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运城中学高考冲刺语文模拟卷(四)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华文明指的是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中国”这个广大地区所孕育出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核心政权所统治的具体范围经历了多次变迁,但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都超越了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所管辖的领土。文明有原生文明和次生文明之分,原生文明是指独立发展、不受其他文明影响的文明,次生文明则是指受到其他文明影响而形成的文明。实际上东亚与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当然,它们亦各有特色,可视为中华文明下的不同文化,或中华文明的次生文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即使中央政权或正统政权所统治的领土大幅度缩小,但以中央政权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从未消失。更甚者,在中央政权处于弱势的时代,中华文明有时更展现出新的、光辉的发展。中华文明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不应以某一时期中央政权所管治的疆域来界定,它甚至可以远涉人类难以跨越的高山与海洋,在一片广阔的自然地理空间中传播。
中国各朝代的疆域,若加上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所管治的疆域,是一个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西部为青藏高原,西南部为云贵高原,东边是太平洋,北边是亚洲大草原。这空间内有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用水和便利的水运交通,有利于文明社会的持续发展。自夏建立了中华文明的中央政权后,中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在一个大空间内历朝历代地互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演进,使中华民族逐步融合,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版图。中国历史过程的主角一直是以中原为核心地区的中央政权,历史上挑战中央政权的主要是北方的草原民族,这些位于中华文明边缘上的少数民族成了中央政权最重要的“外敌”。中华文明在与草原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周旋中变得更加强大,这背后的原因有两条:中华文明的辽阔大空间与战略纵深,以及中华文明的德治与和平观。
中国有优越的防御性自然地理条件,它的西、南和东面有山岭与海洋作为天然屏障,加上自战国起各朝代都在北方建造或修固长城,这都保证了这个地理大空间的安全与稳定。中华诸民族在这片广阔大地上长期努力耕耘,过着繁荣安定的生活。在北方的文明断裂带,璀璨的中华文明成为以游牧为经济主轴的民族仰慕与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断吸收礼义之邦的文化,逐步融入中华文明。
在中华大地上,在黄河、长江和珠江三个大河流域间,先民自远古时代起已互相交往,人与物通过一些自然地理通道可以由一个流域流向另一个流域,形成了多个重要地区文化。它们各有地方特色,但亦通过远途贸易相互融合,都具有共同文化特征,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因为公元前2200一前2000年的气候变化,中国出现南涝北早,导致西北草原与南部稻作地区文化衰落。但在黄河下游,许多本来地势低洼的沼泽地区转变为可耕作的肥沃农田,使中原地区得益,其经济更加发达,人口进渐增加。中原崛起成为中华文明最发达的核心地带,进而促进了以夏、商为开端的中华文明广域国家的形成。
