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有相关记录。豆豉制作的流程如图所示。装坛后放在室外日晒,每天搅拌两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多种酶系将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
B.代谢产物积累和酿造环境的变化导致后期窖池微生物数量下降
C.发酵的目的主要是让酵母菌产生酶,搅拌能增加发酵液的溶氧量
D.添加的盐、白酒和风味料具有抑制杂菌生长和调节口味的作用
2.脑卒中又称中风,是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疾病,主要由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引起。患者常出现上下肢不能运动等功能性障碍。研究人员发现该疾病常见诱因是情绪剧烈波动、过度疲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卒中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等非条件反射
B.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认知或言语障碍等后遗症
C.保持良好情绪、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预防脑卒中有重要的作用
D.脑卒中血管堵塞会导致局部神经缺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3.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自由基(ROS)水平上升,激活自噬通路蛋白(Beclin1)磷酸化,阻碍Beclin1和Bcl-2结合,从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称为自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OS可攻击线粒体的DNA和蛋白质,引起线粒体损伤
B.当Beclin1和Bcl-2结合后,可诱导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水解线粒体,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甚至个体死亡
4.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HindIII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5.花椰菜(2n=18)对黑腐病无抗性,黑芥(2n=16)对黑腐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如图1。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Ⅰ、Ⅱ)及待测植株(1~5)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图2
A.过程①取花椰菜的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图2中4和5是杂种植株,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17条
D.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可用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观测其发病情况
6.黄瓜的花有单性花与两性花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F基因和M基因均是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而乙烯的含量影响着花芽的性别分化,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FFMM、ffMM、FFmm的个体表型分别是雌花、雌花、两性花
B.基因型为FfMm和Ffmm的亲本杂交后代中,雌花个体占全部植株的3/8
C.对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植株外源施加乙烯抑制剂,可出现雌花
D.雌花的形成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7.将某动物(2N=12)的1个细胞的全部DNA双链用32P标记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4个子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 )。
A.均含有32PB.均不含有32P
C.有12个含有32PD.有24个含有32P
8.丙草胺(C17H26ClN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下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土样稀释了10倍在天津考生领取答案
B.利用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
C.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分离出降解菌
D.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
9.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长度缩短,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端粒酶能延伸端粒DNA,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端粒酶在修复端粒时需要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
B.卵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较高,端粒修复后可进行减数分裂
C.端粒酶的RNA作为新合成端粒DNA的模板
D.支原体的端粒DNA序列会随复制次数增加逐渐缩短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等三位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
HIF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1α,而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即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α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红细胞的产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关。下图是人体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作用)。
10.下列关于HIF-1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F-1α经扩散进入细胞核,与ARNT结合后调控基因表达过程
B.细胞内合成HIF-1α的细胞器成分与HIV病毒相似
C.H1F-1α被蛋白酶彻底水解的产物能够在细胞内重复利用
D.人体细胞核内HIF-1α含量的变化是进化和适应的结果
1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PO可促进红细胞产生,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结果
B.干细胞变成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与分裂无关,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EPO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靶细胞依赖受体与之识别
D.人体肌肉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
12.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EPO、HIF-1α和ARNT功能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B.氧气浓度较高时,氧气可能参与了HIF-1α的降解过程
C.运动员在赛前到高海拔地区训练有可能提高红细胞数量进而提高身体机能
D.缺氧条件下,EPO会大量合成,才能有效发挥调节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3.(10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______病。
(2)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
(3)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ACTH,因为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______,引起严重后果。
(4)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处理需完成RA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进行后期处理。请完成实验方案(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注射弗氏完全佐剂b.注射生理盐水c.注射姜黄素
d.关节肿胀e.关节不肿胀
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姜黄素组______(低于/高于)模型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14.(12分)DNA双链断裂(DSB)是真核生物中一种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相关机制修复DSB。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改变遗传信息的情况,例如丢失DNA上的甲基化信息(表观遗传信息改变)或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已知DSB可以导致生物个体衰老,但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
