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01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02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辩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一种以口传为特征的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区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地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这样一来,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东西方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于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为可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的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的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
    B.翻译具有“不可通约性”,若将英文legend译作汉语“传说”一词,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有关于“古蜀”内容的记载,有些包含了未经儒家整理的史实信息,为三星堆出土的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对商代帝王世系的相关记载高度契合,可以推翻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3.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材料一“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中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娶于……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口传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B.C.D.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后一次巡逻
    王曦
    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边境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队伍出发了。①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揣测。
    二班长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喜欢把什么事都搁心里琢磨,嘴一闭,就成了石头。这点跟副营长很像。没办法,二班长就是他带出来的兵嘛。十多年前,二班长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②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连长说,这石头可真够硬的,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这怎么行,老憋着会出问题的。指导员说你可把心搁肚子里去吧,咱这石头外硬内软,外冷内热,是块和田玉,温的,通透着呢。
    队伍沿着流经连队门前的河,溯流向山里走。十二个人,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河不大,是季节性的,还没入冬就结了冰,断流了。一断就是半年。
    今天的队伍走得有点闷。带头的副营长不说话,大家都不好说话。副营长东瞅瞅西看看,很激动,像是初来乍到一样。
    有什么好看的?这条路线他走了少说也上百遍了,以前没见他这么兴奋过。难道是专门来送自己的?肯定不是,二班长觉得自己还没那么重的分量。他为什么又来跟队巡逻?没听说有什么特别情况。还有他那句“很好”,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二班长,他反复琢磨,没琢磨明白。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二班长脚下就有些重,有些粘,他计划的告别巡逻,被副营长搅乱了。
    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二班长家里是农村的,他喜欢庄稼,上高原后,就更喜欢了。
    ③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
    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戴上护目镜,心里却是不大乐意。列兵上高原刚满两个月,这是第二次跟队巡逻。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
    二班长喜欢这个比他小了快十岁的兵。这个小孩能吃苦,爱学习,会写东西,是连里的宣传骨干,最重要的是,他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比方说前两天,列兵找二班长说,想向连里建议买架无人机。二班长问咱又不是空军,配无人机干什么用?列兵说不是打仗的那种无人机,是小型的,网上就有得卖,能高空拍照。二班长这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二班长说恐怕连里不会批。列兵说试试呗。一试,连长当场就批了。连长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一年来,二班长跟连长的脚步跟得有些吃力。
    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开进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
    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
    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
    二班长现在真的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
    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骄傲地看看连长。连长黑着脸,没什么表情。二班长让列兵走开。二班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放心地走去副营长那边。
    列兵觉得班长今天有点怪。班长不守规矩,摘掉了护目镜和防寒面罩。班长还脱了手套,抓一把雪往嘴里塞。班长不再是冷冷的班长。班长笑了,有些羞涩,有些傻气,憨憨的,像一块开花的石头。
    ④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副营长话少,队伍出发时副营长跟二班长交流不多,只是简单问候,但一声“好”和“很好”都饱含着情感。
    B.列兵是第二次跟队巡逻,他有新奇的体验,他眼中的景象能引发诗情,他对眼前的每座山都熟悉,倍感亲切。
    C.列兵是新一代士兵的代表,能吃苦,爱学习,并且很有想法,他想买架无人机的建议得到了连长的支持。
    D.当二班长询问连长列兵能否留在山上的时候,连长说他话多,用“谁还能撵他不成”来表达对列兵的认可。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写巡逻途中作战靴踩在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山谷的寂静。
    B.句子②运用叠词“高高瘦瘦”“松松垮垮”和“麦地里的稻草人”的比喻,写出了二班长当年的瘦弱。
    C.句子③中“53……37”承接前面的“5201”,一起为后文“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的回答作了铺垫。
    D.句子④与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对比,“不急,不慢,不停歇”“紧凑”表现出队伍的整齐有序、训练有素。
