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3-2024届高考统编版语文高考模拟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3-2024届高考统编版语文高考模拟卷(解析版).docx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1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2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3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1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2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文件包含2023-2024届高考统编版语文高考模拟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届高考统编版语文高考模拟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已不再独享支配地位,图像、声音、音像、超文本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这种参与、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故事的感性认识;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甚至也可以搭建与不同国别媒体的合作,借由外国人的声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摘编自史卫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陈贝儿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她主持的“扶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好评,这部纪录片成本很低,摄制团队仅有5人,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制作者在地域选择上很成功。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
    “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密不可分。《无穷之路》的制作者说,脱贫最大的受益人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他们尽量选择一线村民作为受访者,这些村民朴实的讲述是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见证和回应。为了承诺坚守近40年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带领乡亲致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佤族咖啡农叶萍……他们的善良和奉献、勤劳和拼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构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
    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当地人很自然地向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最打动受访者和观众的,是陈贝儿及摄制组脚踏实地的真实体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包括部分过去对内地有偏见的港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在3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辗转数千里,跨越6个省份,深入探访了十几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 500 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将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
    (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B.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
    C.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
    板块一 信息类阅读
    D.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让《无穷之路》极具共情力。
    【答案】 C
    【解析】 “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内容,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失去绝对支配地位,是作者提出多模态叙事的背景和前提,而不是多模态叙事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媒体既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丰富了它们的传播模式;既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B.根据尚克和艾贝尔森的观点,叙事非常重要,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在构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具体认知、理解和认同。
    C.我们要打造中国媒体海外布局,借力海外媒体宣传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故事代言,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
    D.《无穷之路》没有聚焦政治热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的讲述方式赢得了香港、内地观众的理解、信任。
    【答案】 D
    【解析】 “没有聚焦政治热点”错。由材料二“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可知,《无穷之路》关注的就是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略,它只是在讲述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策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
    A.冬奥会开幕式通过电视直播,以虚拟影像与场景演员表演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力量,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B.孔子学院创办10多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万余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C.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展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黄山,先后在法国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中收获大奖。
    D.《做客中国》节目,邀请三位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讲述中国的乡村文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一最后一段论述的是利用媒体特质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而“孔子学院”不属于媒体。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紧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
    答:

    【答案】 ①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的。②开篇提出论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③接下来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和面临的挑战。④最后论述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5.学校团委拟开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活动,并希望你能以《无穷之路》为例来发表演说。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
    答:

    【答案】 ①多元话语的融通。例如《无穷之路》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却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②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例如《无穷之路》除了讲述故事,还在拍摄中注重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呈现视觉美感。③注重共情、共动、共享。例如《无穷之路》中陈贝儿实地体验中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令观众瞬间“代入”,更能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④叙述主体多元化。例如陈贝儿是香港人,让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解析】 根据题目情境,发言的要点必须要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而且要以《无穷之路》为例。从两则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阐述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材料二则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因此作答本题,可以先从材料一中提炼理论观点,然后到材料二中进行比照,把能找到验证的部分作为要点进行作答;也可以先从材料二中分析《无穷之路》取得成功的具体因素,然后与材料一的理论观点进行比照。
    (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危险任务
    [美]蒂姆·高特罗
    韦斯利载着他的女友博妮塔,将车停在皮坎街坑坑洼洼的车道上。在这辆老旧的庞蒂亚克里,他们争吵了起来。博妮塔绷着脸,声音粗得如锉刀锉物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她想去听特里特的音乐会,要韦斯利去买两张四十元一张的门票。可是,韦斯利却坚持买二十元一张的,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票价更适合他们。
    韦斯利嘎嘎作响地磕起他的牙齿,发现自己的耐心快要消失殆尽,感觉自己就像酗了酒,在醉眼蒙眬的幻境中操起一把椅子正要扔下。博妮塔把双臂叉在胸前,称他为路易斯安那州派因油区最吝啬的约会者。
    “你可以回家了,你去等着有人捧着一束玫瑰爬进你的窗口吧!”他嘶喊道,“记住,不要等我了!”