中国三面的自然地理屏障,有助于中国发展幅员辽阔的农耕区,加上历朝沟通南北水陆交通的建设强化了中华文明的韧性,所以历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没能导致中华文明的衰败,反而使更多边远民族融入汉族大家庭,让中华民族的内涵锦上添花,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和进一步发展。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中原政权的北部边境并没有大规模战争。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边境民族一直受礼义之邦的中央政权教化。在某些时段还并入了中央政权的行政版图,有时甚至自愿成为藩属,向中央政权朝贡并接受它的赏赐,或在天灾时请求它的援助,这种文明核心与追缘地带的和睦关系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文明“以德治国”的一个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多次出现权力强弱的更替,中央政权被迫南移,这些转变都发生在中央政权腐败、民不聊生时,中央政权的统治者失德或失去天命,而北方的草原民族却出现了英明能干的领袖,其领袖不但积极采用了中华文明的典章制度,更重用汉人中有能力的文士和武将。相对于日渐腐败的中央政权,他们更合乎中华文明的道德标准,因而这时的权力更替并不是边远民族入主中原,而是在中华文明之内不同民族的权力强弱发生变化而已。
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中华大地上诸地方文化就在不断探索大自然的规律,并在自然的变化中积极进取,增进自己的能力,以发展农业,满足温饱。这就是中华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础。人们也不断地总结先人的经验,使之成为应对自然力量的武器。这便逐渐形成了“敬天祭祖”这一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强调了天地厚载万物的美和善,重视对内的“德治”、教化和等级秩序,中华民族在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时也采取同样的德治与教化原则。强大的中央政权往往是先进文化的无偿输送者,这便是天道与王道的写照,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在国际化进程及国与国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支力量。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个广阔大地孕育出的原生文明,而其核心政权所统治的具体范围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B.中华文明的演进发生在一个辽阔空间内,它是由地处中原核心地区的民族和周边少数族经过长期努力而共同创立的。
C.中原地区与边境地区曾有冲突,这种文明内部的冲突虽然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冲击与破坏,但也促进了边远民族的融入。
D.中华文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发展,得益于人们在探索自然规律时不断总结经验,并能将之变为应对自然力量的工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东亚和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次生文明。
B.在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民族曾经频繁地向中央政权发起挑战,是因为他们想将游牧的生存方式改为农耕。
C.中央政权为避免北部边境发生大规模战争,在大部分时间对边境民族施行教化,将其并人版图,使其成为藩属。
D.中华民族以德治与教化的原则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这一原则在当代国际化进程及国际竞争中也能发挥作用。
3.下列选项,对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曾消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大地空间广阔、流域众多,且土壤、灌溉用水等农耕条件优渥,水运交通便利。
B.中国既有山岭与海洋的天然屏障,又有长城这一人工屏障,地理大空间安全且稳定。
C.在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民族频繁挑战中央政权,使中华文明更具韧性,更加强大。
D.中华文明强调德治与和平观,形成了文明核心与边缘地带和睦相处的历史发展主线。
4.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虽然都提到了“地理空间”,但二者的范围不同,论证目的也存在不同之处。
B.文章语言准确,多用严密的长句进行论证,承载的信息量较多,如首段在阐明“中华文明”的本质时就用了长句。