    8.文章是如何塑造二班长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标题“最后一次巡逻”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富公①出知青州,岁穰而河朔大饥,民东流。公以为从来拯饥多聚之州县,人既猥多,仓廪不能供,散以粥饭,欺弊百端,由此阡陌多饥死,疲疾随起,居人亦致病毙。是时方春,野有青菜,公出榜要路,令饥民散入村落,山林陂泽之利可贵以生者,听流民擅取。使富民等级出米以待之。民重公令,米谷大积。分遣寄居闲官往主其事,问健吏募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皆倍给其食,令供薄书、给纳、守御之役。借民仓以贮,与流民约,三日一支,出纳之详,一如官府。比麦熟,人给路粮遣归,饿死者无几,作丛冢葬之。其间强壮堪为禁卒者,募得数千人,奏乞拨充军。自是天下流民处多以青州为法。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晏②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经常岁平敛之荒则躅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歌之状。荒歇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躅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爱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急;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沴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资之柴运,散入村间,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③远矣!王荆公④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遑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富公:富弼,北宋名相。②晏:刘晏,唐朝名相。③桑、孔:汉代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政财。④王荆公:王安石。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纴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躅H救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指京官外调,与“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的“出”意思不同。
    B.阡陌,泛指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C.因,依靠,与“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的“因”意思不同。
    D.去,距离,这里引申为“超过”,与“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的“去”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富弼认为将灾民聚集在州县的做法并不可取。公家库存供应不足,很多灾民会饿死,由此引发的疫病又会导致其他居民染病身亡。
    B.富弼在赈灾时改变以往集中管理的方式,引导流民分散到村落;灾后又安置流民返乡,招募流民中的健壮者充实到军队中。
    C.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懂得根本的道理,并且超过同样善长理财、养民的王安石。
    D.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赈灾过程中,富弼和刘晏分别发挥其善用人与善理财的优势。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老将一首
    刘克庄
    昨解兵符归故里,耳听边事几番新。
    偶逢戏下①来犹识,欲说辽阳记不真。
    儿觅宝刀偏爱惜,奴吹芦管②辄悲辛。
    夜寒忽作关山梦,万一君王起旧人。
    【注】①戏下:指部下。戏,通“麾”。②芦管:即芦茄,胡人卷芦叶而吹,谓之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将归乡后仍不时关注边关的新情况,他虽然已被解除兵权,却无法真正放下。
    B.“欲说”表明老将想要倾诉,只可惜年岁已老,记性变差,空余无法言说的悲伤。
    C.宝刀、芦管这些事物能勾起老将对边关岁月的回忆,并触发他内心的多种情感。
    D.诗歌从多个角度刻画一个暮年英雄的形象,于落魄中见气节,于细微处见深情。
    16.最后一联写出了老将的复杂心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分别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追问,曾晳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回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唐宋时期有好多这样的作品,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使用了这样的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每逢“考试季”,不少学生一边复习功课一边担心:大脑每天这么高强度工作,会不会神经衰弱,会不会像电器那样因为超负荷运转而“过载”呢?
    ①人们常说“大脑越用越灵”,②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并没有因为深度思考问题而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③恰恰相反,④他们通常比普通人更健康、长寿。⑤当大脑(A)地思考问题,⑥神经回路从自由散漫的默认运行模式,⑦进入专心致志的任务激活模式时,⑧两者激活的神经元数量差不多,⑨只是分布的区域不同。
    ⑩什么样的人会神经衰弱呢?⑪是那些往往“思虑过度”的人。⑫“思虑过度”和“思考问题”是不一样的,⑬前者一定拥有明显的负面情绪,⑭比如困惑、恐惧、紧张、焦虑等。⑮这时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高度兴奋,⑯再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出现各种生理反应,⑰如心慌、胸闷、坐立不安等。
    如果你踏踏实实地复习,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就不会出现用脑过度的问题。如果你“(B)”、挑灯夜战,时间长了就会(C),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你总担心考不好,眼前又浮现出老师的责备、父母的怨愤、同学的轻视……不仅知识记不住,连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怎样做到既认真思考又不过度思虑呢?《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是止于至善,“定”是心有定志。有了这样的基础,心就安静了,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然后就可以慎思明辨,行有所得。具体该如何做,每个人都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境来思考。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二、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人总要有志气,不过“志”字也容易引起误解。没有长翅膀就想飞,没有学过军事学、当过兵、打过仗就想将来做大元帅,没有循序渐进地学加、减、乘、除、比例、开方就想将来做算学上的大家,那不是立“志”,而是进行狂妄的空想。“志”字可以解作“意志”或“决心”,可以解作“愿望”,也可以解作“目的”。
    一般青年心目中的“志”,往往都是“愿望”,而“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应该是兼含“意志”和“目的”二义。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路,下坚忍不拔的“决心”向那条路去走, ① ,这才是“立志”的真正的定义。“愿望”往往只是一种狂妄的空想。谈“愿望”时,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和步骤如何,那 ② 。
    青年立志,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生活方法,有一种处理生活的信条。我常把我的信条称为“三些主义”,“三此者”,“此身”“此时”“此地”。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用排比句式解释文中加点处的“三此主义”,分别以“此身”“此时”“此地”作为开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多处都运用了引号,请以文本为例,简要概括引号的基本用法,写出两种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工地上,“奋斗”心里盘算着:我每搬100捆砖,就能赚100元,搬得越多赚得越多,上不封顶,真好!我要努力干,攒够钱,在老家建栋漂亮的大房子。
    流水线上,“内卷”心里苦恼着:一个班组二十个人,我一小时打3000个以上的螺丝且必须是班组里最快的前10名,才能拿15元,如果不足3000个,或者是后10名,只能拿10元。干吧,一月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干了吧,家里老人小孩生活又没着落,实在是无奈!