    韦斯利转身走进父亲的厨房,父亲正坐在餐桌边,喝着一杯冰茶。
    “我想,你应该回来揽下店里斩肉的活。和我以前一样,你在这方面是个行家。这远比为砾石公司开车靠谱,你不是做那事的料。”
    韦斯利朝窗口走去。“我运砾石已有好一阵子了,我觉得这活不错。”他靠在木制的窗框上,凝视自己破旧的庞蒂亚克,一缕带着油气的黑烟从发动机罩壳的小孔逸出,腾腾升起。父亲继续喝他的冰茶,没有搭他的腔。
    事实上,韦斯利比砾石场里其他司机都要跑得勤快,他每天以飞快的车速运送石头到建筑工地去,他渐渐习惯途中空气突然发出的爆破声,那是因为车底的轮胎遭道路磨损而引起的。他觉得驾驶卡车比摆弄自己那辆庞蒂亚克强多了,由于被重以吨计的碎石压着,车子仿佛是贴着路面飞行,这让他觉得自己开着一辆运输机。要是前面车道上有辆大轿车以六十五码的速度行驶,他会以九十码的速度飞一样冲上前去超越它,让车轮溅起一片水花;而后面的挂车,有五十英尺长,一块松开的油布在它上面狂乱地飞舞着,煞像巫婆的披风。
    第二天一早,他像往常一般到公司等活干,然后就看到工头摇摆着他的大肚腩从简易工棚里跑出来,攀到卡车的阶梯上,向窗内探进他那张长满胡须的黑脸。“如果到九点钟你还不能将这鬼东西送到新奥尔良,”他说,“你就别再回来干这行当了,当掉卡车,在乡下待着吧。”
    韦斯利迟疑了一下,接着从驾驶座底下抽出一根钢棒,狠命地敲打每只轮胎,检查它们是不是都充足了气。这是一辆超长的拖车,里面堆满潮湿的碎石,韦斯利很快把它开上了弯弯曲曲的两车道柏油路。在每次换挡时,他都会重重地踩下油门。他一点儿也不考虑行车的危险,他将眼前的挡风玻璃当作是一块视频游戏的硕大屏幕,窗外向他呼啸涌来的不过是一些滑向真空显像管的电子图像。他看了看表,八点零五分,新奥尔良的建筑工地在九点钟必须用这些砂砾来混水泥,否则就只好把前来轮班的工人打发回家。“岩石之王”在他脚下跳跃着、奔跑着,就像一头在惊鹿后面穷追不舍的狼。
    他的车风驰电掣,在一个斜坡的底部,他为了超过一辆疾驰的灰狗巴士,让车轮打了一个弧线,飞快地插入右边的车道。这时他觉得车轮在快速转动和不规则地跳动,仿佛马上就要飞离路面。“天啊!”他带着惊慌和恐惧大声嚷了起来。但是,当他进入笔直平坦的路段时,他反倒像是在经历一段晦暗平庸的人生,觉得异常空虚、乏味。他打开雷达探测器,心想,这趟运载任务一定得完成,如果能在九点钟之前进入市中心,他就可以获得三倍的报酬。
    卡车被加速到八十码。韦斯利急匆匆地踩下制动器,从后轮胎冒出一些黑烟。此刻,这个视频游戏必须完美地进行。他驾车的速度无人可以匹敌,这速度简直令他陶然若醉,直到他的车爬上一个红顶小丘的坡峰,他看见倾斜弯曲的下坡路在他的脚下蜿蜒而去。他只管驾驭他的机器,如同少年时任意驱驰的单车,完全不关乎铁和岩石。他的车驶入山坡底下的弯道,开到一辆停着的校巴后面,校车前面摆着一块模糊不清的锡皮警示牌,十几个儿童正牵着一根绳子依次过马路。韦斯利卡车的轮胎好像受到了惊吓,发出惊人的嚎叫。那些堆在车上的碎石块纷纷落下,敲在驾驶室顶上,他能够听出,翻新过的轮胎一个个爆脱了外胎。当孩子们的一张张小脸从眼前闪过,他似乎刚从“视频游戏”中惊醒过来,双臂上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腿上的肌肉在痉挛。当卡车向前冲撞要超越校巴时,他不敢正视眼前即将发生的一切,他紧闭双眼喊叫着,终于,这辆车像是淘气的孩子在父亲的掌掴下畏缩了。
