,二者的方向均竖直向下,因此,其所受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D正确。
    故选:D。
    (1)排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手的作用力;
    (2)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排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3)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
    (4)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其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本题以排球运动为内容,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对合力的判断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滚动轴承,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会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给木箱加轮子,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会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将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应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A、甲图中,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故A正确。
    B、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丙图中,拉动木块的力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丁图中,用力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就伸长或縮短,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A。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知道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惯性概念、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知道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题。
    12.【答案】D
    【解析】解:物体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平行于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G1,摩擦力f的作用。
    (1)当G1=F时,物体不受摩擦力,f=0。
    (2)当G1>F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G1=F+f;f=G1-F=G1-7N,f大小取决于G1大小,大小可能大于、小于、等于7N。
    (3)当G1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受推力F,重力的分力G1,摩擦力f,然后由平衡条件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大小与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力有关,随其它力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条件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13.【答案】不变;变小;受
    【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当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神州”飞船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在不断的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受.
    (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2)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它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题是一道质量、力的综合性的题目,把握好质量的属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2.5×10-4 0.3 不变
    【解析】解:(1)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
    V=250mL=250cm3=2.5×10-4m3,
    牛奶的质量:
    m=ρV=1.2×103kg/m3×2.5×10-4m3=0.3kg。
    (2)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倒入碗中加热后,牛奶的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2.5×10-4;0.3;不变。
    (1)根据牛奶包装袋上的商标,可以得到牛奶的体积,利用公式m=ρV求牛奶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本题的一个条件隐藏在牛奶的包装袋上,要注意审题,把握细节。此题还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及密度的特性。一定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多少无关。本题的综合性强,并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性。
    15.【答案】3 平衡 4×104 不是 定滑轮不省力,小明的体重小于面粉的重力
    【解析】解:(1)甲图中,爷爷受向上的拉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3个力的作用,爷爷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2)爷爷行走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F=G爷爷=800N,
    行走过程中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00cm2=2×10-2m2,
    爷爷行走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p=FS=800N2×10-2m2=4×104Pa,
    (3)丙图中小明在上升过程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加速运动,
    因为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而小明的体重小于面粉的重力,所以小明不能拉起面粉.
    故答案为:3;平衡;4×104;不是;定滑轮不省力,小明的体重小于面粉的重力.
    (1)对爷爷进行受力分析,爷爷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2)乙图中,爷爷行走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已知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解;
    (3)丙图中小明在上升过程中运动速度不同,定滑轮不省力.
    此题考查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等,在计算压强时注意,爷爷行走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为一只脚的面积.
    16.【答案】等于 等于
    【解析】解:起重机吊着一重物静止时,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104N;
    当吊着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重物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等于104N;
    当吊着重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重物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等于104N。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
    (1)物体静止时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首先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得出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17.【答案】相互 水
    【解析】解:参赛选手奋力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向后划水,同时水也给桨一个向前的力。
    故答案为:相互;水。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属于基础题目。
    18.【答案】5;等于;大于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左右两边各受到5N的拉力,所以测力计挂钩上的力为5N,示数为5N;
    拔河比赛中,甲、乙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
    甲获胜,说明甲的摩擦力大于乙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5;等于;大于.
    要解决此题需掌握: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同时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系,要掌握二者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19.【答案】11.3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空瓶子的容积等于空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以及金属块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
    (1)已知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2)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用总质量减掉瓶子和金属块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然后用金属块的质量除以金属块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174g-58g=116g,
    根据ρ=mV可得,瓶子的容积:V=V水=m水ρ水=116g1g/cm3=116cm3;
    (2)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
    水的质量:m水'=m总'-m金-m瓶=208g-37.3g-58g=112.7g,
    此时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112.7g1g/cm3=112.7cm3,
    金属块的体积:V金=V-V水´=116cm3-112.7cm3=3.3cm3,
    金属块的密度:ρ金=m金V金=≈11.3g/cm3。
    20.【答案】解:分析可知,汽车共受到重,地面的支持和车对它压力三个力的,用都可以画在其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下,地的支持和的方向竖直向上,车对它的力方向竖向下,汽车静止故F支=+F压,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对静在地面上的汽车轮行受力析知,此时汽车后轮受到力,地面的持力和车体对它的压力三力的作用,其大小系应为G+压,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法画这三个力可.
    考查对物体力分析能力,以及重力方向和持向记忆情,会用力的示表力三要素.