C.文章先讲述了中华文明覆盖的空间范围,接着又阐述了中华文明在与草原民族周旋数千年中变得更加强大的原因。
D.文章构建逻辑关系时,既用了表转折的关联词“但”、表递进的关联词“甚至”,又用了“主要是”等限制性词语。
5.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一种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明。(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孩子的礼赞
--赠组缃女孩小鸠子
李长之
我从孩子们那里得的是太多了,可是我常对不起孩子。在孩子们的群里,我得着解放,我忘怀一切,可是我常不知不觉,露出多于他们的心眼儿,在玩上胜了他们,事后想想,这胜利都是可耻的,而且感到悲哀。
前几天吧,有几个孩子,是不相识的,登门来要画片。画片是我所爱的,来的是同好,我当然欢迎。可是界限也是有的,便是以我不太喜欢的画片为限,太大的牺牲,我是舍不得。我先把极其喜欢的画片藏着,谁知孩子们是不客气的,抽屉里的都翻出来了,孩子们嬉笑着,把我的画片都把在手里了,这时我就说画片上有故事,得我讲才行,先把画片哄到手。
不多时候,我却发觉我失败了,因为他们并不对我那顺口瞎溜的故事感兴趣,他们对于画的好坏之感,也没听我的指挥,我以为狗猫是他们喜欢的,在我又是想扔了的,我便大夸其好,以便他们要,好送给他们。可是他们很冷淡。也仿佛是多半引起了另外的野心,倒把目前的放过了似的,我在这里说狗猫,他们却说要看牛,翻着牛了,他们却说要看马,马我是有的,我那张是法国画家画的拿破仑骑着的一匹马,一向是爱着的,我一定要炫耀一下了,可又怕被孩子们要了去,战战兢兢地给他们看了,我刚担心他们是要拿走的,其中的一个孩子却向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了,他说画上一匹马的他不要,他要两匹的,接连着就有一个孩子要三匹的,于是四匹的,五匹的都来了,我才知道他们并不是死死地要占有一张画,他们却是有理想的,只追求一种理想,他们实在是高尚多了,我在惭愧中,我说着:等我画吧,要多少匹,画多少匹。他们于是跳着,高兴地逞能地把匹数加多起来,就跳着去了。
这回我在孩子们那里不是得到的很多了么?我知道孩子们如何的爱美,又如何的纯洁,更如何的近于纯粹的审美的观照,在我自己,却是如何的狭小,如何的不及他们光明都证明出了。
我常对不起孩子们的,可是孩子们并不冷淡我。我每每感到在孩子们前头而惭愧的,孩子们却依然对我加以原宥。孩子们依然是给了我许多许多知识和德性。正如歌德说,我们当以他们为师。
现在在一起的孩子们中,我得益最多的,又彼此知道姓名的,是小鸠子。孩子是聪明的,大眼睛,我没想到这小鸠子会那么对我有好感,我不大能讲故事,连孩子的语言也很不熟悉,可是她是可以把故事讲给我听的,而且是用孩子的语言和我说的。不但这,有次我看见她画的画,是画人,头都是圆头圆脑的,两个耳朵挂在头皮上,像茶壶盖的鼻子,腿照例是单线的,脚和手没有分别。我看她是画的那么用心,我想起来了,不光她,一般的孩子,在会使用笔以后,没有不施展创作的才能的,人类对于艺术竟是这么根本而且普遍的呢?这发现,就是从小鸠子得来的。
我那时继而想,孩子的爱艺术的好倾向,是一切孩子共同的。在反面,孩子的坏习惯,却是决不一律,这个会偷钱,那个会撒谎,便决不是共同的,就可见人是善的,所谓坏不过是不好的环境中一些适应的方法而已。我从而知道,孩子、艺术、善,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宝贝了,这认识也是小鸠子给我的。
从孩子们那里,我们才减少了对人类的失望,我们才更坚决了社会新建设的急需与志愿。
最近,我却真的对她不起了。那是晚上,在路上碰见她父母和她三人了。请他们在屋里坐了坐以后,送他们回去。我抱着她,我问她:“为什么没见你哭?为什么没见你闹?”她说:“我不哭,我不闹。”在嬉笑里持着正经的作答。我向来是反抗的,我是诅咒于孩子的被了成人的教训的,成人的教育,不过是想把孩子弄驯,驯得像自己一样枯燥,奴性才罢休。所以我一有机会,便想煽动孩子,使他们也偏不驯一下,和成人示示威。当时我就说:“不好。好孩子没有不哭不闹的。你的同学,也不哭不闹吗?”“也不。”她笑了。“不好!”我说。“怎么没有哭的,闹的?没有一个好孩子么?”还是我说。“有,”她说:“金国良闹来,挨打,哭来。”“好,好,那是好孩子!”我们都笑了。在她听了我的论调后,还有种新奇的表情,大概会感着清新而又惬意的吧,我可以看出来。她说她要把我拖到她家里去,我说:“我不能去的。你爸爸妈妈都不让。你不信,一到门口,你爸爸就说请回,把我请回来了。”她又表情新奇地笑着了。我说:“你听,你爸爸要说请回了。”我放下她,她还拼命地拖着我,组缃果然说着“请回”,我说着“再见”,就打算回来了,小鸠子不让了,组缃要来抱她,上去就打起爸爸来了,也哭也闹,好容易她妈妈才抱着去了。回来的路上,还听见哭声和闹声。
我正感激那纯真的可敬爱的珍贵的泪之余,我觉得我只惹起反抗的情绪,并没有进一步的积极的长远的办法,不免落了幼稚的革命家的窠白。但孩子却还是我们的导师,究竟如何谋他们的解放和福利呢?
