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中国空间站是我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天宫号”的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航天员会在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授课,如航天员会展示了两种在空间站里培育出来的植物。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
材料二:2023年10月31日,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穿越黑障(通信暂时中断区域,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后,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为期近六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
材料三:图1为神舟十六号返回主要阶段示意图。
(1)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位于大气垂直分层的 层,下列关于该大气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臭氧含量高,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B.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C.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D.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2)与在轨空间站类型相似的天体是( )(2分)
A.火星B.月球
C.彗星D.小行星
(3)与传统地面育种相比,太空育种的优势是( )(2分)
①真空和强辐射环境,加速种子基因突变,缩短育种周期
②无菌环境可降低坏种率
③失重环境,植株体积更大
④可短时间培育出整体耐性更好的优质种质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脱离空间站舱段后,直接进入返回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帮助快速确定位置( )(2分)
A.RSB.GNSS
C.GISD.Digital Earth
(5)空间站面临强辐射环境,太阳辐射是 (短波/长波)辐射,50%的能量集中在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区。太阳活动可能会对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产生影响,2022年科学家监测发现太阳出现了6次中、大型的耀斑活动,这是发生在太阳 层的现象,显示太阳进入活跃期,这种活跃期一般相隔 年出现,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和电磁波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现象。(5分)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着陆当天为农历九月十七,三名宇航员可能观看到天空中的月相是____(填编号)。(2分)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1)热层/高层大气 D
(2)B (3)B (4)B
(5)短波 可见光 色球层 11 磁暴
(6)A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空间站‘天宫号’的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可知,空间站所在大气层为热层(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D对;平流层臭氧含量高,能大量吸收紫外线,A错误;气温随海拔增加先减后增,顶部温度很高,BC错误。故选D。
(2)根据已学知识,中国空间站绕着地球公转,属于地月系中的人造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B正确;火星绕是行星,ACD错误。故选B。
(3)太空中空气稀薄,高真空,太阳辐射强,可短时间培育出整体耐性更好的优质种质资源,①④对;太空处于高真空环境,且有害射线、太阳超射等都非常强烈,细菌、病毒等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②对;地心引力小,微重力,植株体积更大,但不是育种的优势,③错误;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根据题意结合已学知识可知,要对返回舱进行快速确定位置,需要采用的是GNSS,B对;RS能做大范围监测,GIS处理的是数据图层的建立,Digital Earth也是对数据的处理,均不能精确定位,ACD错。故选B。
(5)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长,由此可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光部分。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11年,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和电磁波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着陆当天为农历九月十七,当天观看到的月相应为凸月①,A正确;②为娥眉月,出现有农历初一前后;③为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④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CD错误。故选A。
二、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称为咸潮。
材料二: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
(1)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 (“增大”或“减小”)。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 (“大”或“小”)。(2分)
(2)根据图2,判断A和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3分)
(3)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 ,主要自然原因是 。(3分)
(4)下列内容是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请将序号填写在适合的方框内,每个序号只能填写一次。(6分)
A.原料丰富 B.地形平坦 C.夏季风的背风坡 D.气温高,蒸发旺盛 E.纬度低
F.晴天多,降水少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1)增大 小
(2)B B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入海径流稀释海水盐分
(3)冬季 冬季河流径流量小,海水倒灌作用强。
(4)E D B A C F
【解析】(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密度和深度(压力),其中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由此得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纬度越高,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大,船舶吃水深度越小。
(2)读图可知,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河流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知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盐度较低。
(3)由材料可知,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流的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
(4)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原料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苞西盐场位于20°N,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故①对应E,②对应D;沿海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故③对应B;沿海海水盐度大,说明晒盐的原料丰富,故④对应A;位于雷州半岛西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盐,故⑤对应C,⑥对应F。