(1)用I-PpI酶处理DNA可导致DSB,作用机理见图1。I-PpI酶由I-PpI基因编码,能够识别主要存在于非编码区(DNA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的序列5'-CTCTCTTAAGGTAGC-3',使第9位A与第10位G之间的______键断开,据此可知该酶属于______酶。科学家选用该酶诱发DSB,修复后,其碱基序列不变,可以尽量减少改变遗传信息带来的影响。
图1
(2)为了探究DSB是通过表观遗传信息改变还是基因突变导致衰老,科学家以小鼠作为研究材料进行相关实验。该实验的流程大致如图2:
图2
①在实验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I-PpI基因导入到小鼠细胞中,诱导表达后需通过______法检测细胞内是否产生I-PpI酶。若产生I-PpI酶,则会导致实验组小鼠发生表观遗传信息的变化。表观年龄是根据整个基因组有多少碱基失去了原有的甲基作为测量依据。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表观年龄应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______,对照组依然保持年轻的状态,则证明DSB引起的表观遗传变化导致衰老。
③若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科学家还需要对实验组小鼠进行基因治疗。若______,则能确立表观遗传变化与衰老之间的因果关系。
15.(9分)某研究小组选择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某种绿色植物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分别选择该绿色植物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实验结果说明未遮光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其淀粉含量的关系是呈负相关。试分析随着遮光叶片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淀粉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据此推测,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产物含量______,可以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2)该研究小组又利用该绿色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实验结果。
图2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如果适当增加图甲中灯与广口瓶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的含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当光照强度为80W时,净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CO2缓冲溶液改成清水并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后,观察到红色液滴向左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有无氧呼吸存在
B.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
D.植物呼吸使玻璃罩内温度升高
16.(9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在此越冬。某研究团队以3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以及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底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
(1)调查青脚鹬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绿头鸭与青脚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所不同,其生态学意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请根据表中信息尝试描述鹤鹬的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群落中______之间以及______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协同进化的结果。
(3)从生境1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光滩带、海三棱篇草带和芦苇区,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影响该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保护。为保护越冬水鸟,有人提出捕杀水鸟的捕食者,但专家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水鸟种群的发展,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绝大多数情况下,小麦的一朵小花内只有一个子房,能够结实一粒种子。科研人员发现并选育出了多子房小麦新类型“三粒小麦”,其每朵小花可以正常结实3粒种。科研人员利用二倍体纯合小麦品系T(单子房)和二倍体纯合小麦品系D(多子房)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1)杂交实验一和杂交实验二是一组正、反交实验,小麦的多子房与单子房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判断某二倍体小麦是否为纯合子,可让其自交并观察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品系T的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别来源于小麦和山羊草。研究发现,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远的细胞质(异源细胞质)会抑制小麦细胞核中某些基因的表达,且这种效应可以遗传给子代。
根据杂交实验______可以判断单子房是______(显性/隐性)性状,单子房和多子房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杂交实验一中F1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品系______,F1表现为单子房的原因是______。杂交实验一的F2中出现了多子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生物学科第三次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CABDCB7-12DACAB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3.(每空1分,共10分)
(1)自身免疫病
(2)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NF-α和IL-6;IL-4和IL-10
(3)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或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
(4)①b;②d;③b;④c;低于
14.(每空2分,共12分)
(1)磷酸二酯键;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或限制酶)
(2)抗原-抗体杂交;保持相同;表观年龄增大;实验组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后不再表现衰老状态
15.(9分)
(1)未遮光叶片中的淀粉输出量增加(合理即可)(2分);上升;抑制
(2)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或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增加;大于
②B(2分)
16.(9分)
(1)标记重捕法
(2)鹤鹬主要生活在低潮盐沼一光滩带和芦苇区,以草、螺类、贝壳为主要食物,与青脚鹬之间存在较激烈的种间竞争关系(2分)(三个方面,少一项扣1分);(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
(3)水平;土壤湿度(或盐碱度或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
(4)就地;捕食者捕食的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水鸟,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水鸟种群发展的作用(合理即可)
17.(每空2分,共12分)
(1)二;隐;一
(2)T;异源细胞质抑制了细胞核中多子房基因的表达;异源细胞质不会抑制显性纯合子的细胞核基因(多子房基因)的表达(或异源细胞质不会抑制多子房纯合子的细胞核基因的表达)
组别
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后关节情况
后期处理
正常对照组
①______
关节不肿胀
注射生理盐水
造模组
注射弗氏完全佐剂
②______
模型组:③______
姜黄素组:④______
物种
观察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所占比率%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
25
25
0
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和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和答案,共5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4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4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三模生物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三模生物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