1934年5月
(有删改)
[注]李长之,中国现代作家,与组缃(即吴组缃)是清华大学同学。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欢迎孩子登门来索要画片,但又不想作太大牺牲,就事先将喜欢的画片藏起来。
B.“不要画上一匹马的”“要两匹的”,不断增加的数量,让我见识了孩子的贪心。
C.小鸠子用“孩子的语言”把故事讲给我听,她对我的这种好感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D.小鸠子用心画画让我想起一般孩子的情况,发现人类对于艺术是根本且普遍的。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在这里说狗猫,他们却说要看牛,翻着牛了,他们却说要看马”,使用反复手法,突出了“我”战战兢兢的心理。
B.“我”和小鸠子关于“哭闹”的对话以及她的表情、动作等细节,再现了孩子在“我”的诱导下流露纯真天性的过程。
C.“正如歌德说,我们当以他们为师”,在引用名言表明自己观点的同时,又引出让“我”得益最多的小鸠子,过渡自然。
D.结尾一段将议论和抒情相融合,表达自己观点和反思时,包含了感激、自责等复杂心情,使文章呈现了情理交融之美。
8.文中多处写到“对不起”孩子或小鸠子,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作者说“从孩子们那里,我们才减少了对人类的失望,我们才更坚决了社会新建设的急需与志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出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
材料二: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天,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及其后世A荒堙B零落C至于D子孙E泯没而无闻F况G欲H长有I此石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B.负,指靠近、挨着,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中的“负”词义不相同。
C.斧斤,各种斧子,与《石钟山记》“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斧斤”意义相同。
D.理,指命运,与《六国论》中的“存亡之理”意义不同,与现在的“道理”也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篇文章均借物说理,第一篇叙述了与奇石有关的事件表达感慨,第二篇借假山的遭遇表达感慨,第一篇观点直露,第二篇含蓄委婉。
B.作者认为刘金虽是武夫健卒,却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爱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成志满、过于富贵、骄奢安逸才产生了如此雅兴。
C.欧阳修感慨人事兴废无常,怜惜石头可爱却遭遗弃,于是将两石分别立在丰乐亭南北,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观赏,表现其与民共赏的情怀。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逃脱了种种不幸的命运,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没、经历水冲虫蛀形成山峰形状的木头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2)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14.材料一中的石头、材料二中的木,都有为人所取的现象,两位作者对于人“取”物的看法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鹧胡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作者使用借喻的手法,从奔流滚滚的肥水联想到情意绵绵相思,表达了无限的怅惋和悔恨之情。
B.丹青指的是头发的颜色,在梦中时常幸福地相见,与之前苦苦相思而衰老的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绿”在词中活用作动词,指的是染绿,用于衬托春天还没有长出绿草,人却因为思念而早衰。
D.结尾句使用反问深化了词人的遗恨的情感,表达了爱人分别的寂寞与思念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够明白。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姜夔的词作“犹有隔雾看花之恨”。请结合本词内容谈谈词中体现的“距离感”与“模糊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 , ”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3)在我国古代诗文中,“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以酒会友、以酒传情在古诗文里随处可见。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俗文学在古代对普通百姓进行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今中小学文化教育中, ① 。如诗词歌赋一直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中,从小学时期的“床前明月光”,再到中学时期的“我寄愁心与明月”,唐诗宋词、曲赋几乎在每本课本中都会大量出现。尽管也有一部分俗文学入选,如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俗小说,但教学过程的焦点多集中于其中的人文精神、文化蕴藉,极少涉及其中的科学内容,没有充分挖掘俗文学作品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功能。因此,应当将更多的俗文学内容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在关注俗文学的文化蕴藉的同时, ② 。对既有的科技知识科普俗文学除了要学习、传播,还要塑造学生的科学想象力,使俗文学中目前人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得以改善。此外,在开展科普教育时, ③ 。将其中的科技知识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出来,使其走下“神坛”,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无须耗费民众太多时间和精力,便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随着“网红”审美的流行,原本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不断缩小为对“网红”范本的模仿,社会审美标准逐渐变得如出一辙。审美标准的单一会扭曲大众审美,让一些人放弃对美的独立思考,导致审美肤浅化。比如一些并无多少审美价值的“网红”品牌不过是跟风模仿之作,部分年轻人仅仅因为看到别人“喜欢”,就跟着追捧起来。
审美是一个主观而多元化的概念,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观。“网红”审美,最多只能算是审美的一种,可为何有那么多人追捧它?人们对于“网红”审美的接受和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在从众心理下对集体归属感的确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指出:“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极端轻信之外再无别的可能。”群体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蛊惑力,就在于个体只有在融入群体后,才会获得与周围世界达成一致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20.下列句子中的“不过”和文中加点的“不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
B.我的不远千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C.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D.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