    村里的“躺平”兄弟了解到“奋斗”和“内卷”的情况时,正舒适地躺在破竹床上晒太阳,心里感叹:他俩这是何苦呀!
    以上材料对我们青年人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校联盟2024年4月期中联考·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错误,原文表述是“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
    2.C(“为三星堆出土的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错,材料二中提到记载的内容“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没有提及三星堆出土的实物。)
    3.B(A项是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作用,C项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D项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4.D【根据“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可知,D项正确。】
    5.(1)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2分,意对即可)
    (2)①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②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③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6.B(“他对眼前的每座山都熟悉”曲解文意,原文是“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一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可见他熟悉的是作战地图上的山,对眼前的真实的山并不熟悉。“倍感亲切”也于文无据。)
    7.D(“句子④与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对比”分析不当,句子④呼应了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不“与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对比”。)
    8.①正面描写。如猜测副营长来巡逻的动机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二班长的外冷内热和细心;如对列兵的训斥和询问的语言描写,表现二班长对士兵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爱。(2分)②侧面描写。如通过连长眼中的“石头”印象和指导员眼中的“和田玉”印象,表现二班长表面寡言少语,实则外硬内软;通过列兵眼中班长摘掉了护目镜和防寒面罩、往嘴里塞雪的“有点怪”的形象,表现出班长对岗位的留恋和不舍。(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最后一次巡逻”指二班长退伍前最后一次前往边境线附近的山口巡逻,跟山口告别;也指副营长退伍前特地最后一次跟队巡逻,与战友告别。②“最后一次巡逻”蕴含着戍边事业和精神的传承,二班长和副营长要退伍了,但列兵已经成长起来了,戍边事业后继有人,戍边精神不断传承。(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BEG(句意: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税,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不在”作谓语,“赐与”作宾语,故应在B处断开;“使”作谓语,“之”既作“使”的宾语,又作“耕耘织经”的主语,故应在E处断开;“常岁”作主语,“平敛”作谓语,“之”作宾语,故应在G处断开。故句子应断于BEG。)
    11.B(A项,京官外调/出去。B项错误,阡是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是东西向的田间小路。C项,依靠/因而。D项,距离,引申为“超过”/离开。)
    12.C(“同样善长理财、养民的王安石”错,原文是“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可见冯梦龙并不认为王安石善于理财、养民。)
    13.(1)山林湖泊中出产的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东西,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陂泽”“资”“听”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善”“危惫”“赈给”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富弼发动富民积极捐粮,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管理。②刘晏帮忙转卖或收购灾民的货物,再将囤积的粮食贱卖给灾民,确保灾民与官府都受益。(每点1分,答满两点给3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富弼外调治理青州的时候,正值粮食成熟而河朔闹灾荒,老百姓纷纷向东逃荒。富弼认为从来救济饥荒大多将流民集中在州县,人数太多,仓库供应不了,分发粥饭时,欺诈蒙骗的事情屡有发生,因此路上饿死的人很多,瘟疫相继而起,这又导致当地居民也染上瘟疫死亡。这个时候正是春暖时节,田野里有野菜,富弼就在要道上贴出告示,要求饥民分散到村落中,山林湖泊中出产的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东西,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让富裕的百姓按不同的等级拿出粮食以便供给流民。百姓重视富弼的命令(积极捐粮),粮食大量聚集。(富弼)分别派遣寄居青州的官吏到各聚集地主管流民事务,又询问精干的官吏征募的民众中谁曾担任官吏或差役,都给这些人加倍的供给,让他们负责记录账目、交纳钱粮和守护州城等差事。又借用百姓家的仓库来贮存粮食,与流民约定,粮食每三天支出一次,详尽记录粮食收入与支出的情况,完全和官府的正规流程一样。到麦子成熟的时候,按路途远近分发粮食送流民回家,饿死的人没有几个,富弼将他们集中埋葬在一个大的坟墓。流民当中有身体强壮可以当禁兵的,招募了几千人,上奏请求充实到各路军队。从此天下流民聚集的地方大多以青州的做法为榜样。