    他睁开眼睛,卡车已经滑出柏油路面,闯入路边的一个泥坑里。韦斯利的双臂和双腿就像是没有感觉的橡胶。他转过头对着旁边反射镜里映出的视觉空间,心想那里面一定有后面灾难的缩影。这时候有三四个小脑袋从路边的沟渠里探了出来,朝他的方向张望,这证明似乎没有人受伤。他听到陷在污泥中的轮胎在发出嘶嘶的声响,空气中散着焦物的恶臭。此刻,他恐慌极了,也动弹不得,所能做的就是局促不安地蠕动身体。
    (选自蒂姆·高特罗《死水恶波》,原题为《空路不堪望》,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斯利和女友为音乐会门票价而争吵,这表明他生活拮据,这也是他拒绝父亲的建议而坚持继续为砾石公司开车的原因之一。
    B.韦斯利开车时产生驾驶“运输机”的错觉,这是因为他运送的货物过重,而他驾驶的速度极快,这一交代也为展开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C.“危险任务”的故事反映了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他们试图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肩负重担冒险前行,韦斯利的遭遇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D.韦斯利极速行车险些撞向校巴和儿童,卡车最终滑出路面陷入泥坑,这场事故使他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他因为这一点而感到极度恐慌。
    【答案】 D
    【解析】 “这场事故使他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他因为这一点而感到极度恐慌”错。根据“韦斯利的双臂和双腿就像是没有感觉的橡胶。他转过头对着旁边反射镜里映出的视觉空间,心想那里面一定有后面灾难的缩影”可知,韦斯利感到极度恐慌并不是因为“他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而是因为事故突然发生,差点酿成大祸,韦斯利尚未从惊魂一刻中缓过来,情绪尚未得到缓解。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韦斯利冒险驾车为中心情节,叙事简洁,节奏紧张。主人公对三倍报酬的憧憬与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
    B.小说把韦斯利的人物刻画置于和女友、父亲的人物关系中,既交代了他的生活现状,也在不同个体的形象比照中突出了其性格特点。
    C.小说有意渲染韦斯利极速驾驶卡车的“陶然若醉”,把主人公开车的过程描述为“视频游戏”,展现了人物极端的精神状态。
    D.小说把卡车比作受惊的狼,并用“嚎叫”一词写轮胎发出的声音,这些描写手段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营造紧张的气氛。
    【答案】 A
    【解析】 “叙事简洁”错;“出人意料的结局”错,“结局”符合前面的叙事逻辑,可以说正在读者的“意料之中”。
    8.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多次提到“九点钟”这个时间点,这一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效果?