    21.【答案】形变 竖直向上 等于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解析】解:(1)用手捏瓶壁,瓶子变扁,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瓶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瓶的重力。
    (3)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手与瓶盖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这样便于旋开或旋紧瓶盖。
    故答案为:(1)形变;(2)竖直向上;等于;(3)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个方面,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
    (3)密集的竖条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影响摩擦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此题。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增大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2.【答案】解:
    小球在图示位置时,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球最终静止在细线的竖直方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绳子的拉力作用在小球上,方向沿绳子向上。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3.【答案】解:空中缆车静止,轿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轿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轿厢的重心,轿厢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先分析轿厢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画法作图。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
    24.【答案】解:拉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右边缘的中点,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10N,如下图所示:

    【解析】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画力的示意图,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三要素表示出来,标上字母符号,有的要标出力的大小。
    25.【答案】6 17.5cm ABCD 0.5
    【解析】解:(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空格处的数据为6cm;
    (2)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拉力增大1N时,弹簧伸长0.5cm,当当所加拉力为5N 时,弹簧伸长5×0.5cm=2.5cm,故弹簧的长为2.5cm+15cm=17.5cm;
    (3)A.“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时,F-△L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正确;
    B.当拉力 F 和伸长量△L 的比值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B正确;
    C.拉力 F 增加 3N 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相应增加 1.5cm,就说明二者成正比,故C正确;
    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 n 倍时,伸长量Δ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D正确。
    (4)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当弹簧的伸长量ΔL为1.5cm时,拉力的大小为3N,则k=ΔLF=1.5cm3N=0.5cm/N。
    故答案为:(1)6;(2)17.5;(3)ABCD;(4)0.5。
    (1)根据表格中弹簧伸长量的规律分析;
    (2)根据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求解;
    (3)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时的特点分析;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带入关系式中可以求出k。
    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1)静止;钩码的个数;(2)减少摩擦力的影响;(3)小;旋转;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解析】解:(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2)物块与桌面接触,若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受摩擦力的影响,而小明的方案将小卡片吊起,可减少摩擦力的影响;
    (3)为减小质量的影响,小卡片的质量要尽可能小;
    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因为两边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小卡片会转动,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4)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两个拉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纸片向两边运动,可以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答案为:(1)静止;钩码的个数;(2)减少摩擦力的影响;(3)小;旋转;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力平衡.探究二力平衡力大小时,通过改变左右两边钩码的个数来改变两个力的大小.
    (2)根据甲乙两种结合摩擦力的知识进行分析;
    (3)在实验中,卡片的质量越小越好,这样可以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根据实验分析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后,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哪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得出结论.
    (4)二力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想法让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观察现象.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采用质量很小的硬纸片悬在空中,可以尽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7.【答案】同一高度 速度 小 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1)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相等,质量不变,故获得的初速度相等;
    (2)(3)由图知,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作用,则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速度; (2)小;远; (3)做匀速直线运动。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重力势能相等,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相等,因此获得的初速度相等;
    (2)(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相同,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根据运动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然后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该实验是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来的。
    28.【答案】E、D、C 右 182.6 10 18.26 适量的水是指水要浸没饰品且饰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
    【解析】解:(1)在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应先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再测量待测物体的体积(防止水对物体质量大小的影响),所以测量顺序应为:A、B、E、D、C。
    (2)调节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图甲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指示的数值之和,所以饰品的质量为:182.6g;
    饰品的体积等于量筒中两次液面示数的差,所以饰品的体积为:10cm3
    (4)由密度公式可得饰品的密度为:ρ=mV=182.6g10cm3=18.26g/cm3
    (5)要想测量饰品的体积,必须将饰品浸没在液面之下,同时将饰品放入量筒后,量筒中的液面又不能超出量程,所以适量的含义是:水要浸没饰品且饰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
    故答案为:
    (1)E、D、C;
    (2)右;
    (3)182.6;10;
    (4)18.26;
    (5)适量的水是指水要浸没饰品且饰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技能和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物体的体积通过量筒中两次液面的体积差进行计算。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实验程序,能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会使用天平与量筒,并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9.【答案】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速度 在压力大小一定 f=0.7F 7
    【解析】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
    (2)如图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3)甲、乙、丙三个实验,压力大小相等,接触面越粗糙,拉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实验结论: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图像得,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比值一定,即fF=0.7,所以f=0.7F。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5N,即滑动摩擦力最大是5N,根据f=0.7F得,F=f0.7=5N0.7≈7.1N,
    一个木块是1N,所以可叠加的木块数目是7块。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速度;(3)在压力大小一定;(4)①f=0.7F;②7。
    (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
    (2)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无关。
    (3)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根据两者的比值关系写出定量关系,根据定量关系式和弹簧测力计最大值求出所叠加的木块数。
    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通过实验现象和图像总结实验结论,这种题型很考查学生的能力。
    30.【答案】3 左 > A 不变
    【解析】解:
    (1)由于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摩擦力,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因此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fB=F示=3N,方向为水平向左;
    (2)由于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力的合成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F-F示=10N-3N=7N,故fA>fB;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A、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fA>fB,所以物体A的下表面更粗糙;
    (4)如果把物体A、B调换位置,使物体A、B仍一起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fA=7N,
    此时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以及向右的拉力,由力的合成可知,拉力F=fB+F示'=3N+7N=10N,因此此时拉力F不变。
    故答案为:(1)3;左;(2)>;(3)A;(4)不变。
    (1)对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分析,由于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出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并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
    (2)对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分析,由于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力的合成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并得出物体A、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物体A、B下表面的粗糙程度;
    (4)如果把物体A、B调换位置,使物体A、B仍一起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先对物体A进行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据此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对物体B进行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求出拉力F的大小。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键会对物体A、B进行正确受力分析。A.撑竿跳高
    B.射箭运动员将箭射出
    C.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D.跳水运动员从跳板上跃起
    拉力多大小F/N
    0
    3
    6
    9
    12
    15
    弹簧多长度L/cm
    15
    16.5
    18
    19.5
    21
    23
    弹簧多伸长ΔL/cm
    0
    1.5
    3
    4.5
    8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