    材料二:
    刘晏认为君王爱护百姓,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税,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刘晏)在各道分别设置知院官,每十天或一个月向朝廷详细报告各州县雨雪天气及收成情况。歉收如果有正当的理由,会计官(在催收赋税时)主动下令哪一类谷物可以免税、哪一些人可向官府借贷,百姓没有(因为歉收而)遭受贫困并且各种救灾的措施已报请朝廷并施行了。有人责怪刘晏不直接救济人民而只贱价出售粮食物品给百姓,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因为救助得少不足以养活灾民,救助得多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国家的财政一旦出问题又必须征收重税!此外给得多会有心存侥幸之人,官吏相互狼狈为奸,有办法的人得的多,真正贫苦需要救济的百姓反而得的很少,即使以严刑峻法来威吓也无法禁止,这样(给国家和百姓)造成双重的灾害。发生灾害的地区,所短缺的其实只是粮食而已,其他的产品往往还可维持正常的供应,若能低价将这些产品卖出去,交换其他的货品,借助官府的力量,转运到丰收的地方,或者由官府自用,这样国家的财用就不会匮乏;再由国家大量低价卖出囤积的谷物,帮助运粮的单位,转运到各个缺粮的地区,使真正无力购买粮食的农民能够免除饥荒,这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刘晏经常说:“人口增长了,赋税自然增加。”所以他理财常常是把养民作为首要的事务,可谓是懂得根本的道理,比汉代桑弘羊和孔仅好得太多了!王安石只知道理财,但实际上没有理财的方法;他也自认为重在养民,结果反而祸害了人民。所以比上不如刘晏,比下也不及桑、孔。
    15.B(“表明老将想要倾诉,只可惜年岁已老,记性变差”错误,老将是想要回忆戍守辽阳的岁月,表明对边关的关注;只是离开已久,记不真切。)
    16.①老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边关之事依旧魂牵梦萦。②老将幻想着君王能重新起用旧人,忠君报国之志不改。③老将自知这只是“万一”,可能性极小,心生报国无门之悲。(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7.(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3)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
    18.A聚精会神/全神贯注B废寝忘食C头昏脑胀/头晕目眩(每空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皆可)
    19.(1)②改为: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并没有因为深度思考问题而增加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2)⑪改为:往往是那些“思虑过度”的人。(3)⑬改为:前者一定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②成分残缺,在“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前加上“增加”。⑪语序不当,“往往”放在“是”前面。⑬搭配不当,“拥有”改为“带有”。序号正确1分,修改正确1分,其他改法酌情给分)
    20.①不达“目的”不止②决不能算是“立志”(每句2分,意对即可)
    21.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让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再做;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种环境去做。(每句1分,酌情给分)
    22.①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如:“有志者事竟成”“大脑越用越灵”等。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如:“思虑过度”“志”等。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如:“过载”等。④表示特定称谓。如“考试季”“三此主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叙事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拟人化的“奋斗”、“内卷”、“躺平”,均为社会热词,关乎不同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存状态。第一个“奋斗”的盘算,包含个体需要诚实的劳动,劳动能创造价值,奋斗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自驱力,主动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等内涵。而第二个“内卷”的苦恼,则体现残酷的圈内竞争,内卷是一群人被迫在现实中挣扎竞争,却看不到个人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生命状态改善可能的一种病态现象。最后,第三个“躺平”的感叹,则是面对劳动、竞争压力的一种消极心理。
    对此,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拒绝“躺平”,坚持“奋斗”,辩证对待竞争。考生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思考和立意。
    【参考立意】
    ①“躺平”须摒弃,青年当有为。
    ②警惕“躺平”“内卷”,远离过分的颓废与焦虑。
    ③只有奋斗的精彩,没有“内卷”的人生⋯⋯
    相关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1+3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1+3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