    答:

    【答案】 ①对主人公而言,“九点钟”是期限,也是希望所在,从而加剧了人物内心的紧张感和迫切感;②从情节来看,“九点钟”作为具体的时间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情节的节奏,使叙事更加紧凑;③突出这个时间点,可以给读者营造出真实的氛围,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解析】 分析细节描写效果,可以先找出文中“九点钟”描写文字,再从塑造人物、叙事及读者等角度分析。
    9.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引用了斯蒂文森的一句警语:“的确,我们不再有成为奴隶的危险,可是我们却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请结合这篇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韦斯利驾驶的“卡车”是机器,韦斯利在漠的社会关系的重压下成为了不停歇的机器人,如女友对他的无情的嘲讽、父亲和他之间的分歧隔阂、工头对他的威胁。②小说以韦斯利的故事揭示了作为现代美国人的生存危机,表达了对人被“物化”甚至“畸变”的深切担忧。
    【解析】 首先分析题干,题干强调了人类在机器的控制下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然后结合小说相关内容分析。先从主人公韦斯利角度分析,注意其职业特点和同周边人际关系。再结合小说主题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毋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范、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度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A写B忠C诚D亲E附F于G朕H实I藉J此K人L共M康N时O政P也
    【答案】 DHL(“写”的宾语为“忠诚”,所以应在“诚”后断开,即在D处断开;“于朕”作“亲附”的状语,所以应在“朕”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藉”的宾语为“此人”,所以应在“人”后断开,即在L处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不肖”意思相同,都是指对父母不孝顺的人。
    B.材料二中两个“而”都是连词,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
    C.材料三“遣使者四度敦趣”中的“趣”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用法不同。
    D.材料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中的“摄”表示代理官职,这说明马周深受重用。
    【答案】A(A项,错误。都是指没有才能的人。B项,正确。C项,正确。前者同“促”,催促;后者同“取”。D项,正确)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中,荀子以“耀蝉”作比,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的道理。
    B.针对齐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虽然远不是值得重视的行为,但并不妨害君主的霸业。
    C.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假如范氏、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也就不会灭亡了。
    D.材料三中,唐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事情,这些事都合唐太宗的心意。
    【答案】C(“假如范氏、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也就不会灭亡了”错误。由原文“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范、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可知,范氏、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重用贤能的人,看不起没有才能的人却不能罢免他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
    译文: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译文:
    【答案】(1)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得分点:“患”,毛病;“诚”,确实;“必”,一定)
    (2)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得分点:“不己用”,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用己”;“贱”,看不起;“仇”,仇恨)
    14.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答:

    【答案】①唐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唐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
    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
    君主的忧患,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一定(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退却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用火光照蝉捕捉的人,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明亮,摇动树身罢了;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用处。现在君主中如果能够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就会归顺,像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样。(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内在砧板上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种过分的做法虽然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怎么做会危害霸业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却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