2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简述文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断亲”,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
人身上。“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忽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互联网中所谓的‘断亲’,并非是一种断绝亲戚关系,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一些年青人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
材料二: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农耕时代的乡土社会,人们会根据血缘、亲缘、地缘等亲疏关系,结成稳定熟悉的关系网络。
读了上面二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围绕材料内容写一篇申论,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联系现实,逻辑清晰,思想深刻。
语文第四套答案与解析
1.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项对应原文第5段中的“历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没能导致中华文明的衰败,反而使更多边远民族融入汉族大家庭,让中华民族的内涵锦上添花,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和进一步发展”。从原文第5段中的内容可知,中华文明的内部冲突并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破坏。“这种文明内部的冲突虽然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冲击与破坏”曲解文意。
2.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A项,“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东亚和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次生文明”说法绝对,原文第1段中的“实际上,东亚与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当然,它们亦各有特色,可视为中华文明下的不同文化,或中华文明的次生文明”只是说这些国家形成的文明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不能说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这些国家的次生文明。B项,“是因为他们想将游牧的生存方式改为农耕”无中生有,原文并未说明北方草原民族多次向中央政权发起挑战的原因是什么。C项,选项曲解文意,原文第6段说的是“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中原政权的北部边境并没有大规模战争。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边境民族一直受礼义之邦的中央政权教化 。在某些时段还并入了中央政权的行政版图,有时甚至自愿成为藩属”,边境民族接受了中央政权教化以及被并入版图、成为藩属是北部边境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原四,而不是结果。
3.C【命题立章】本题考查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推断。
解题时要着重进行因果分析,看选项能否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曾消失”构成因果关系。A项,从地理环境、农耕条件和交通的角度说明原因;B项,从防御性自然地理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C项,是中华文明经历数千年而不曾消失的具体表现,不是原因;D项,从中华文明的内涵的角度说明原因。
4.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的分析。
【解题思路】“文章前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错误,文章前两段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第1段阐明的中华文明的地理空间是指中华文明的实际覆盖范围,其超过了中央政权所管治的疆域,第2段介绍的地理空间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二者并没有进行对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
①中华文明超出国界,在东亚与东南亚不少国家形成了次生文明,其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中央政权这一政治实体所统治的领土。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中华文明并没有因为政治实体的变化而消失,甚至在中央政权处于弱势的时代,中华文明有时更展现出新的、光辉的发展。
【评分标准】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全给满分。需从中华文明覆盖范围超出国界、中华文明并未因政治实体的变化而消失两个角度作答。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抓关键。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一种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实体和政治实体。
第二步:筛信息,分角度。根据第1段的内容和生活常识可知,政治实体就是国家和中央政权,而文化实体是文化的源流关系和覆盖范围等。解答时要根据第1段的内容,抓住具体语句进行归纳。如根据“虽然核心政权所统治的具体范围经历了多次变迁,但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都超越了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所管辖的领土”“东亚与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等,可从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中央政权这一政治实体所统治的领土的角度作答;根据“即使中央政权或正统政权所统治的领土大幅度缩小,但以中央政权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从未消失”等,可从中华文明并未因政治实体变化而消失或弱化的角度作答。
详解
6.(3分)B
7. (3 分)A
8. (5分)
①强化“我”的愧疚心理,并贯串文章,形成情感脉络;②以“我”的歉意表达对孩子的礼赞,突出文章主题。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孩子与艺术、善是一体的,这让我们对人类抱有希望;②人为了适应不好的环境才会变坏,我们急需为孩子建设良好的环境;③孩子会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德性,我们愿意谋求他们的解放和福利。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ACF
11.D
12.D
13.(1)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丢弃在幽暗荒远之处,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听到的地方,喜爱它们的人又难免取回自己家里。
(2)树木生长的时候,有的刚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的时候枝叶茂盛;幸运的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时候,就被砍伐了。
14.①欧阳修认为不必取走,只要能够欣赏即可,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据为己有。②苏洵认为对于“木”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拿走,是一件可喜人事。表达作者对人才被发现值得庆幸。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他身死之后,不过是荒芜零落,他的子孙也都沉沦民间默默无闻,何况那些希望永久拥有这些石头呢?