三、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9分)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中①、②、③、④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各小组拍摄了其研学地的典型景观照片,还观察了研学地的典型土壤剖面。返校后,各小组整理好研学中获取的素材,并进行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1)第一大组的王同学考察归来展示了地貌景观照片①,该地所属的地貌类型是 ,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1中 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6分)
(2)第一大组的李同学考察了“魔鬼城”,突遇沙尘暴,你认为李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 图(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 作用形成。(4分)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 图(填数字),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 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4分)
(4)第二大组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组,也分别拍摄了研学地的土壤植被景观照片。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把各小组在研学地拍摄的对应景观图用直线连起来。(4分)
甲 乙 丙 丁
制作、观察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在铁锹、锤子、罗盘、相机、标本盒、自行车、望远镜、袖珍秤、手电筒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工具:
。(3分)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4分)
(7)返校后,同学们对各研学地拍摄的典型植被进行了探讨。说明甲地气候对植被的影响。(4分)
【答案】(1)黄土地貌 A 水土流失
(2)④ 风力堆积
(3)② 峰林石林
(4)D B C A
(5)铁锹、相机、标本盒
(6)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寒冷;这里植被等生物资源丰富,经过长时间微生物作用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土壤颜色呈暗黑色,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
(7)甲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降水分配不均;常绿阔叶林植被茂盛。
【解析】(1)根据地貌景观图片①,该地地表破碎,干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该照片最可能在图2中的A黄土高原拍摄,地貌类型为黄土地貌,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根据李同学的经历,突遇沙尘暴,应该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示④为沙丘景观,沙漠广布,受风力堆积作用影响,沙粒被搬运堆积形成沙丘。
(3)由所学知识可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景观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广布的区域,该地的岩石为沉积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峰丛林立,地表崎岖的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图中的C处,其景观即图中的②,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峰林石林等景观。
(4)甲为我国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D;乙位于陕北地区,黄土广布,对应B;丙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为典型的畜牧业,对应C;丁位于我国长白山区附近,对应A。
(5)采集土壤标本需要用铁锹,对采集的土壤标本进行分类,需要用到标签和标本盒。另外,观察土壤剖面以及土壤标本的制作,还需要用到相机摄像以及剖面刀等工具。
(6)丁地“黑土”的成因主要从气候、生物角度分析。黑土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寒冷,有机质分解较慢,有利于腐殖质积累;这里植被等生物资源丰富,为土壤提供较多枯枝落叶,经过长时间微生物作用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受腐殖质含量影响,土壤颜色呈暗黑色,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
(7)植被的生长形成受气候影响,甲地处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高于0摄氏度)、降水少,降水分配不均,受气候影响树木叶片常绿,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凋落现象,为常绿阔叶林。
四、某地理兴趣小组3月中旬去江西婺源进行研学旅行,并撰写了研学报告,收获颇丰。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江西婺源,中国最佳油菜花观赏地之一,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粉墙黛瓦的徽州古民居与壮阔的梯田油菜花海构成的山水画卷。赏花季出现“一票难求”“一房难订”的火爆景象,一度启动“限量接待”旅游预案。
油莱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2-3℃,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5-18℃。2022年,婺源油菜种植面积7615.6公顷,下降0.9%。全年油菜籽产量10710.9吨,增长9.0%。
婺源县大力打造“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村里的农民摇身变为乡村“模特”、“服务员”、“导游”等。油菜农旅融合模式,实现年均综合产值逾30亿元。
材料二:研学小组的一部分拟研学内容
(1)按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婺源乡村村落属于______(2分)
A.林业村B.渔业村
C.农业村D.牧业村
(2)图2中①属于乡村空间单元中的 ;②属于乡村空间单元中的 。(2分)
(3)以下农业区位因素中,2022年婺源油菜籽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分)
A.农业科技水平提高B.市场需求量增大
C.交通运输更便利D.油菜种植面积扩大
(4)图2中④中为河流 (选填:A,凹岸B.凸岸),以流水的 选填:A侵蚀B.堆积)作用为主。(2分)
(5)图2中⑤为梯油菜花美景,比较坡地直接种植油菜和开垦梯田对于水循环哪些环节会产生不同影响,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6)根据研学内容,为研学小组拟一个研学主题 。(2分)
(7)科学的评价能巩固研学成果、提高学生兴趣。补全表格中分级指标。(4分)
研学旅行成果展示的评价表
(8)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简析婺源农旅融合模式带来的效益。(4分)
【答案】(1)C
(2)聚落 田园
(3)A
(4)B B
(5)地表径流:坡地流速快,梯田流速减慢;下渗;坡地下渗少,梯田下渗多;地下径流:梯田地下径流量增大,坡地地下径流小
(6)探索婺源油菜花;婺源油菜花的美;婺源的油菜花经济;婺源油菜花油生长习性分析;
婺源油菜花分布分析;菜花产业分析
(7)①被动合作,在团队中很少发言 ②和队友积极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 ③在教师的督促下,慢慢感兴趣 ④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全程兴趣很高
