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案
展开一、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的政权并立;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了解宋元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与文化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教材的的第11课,包括三个子目,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文化,这三个子目紧密联系,全方位的展示了宋元时期的经济特点。经济上重点与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在宋朝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这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难点,如何清晰把教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展示是老师需要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尚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认知层次,且逻辑思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会有困难。但是,中职新生初中时期就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储备。
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史料,图片等方式,在深度挖掘历史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思考,以期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科技状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认识分析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3)能够分析宋代科技发展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理解科技进步对于民族复习的重要意义。
3.素养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分析宋朝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成就,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2)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
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
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教师扮演特殊身份:国家博物馆“特约志愿讲解员”带着责任与使命寻找“国博小小讲解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这件国宝,他是一幅风俗作品画,这幅作品自问世以来,曾5次进入宫廷,又4次被从宫中盗走。辗转流传,历尽劫难。
自收入国家博物馆之后也仅仅对公众有过4次展出,但如此珍贵的国宝,国家博物馆却没有给他单独开设一个展厅?那么,这件充满神秘感的国宝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屏住呼吸,拭目以待——有请国宝隆重登场。
提问1:同学们,大家知道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吗?描述的又是哪个时代呢?
教师导语: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清明上河图》中那段宋朝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员角色代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利用同学熟悉的事物、人物做导入,选取最具有宋代经济特征的清明上河图,能够加强学生学好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学习
1.辽、宋、西夏、金的政权并立
提问2:展示图片并提问:与北宋同时存在的政权还有哪些?完成表格,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指出各个政权建立与发展的概況
图1 北宋形式图
学生完成表格并且介绍北宋政权的建立与发展的概况。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大家非常棒,北宋与周边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军事冲突和战争,争夺领土和利益。北宋多次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形成了和议局面。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战争危机,但也削弱了北宋的国力和威望。北宋与周边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也有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现象。例如,北宋与辽、西夏、金都有边境贸易;北宋向辽、西夏、金传播了中原文化;辽、西夏、金都仿效或借鉴了中原的政治制度、文字、科举等。
教师过度:北宋通过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的方式取得了较长时间内的和平,这也为宋朝的经济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宋朝再经济领域有着怎么样的繁荣景象。
2.经济的繁荣
(1)农业
提问3:材料呈现阅读材料,思考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答案】政治:北方战火频繁,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答案】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材料三
【答案】经济: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材料四: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文莹《湘山野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政策倾向:统治者的支持。(5)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
(2)手工业
提问4:展示材料并提问:结合材料并且阅读教材宋代在手工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一:
图二:宋代陶瓷
材料二:
图三:《耕织图》上的宋代提花机
材料三:
图四:宋朝泉州造船模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纺织业方面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宋罗衣,宋锦袍,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在制瓷方面,宋朝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出现了五大名窑,北宋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南宋制瓷中心是江南地区,在造船方面,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教师过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大发展,那么《清明上河图》有没有反应宋代商业贸易的情况呢?
(3)商业
提问5:材料呈现并提问:阅读材料,宋朝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一: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到神宗朝时,人口约有百万之众门市内于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滩林立2,市场上的商品有未自各地的粮食、水产、牛羊、果品、酒、茶、纸、书籍、光器、药材、金银器、生产工具等,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镇)等国的货物。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是娱乐的中心。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图一:唐朝长安城市布局图二:宋朝汴京城市布局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宋朝时期商品种类丰富;海外贸易繁荣;市场交易打破时间限制;城市出现娱乐场所;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市坊不再分开(打破地点限制);市场交易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提问6:材料呈现并提问:阅读材料,为什么宋元时期海上贸易会有如此大发展?
材料一: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二: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三:宋元时期……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同时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海上贸易带来的财政收入。
教师过渡:我国的经济重心不是一直在北方,而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呈现不断南移的趋势,在宋朝的时候,最终完成了南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
3.经济重心的南移
提问7: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对以下三则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说说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18)
材料二: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据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42页“相关史事”
材料三:南方人口南迁图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教师过渡:经济上的不断南迁,导致了民族的融合,各个民族之间先进技术的碰撞就导致了宋朝时期科技的大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究一下宋朝的科技有哪些成就。
4.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
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解: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提问8:展示材料并提问:阅读这三则材料,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雕版印刷术有哪些弊端呢?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我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北宋《梦溪笔谈》
材料二: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北宋《梦溪笔谈》
材料三: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教师继续引导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术有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问9:教师进一步展示材料并提问: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宋元科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科技成就宋元科技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了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过渡:学史使人明智,我们学历史就是为了以古鉴今。宋元科技的前世传奇是世界对我们中国的肯定,更体现了古代中国远超他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那么,科技上的发展也会引起思想上的变革,那么在思想领域宋元时期出现了哪些思想大家呢?
(2)程朱理学
提问10:教师展示材料,教师提问:材料中的“生物之本也”告诉了我们理学的第一个观点是什么?
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朱子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个“理”是什么?按照朱熹的意思,是“形而上之道”也。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具体物体之上的共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万物的根本。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提问11:展示材料,教师提问:这个仁义礼智和君臣父子是先秦儒家强调的人之伦理,那朱熹在强调什么是天理?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很好。通过这些材料和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学再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处于东方不败的地位。所以,到了南宋以后,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提问12:展示材料,教师提问:这里的“格”,就是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探究物体。为什么要来“格物”呢?
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答的非常不错。这就是理学的另一个内容,叫“格物致知”。就是要立足实际情况去学习去探究,格物再致知,我们再总结一下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1.“天理”是万物本源2.人的伦理道德也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3.“格物致知”,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称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三)课堂总结
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解了宋朝的经济和文化科学,其中在经济方面,我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入手,分析了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宋朝商业的发展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以此为基础,我们有把视野拓宽,宏观的分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在科学文化方面,我们介绍了宋朝的主要科技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思想领域还讲解了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本节课内容量比较大,请同学们下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归纳。
(四)作业设计
思考问题:
1.宋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思考交子的出现对于当时商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2.和同学讨论并回答宋朝的科技在今天的时代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应用?
七、教、学思维图
八、课后评价与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并以图片分析、史料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识读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学生回答时对材料理解不准确,通过老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回归正轨,本节课比较清晰全面的向学生展示了宋元时期社会在经济文化等科技各方面的发展,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重视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透过表象去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引导中职一年级学生逐渐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历史思维模式。
九、参考书目
[1]包伟民:《唐宋历史评论》,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
[2]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钟静雯. 宋朝儒家思想与经济关系的文化哲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1
[4]欧阳红.宋朝时期雕版印刷发展及图书事业的繁荣[J].兰台世界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
事件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ls/tb_c40373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ls/tb_c40373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a>,共10页。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经济繁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