“及其后世”意思是“等到他死后”,做时间状语,放在句首,起强调作用,需要与后面的主句断开,故A处断开;
“荒堙零落”意思是“他的宅院一片荒芜零落”,主语为省略的“宅院”;“至于”通常置于句首,表示“到了……程度、地步、境遇”,同时“至于”后面的主语为“子孙”,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故“至于”前需要停顿,故C处断开;
“子孙泯没而无闻”是主谓结构完整的句子;“况”后引出另一层意思,两个句子分别阐述不同的对象,故“况”之前需停顿,故F处断开。
故选AC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负,靠近、挨着。/背,覆盖。句意:丰乐亭挨着城墙。/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
C.正确。斧斤,各种斧子。句意:最终还是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D.错误。意义相同。都指命运。句意:那么这里面的命运似乎不能用偶然来解释。/胜负存亡的命运。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错误。根据原文“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意思是:但是,在荒凉的江边滩头上,能够这样幸运的木头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爱它们的人发现,而是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够数得过来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有不幸的了。说明木头不都是幸运的。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物之奇者”,定语后置句,应为“奇物”;“幽远”,形容词作名词,幽暗荒远的地方;“耳目”,能看到听到的地方;“去”,离开。
(2)“殇”,未成年而死;“拱”,两手合围;“夭”,(草木)茂盛;“则伐”,被动句式。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意思是前来欣赏就已十分满足了,何必非要取走它而占为己有呢?可知,欧阳修认为对于名石不必取走据为己有,只要能够欣赏就足够了,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头据为己有,只为一己之私。
根据材料二“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意思是让喜爱它的人拿去制成了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的冲击,免遭斧砍刀削的灾难了。可知,苏洵认为对于“木”在经历波折之后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拿走,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借物喻人,表达作者对人才被发现的现象值得庆幸。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菱溪的巨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已经被人取走了,另一块虽然体积比较小,形状却很奇特,也被当地百姓收藏在家中。那块最大的,还静静地仰卧在溪水之旁,因为它太难搬动,故而得以独自存留在这里。每到天气转寒秋霜降落,溪水干涸后,大石便显露出来,溪旁的人见此石形状怪异,往往把它当成神灵来祭祀。
菱溪旁边好像还有一片遗址,当地人说那是五代时期大将刘金的宅基,巨石就是刘金家的旧物。刘金是伪吴政权时颇受宠信的将军,和杨行密一道从合淝起兵,当时号称三十六英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原本是个武夫健卒,居然能够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有斯文雅致的爱好,难道不是因为遭逢乱世功成志满,骄矜于富贵之后的贪图享乐和无节制的欲望才这样的吗?追想他当年的池塘、台榭、奇木、异草,和这块巨石是很相称的,也算得上是一时的盛事了!如今刘氏的后代散居在滁州成为一般的农户,还有居住在菱溪旁的。
我感慨人事的兴废无常,又因此石状貌可爱却遭到遗弃深感可惜,于是用三头牛将它拉到幽谷泉旁;又寻找那块比较小的,在白塔镇民朱氏家找到了,于是将它们分别立在丰乐亭的南面和北面。丰乐亭挨着城墙,离城里很近,可以作为滁州百姓逢年过节游玩观赏的景物。
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丢弃在幽暗荒远之处,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听到的地方,喜爱它们的人又难免取回自己家里。啊!刘金这个人虽然不值得称道,然而也算个雄杰勇武的人,他平生的志向难道不宏伟吗?等到他身死之后,不过是荒芜零落,他的子孙也都沉沦民间默默无闻,何况那些希望永久拥有这些石头呢?这些石头的命运可以作为对富贵之人的告诫。而喜好珍奇玩物的人听到有这样的奇石,前来欣赏就已十分满足了,何必非要取走它而占为己有呢?