    材料三: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讲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余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符合太宗心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想出来的,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书 边 事①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州③。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宣宗时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击败吐蕃,收复河西、陇右失地,这首诗写于此事之后。②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③梁州:凉州,今甘肃武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征战之人倚靠戍楼,姿态安闲,暗示了边境安宁无事的境况。
    B.诗人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表现了西北地区和平美丽的景象。
    C.颈联中的“无”与“有”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这两句具有因果关系。
    D.诗人将蕃情比作河流,与“蕃河流入汉家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B(“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错误。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的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之景,属于虚写)
    16清末俞陛云评价此诗“高视阔步”,请从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结合诗歌分析。
    答:


    【答案】①意境开阔雄浑:春风、白日、大漠、流水等古代边疆意象,共同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②情感开阔大气: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境没有兵灾、百姓安全出游的喜悦,以及对吐蕃归顺大唐、民族融合的渴望。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兴,兴中有比,形象地说明人生际遇有别,穷达各殊。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观日出的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色彩的角度描写日将出的情景。
    (3)“梦”是古代诗词中的高频词汇,古代文人借着做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从心所欲,任意西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示例二】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茶汛开始的展光,一簇簇茶树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桠梢上一枪一旗刚刚展开,叶如芽,芽如针。可是只要一场细雨,一日好太阳,嫩茶尖便见风飞长。
    茶汛到了,一年中头一个忙季到了,头一个收获季节到了,个个都开开心心的,真像是过节一样。就连小学生也欢欢喜喜地读半天书放半天茶假,背个桑篮去采茶。
    采茶采得清爽、采得快,全大队没啥人敢跟兰娣比赛。往年,兰娣采茶的展光,在她的茶树墩周围,常常有几个小姊妹,似有心若无意地跟她在一道做活儿。阿娟总是拿妒羡的眼神,斜眼偷瞟兰娣灵巧的手指;云英却衷心敬佩地、从正面紧盯住兰娣的动作。在我们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山上,兰娣,是头一个用双手采茶的人。茶树高低不齐,桎梏十分杂乱,但兰娣的双手,却能同时在参差不齐的桠梢嫩芽尖上飞快地跳动,十分准确地掐下一旗一枪。大家形容她双手采茶“像鸡啄米一样”: 虽然她的手那么灵活,又那么忙碌,但兰娣的心境神态仍旧跟平常一样,左右流盼,不慌不忙,悠悠闲闲地和友伴们讲讲笑笑。
    18、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刚刚、欢欢喜喜、常常”,说说它们和“刚、欢喜、常”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答:

    【答案】①“刚刚”和“刚”相比,更能突出“一枪一旗”展开的时间之短。②“欢欢喜喜”和“欢喜”相比,更能表现小学生对放假采茶的喜悦之深。③“常常”和“常”相比,更能说明小姊妹向兰娣学习的次数之多。
    【解析】 叠字效果是使语意得以强化、加深,结合句子内容点出即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也可以改为“兰娣在我们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山上是头一个用双手采茶的人”,但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分析原句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

    【答案】①原句使用两个逗号,主要是突出“兰娣”这一行为主体,给人以深刻印象,起到了强调作用。②原句使用两个逗号,变长句为短句,减缓了叙事节奏,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风格一致。
    【解析】 原句在“兰娣”前后用了两个逗号,突出了“兰娣”这一主体,同时使句子变短了,与上下文句式协调一致。
    20、语言文字运用Ⅰ 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一样”,请简要分析二者在手法和效果上的不同。(3分)
    ①春天绝不会像严冬一样,万籁俱寂。
    ②大家形容她双手采茶“像鸡啄米一样”。
    答:

    【答案】①“春天绝不会像严冬一样,万籁俱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指出了春天与严冬在喧寂上的不同。②“大家形容她双手采茶‘像鸡啄米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兰娣采茶的快速与双手的灵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完成21--22题。(本题共2小题,9分)
    春天,天气渐暖,虫鸣鸟啭不绝于耳,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假如春天 A_ _,那么,是什么带走了那些动听的声音?可以肯定地说,滥用农药防治害虫难辞其咎。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①想要有效控制害虫的负面影响,②既需要治本更需要治标。因此,③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④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⑤已成为控制害虫侵害的长期有效措施。其中,对作物进行轮作,推行可持续的绿色农业,避免长期的单一植被组成,是从源头减少害虫大规模爆发的重要途径。另外,保护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禁止捕杀野生鸟类,⑥增加害虫天敌数量,⑦帮助维持生态平衡,⑧可以起到很好的害虫防控作用,⑨也可以避免农药的过度滥用和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对待害虫,从B_ _到控制虫口数量维护生态平衡,人们也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间的平衡。在人们的长期努力下,春天绝不会像严冬一样,万籁俱寂,虫鸣鸟啭一定会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A B