(8)村里的农民摇身变为乡村“模特”等,提供更多农民的就业机会;农业+旅游,产业升级,均综合产值逾30亿元,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启动“限量接待”旅游预案,保护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解析】(1)油菜属于农作物中的油料作物,婺源大片的山谷都种植油菜,故其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乡村村落属于农业村。由景观图可知,该地区不是以林业、渔业、畜牧业为主,所以该地区的村落不是林业村、渔业村、牧业村。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2)在传统农业村中,聚落和田园是两类最基本的空间单元,由景观图可知,①属于乡村空间单元中的聚落;②属于乡村空间单元中的田园。
(3)农业科技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A正确。市场、交通不会增加产量。材料一显示婺源油菜种植面积减小0.9%,D的说法与材料不相符,BCD错误。故答案选A。
(4)图中④河岸向河流凸出,为凸岸,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5)梯田改变了坡地水流路线,水在梯田流动过程中,阶梯上因地面平坦,水流缓慢,下渗增加,进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坡地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下渗慢,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弱。
(6)材料二显示以油菜为背景材料,所以根据材料可确定研学内容,如探索婺源油菜花;婺源油菜花的美;婺源的油菜花经济;婺源油菜花油生长习性分析;婺源油菜花分布分析;油菜花产业分析。
(7)设计研学活动评价表,是对学生较高的地理实践力要求。根据已有的三个评价内容的分级评价指标内容的分级内涵标准,设计出合作能力与情感态度方面的分级指标。合作能力评价水平1得分较低,可降低标准,①被动合作,在团队中很少发言,不能主动提出问题;合作能力评价水平2得分较高,②可设定标准为和队友积极交流探讨,互相探讨解决发现的问题。情感态度在评价水平1层次要求较低,可确定评价内容为,在教师的督促下,能够被动的慢慢培养兴趣;情感态度在评价水平2层次要求较高,所以④可确定评价标准为自始至终能够积极主动合作,全程兴趣很高。
(8)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即人类活动,需要获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效益,人地才能和谐、可持续发展。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且对环境破坏极小,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农旅融合发展,不仅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让部分农民变成旅游业就业者,收入增加,社会效益显著;政府在游客爆满的情况下,启动“限量接待”旅游预案,避免环境遭受破坏,环境效益显著。
5.菠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5的沙质土壤或山地红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在广东徐闻县。徐闻县以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为主的缓坡台地地貌为主,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生产了中国近一半菠萝,菠萝远销北京、上海等市场,也制造了中国罕有的壮美景观——“菠萝的海”。
材料二:近几年,除了种植菠萝之外,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还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此外菠萝的叶子可以做纺织材料,菠萝的根可以提取菠萝酶,加工成保健药品和化妆美容品。
(1)图中琼州海峡在海洋政治地理空间划分中属于( )(2分)
A.内海B.领海
C.专属经济区D.公海
(2)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的海南省所对应的植被类型为 ,及其所属文化区为 。(4分)
(3)徐闻菠萝远销北京和上海等地,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 ,并说明理由 。(4分)
(4)分析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自然条件。(4分)
(5)简述菠萝产业给当地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4分)
【答案】(1)A
(2)热带季雨林 华南沿海文化区
(3)铁路 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
(4)位于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壤为酸性砖红壤;火山岩风化物丰富(火山地貌),土壤肥沃;缓坡台地地貌,土壤排水条件好。
(5)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化发展;经济:调整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内海是指陆地与陆地之间的狭窄海域,一般都拥有两个以上的海峡与公海相接,琼州海峡为内海,A正确;领海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B错误;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C错误;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D错误。故选A。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带,海南省地处华南地区,属于华南沿海文化区。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有铁路经过徐闻,菠萝远销北京和上海等地,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北京和上海等地市场广阔且距离较远,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的优点。
(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徐闻县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由材料可知,菠萝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5的沙质土壤或山地红壤。从徐闻县土壤条件看,“以火山熔岩 台地及火山丘陵为主的缓坡台地地貌为主,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适宜菠萝生长。地形主要以台地和缓坡台地为主,利于排水,适宜菠萝的生长。
(5)结合所学知识,社会方面:菠萝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可以给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方面:菠萝产业的发展调整了产业的结构,使得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同时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评价内容
分级
维度
水平1
水平2
自评
他评
师评
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
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获取简单的地理信息
能够自主获取地理信息并能合理提取和分析
地理工具使用
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使用地理工具
能够灵活运用地理工具
合作能力
①
②
情感态度
③
④
成果展示
展示环节有缺失,不流畅
能够完整展示整个研学旅行的过程和收获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01: 这是一份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01,文件包含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01解析版docx、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01考试版docx、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01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双向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