材料二:
树木生长的时候,有的刚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的时候枝叶茂盛;幸运的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时候,就被砍伐了;还有不幸地被大风拔起,被水冲走了,有的被劈开折断了,有的烂掉了;还有的很幸运没有被折断,也没腐烂,被人们认为是有用之材,最终还是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是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浮沉埋没,不知道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受到水流冲刷、虫蛀之后,形成了山峰一样的形状,让喜爱它的人拿去制成了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的冲击,免遭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凉的江边滩头上,能够这样幸运的木头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爱它们的人发现,而是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够数得过来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有不幸的了。
我家有一座长着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我每次想到它,总疑心在它身上似乎有一种命运在起作用。再说,它在发芽抽条的时候没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的时候枝叶茂盛,可用作栋梁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没有被损坏、被折断,也没烂掉;没有被损坏、被折断,也没烂掉,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致遭受斧头的砍伐;而是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没有让种田的人当作柴火烧了,最终到了我的手里,那么这里面的命运似乎不能用偶然来解释。
15.B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所以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第三句的意思是梦里人的形象总是看不清楚,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得真切,而不是指头发的颜色,故选B。
16.①“距离感”指词中主人公距离自己的旧日情人近了又远。“当初不合种相思”是悔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情缘,如今分隔两地让人痛苦,只能梦中相见,又觉得太虚幻而失去真实性。(2 分)②“模糊感”指词中主人公梦中的旧日情人模糊而不能清晰地被感知。“暗里忽惊山鸟啼"从听觉角度写别久成悲的模糊感受,写出相见很难的无奈之情。(2分)③这种写法打破了传统的以乐景写哀或以哀景写乐的借景抒情之法,物我两忘,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交融,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2分)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需要理解“距离感”和“模糊感”这两个概念。所谓“距离感”,可以理解为在词中主人公与自己的旧日情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是时空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而“模糊感”,则是指词中主人公对于旧日情人的感知并不清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最后再结合词作具体分析。
【白话诗歌】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相见时还赶不上看画像清晰,而这种好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却。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1)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6分,一空1分。该空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注意“振”“涩”等字。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给分]
18.科普俗文学除了要学习、传播既有的科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使俗文学中目前人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得以改善。
【评分标准]4分,每改对一处得2分。
【解题思路】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不合逻辑,“塑造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并不是针对“既有的科技知识”的做法,故“对既有的科技知识”不能统领整句话,可改为“科普俗文学除了要学习、传播既有的科技知识”;第二处,搭配不当,“塑造”与“科学想象力”不搭配,可将“塑造”改为“培养”。
19.①受到更多关注的是雅文学 ②也要关注和挖掘其中的科学内容③也可采用接地气的传播模式
【评分标准】5分,答出一处给1分,答出两处给3分,答全给满分;意对即可。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补写答案。第①处,根据后文中的“诗词歌赋”“唐诗宋词、曲赋几乎在每本课本中都会大量出现”,可知此处要归纳“诗词歌赋”“唐诗宋词、曲赋”属于哪一类文学,再根据后文中的“尽管也有一部分俗文学入选”可知,所填内容的文学类型与“俗文学”相反,应归纳为“雅文学”,并且语境中说有大量雅文学作品入选课本,所以可填“受到更多关注的是雅文学”之类的内容。
第②处,根据前文中的“极少涉及其中的科学内容,没有充分挖掘俗文学作品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功能”,可知语境说的是对俗文学中的科学内容缺乏关注,没有进行挖掘,所以可填“也要关注和挖掘其中的科学内容”之类的内容。
第③处,根据后文中的“将其中的科技知识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出来,使其走下‘神坛’”,可知语境说的是开展科普教育时应采取的传播方式,故可填“也可采用接地气的传播模式”之类的内容。
第二步:通读全文,核对答案。补写语句后,应再次通读全文,检查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严密、字数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出现错误。
B
【解题思路】文中加点的“不过”为副词,表示仅仅。A.C项,“不过”为连词,用在后半句话开头,表示转折;B项,“不过”是副词,表示仅仅,与文中加点的“不过”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不过”为副词,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
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的群体在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后,除极端轻信之外再无别的可能。