    【答案】(示例)A忽然变得寂静 B盲目追求灭杀效率
    【解析】 A处,根据后面“那么”及第三段末句可知,此处可填“忽然变得寂静”之类的内容。B处,根据“科学家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及“到控制虫口数量维护生态平衡”可知,此处是讲关于对待害虫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空缺文字是变化前的内容,可填“盲目追求灭杀效率”之类的内容。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

    【答案】②修改:既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④修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⑨修改:也可以避免农药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
    【解析】 ②不合逻辑,应将“治本”与“治标”调换位置。④搭配不当,应将“达到”改为“实现”。⑨成分赘余,可将“过度”去掉,也可将“滥用”改为“使用”。
    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大学之道”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自“知止”始,至“能得”终,颇堪玩味;《道德经》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无为而无不为”;而《孟子·离娄下》中则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这些经典,即便今天,对个人、对世界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以思辨的态度,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三部分: 先介绍了《大学·礼记》中“知止”的五个程序及功效,然后是《道德经》对“知足、知止”与“无为、无不为”的判断,最后是《孟子》中对“不为”与“有为”的判断。核心都是“知止”,所以作文立意应该围绕“知止”展开,不宜随意扩展。作文提出要联系现实,要辩证分析,要阐述对“个人”及“世界”的指导意义,即对作文立意方向做了限定——分个人、世界两个层面分析文段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除了必须写到个人层面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修身发展层面(知道什么该止,何时止,如何止等),还要放眼国际视野,思考国家发展、世界和平,可以提升到“大同天下、和谐共生”的人类格局层面,立意要高远。另外作文应强化思考的深入性,表达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写作时,可以从正面着眼,阐明“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以从反面着笔,论述“不止”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都有“止”的烙印;李嘉诚将“知止”二字高悬于办公室的醒目之处,最终成为一代商界至尊。他们均是“知止”的典范。当然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名利贪得无厌,没有丝毫收敛,这既毁了自己又害了别人。总之,要以“止”字为突破口,立足生活,联系社会现实,写出广度和深度来。
    【参考立意】(1)千里之行,始于“知止”。(2)知“不为”,才能“有所为”。(3)“知止”与“守正”。
    【例文】: “知”而后“止”
    生当“知止”。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弘一法师有墨宝仅二字:知止。我则认为,“知”而后“止”。“知止”,意即“知道止步”。
    生途漫漫,波诡云谲,凶险暗藏。有时,往前多走半步,便坠悬崖刀丛。而知止者,却能知晓这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界限,适时止步,远离祸害。故而《礼记》于“大学之道”曰:“知止而后有定。”老子于《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圣哲之谕,焉可不听?只是,世上知“知止”之理者多,真能行“知止”者少。
    我们举目所望的,“不知止”之人事颇多。某些高官,可谓位高权重矣,然而他们不知止,违法而行,终致身败名裂,万古传臭。某些掌权者,明知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污染环境,却不知止,依然积极引进以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这些“不知止”者,皆非愚昧之族。可是,他们为何不知止呢?我想,皆因他们“不知”,故而“不止”。“知”,非简单之“知道”意。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明”之义。智明,故而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
    “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士,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甚却不见害更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了。智既已昏,则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跨步成祸。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某些官员们正是“利令智昏”,失去了“智”,所以“不知止”,终于祸害国家与自身。一些轻易上诈骗伎俩之当的普通百姓,也常是因“利令智昏”,“不知止”而遭受祸害。由此可知,世上“不知止”的人事,常是因“利令智昏”,失了智明,致以“不知止”。
    故而,依我之见,欲要人“知止”,则人必先“知”,然后才能“止”。范蠡助勾践灭夫差,功高盖世。然而他深知勾践乃“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者,因此他在富贵利禄面前理智止步,携西施而泛江海,悠游人世。他写信给朋友文种,劝他“知止”。文种不听,终为勾践逼杀。范蠡、文种一“知”而“止”,一“不知”而“不止”,结果死生异路,令千古嗟叹。文种亦世间罕遇之彦俊,而卒以伏剑亡,足见功名富贵之利甚而不省其害更甚,于是失“知”而不能“止”,确是取祸之道。
    由此亦可知,欲使人“知”,则不仅要使人接受文明之教育,以明知人生各种不可逾越之界限,更要使人深晓其似“利”而实“害”之本质,方能在“利”面前保持理智,而后方能“止”。视当世大局,自取祸乱者,多由“不知止”而起。日本等国只见“联美抗中”之“利”而不顾其“害”,故而对美国之献媚、对中国之挑衅皆“不知止”。
    这种“见利忘害”的赌徒心态,正是极不智之典型表现。美国只顾眼前利益,挑起俄乌战争,不知止,必将受到严惩。生当“知止”。劝君“知”而后“止”。
    相关试卷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练习三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练习三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试卷docx、答案语文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