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惠州市三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实际的是( )
A. 一张报纸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000Pa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C. 实验室用的弹簧测力计最大可测100N
D.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可能是50N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张报纸的质量在8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008kg×10N/kg=0.08N
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约
p
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5km/h≈1.4m/s左右,故B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的弹簧测力计最大可测1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是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后,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下列对足球运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了空气阻力的作用
B. 脚对球施加的力时,球也对脚施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再受到脚对球施加的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也对脚施加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球和脚上,故B正确;
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中用具在使用时一般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食品夹子B. 瓶盖起子
C. 撬石头的棒子D. 钳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
BCD.瓶盖起子、撬石头的棒、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小楠同学周末随爸妈去动物园游玩,看到如题图所示的场景,当猴子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有关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5. 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 足球能够踢出去,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C. 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D.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足球能够踢出去,是因为受到脚对球的作用力,故B错误;
C.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故C正确;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但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不能增大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6.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 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D. 加速滑行时,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运动员使用雪橇,这样增大了与雪地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处于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一切外力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故C错误;
D.加速滑行时,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1s时,若F=3N,则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于3N
C. 从t=2s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在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当t=1s时,F=3N,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静止,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即静摩擦力为3N,故B错误;
C.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当2s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阶段力F没有增大,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在水平公路上做加速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______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答案】 ①. 大于 ②. 见详解 ③. 见详解
【解析】
【详解】[1]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行驶时,汽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其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
[2]汽车行李架上的物体与汽车、汽车上的坐椅及汽车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汽车上的坐椅、行李架或汽车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行李架上的物体是静止的。
[3]汽车行李架上的物体与地面、地面上的树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行李架上的物体是运动的。
9. 如图,用扳手拧螺母时,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会让螺母变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若在A点或B点拧用力拧开螺丝,在___________点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力的方向 ②. B ③. 力的作用点
【解析】
【详解】[1]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以及作用点,都会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沿顺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3]在远离螺母的B点用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10. 题甲图,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水不能继续沸腾;题乙图,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即用注射器抽气减压,水会再次沸腾。可见,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______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______。生活中的______锅就是利用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工作的。
【答案】 ①. 气压 ②. 升高 ③. 高压
【解析】
【详解】[1][2]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不在沸腾,这是因为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增加了水面上的气压,沸点升高;用注射器抽气减压,水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会再次沸腾。这个现象表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气压有关,水面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3]通常用高压锅做饭,增大锅内的气压,水的沸点升高,使饭容易熟。
11. 如图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则图中的拉力F=______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为110N,物重G=300N,动滑轮的重力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6m,则物体被提高了______m。
【答案】 ①. 100 ②. 30 ③. 2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为300N,从图中可以看到,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拉力为重力的三分之一,即
[2]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物重为300N,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拉力为重力和动滑轮重力的三分之一,则有
即
解得:G动=30N。
[3]由题意可知,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绳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升高高度的三倍,则物体被提高的高度为
12. 如图,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右侧按笔尖的手指较疼。左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______右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左侧手指所受的压强______右侧手指所受的压强(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
【答案】 ①. 等于 ②. 小于 ③. 受力面积
【解析】
【详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铅笔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
[2][3]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右边手指的受力面积小,由 知道,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13.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甲 ②. 丙 ③. 乙
【解析】
【详解】[1][2]由图1可知,甲车运动20m所用的时间是5s,所以甲车运动速度为
由图2可知,乙车和丙车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大小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v乙=6m/s,丙车的速度v丙=4m/s,故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
[3]由以上分析可知,三辆小车的速度关系为
v甲=v丙
14.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变小 ②. 不变 ③. 变大
【解析】
【详解】[1]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所以,水平桌面的压力将不变;将其倒置后,手里面积变大,根据
可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变小。
[2]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3]将其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大,根据
可知,水对容器的压力变大。
三、作图题(本题7分,15题3分,16,17题每题2分)
15. 踢出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才停止下来,请作出向右滚动的足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足球离开脚后,足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越来越慢,是由于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f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和足球运动方向相反;在竖直方向上,足球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三力的作用点都画在足球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16. 如图所示是活塞式抽水机在工作,请根据图中阻力F2的示意图,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 F1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的作用点为A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便为最长的力臂;力F1应与OA垂直且向上。从支点O向F2作用线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l2。如图所示:
17. 如图所示,男孩想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答案】
【解析】
【详解】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是有三股绳子受力,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18. 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答案】 ①. 同一位置(或“同一高度”) ②. 控制变量 ③. 远 ④. 慢 ⑤. 匀速直线运动 ⑥. 不需要 ⑦. C
【解析】
【详解】(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2)根据实验结果知道,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行驶的越远;
(3)进一步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力,而小车速度不再发生变化,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19.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__个同样的钩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______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右 ②. 水平 ③. 8 ④. 见详解 ⑤. 4 ⑥. 变大 ⑦. 见详解
【解析】
【详解】(1)[1][2]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3]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得
4G⋅4L=FB⋅2L
解得FB=8G,需挂8个钩码。
[4]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出力臂。
[5]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
F′×4L=4G×8L
解得
F′=8G=8×0.5N=4N
[6][7]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
20. 如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活动中(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
(1)甲图中的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_________来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这里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
(2)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_________:
(3)仪器调试好后进行实验,得到乙、丙、丁图的结果,由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4)比较丁图和戊图,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还与______有关;
(5)在戊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cm,则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______Pa。()
【答案】 ①. 液面高度差 ②. 转换法 ③. 见详解 ④. 相等 ⑤. 密度 ⑥. 500
【解析】
【详解】(1)[1][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这里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
(2)[3]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不能通过橡胶管内的空气传递到 U 形管内,导致液面高度差不变。
(3)[4]乙、丙、丁图的结果,U 型管内液面柱高度差相同,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5]比较丁图和戊图,深度相同,但是密度不同,U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同,故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5)[6]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
p=ρgh=1×103 kg/m3×10 N/kg×5×10−2 m=500 Pa
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 500 Pa。
五、计算题(第21题6分,22题7分,共13分)
21. 质量为60kg的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试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g=10N/kg)。已知物重是800N,不考虑摩擦及绳重时,求:
(1)若实际拉力是500N,动滑轮的重力多大?