【评分标准]4分。改为单句形式2分,表达准确、句子连贯2分。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要将多个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需要先确定长单句的主语,根据画横线句的内容可知,“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生物所特有的激情”的共同主语是“群体”,后面句子的主语“他们”代指的也是“群体”,因此可确定改写后的长单句主语为“群体”。然后需确定长单句的谓语,再将其他的句子变成其他成分即可,画横线句中的每个短句都能提炼出一个动词作为谓语,但单句只需一个谓语,可根据每个短句和主语之间的关联,将和主语关系更近的短句转换为主语的定语,即将前面的“永远漫游……”“随时听命……”“表现出……”作为并列的定语放在主语“群体”前,而后面“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极端轻信之外再无别的可能”有两个谓语,根据原句顺序及逻辑,可将“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转换为状语,将“除极端轻信之外再无别的可能”作为谓语主干。
因为人们在从众心理下有对集体归属感的确认,所以“网红”审美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评分标准】4分。因果关系1分,表达流畅1分,概括准确2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梳理文本第二段。第1句表明审美是多元化的;第2句提出问题,为何有那么多人追捧“网红”审美;第3句回答问题,是因为人们有从众心理;第4 句引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内容证明人们有从众心理;第5句进一步说明群体对于个体有蛊惑力的原因。
第二步:分析归纳段落内容。根据以上梳理可以知道,该段主要对“网红”审美受到追捧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表明“网红”审美受到追捧是因为人们在从众心理下有对集体归属感的确认。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调整答案。题干中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那么在拟写答案时就要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且题干中有“不超过40个字”的限制,因此要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修饰,语言应简洁有力。
18、写作指导:
申论写作精要指导(见高中语文同步写作P 97)
范文
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年轻人“断亲”无需担忧
杨朝清
今年春节期间,年轻人“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的话题上了热搜,“断亲”话题再次被热议。据上观新闻报道,有研究显示,年龄越小的群体,和亲戚经常联系的就越少,“90后”大多数人只是“偶尔联系”,而18岁以下就“基本不怎么联系”了。
和师生、朋友这类后天关系不同,以血缘为基础的亲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所谓“断亲”并不是一种断绝亲戚关系的正式声明,而是基本上不和亲戚产生交集,是懒于、疏于、不屑于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社会现象。按照传统家庭观念,维系“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但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意识到,虽然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舍弃。尤其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当亲缘关系非但不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慰藉,反而会有形形色色的麻烦、困扰,甚至是痛苦与伤害,“断亲”便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社会流动的加速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让不同的亲戚不仅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域,在职业、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生活格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许多亲戚平日里就很少联系、鲜有交集,是一种“弱关系”,“断亲”只不过是不愿意做表面功夫,将这种“弱关系”以一种更加极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年轻人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已经成为个体乃至一个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但“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这样的“断亲”,说到底,就是年轻人不愿意被“无效社交”、长辈意志、习俗等束缚,而更加强调个人意识、更加在乎个体感受,基于自己的情感、认同、意愿进行主动选择,彰显了社交理念的主动觉醒。
面对“断亲”,一些人忧心忡忡,呈现出一种乡愁式担忧,为亲情淡漠、关系疏离感到失落,怀恋过去“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实际上,“断亲”反映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无需对其标签化乃至污名化。相反,我们要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利益诉求和精神需要。从过去的“乡土中国”走向今天现代化、开放性和高流动性的“城市中国”,我们的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家庭往往需要依靠家族、宗族来谋取机会、资源,并从亲缘关系中获得庇护和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文明、法治的进步以及个体和家庭经济的独立自主,就已在此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也为年轻人“断亲”创造了客观条件。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年轻人并不是不在意传统亲缘关系了,而是在现代社区里,传统亲缘关系已经被同学、同事、同乡,甚至是“兴趣搭子”等新的关系所冲淡、替代。
因此,无需为年轻人“断亲”过分担忧,而找准年轻人“断亲”的社会根源,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渴望与需求,为他们的城市生活融入提供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也是一个成熟、温暖的社会的应有姿态。
第四模拟-冲刺2024年高考语文直击考点培优模拟卷(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第四模拟-冲刺2024年高考语文直击考点培优模拟卷(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第四模拟-冲刺2024年高考语文直击考点培优模拟卷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第四模拟-冲刺2024年高考语文直击考点培优模拟卷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x、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模拟11月语文参考答案A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四)(湖北适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四)(湖北适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