(2)小明利用此滑轮组至多能提起多重重物?
【答案】(1)200N;(2)1000N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承担物体绳子的段数n=2,不考虑摩擦及绳重时,所以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拉力为
则动滑轮重力为
(2)小明受到的重力为
小明提起重物时,即当绳端拉力为600N时,物重最重,则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
G′=nF′-G动=2×600N-200N=1000N
答:(1)若实际拉力是500N,动滑轮的重力是200N;
(2)小明利用此滑轮组至多能提起1000N重物。
22. 如图所示,双轮电动平街车质量为15kg,沿平直的路面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1200m。驾驶人员的质量是6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5×10-3m2,g取10N/kg。则平衡车(行驶过程中)
(1)行驶速度是多少?
(2)受到重力是多少?
(3)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4m/s;(2)750N;(3)3×105Pa
【解析】
【详解】解:(1)平衡车行驶的速度
(3)平衡车受到的重力
G=mg=75kg×10N/kg=750N
(3)对地面的压强是
答:(1)行驶的速度是4m/s;
(2)受到的重力是750N;
(3)对地面的压强是3×105Pa。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8分)
23.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在拉动物块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2)要测量由物块与接触面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______原理进行的间接测量;
(3)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1.0N、F2=1.8N、F3=1.6N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______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大量实验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加一块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运动过程中,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5)在操作过程中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物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物块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①. 水平 ②. 二力平衡 ③. 甲、丙 ④. 3.2 ⑤. 平衡 ⑥. 不是 ⑦. 变小
【解析】
【详解】(1)[1]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应水平方向拉,故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进行调零。
(2)[2]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力等于摩擦力。
(3)[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一定,仅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分析甲、丙两图。
(4)[4]根据已知条件,F3=1.6N,可知丙图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6N。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加一块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对支持面的压力为A对支持面压力的2倍,因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故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此时丁图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2×1.6N=3.2N
(5)[5]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物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
[6]一对平衡力需满足二力在同一直线上,因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7]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沿斜向上方向拉动时,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压力减小,所以滑动摩擦力减小。
24.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为减小实验误差,物理兴趣小组应选择图______(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2)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______(选填“整个针筒”或“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小______力,二是提高活塞的气密性。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①. 甲 ②. 有刻度部分 ③. 摩擦 ④. 活塞 ⑤.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1)[1]图乙中,因活塞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为减小实验误差,物理兴趣小组应选择图甲进行实验。
(2)[2] D.注射器的体积等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与注射器的有效长度之积。注射器的有效长度应从有刻度的位置测算,故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3)[3][4]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可减小摩擦。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小摩擦力,二是提高活塞的气密性。测量中,我们要测量出匀速拉动活塞时的拉力大小,故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4)[5]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则针筒内有一定量的气体,会产一定的压强,故导致拉力变小,在受力面积不变时,根据,测量出的压强值偏小。
25.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略重型运输机“运-20”,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210t,有1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2m2。(g取10N/kg)
(1)飞机降落到地面,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地面将做_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完全停下来,此时飞机受到______力和______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2)在某次训练中,飞机在5h内飞行了3600km,则平均飞行速度是______km/h。
(3)该飞机满载时,受到最大的重力是______N,静止在水平跑道上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a。
【答案】 ①. 减速 ②. 重力 ③. 平衡力 ④. 720 ⑤. 2.1×106 ⑥. 7.5×105
【解析】
【详解】(1)[1]机降落到地面,关闭发动机后,靠惯性在水平地面继续向前运动,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所以在水平地面将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完全停下来。
[2][3]飞机停下来,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4]飞机在5h内飞行了3600km,则飞行速度是
(3)[5]受到最大的重力为
G=mg=210×103kg×10N/kg=2.1×106N
[6]飞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飞机的重力,则飞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对地面的压强是
广东省惠州市三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三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